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小货郎 > 第 39 章

第 39 章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小货郎 !

    第39章

    平老板等人走的时候,甚至有点舍不得,这偏远的地方,竟然有那么好玩的。这饭菜,这美酒,让人乐不思蜀啊。

    不过他们三个离开春安城已经六天了,这再回去又要两天时间,自家人肯定急疯了。再不回去,家人都要找过来了吧。

    他们三个走的时候,每人马上都系着酒瓶,皆是装着黄桂稠酒走的。

    等他们离开,纪彬开口道∶"山清公子,应该是刺史儿子。"

    说这话的时候只有柴力在身边,一向稳重的人面露惊愕∶"刺史的儿子?怎么可能。"

    "只是猜测而已。"纪彬随口道,"不管了,反正是贵客就对了。''

    毕竟平老板已经把三千斤酒钱都给他了。一斤一钱,三千斤,那就是三百两,减掉之前给过的一百两。他荷包又多了两百两银票。

    这可真是好东西啊,等回去就跟里长分了!

    两人既然来了邑伊县,肯定要去趟杂货店的,纪彬最近特别忙,每次去杂货店都是看一眼,别的也没什么事。

    今天倒是闲下来,准备去店里坐坐。当然了,他还有件事要说。

    那就是该给大家涨工钱了。

    这件事早就在纪彬心里,毕竟从五月开始,现在已经六月底了,他一直带着柴力在外面跑。柴力还能跟着自己挣些外快,但店里只有周掌柜跟徐杰两个人。店里有多忙,看看账本就知道了。这种情况下,涨工资是应该的。

    纪彬刚到杂货店,就见徐杰一脸惊喜∶"东家,你来了。"

    "嗯,店里没事吧。"纪彬随口问道。

    "没事,就是货郎们过来的时候,还在问东家去哪了呢。"徐杰立刻回答。

    纪彬笑∶"最近太忙了,忙完应该就能经常来。

    纪彬做的事杂货店的人也略微知道些,毕竟太平车经过昌伊县的时候,不少人都看到里面的酒坛。

    都不用打听,不少人都知道纪彬又在做发财的买卖了。

    纪彬跟柴力直接去了后院,跟货郎们打着招呼。

    一般来说,周账房在前边管账,徐杰后面给货郎们数货,跟货郎们关系也近。

    不少人看到纪彬过来,连连打招呼∶"纪彬,总算见到你了。""你怎么每月都能拿来新东西啊,越来越好卖了。"

    "是啊,还有你那酒坊是不是已经建好了,回头请大家吃酒吗?"

    纪彬笑着道∶"好啊,等大家都有空的时候,我请你们吃酒。"这不是虚话,纪彬是真心想请的,只是货郎们都聚不到一块,太忙了啊。

    正说着话,许久不见的包达竟然来了。

    他还是跟之前那样沉默,但没有拿平时随身的货郎架,倒是两手空空的。

    包达见到纪彬,脸上才有笑模样,开口道∶"有个喜事想同你讲呢。"

    包达鲜少有这样的时候,纪彬认真听他说话,谁知道旁边的人嘴快道∶"包达家媳妇儿,生了个双胞胎,最近高兴着呢。"

    纪彬听此惊喜道∶"真的?什么生的,我要给你包个大红包。"

    包达家情况,纪彬是知道的,他今年二十七,一直没有孩子,没想到今年好运连连,直接生了个双胞胎。

    包达笑也止不住∶"是的,两个女娃娃,可爱得很。她还没出月子呢,丈母娘在家照顾,等满月酒的时候你一定要来。"

    听到这话,纪彬当然为他高兴,但有一点,他媳妇儿还没出月子,怎么就过来了?难道这就要开始工作。

    包达知道他的疑问,开口道∶"我就是听说你在邑伊县,所以来看看,一会就回去了,回去还要买条鱼,买只鸡。"

