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风波定大唐 !
洛水南滨的尚善坊边有一座“魏王池”,早先是由河水漫堤溢成的,被改造成了一个大湖,后来太宗皇帝把它赐给了魏王李泰,故而得名。
湖边有一大片柳林,每当有大风来时,长长的柳条就会如女妖头上生出的绿色长发般缓慢地摇曳摆动,“唰唰”的柳浪声听上去实在有些骇人。
日子一长,民间就编排出许多奇闻异事来:有人说,湖底困着一头巨鼋,因经常听魏王读书论文,那巨鼋也得了灵性。如果有读书人经过,巨鼋就会幻化成人形与他攀谈,如果那人真的学问好,巨鼋就会拿出一大笔钱财来助他干谒进身之用;否则,就会把他拽入湖底……至于什么“下湖洗澡的人无端溺亡”,“小童被柳树精勾了魂魄”之类的无稽之谈更是不胫而走,在街头巷闾间传得神乎其神。
这一年的雨水极多,昨夜又是下了半宿,一直到巳时初才停。魏王池中湖水大涨,看堤人怕冲垮了道路,便沿湖巡查。
他正走着,眼睛不经意地往柳林中一扫,竟惊奇地发现有一匹白马,背上鞍具俱全,全身却淋得湿漉漉的。
看堤人心中奇怪,心想:“下了这么大的雨,怎么还有人游湖?这些作诗的读书人都魔怔了不成?”
他忙走过去看。
那匹马见有人过来,连连嘶鸣,似乎想要逃走,前腿却跛得厉害。
看堤人这才看清,那马的一条前腿上血迹斑斑,皮肉都翻了起来,不由得心中一惊,忙穿过柳条去追。
却不妨额头“嘭”的一声撞在一个冷冰冰的物件上,登时撞得眼前金星乱冒。
他揉着额头去看,登时“娘哎!”的惨叫一声,三魂七魄吓丢了一半。
只见柳条中悬着个黑乎乎、毛绒绒的物件,正在眼前不住摇颤……这时那物件打了个转,竟露出一张白惨惨的面孔来——赫然是一颗人头……
“杀……杀人了!”
……
五凤楼上,看着那名金吾卫军士的身影,首席宰相张九龄想起当年一段公案。
四年前,嶲州都督张审素被人告发贪污军饷。天子震怒,派监察御史杨汪火速前去查访。杨汪素有酷吏之名,查案也颇有“手段”,他将张审素诱至雅安后押入大牢,并令人对其严刑拷打。无奈张审素口风颇严,一连十天,无论他遭受怎样的非刑拷打都没有招认。
杨汪担任御史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硬骨头,他正要追加些酷刑来整治张审素,却有人来报:“张审素手下偏将董元礼等人已经带了数百军士赶来,意图劫持钦差,救出张审素。”
杨汪闻报大惊,一面令人火速向在成都的剑南节度府求援,一面慌忙从狱中放出张审素。
果然,不久之后,嶲州偏将董元礼等带七百多士兵赶到雅安,将钦差行署围了个水泄不通。愤怒的士兵们认为张都督是被冤枉的,并将躲在钦差行署内的告发者陈纂仁揪出,当街质问。那陈纂仁早就吓得面如土色,支支吾吾说不清楚,最终被怒火中烧的士兵们乱刀杀死!
就在杀红了眼的士兵们试图攻击钦差杨汪的时候,满身是伤的张审素被人架扶着从大牢中出来。
“兄弟们请听我张审素一言!”他制止了这些狂怒的士兵,含泪说道:“圣人一定会查清我的冤屈。但如果诸君擅杀朝廷钦差,即便是今天将我救走,今后大家又该怎么办?妻儿老小们又该如何?难道让他们顶着“反贼家属”的耻辱活一辈子吗?”
他在军中威望素高,这几句话也说得在情在理,说得士兵们涕泪横流,一片抽噎之声。杨汪也壮着胆子,拍着胸脯对士兵们承诺:一定会秉公审理,还张都督一个公道。
就这样,董元礼等人洒泪而去。
岂料,他们刚离开雅安不远,就在大渡水北岸被随后赶来的三千剑南节度府兵追上。董元礼等七百余人措手不及,全部以“谋反”的罪名被斩杀,鲜血把大渡江水染成了红色。
当张审素知道自己那些忠勇的部下全都死于非命的时候,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他在大牢里整日疯疯癫癫,满口呓语的狂喊:“谋反,谋反……哈哈……谋反!谋反!”即便遭受鞭挞也仍还大叫着:“……打得好!……谋反,打得好!”
