笔趣阁 > 狼行民国 > 第十九章:初露锋芒

第十九章:初露锋芒

作者:香烟煨石头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狼行民国 !

    赵大智老师的采风团一行六人带上行囊出发了,不过他们计划今年寒假只是先探探路,到古城长安落脚,在周边乡下看一看,到壶口瀑布领略一下黄河的波澜壮阔与桀骜不驯,打算在开学前后回来,跟顾楷文校长打了招呼,假如路途上耽搁几天算是请假。

    六人驴友团也是取‘三六九往前走’吉祥之意,甘光复同学想问问爱德华,如果雇佣向导那不就成为七人了吗,如果再雇佣一头小毛驴……

    还是算了吧,给出行的驴友增加无形的心理负担总归不好,等他们平平安安回来再说。

    同桌杜老大也没闲着,从元旦开始,就有几场邀请赛参加,他专门司职劳什子控球后卫,反正小九哥也不懂,只要骚年快乐就好。

    沪上之行最终确定为楚连城、蒋技正、甘光复同学三人走一趟,好遇事商量拿主意,省的来回奔波。

    火车到达上海北站时已经傍晚,即便是在腊月这样正儿八经的冬季,上海的街道上仍旧铺满了金黄的梧桐,落叶在风中打转,像是深秋的不舍和眷恋。路边矗立着各式欧洲风情的洋房,夹杂着沧桑古老的石库门,在傍晚的点点霞光中,复古又文艺。渐渐地林立高楼掩映在云雾中,亮起朦胧的灯光,衬得另一头的弄堂分外恬静。

    这就是大上海留给甘光复同学的第一印象。

    找了一家中档旅社下榻,五点钟醒来时,外面街道上已经人声鼎沸,小九哥开始一如既往的晨练。

    晨光熹微时,菜场熙熙攘攘,一番讨价还价后,老伯少妇各自拿着战利品,眉眼间有低调的欢喜。

    …………

    上海大昌精练染厂的技正申春生,宁波人,年近不惑,曾经留学英国,专事机械印染,与蒋技正为至交好友。

    此行的目的就是向申春生求援解决着色问题,如果他和他的这个圈子都没有办法,那么就只剩下等洋鬼子开宰了。

    申春生很健谈,几人在酒店相约见面时因为有共同的话题所以聊得很嗨,从年前蒋校长与宋小姐的盛大婚礼到上海滩青帮火并,天马行空,一顿饭吃完已经和楚连城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对甘光复同学同样高看一眼,丝毫没有高人一等的姿态。

    他看了看怀表说道:“下午回去我给经理说一下,明天上午你们到大昌染厂找我,我们进行着色试验。”

    下午,蒋技正带着二人逛了一圈租界的洋行,听说他们是从南京来的文具厂的客商,华人买办跟前跟后提供了大量的资料,把目前上海的原料供应行情掌握的八-九不离十。

    翠日一大早,三人赶到大昌染厂与申春生汇合,进入实验室做实验。问题果然出在材料上,需要改进底漆配方,忙活了一天,总算试验出了六个能用的配方。

    在答谢大昌染厂同行的宴席上,他们无意间从申春生口中听到一个消息,上海六合纺织厂面临技术升级,已经被洋鬼子逼到了生死两难的境地。

    民国时期上海纺织业竞争激烈,活跃的外商主要有英商纶昌、日商三菱,占据了纺织业的霸主地位,压迫的民族企业抬不起头来。

    19世纪末人造纤维问世,拓宽了纺织机械的领域,增添了化学纤维机械一个门类。人们对合成纤维需要的增长,推动合成纤维纺丝设备向大型化(纺丝螺杆直径达200毫米,单台纺丝机的日产量达到100吨)和高速化(纺丝速度达3000~4000米/分)方向发展。世界合成纤维工业发展最快的英国,几乎在5~6年内设备更新一次,机台数量在10年内就增长一倍。近20年的纺纱织造设备,为适应化学纤维纯纺或与天然纤维混纺作了不少局部改进,如扩大牵伸机构适纺纤维长度的范围、消除纤维上静电等。

    在亚洲,RB花费了大量的资金从国外引进纺机先进技术,投入巨额研究开发,纺织机械水平和质量水平大幅度提高。1894—1937年的40多年间,日英棉纺织实力对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英盛日起到英消日长,再到英衰日兴,RB成为英国在远东和印度洋地区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上海六合纺织厂成立于1924年,使用的是从RB进口的大型纺织机,可是他们进口的是RB国内即将淘汰的设备,投产以后从根本上就竞争不过三菱和纶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要么技术升级,要么更换设备。可是,每台三万元的设备,升级一台RB人开价一万三千大洋,更换一台需要四万多大洋,纺织厂共有二十台大型纺织机,咋算下来都需要一笔巨额投入,一时间纺织厂的几个股东愁白了头,没钱只能干瞪眼。现在纺织厂已经停产,搞不好就要被虎视眈眈的洋鬼子吞并。

    在蒋技正上洗手间的功夫,甘光复悄悄跟了上去:“技正,联系一下,我有兴趣去看看。”

    “什么?”