    原来是这样,纪彬放心了。

    他还以为包达有什么难处,毕竟包家娘子没出月子呢,可要好好照顾。

    纪彬刚给徐杰使眼色,让他去前边包个红包,这会直接递给包达∶"一点心意,你千万要收下,当初不是我们一起做货郎,只怕还没我现在的家业。"

    包达却摇头∶"不会的,纪彬你做什么都厉害,就算没有我们,你照样能行。"

    再说了,自从在纪彬这里进货之后,他生意越来越好,家里条件也好了许多。

    只是有了孩子之后,他不能继续这么跑下去了,总不能让妻子在家照顾两个孩子,自己一走就是四五天吧。

    包达颇为不舍地看着这个货郎架,跟纪彬说起这事∶"我准备换个行当,以后也不跑了。"

    这话让纪彬更诧异了,可是转念一想,似乎也有道理。

    家里孩子又小,包达也没什么长辈亲人,只能他跟包娘子照料孩子。如果经常不回去,那让包娘子怎么办。

    包达继续道∶"不管怎么样,我觉得孩子要紧。看着孩子跟孩子她娘,什么都值得。

    不做货郎可以做别的,现在太平盛世,什么都能挣钱。再说了,他家底还比别人厚实。

    纪彬看着他,忽然有个想法,只是不知道包达愿不愿意。"包兄可知道我开了个酿酒坊?"

    这事当然是知道的,纪彬如今算是邑伊县的风云人物,他的事,大家都知道的。包达点头,心里似乎有些感应。

    "那酿酒坊还缺个人,你愿不愿意去?"纪彬道,"你懂算术,也懂这些买卖,你要是能去帮忙,那是极好的。"

    虽然包达不识字,可他毕竟是走街串巷的货郎,而且一度是邑伊县做好的货郎。这样的人肯定有本事。

    纪彬道∶"如果愿意去纪滦村的话,酿酒坊后面还有房子,你们可以直接住进去。"别的不说,就现在酿酒坊客舍被布置的,那简直没话说。

    而且也不算迁入他们村子,过去干活而已,而且这个活可以带着家人孩子一起。

    包达眼睛亮了,给纪彬干活?

    纪彬干脆拉着包达走到厅房里,开口道∶"每月一两银子,十升米,给你们住房。"

    一两?!

    这钱快赶上他当货郎了!更别说还补贴米。

    十升大约是三十斤的重量,足够一家四口吃的。

    纪彬给这个月钱绝对可以,最重要的是,这个钱是他自己出,不走酿酒坊的账。至于原因嘛,当然因为酿酒坊要有他的人。

    虽说他跟里长一家合作的还不错,但现在十一个工人,全是里长找的。

    即使是同村,也是有亲疏内外,现在大家看起来还可以,那是刚刚起步,以后难免有什么事。先安排一个人进去,这是最好的。

    而包达再合适不过,他踏实肯干,做事又让人敬服,有他在,肯定就有兄弟在。

    纪彬不是现在酿酒坊搞什么小团体,而是酿酒坊有人,自己可以随时掌握里面的动向。相信里长也可以理解。

    纪彬说完工钱,包达有些傻眼。

    要知道一两银子这个价格,跟宿勤郡的伙计都差不多了。更别说还补贴米面。

    这让包达十分心动,之前也说了,他在自家村里也没什么亲戚,搬到纪滦村也不是什么事。不要说他是做货郎的,心里就是比别人活络,如果是其他人,可能根本不想搬家。到包达这,就已经有了打算。

    但这事还是要先跟他娘子商量之后再说。

    纪彬点头∶"没事,时间还早,你家娘子还在坐月子,你一时半会也离不开。

    包达深吸口气。

    上次跟着纪彬就改变了命运。如果这次还跟着呢?

