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之光影之王 > 第39章 访谈及影响

第39章 访谈及影响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重生之光影之王 !

    “怎么说呢,我首先是一位畅销书作家,怎么才能保证每一本书都畅销?必须要研究书迷的心理,我写《栀子花开》《人生若只如初见》就是奔着青春市场去的,后来写《唐朝那些事儿》虽说是科普历史,但也是奔着脍炙人口去的。身为导演,尤其是现在的华语电影导演,必须要接地气,所谓接地气就是了解观众的想法,你的电影既然走进院线卖钱了,就必须符合大众审美!”

    叶楚的回答很有理性。

    “那你为什么觉得你的审美就是观众的审美,就是真正的审美呢?美不应该是纯粹的、理性、高雅的吗?”

    鲈鱼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

    “电影是面向大众的艺术,不同于陈列在艺术馆里的高雅艺术,所以,大众的审美才是最重要的。再说了,我才一个年轻导演,才刚上路,首先得做到观众喜欢,愿意掏钱买票,保证投资方和院线的利益,比不过那些可以自由自在的,随心所欲的导演。”

    叶楚毫不客气的反驳。

    “那你的意思是是拍摄艺术片的导演是曲高和寡,不接地气吗?”

    “这个问题不应该问我,我才二十二岁,从一个导演的角度来看,还没有到挥斥方遒的地步呢。”

    叶楚不接这茬。

    他始终再说自己年轻。

    没办法,有些人可以倚老卖老,自己当然可以倚小卖小了!

    我年轻,限于阅历,只愿意拍商业片咋了?

    你管我?

    但是实际上已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揭露现实,深批人性的艺术片,当然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大国,理所应当的应该有这样的导演。

    那你这么追求艺术了,就安心的追求艺术,去海外拿奖,获取无数声誉便是。

    反正欧洲电影节的收益,足够他们继续前行。

    国内的一些资助、奖励,也让他们衣食无忧。

    想要票房大爆、名利双收,让观众喜欢你,为着你的名声走进电影院……

    那就提升你的本领啊!

    拍出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就是。

    何必看着人家拍商业片的,赚的盆满钵满而眼红说酸话呢!

    一方面你想保持电影的艺术性,另一方面你又想指着他赚钱,那你是大师吗?

    不是大师,废什么话?

    “好吧,那你就没有拍摄一部纯艺术片的想法?”

    自身储备不足,导致鲈鱼没什么话可以反驳,只能转移话题。

    “当然有,也许就是下一部,也许是我的第三部!我也希望能探索出文艺片和商业结合的道路来。”

    叶楚想了想,才回答道。

    他这话一半是向整个电影舆论环境示好,一方面也是自己内心的想法。

    大凡做导演的,无不想拍出艺术和票房兼得的佳作。

    得益于从历史下游重生而来,叶楚心中有无数的好电影。

    自己也在小本本中,记录了许多。

    “那你有没有想过改编自己的小说?”

    鲈鱼再次换了一个话题。

    因为任何一个话题一旦往深了聊,她就没什么话说了。

    “青春小说,是我十九岁的时候写的东西,回头看看的话,还是挺喜欢我的青春,不过人的思维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有人靠一首歌、一本小说、一个经典角色吃一辈子,但我不会,我想着不断往前走,不断折腾自己,也不断创造更精彩,更新鲜的作品。”

    ……

    结束了鲁豫有约,叶楚摆摆手离开,不带走一片云彩。

    自从《鲁豫有约》改为日播之后,鲈鱼和团队就没了收集资料的时间,所以只能将自己转化为观众,问一些普通寻常的问题,观众感兴趣的问题。

    要么凭着自己以前的储备,要么就靠经典的“鲈鱼言论”水时间了。

    “哦……”

    “哈哈,我不信……”

    ……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大部分的时间内,鲈鱼还是游刃有余的。

    毕竟作为资深主持人,又在香江的凤凰卫视主持节目,在人们心中,她早已功成名就。

    而叶楚到目前为止,给圈内人的感觉,唯一能拿的出手的职业还是畅销书作家。

    无论在心理上,还是感觉上,叶楚对鲈鱼是百般压制,大家也不过觉得旗鼓相当。

    但在知名度上,叶楚的名气实在是响亮……

    随着本期《鲁豫有约》的播出,不仅仅节目的收视冲上了高峰,收视率也创出新高,第二天网上铺天盖地全都是叶楚的新闻。

    一时间,叶楚在国内的名气,比欧洲杯上的新人崛起的鲁尼、C罗还要响亮……

    《当红作家的转型之路》

    这是新郎网的头版。

    《叶楚,文艺票房两手抓》

    这是网伊新闻客户端的即时新闻。

    你咋不说两开花呢……

    《解密叶楚的转型之路》

    这是搜弧网的报道。当然度娘还有腾逊也不甘落后,纷纷对叶楚的转型之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他们的资料来源大都是温若玺专门发给各大网站的。

    也有一部分是他们查询的北大……

    否则光靠鲁豫有约凑不够五百字!

    毕竟这个时候的记者,还没有后世的创作者们的灵活:标题一句话,内容全靠编。

    一晚上编一百个箩筐只是等闲。

    太能编了……

    一时间,即使有《特洛伊》的火爆,欧洲杯的火热,网络中照样有叶楚的热度……

    不少网友也开始关注起叶楚来。

    其实,国内三大青春小说作家,叶韩郭三人。他们的名声大多建立在广大青少年学生当中。

    年龄阅历大一点之后,就不怎么关注了。

    下意识的把自己和少年时期切割开……

    所以大多数人对于叶楚,并没有那么了解……

    如今铺天盖地的叶楚新闻,又看了《鲈鱼有约》之后,觉得还不错,便搜索了一下。

    这一查不要紧。

    叶楚真是一个宝藏男孩啊!

    不只是会写青春文学,还能破解数学难题,写国宝鉴定论文,参与过《十面埋伏》的创作,如今又亲自拍起了电影……

    关键是人长得太帅了,无数妹子喜欢,恨不得食则同桌,寝则同床……

    粉了粉了……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媒体热捧,再怎么有才也很难出名……

    不少人表示对《无名之辈》很期待。

    当然,叶楚无论怎么跳,论起热度也比不过《十面埋伏》!

    毕竟是张翼眸继《英雄》之后的又一部商业武侠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