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老祖宗很忙 > 第67章 幽州(23)

第67章 幽州(23)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老祖宗很忙 !

    宋夫人用手比划着,眼眸闪着光:“我刚才听府里的大娘们说了,她们以前用棉花纺纱织布,经常断纱,织出来的棉布不好用。彩刊上说了,要建半地窖式的房屋,既有利于保持一定湿度,也有利于维持常温,所以可以织出好棉布。”

    “喔?织布不仅要求温度,还要求湿度?在院子里织布不行?”宋荣经常跑军营,那些军户人家的妇人经常织布,有时候屋子太暗,天气好的时候就搬出织布机在院子里织布,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些。

    宋夫人感叹道:“蓝家的织布机不小呢,哪里能搬来搬去的!?”

    宋荣打开桌子上的彩刊,细细看来。这织布机的图纸画得很详细,还用了不同颜色,上面还做了标注,生怕你看不懂似的。

    “那蓝家还招收女工织布呢!”宋夫人一边指挥丫鬟将东西归整,一边继续说道,“今早还贴了告示,若是看不明白图纸,要免费教大家做织布机呢!听说城外临近几个村子的木匠都已经跑来了。”

    宋荣有些意外,这蓝家毫不藏私,图什么?就图一个好名声?

    “对了,蓝家还说了,可以分期借贷……嗯,好像是由村长作保,只要先给一半的银子,就可以买走一台织布机。半年后,再还剩下一半银子即可。利息嘛,好像就要几匹布。徐嬷嬷,是不是这样?”宋夫人说着不太确定,问旁边的妇人。

    徐嬷嬷这才上前回话:“夫人记得没错,这利息不要银子,好像是每个月交一匹布就行了。可以一次**,也可以一月交一次。全部由各村的村长负责呢!而且蓝家还说了,这些布匹除了供应给店里的店员和其他长工外,剩下的就直接做成衣,供应给慈幼坊。”

    “那织布机怎么卖?”宋荣询问道。

    “六两银子。”徐嬷嬷回应。

    “你说那织布机挺大的?这个价格是不是便宜了?”宋荣说。军户们的织布机一般也就五六银子,好一些的要十两银子。

    徐嬷嬷露着笑容:“这样的织布机,做工好,织布快,就是卖十五两银子也是有人买的。”

    这蓝家果然仁义!这就是蓝老太太说的“让利于民,仓廪实而知礼节”。妙啊!

    自从草儿一家四口住进格物作坊后,草儿爹和草儿娘就负责打扫卫生和做饭。草儿跟着女工们一起织布,果儿就跟着做木工。

    虽然吕莹芳觉得果儿应该去学堂,不过果儿爹已经很感激东家,认为小子能学会木工已经十分开心了。

    当初租一排空房十分宽敞。除了草儿一家住最右边上,剩下的木工师傅和徒弟们住最左边。报名的四十个女工,因为机器有限,留下十二个。她们如今在右边的两间房织布,而工匠们在左边的两间房子继续做织布机。

    织布机的订单像是雪片一样飞来。附近乡镇的木工想要自己做,才做两天发现实在太麻烦了,而且自己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太多,卖得贵了没人买,卖得便宜了又不划算。后来木工们索性过来应聘,一下子人就多了起来。只不过后期来的工匠们只是领一份工钱,不参与分红。

    他们照着吕莹芳给的流水线方式,拆分做,最后组装,?一两天就能做出一台织布机。

    幸好最近没有下雪,临近的几个村子都赶着车过来取织布机。

    狄和应了吕莹芳的请求,从衙门派来人过来坐镇,那些村长到书吏那里登记后,就欢天喜地地将织布机搬上牛车。

    有些条件好一些的富户,也派来马车运货,不过他们都是给了全款。

    虽然大多数村民都是交了一半的银子,可是薄利多销,也够吕莹芳付工钱和分红的了。至于能赚多少?吕莹芳倒是不在乎的。

    蹭蹭上涨的功德值让她心情愉悦。

    因为村民们只是交了一半的银子,也不用担心别人算计她的财产。毕竟这里还要购买木头和诸多工具,还要租房开工钱呢!有能力的人一算,就知道她挣不到什么钱。所以蓝家还是很安全的。

    孙女婉婷和婉灵的教育主要是赵氏负责,她管家的时候就带着这两个小的。

    钱氏有空就辅导婉婷和婉灵的功课,顾大娘有空就教她们一些药理知识。

    吕莹芳觉得女孩子懂一些,将来可以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

    若是搁在以往,学医理知识,那是匠人才会做的。不过眼前蓝家没得选了,更何况一路上来,有了顾大娘在,中暑或者感冒发烧的情况基本都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所以赵氏和钱氏都不会反对女儿学这些。

    至于四个女儿,除了偶尔要写稿子之外,也全部动起来了。

    除了雅清不会绣东西外,剩下三个女儿的女红都不差。她们三个也要学织布。

    雅玉一听就闹开了,不过吕莹芳不管她。

    四个女儿,每个人每个月要织布一匹,剩下的时间自由支配。让她们知道劳动人民的辛苦,日后更好地融入幽州吧!