很快,一份有张审素亲笔签押的供状被递到天子面前,杨汪的奏报中也开列了嶲州都督张审素谎报战绩,克扣军饷,伙同乱军劫持钦差,勾结吐蕃意图谋反等若干罪状……
杨汪还特别在奏章中提到:“此僚穷凶极恶,丧心病狂,身陷囹圄,仍不知悔改,终日叫嚣谋反,其狷狂之状令人发指……”云云,一向修养极高的天子勃然大怒,不顾政事堂诸位宰相的劝阻,下旨将张审素在狱中诛杀,从逆叛党皆夷三族,未成年者流放岭南。
当时,虽然朝廷内对于此案颇有议论,但因为天子已有圣断,加之人证、物证、供词俱全,这些议论也就慢慢地平息了下去,只在民间散布出来一些“谣言”……。
有人说:“张审素有个小妾与原告陈纂仁通奸,被张都督撞到打了出去……”。
也有人说:“杨汪拿了陈纂仁的好处,这才将张都督屈打成招,现在怕人报复,要不怎么改名叫杨万顷了呢”。
还有的说:“杨汪短短时间就升迁至侍御史,还不知从哪里得了许多钱帛,在老家置办了千顷良田,原是因为他吞没了张家的财产所致”。
更有人说:“张家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已从岭南逃了出去,长大了怕是要替父报仇”。
到了后来,人们传的更是有鼻子有眼:“杨御史府中有人半夜三更听到江水声和鬼哭声,恐怕是董元礼等人的冤魂索命嘞!”
总之,关于此案,隔一段时间便有新的流言出现,虽然官府也派人明察暗访流言的源头,但却最终没有获得丝毫进展。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流言最终变成了现实!
半年后的一天深夜,值夜归家的侍御史杨万顷在魏王池边的一片柳林中遭人杀害。当夜大雨滂沱,故此,直到第二天雨停后,看堤人才发现他一颗湿漉漉的人头被挂在池边的柳枝上,无头的尸体躺在血泊泥泞中……树干上剁着一柄沾满血迹的斧头,上面拴着一份被雨水淋湿的诉状。所幸诉状上的字迹尚能辨认,其中控诉了陈纂仁如何陷害张审素,杨御史如何诱捕张都督,如何严刑逼供以至于激起军士哗变等事情的经过。
留下这一纸诉状的人很可能是杀死杨万顷的“嫌犯”——张审素的两儿子,年仅十三岁的张瑝和十一岁的张琇。
这桩血案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洛阳城内连续三天戒严,都幾道发出海捕公文,要捉拿张遑、张琇两个少年。
终于,在半年之后,两个瘦骨嶙峋的杀人“嫌犯”才在河南道汜水县被捕,随后被解入东都。
此案又再次引起了对当年张审素谋反案的议论——很多人都认为当年杨万顷的审理确实疑点重重!
另外,人们也无法想象两个少年究竟是怎样能绕过巡夜的金吾卫,单用一把斧头就杀死了杨万顷?杀人后他们又如何逃出的东都洛阳?
莫非两位杀人少年还有同谋?
果然不出他所料!
经过审理,杨万顷命案的大部分案情逐渐水落石出——年幼的张琇经不住经验老辣的河南丞严安之的盘问,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了一个细节:在他们杀人当晚,还有一名神秘人救走了他们,并听到了杨万顷的认罪。
严安之忙命人登出布告,四处查访,只不到半日,就有一人来到河南府衙前求见,并言明正是命案当晚的目击者。
严安之见他是一名金吾卫军官,再仔细看时不禁大吃一惊,此人正是当时颇有名气的新科武举状元郭子仪,时任左金吾卫长史。
郭子仪非常同情两个少年的遭遇,并向严安之陈述了他当晚遇到的事情:
那晚,郭子仪值夜完毕,因公务与交接的军官多盘桓了一会儿才独自回家,行至魏王池附近,见有一匹马从路边奔出,似一条前腿已被人砍伤,颠簸着跑向洛水河边去了。
郭子仪心中诧异:“难道有人敢在这皇城附近抢劫行凶?”他知道那片柳林比较荒凉,一般值夜的人也很少过去,说不定真有歹人藏匿。
他艺高人胆大,遂悄无声息地沿那匹马的来路寻去。
他耳音极好,只不多远便听得湖边杨柳林中有人争吵,他摸到近前,寻了片灌木丛隐住了身形,只见一个官员模样的人手持利斧,正掐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的脖颈,将他按在一株大柳树上,那少年奋力挣扎但却毫无作用,旁边地上还躺着另外一名少年,不知生死。
只听那官员骂到:“作死的小疯狗,就凭你俩,还想杀我?”