    反正洪玉海那小子,如今过得可是十分不错。

    他在盘临县很吃得开,毕竟也是那边货店老板了,不用风吹日晒,过得也安稳。听说都打算在盘临县买房了。

    等包达离开,纪彬心里有八成把握,他一定会去酿酒坊的。这些货郎们,各个都是有拼劲的。酿酒坊的买卖,仔细想想就知道有做头。

    当然了,包达不想来也没关系,他们就算不能一起干活,那也还是好友。

    至于给包达开一两的月钱,并非是包达独有。

    纪彬打算给杂货店的人都多开点月钱。

    不是他有钱没处花,而是店里的人都不错,就算他不在的时候,还是把店面整理得很好。如果能多花点钱留稳定的员工,他是很愿意的。

    现在他手头宽裕,自然要对员工们好一些。

    这也是投桃报李,报答他们努力工作。

    等到傍晚时候,纪彬让店里提前关门,带着众人去孙旺家吃鱼肉,还是找了个包厢,这么多天不见,东家吃顿饭,肯定是要的吧。

    徐杰也好奇纪彬的酿酒坊,因为他听了太多说法,还说纪彬请了春安城的贵人过来。反正传得神乎其神。

    纪彬笑着答了几句,然后进入正题。

    "其实今天请大家吃饭,也不止是吃饭,更是感谢。"纪彬道,"最近几个月里,我基本不在店里,甚至把柴力也带走,店里就你们两个,辛苦了。"

    周账房笑∶"东家待我们好,我们也不觉得辛苦的。徐杰跟着点头∶"是啊,来这里之后,我很开心。"

    他在杂货店包吃包住,每月按时发月钱,给家里母亲还有弟弟妹妹们用,过得其实很好了。徐杰太感谢东家让他过来干活。

    其实徐杰今年十八,比纪彬年龄要大,可在他看来,纪彬就是他的师父一样。

    纪彬看着他,开口道∶"其实主要也是你的事,之前三月来的时候说你是学徒,如今也有好几个月,也该涨工钱了。"

    周账房也点头,只有徐态跟他在店里的时候,这小子也不偷懒,凡事都抢着做,现在店里的活也熟,确实不能再当学徒了。

    "徐杰以后每月六钱银子,米面共十升,每月还是休假四天,包吃包住。可行?"

    这话讲完,除了柴力提前知道之外,另外两个人直接愣住。六钱银子?!

    没记错的话,徐杰之前每月只有一百七十文?还是加上餐补啊。这是直接翻倍?!还有米面?!

    "不,这,这也太多了吧。"徐杰几乎是用气音说话,自己是不是在做梦啊。

    纪彬摇头∶"我觉得这个价格很合适。"说完并不等他开口,又看向周账房。

    周账房不愧是老掌柜了,别看年岁有些大,但店里的事都料理得很好,对人也和气。这种账房真的不好找。

    现在杂货店每月交税,都是周账房去交,毕竟他跟王知县还有些亲戚关系,他去最合适了。

    纪彬道∶"周账房做事利落,店里大小事也在操心。您以后的月钱是每月八钱,米面也是十升,休息四天,因为您不住房子,再补贴两百文,可以吗。"

    这些加起来,也就是每月九钱银子?!还有米面十升。

    周账房就算知道自己会涨月钱,也没想到涨这么多啊。

    徐杰跟周账房都打算说话,却被纪彬压下去∶"月钱只有咱们跟家人知晓就好,不要乱说。不然我也难办,就怕再来找活计的人,都要踏破门槛了。"这话说起来是开玩笑,但周账房可太明白了。这说出去谁信啊。

    月钱都能赶上春安城的伙计们啊。

    想想他以前在那个主家,哪有这样大方的时候。周账房也没想到,自己老了老了,竟然还能赚不少银子。他可要多干几年,给闺女多留些银子。

    都说他一生没有儿子,没人养老,看看他闺女,这不是养老吗?自从他来这里做工,每月也有收入给孩子们好吧。现在一涨月钱,一家都能过得很好。

    虽然周账房女儿女婿接他回家的时候,图的也不是这个,但如今的情况,也算意外之喜吧。

    就算纪彬亲口说了,周账房跟徐杰还是一脸不敢相信,知道酒席散了,才掐自己一把,这是不是真的啊!

