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岷江风月 >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四章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岷江风月 !

    集中杀和尚道士,是汪兆麟出的主意。如今被杨展搅和,没有达到目的,反倒令大西国损失惨重,更激起了老万岁冲天怒火。

    汪兆麟非常害怕老万岁追究自己的责任,更加卖力地帮他筹谋杀人章程。

    这天早朝,他试探了一下老万岁的心思。

    “老万岁,我觉得,那些与大西国作对的地方,都是因为有读书人在作怪。”

    “怎么作怪?”

    “自古以来,农、工、商、士,士为首。老百姓平时最敬佩,也最容易跟从的人,就是读书人。乡绅、秀才、医生、术士,我们只要把这些人一网打尽,鸟无头不飞,人无头不走,百姓虽多,各怀私心,自保家门,就闹腾不起来了。”

    老万岁很感兴趣,问道:“汪丞相有何妙计可将他们一网打尽?”

    “老万岁可开设特科,假意招揽人才,把这些人都调进成都来,再一网打尽!”

    张定国讥讽道:“汪丞相,你可真健忘!想当初,也是你提的建议,把和尚道士都招进成都,结果反倒把杨展给招了进来。”

    一听此言,老万岁也有些气馁,“是啊,老子可不想再重蹈覆辙。平东王拜你所赐,至今还在养伤。”

    汪兆麟想了想,“所以我们要吸取上一次的教训,每个进城的人,都必须来路清楚。”

    定国不以为然,“这四川,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多了去了,你怎么保证每个人都弄得清来路?”

    汪兆麟脑袋转得特别快,“不妨把这个难题交给地方官,让他们带着本地士子进京。入城的时候,让地方官一一说清楚士子来历,但有差错,先杀地方官,再杀士子。”

    老万岁抚掌大笑,立即传旨:“大西国因两科无人,今开设特科取士,以网罗文武全才,故调集全川士子,跟着地方官到京应试。凡有前朝在籍乡绅及未仕两榜举贡,监生、吏农、新旧生员、童生、民间俊秀子弟,下至医卜僧道,与夫深山穷谷隐逸硕士,抱一长、挟一技,堪为帝王师佐、鹰根帷幄者,着地方官敦崇礼请,汇册起送来京。若有一人推故不来,或有差错。本人剥皮,全家处斩,邻里连坐,地方官砍头。”

    在这样的严令威逼下,大西国各地官员赶快催逼属地士子,士子们也不敢怠慢,争先恐后,星夜赶奔京城。

    杨展和他的师兄弟们听说这件事情的时候,正在重瞳观议事。

    他们取得眉州后,逆流而上,轻而易举便将彭山也收入了囊中。

    这一下,他们牢牢控制了岷江中下游的水路,相当于掐着了张献忠的咽喉。

    这便注定了他们将是大西军的主要敌人,不得不卷入无休无止的战争之中。

    杨展还好一点,因为他曾是明朝参将,现在更是南明的“华阳伯”。

    师兄弟们却是只愿做侠士,不愿当官的人,平樨甚至连王爷都不想做。

    他们之所以走上了与大西皇帝对抗的这条路,都是被道家人入世救民的责任感所驱使。

    本是武林中人,最擅长的,最感兴趣的,也是武学绝技,现在却不得不天天思考两军对垒的战略战术。

    不,不只是两军对垒。

    即使同样与大西军作对,即使都归入了南明,很多支人马并不就是同盟。

    摇黄十三家,对四川百姓的掠夺和残杀,有时候比张献忠还恶劣。

    还有一些明朝将领,打着反抗大西的旗号,行的却是土匪的勾当。

    这些人,非但不会与你同盟,逮着机会,就想吞并你的地盘。

    今天,师兄弟们商量的是,先要壮大自己,才能依靠自己。

    之前,因为大西军无休止的“打粮”,很多地方都荒芜了大片大片的土地。

    要想止暴治乱,就必须想办法恢复农耕。逃出去的人,要召回来。还必须派人出外买种子、买耕牛。

    要与大西对抗,就必须养一支庞大的军队,这些人,要吃饭,还要发饷。

    打仗所需武器弹药,更是顶顶重要。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说起来,一桩柱,一件件,都需要钱。

    蜀王的老窖早已用完,各家的积存也早捐献出来,富家巨族,能捐的,都捐了。

    平樨望着杨展,“现在,是否该拿出秘籍,参详一下了。”

    杨展苦笑道:“你知道为什么你们家能在四川延续十三代吗?”

    平樨无言。

    “并不是因为蜀王的点金秘籍。它就是一个幌子,让川人都以为蜀王有的是金子,不会盘剥百姓,大家自然安居乐业。”

    平樨恍然大悟,怪不得杨展到处宣扬他有这本秘籍。

    费小金不死心,道:“这秘籍总有它的用处吧?”

    “确实,它虽不能点金,却能用来制造武器,等空下来,小金就带人去峨嵋万年寺做这件事。”

    他们师兄弟正说得专注,定真师叔走进来,将大西皇帝网罗人才的谕令告诉了他们。

    帅远洪道:“明知道张献忠又要干坏事,但我们再也不能轻举妄动了。上一次的教训太过惨烈。即使救了那么多和尚道士,也攻取了眉州和彭山,却顾此失彼,令上万名无辜百姓丧生,也连累千年道观一朝毁于战火。”

    见宽呻吟:“岂不是要眼睁睁看着他杀害我蜀国读书人?”

    定真捶胸顿足,“张献忠呀,你这只恶毒的魔鬼!”

    平樨苦闷地离开了屋子,上了江乡楼。

    从理智上讲,与其一次次去阻止张献忠杀人,不如一劳永逸将他赶出四川。但,他们没有这个实力,或者说是现在没有实力。

    如若和上次一样贸然行动,终归是顾此失彼,顾此失彼呀!

    他也不愿意去给杨展施加压力,但凡有办法,杨展比谁都更想救蜀人。

    杨展却到江乡楼找他来了。“师兄,我想和你商量一件事。”

    平樨惴惴,“你难道又想去成都?”

    “对,去成都!”

    “唉,我知道你会这样选择。”

    “你不知道。因为既然是两难选择,我便不会选择!”

    平樨有气无力地说:“师弟,你有什么想法就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