    蒋技正瞪大了眼睛:“少东家,这可不是闹着玩,你确定?”

    甘光复同学笑了:“看一眼而已,何必大惊小怪,如果能顺手帮一把岂不是功德一件,也算是为咱们的民族工业出力,何乐而不为!”

    “少东家,别胡闹了,还是抓紧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再说。”

    “技正,最多耽搁一天时间,事不可为咱们马上就回,算我求你一次。”

    没人引进,自个恐怕连纺织厂的大门都进不去啊!

    “好吧,看在你帮了我大忙的份上,我丢一次脸又有何妨!”

    “技正,你就对我这么没信心?悄悄告诉你,我爸可是圣彼得堡大学工程机械系的高材生,他的教材我已经全部自修完了,机械修理厂的活没难住我的。”

    “等我消息。”

    蒋技正看着眼前这个家伙好像有点不认识,摇摇头走开,心底里暗自腹诽:小凯子,噎死你个鳖孙。

    …………

    黄浦江边,申春生和蒋技正两人散步聊天。

    “开玩笑,这里可是上海滩,小赤佬估计见都没见过纺织机吧,蒋兄,我们以后还要在这个圈子里混呀!”

    申春生一口回绝了蒋技正,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

    “咳咳!春生老弟,那就是个妖孽啊,你听我说……”

    “你没诓我?这事可马虎不得。”

    “老弟,我你还不信吗,再说那小子又是文具厂的少东家,但据我观察,好多事情他都可以拿主意,你说我能推辞掉吗!想想办法糊弄一下呗。”

    “先说好,就说我们只是去看看能不能接盘,了解一下情况,别的什么也不要提。”

    “行,明天早点了事我还要去忙。”

    …………

    听说南京城的几个阿缺西想来接盘,六合纺织厂的几个股东乐了,急忙大搞环境卫生,把厂里的技正叫过来好好叮嘱了一番,如果能钓这帮凯子上钩,给他发一笔不菲的奖励。

    这些阿拉鸡贼,还要装出一副不愿出手的样子,完全由技正出面陪同考察。

    看着眼前一排排高大的纺织机,天生就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纺织厂的技正在一边不停的卖力说设备的种种先进发达之处,就像当初小RB给他们设套一样。

    甘光复同学一看设备上的铭文,就清楚这是RB二代半纺织机,眼下可以说相当落伍了,要想升级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每台最少需要一千六百多元的投入,不过能升级到三代半或者一步到位升级到第四代,也算是物超所值,还是有的赚。

    众人走到车间角落的一台拆开维修的纺织机前停下了脚步,甘光复同学好似装模作样的研究了一会,没说啥,只是顺便要了一套随机的原版日文说明书。

    谢绝了纺织厂的宴请,说回去商议以后再给答复。

    中午回到酒店,申春生随便找个借口告辞溜了,三人坐在一块商议买火车票回宁。

    甘光复说道:“少买一张,我暂时不回。”

    “不行,你一个人留下来我们不放心,回去没法向你父母交代。”楚连城当即回绝。

    “楚经理。蒋技正,难道你们不想知道为什么嘛要留下来吗!”

    楚连城苦笑道:“还不是想玩两天,等有机会再来吧。现在赶回去还要抓紧生产,难道你不着急吗?”

    “我今天看了纺织厂的设备,我认为只要拿出可行性方案,升级不难,应该能拿下来,我想插手试试。”

    “我的小祖宗,你别开玩笑了,回去再说。”

    “我说的是真的,技改后,我有把握能让产量最少提高三倍,同时技改费用也不是太高,能控制在三千元以内,还不到小RB的零头,纺织厂想必不会拒绝。”

    “什么?少东家,你这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纺织机吧?”

    “文具厂的设备我也是头一次见啊!”

    “还是不行,回去让你父亲拿主意,这事太大了。”

    “现在就打电话。”

    酒店的吧台就可以拨打长途电话,拨通了邝大爷家的电话,问好之后,麻烦他转告甘爸爸要紧回话。

    民国时期,上海邮政、电信部门完成了几项较大的通信工程。邮政方面,民国13年(1924年),在四川路桥北堍自建一幢邮政大楼,建筑风格雄伟,处理设施齐全,成为上海邮政通信的枢纽。民国16年,在上海至无锡至南京,敷设长途明线线路工程,开通沪宁、沪杭沿线长途电话电路。

    一个小时后,甘光复和楚连城到吧台接到了甘爸爸的回电。

    “爸,你买两张火车票,叫上王永成老师,赶快赶到沪上,有笔关于机械技改的生意,难度不是太大,具体情况你和王老师来了详谈。”

    楚连城与甘爸爸再三沟通以后才挂了电话。

    疯子,一帮不知天高地厚的疯子,接完电话的一瞬间,楚连城感觉一阵头大,完全不认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