那少年手脚不住踢打,口中含糊不清骂着些什么。
那官员仍恶狠狠地狞笑道:“现在我就告诉你,让你俩做个明白鬼。不错,你爷就是我弄死的!他骨头死硬,一连挺了十多天,都不画押招供,最后,还不是被我整得疯疯癫癫,人不人,鬼不鬼?手印画押,还不是我想让他按哪儿,他就得按在哪儿?”
此刻那少年被扼住喉咙已说不出话来,挣扎的力量也因窒息而逐渐变弱,那官员却仍不松手,只狠狠掐住他的脖颈不放,显然是要杀人灭口。
郭子仪不禁心中大怒。
他于开元十八年参加武举科考,弓、枪、石、马、步、兵法均拔得头筹,这在大唐武举历史上尚属首次,堪称“大唐第一武状元”,三十来岁的他性情豪侠,嫉恶如仇,怎容眼前有这种恃强凌弱,杀人行凶的事情发生?
他如一只无比迅捷的猎豹,瞬间就蹿到那人的身旁,飞起一脚就将他踹出一丈多远,救下了已经奄奄一息的少年。
那人半天才挣扎着爬起,眯着眼看了看郭子仪,见是个金吾卫军官,便恶狠狠地骂到:“不知死的看门狗,怎敢殴打上官,你要谋反吗?”
郭子仪怒不可遏,跟上去又是狠狠两脚,那官员被踢得几欲昏死过去,这才呻吟着讨饶道:“将军饶命!饶命!”
郭子仪最鄙视这种欺软怕硬的贱骨头,便逼问他方才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那官员正是杨万顷,他在郭子仪的威逼下,无奈交代了自己如何受贿,如何栽赃,如何用秘药和酷刑弄疯张审素,以及如何霸占张家家产等种种罪行,他还交代了今夜如何遭到伏击的经过——马匹被砍伤后,他有些慌张,只身逃入柳林躲避;后来,他见对方只是两个瘦小的少年,便伺机将张璜打昏,夺了斧头妄图杀人灭口。
他是御史出身,最擅长的就是描述案情,此时虽已挨了当今武状元结结实实的三脚,竟然还能将自己的罪行说得简明扼要,也实属难得。
郭子仪早已气得浑身颤抖,恨不得将这个狗官一拳打死,他正心神恍惚间,那名叫张琇的少年突然拾起掉在地上的斧头,冲上前去,一斧正中杨万顷的脑门。
一来,郭子仪对这名仅十来岁的少年未加提防;再则,他心里也似乎暗暗觉得这个狗官实在该死。只这一疏忽间,他竟未能出手阻止!待到清醒过来,杨万顷已脑浆迸流,一命呜呼。
他心中暗道一声:“糟糕!”
如果留着杨万顷的活口,送至河南府衙审理即可将真相大白于天下,而他却因一时义愤未能阻止张琇仇杀朝廷命官,这可酿成了大祸!
当时,他大可将两个孩子送去见官,自己只要提供目击证词当可无虞,可这两个孤儿逃离流放地在先,私刑谋杀朝廷命官于后,无论如何都是死罪……
此时,之前被杨万顷打昏的张璜也悠悠转醒,他从弟弟手中夺过斧头,将仇人头颅砍下,挂上柳枝,又从怀中拿出诉状系在剁进树干的斧头柄上。
他一边忙活,一边哭着告诉弟弟张琇:“阿弟,以后有人问起,就说这人是我杀的。记住!一定要记住!”
那张琇知自己闯了大祸,也哭着喊道:“不!不!阿兄,人是我杀的!人是我杀的!”
言罢,这兄弟俩齐齐跪倒在郭子仪面前,泪如雨下,并求郭子仪送他们去见官偿命。
兄弟俩的感情感动了郭子仪,他怎忍心将这两个孤儿送去杀头?
他脑子一热,做了一件令他后悔终生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