    白姨娘很不满意,但是她和马姨娘都一样,每个月织布一匹,其余的时间她们还要做一些家务呢!

    因为只有碧菱、侃儿和杏儿三个丫头,碧菱是跟着她的,侃儿貌美不能跟着三房,只能让她去大房照顾那三个孩子。杏儿则去照顾三房待产的孙氏和定信。

    反正郝叶一家专门负责厨房,郝芳儿还要打扫卫生。侃儿和杏儿主要是洗各房的衣服,规整一下房内的东西,偶尔给少爷做一些吃食。这么算下来,比侯府的事情还要少。毕竟屋子小,地方又不宽敞,也没有那么多规矩。

    不过岑婶子、郝叶家的、郝芳儿等人都表示想要织布。吕莹芳倒是大方地送给她们了,毕竟机子是自己这边生产的,木头也是直接去山里找村民砍的,用蓝家的马车和村民的牛车运过来的,古代人工便宜,花费不多。

    蓝荣转算过,一台织布机不算工匠们的成本,仅仅是运费、木料和铜器等成本,也不过一两半的银子。

    虽然现在他们的月钱都比在侯府少了一半以上,不过比外面富贵人家的月钱也多一些。

    于是,蓝家也经常传来织布的声音。后来赵氏和孙氏一同前来,表示织布太吵,影响男孩们的学习。后来就把织布机全部移到柴房旁边的空房去了。

    雅玉闹腾了两天,倒是老老实实织布了,原因无他,母亲不再宠爱她了!

    雅洁是个识时务的,她思念远在京城的双胞胎,为了不让自己有空多想,反而织布最勤快。

    雅冰倒是不愿意织布,织了一匹布后,就专心地绣花了。因为她在侯府后院过得艰难,有时候还会偷偷绣东西托丫头帮忙送出去卖,所以她绣帕子的速度倒是不慢。

    雅清在庄子里野惯了,很难老实坐着织布,倒是经常去找大牛。如今大牛去学做木工,直接住在那里了。蓝家目前大家都忙,除了马姨娘,谁都没有去留意她。

    所以雅清反而是蓝家主子之中,最快熟悉平阳府的人。

    因为西平洲的一个偏远小县城禄丰县,陶聆正在办公,陆师爷说过来:“幽州不晓得什么时候还出第二期月刊?”

    陶聆放下笔:“我也很期待啊!”

    陆师爷看着眼前的年轻人,二十五岁年华正好,可惜只是一个同进士。当时他本来不愿跟着过来这个小县城的,还是同僚劝他。陶聆好歹是陶凌致大人这一族的,朝中有人好办事。不如拼一拼?

    刚来县城的时候,陶聆被事务缠身,焦头烂额。陆师爷更加想要离开,只不过没有想到远在幽州的陶凌致大人居然想起了这个远方的后辈,给他寄了一起月刊。

    他和陶聆反复看了好几次,还在治下的县里推广了上面的方子、救人之法。一时之间,百姓都觉得陶聆真是好县令。

    既然陶凌致有意提携后辈,陆师爷也乐见其成,还是继续用心辅佐陶聆。

    “报,大人,驿站有信送来了!”衙役开心地举着信跑过来,这个厚度应该就是那个月刊了吧!

    衙役虽然识字不多,但是陶大人还是让师爷给他们念上面是字(虽然陆师爷看着不太情愿,态度也不太好),上面的方子实用,话本有趣。衙役们都很想再继续听下去,那个老祖宗最终帮蒋学唯作弊了吗?他们衙门里还设了赌局呢!

    而且陶大人很仁义,还把彩刊上的花样子贴在衙门外,让百姓可以学呢!

    陆师爷走得更快,他一把拿过信,恨不得马上拆开看。他递给陶聆,眼见陶聆去翻第一版。他赶紧去翻第二版,一看开头,立刻哈哈大笑起来。

    陶聆抬眸看他,他立刻清嗓子:“在下和那几个混球下了赌注,一赔五,嗯嗯,今晚请尊县喝酒。”

    你们这些粗人,这月刊可是老百姓看的,如果祖宗显灵就能作弊考上科举,还努力读书做什么?有伤教化!哼,跟我斗,等会找他们拿钱。

    陆师爷心中美美的,看着看着,他脸上的笑容不见了,顿时严肃起来,接着又大笑起来:“妙,妙,妙啊!”

    陶聆正准备去看第三版的内容,见他咋咋呼呼的,不由得问道:“这个话本有何妙法?”

    “大人,您看,这杉明居士真是个能人啊!”陆师爷觉得胸口的那口浊气已经散去了,哼,那些富户……哼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