    纪彬并非随意涨月钱,而是认真算了得失,这才定下现在的钱。虽说邑伊县活计并不好找,他能提供岗位已经很好了。

    但按照徐杰跟周账房做的工作量,还有自己店铺盈利情况,这些都应该给他们涨月钱的。他们最知道杂货店的盈利情况,若是长年累月看着自己赚得盆满钵满,自己却还是之前的样子,心里难免生怨怼,这是人之常情,并不是说谁人品不好。

    既然如此,那就在源头堵上这个缺口,他不想当黑心商人好吧!

    他们一行人回到杂货店,周账房也被家里人接走,看他们的愣怔的背影,周账房应该是把涨月钱的好消息说了。

    纪彬从他们背影都能看出喜悦。

    当然了,还有最后一个人月钱没涨。那就是柴力。

    柴力被纪彬喊去自己的房间,不等纪彬说话,才来就开口了∶"东家,我平日跟着你,已经得了许多赏钱,就连去平喜楼的时候,平老板也是随手塞银子,这我都跟您讲过的。

    还有前几天给山清公子做护卫,也有私下的赏银,零零散散加起来,竟然有十两银子。毕竟那两位出手,肯定大方得很。

    这些年柴力都跟纪彬说过,但纪彬都让他直接收下。

    毕竟柴力他是极信得过,他也明白什么人跟自己亲近,什么人的赏银能收。但是,靠赏银肯定是不行的,不稳定啊。

    纪彬摇头∶"我的意思是,你不再是伙计了,而是护卫,这样的话,月钱肯定要涨吧?"

    柴力一愣,护卫?

    作为邑伊县的伙计来说,一个月两钱银子,已经很不错了。可作为护卫来说,那就太少太少。

    毕竟护卫是特殊职业,也是稀缺人手,按照邑伊县的市场价来说,有些夜间看护的护卫,一日都要100文。

    更不用说柴力这种紧跟左右的了。

    "我这样子,怎么能当护卫。"柴力指了指自己胳膊,"只怕能力不够。"

    "你若是能力不够,我身边就没有强人了。"纪彬直接断言。

    "少了个胳膊怎么样,你还是比旁人强,也是我运气好,能有你来帮忙。"

    柴力说不感动那是假的,从他回乡时的颓废,再到现在人人都要喊一句柴兄,简直完全不同。他现在去不少地方,刚过去,就有人认出来他是纪彬的伙计,对他的恶疤,对他的断臂,已经不会另眼相加。

    甚至还想曲意讨好,还要给他塞钱,想跟东家做生意。当然了,这些都被他断然拒绝。

    其实如今的日子,柴力已经很满意了,他从来都是孤孤单单一个人,顶多逢年过节去柴尺家走一趟。

    现在的月钱对他来说,基本都能攒下来。可让柴力心动的,却是护卫这个名字。

    从战场上退下来的勇汉,不少人家抢着要,抢着让他们当护卫。

    柴力曾经也畅想过,自己从边关回家,是不是也会被抢着要,当时他的同僚们都说,像他这样的,说不定都能去汴京当护卫。

    可他胳膊没了,回到邑伊县之后,连给人当伙计都没人要。直到遇见东家,似乎一切都不同了。

    他想证明自己跟以前一样,也想当护卫,很想。

    纪彬见他不说话,自己继续说了∶"当护卫之后,每月五两银子,十升米面,每月至少休息六天,可以吗?"

    这还有什么不可以的,当护卫有什么不行的!可是给他的月钱也太高了。

    纪彬却觉得不高,这是柴力啊,能连着骑四天的马,接着还能当护卫,还能安排村里人怎么在周围巡逻。

    这样的本事,他明明是赚了好吧。五两银子雇佣柴力一个月,简直太值了。

    这件事定下来,但是当晚,整个杂货店里只有纪彬睡得很香。

    其他人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失眠了!

    徐杰在迷迷糊糊睡着的时候,心里只有一个想法,看来春安城他们说东家是财神爷是真的。只要跟着东家,肯定能赚钱的。

    第二天起来,纪彬精神抖擞,其他人各带着黑眼圈,好像做贼了一般。有熟人问了,徐杰他们只笑着说涨工钱了,至于涨了多少?不好意思,保密。

    纪彬坐在院子里喝茶,现在六月底,马上七夕。这可是大日子啊,也是卖货的好日子。

    而春安城适合七夕的物件也已经送过来了,肯定能卖得极好。

    纪彬翻看账本,现在杂货店每月收入三十两左右,去掉成本跟各种费用,基本上净利润在十两左石。

    这是稳稳到手的,遇到七夕这种节日,收入会再多个四五两。杂货店毕竟不是酿酒的暴利行业,走的是细水长流,慢慢来。而且他给大家的价格也实惠,自然不会突然暴富。

    可纪彬却深知杂货店给他带来的好处,可不止这些银子。

    可以说他其他收入,也都是杂货店带来的,没有这个店的人脉,其他生意怎么会顺利,他又怎么在春安城扒拉点生意?

    这也是当初他给货郎们定价很低的原因。

    他太需要货郎们了,就拿荆高庄来说,不是货郎们走街串巷传消息,那边也不可能知道自己这个店。

    有些时候吧,看似吃亏,其实是赚了。

    纪彬又在杂货店待了两天,确定这里没事,他跟柴力又回去纪滦村。小毛驴倒是留下了,可以帮忙送送货,也让他们两个省点力气。

    回纪滦村的时候,已经是六月二十八,距离邓家兄弟交货还有两天。

    纪彬看着天气,现在心里都有阴影了,只怕送货的时候再来场暴雨,岂不是很惨。

    此时正是下午,纪彬跟引娘打了个招呼,直接去酿酒坊。谁知道引娘却道∶"邓家兄弟们来了,现在正在卸货呢。"

    邓家兄弟来了?

    距离他们上次回去,这才十一天?

    纪彬连忙去看,只见阳光下邓家兄弟露出久违地笑脸,小心翼翼地跟大家一起卸货。

    见纪彬来了,邓杉立刻看过来。但他自己结巴,只好让大哥帮忙说话。

    邓家大哥惊喜道∶"东家,你来了。"

    这邓家人怎么也喊东家了。

    邓杉大哥继续道∶"我们这次带了五百个坛子,还有五百粉瓶,五百白瓶,您看看?"

    十一天?一千五百个坛子?

    虽说前面那一千个坛子比较好做,但按照邓家烧窑的规模,至少要三批吧?也就是十五天左右。后面的还要二次烧制,也要个十天左右?这怎么就做好了。

    邓家二哥补充∶"我们回去之后,邓杉想出方法,临时改变烧制方法,现在一次就可以烧七百陶器,所以十天里,甚至还能多做出许多。"

    "这也很难了。"纪彬感叹。

    毕竟烧制当中,肯定还会有坏的,有残次品。就算改进了烧制方法,能直接翻倍,还是很夸张啊。

    纪彬看着这些坛子,只觉得邓杉的工艺似乎又进步了。有这样的合作伙伴,可真是省心啊。自己一次信任,竟然能有这么好的结果。

    这陶器线条流畅,一看就是好坛子。

    而旁边的彩陶也有意思,乳白色跟胭脂色,基本需要低温慢烤。

    这十天里想把两种都做出来,还要合理安排工序,否则时间肯定赶不上。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邓杉制陶的手艺,绝对不一般。

    要知道单单酒坛的做法,都需要六道工序,更不用说彩陶烧制了。

    他们在外面说话,里长也走了出来,笑得合不拢嘴∶"好事啊,我们的酒都做好了只等着瓶子,现在瓶子也来了,七月初一,就能用春安城来的太平车拉走。"

    上次欠了陈掌柜家五百斤酒,还有平老板定下来的三千斤。现在陈掌柜的酒可以还清,平老板的酒还一千斤!

    里长总觉得,明明是在赚钱,但他们酿酒坊就跟还账一样慌张。

    而邓家兄弟,也终于拿到自己的酬劳。毕竟这次没翻车!没翻车!

    五文钱的五百酒坛,加上七十文的一千彩陶坛,减去之前定金跟纪彬借的钱,一共赚了七万零五百文!!!

    也就是三十五两二钱,还多个一百文!

    在家的时候,邓家兄弟跟嫂子们都不敢算账。

    一个是他们算不明白,另一个是算有什么用,做不出来那都不是自己的。

    如果说之前那二十天,是日夜赶工,做得极其辛苦。

    那这十天,就是拼命。只有这两个字,拼命。

    就连邓家大哥十三岁的儿子都在拼命。邓家二哥四五岁小姑娘都在帮忙搬东西。

    他们不知道自己那十天怎么熬过来的。

    一天睡一个时辰,吃东西只吃饼跟凉水,制泥,拉坯,装饰,填泥,烧制,磨光。醒来都是这些事,醒来就是干活。

    不仅他们三兄弟干,还有两个嫂子也是在做,不管多累,咬着牙也做完。这中间还不能出错,稍微出错,那就交不成了。

    其实纪彬没有给他们这么大压力,只让他们下个月做好就行。毕竟这东西催是催不来的。

    可邓家人却憋口气在心里,也许是村里人冷嘲热讽,也许是邓大嫂娘家人追到家里笑话。不管哪一种,都让他们咬牙做完,心里那股气直到刚刚平安交货才松下来。

    说实话,让他们再来十天这样的日子,他们可能会猝死吧。估计以后都不会有这种速度了。

    然后就是把陶器运过来。

    借车的时候,那家人让他们先给借车的钱,说是怕他们赖账。

    等经过上次出事的那块地方,现在还能看到陶器碎片在那,三个人同时扭过头不去看。因为他们知道,再看一眼,那根弦就绷不住了。

    还好,这次稳稳当当地把陶器送到,一点事也没有,一点磕碰也没有,钱还到手了。他们终于拿到钱了!

    三兄弟走到回去的路上,见四下无人,抱着又哭了一场。他们之前活了多少年,都没现在哭得多。

    毕竟这么多钱,是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过的,平均分下来,一个人都能有十几两!而且他们还接到下次的订单。

    还是五百个两斤装的酒坛,还有两千个彩陶。这次是两千个了。

    下个月二十五号前送过来就行。

    这时间对他们来说,简直太宽裕了,根本不用紧张。

    邓家三兄弟回到家,眼里还带泪呢,毕竟哭了那么多,一时没收住。

    纪彬都想不到,因为他们这幅表情,还没到家呢,就又受到嘲讽了。

    "看看他们哭的,肯定又失败了吧。""跟人家聪明人谈生意,不把他们赔死才怪。""又是钱没拿到,货也没了吧。"

    "要我说,穷人就别做发财梦!老老实实穷一辈子吧!""就是,村里都这样,你们还想发财啊。""钱没赚到,欠一屁股债。"

    这是村里人普通想法,觉得跟聪明人做生意,自己肯定会赔钱的。毕竟玩不过他们啊。

    邓家三兄弟没说话,直接回到家里,他们三家挨着的,邓家大嫂二嫂带着孩子们在家等小消息。见他们回来,连忙站起来。

    邓二哥跑过来,拉住二嫂的手,大声道∶"媳妇儿!我们赚了三十五两银子!"这声音喊得超大,就是让门口看笑话的人听的。

    这让大嫂二嫂表情愕然。

    邓大哥也道∶"准确说的话,就是三十六两多。你们看。"

    邓家孩子们也围上来,看着荷包里的银子,白花花亮闪闪。简直让人看的眼睛发酸。

    别的不说,邓大哥的荷包从来没有这么充裕过,这么破的荷包,这么多的钱,怎么看不到觉得不搭啊。

    大嫂二嫂也哭出声,不是他们想哭,实在是一波三折,让他们心力交瘁,家里都指望这个交易能成。

    现在真的成了,真的啊。这些天拼了命的辛苦,没有白费。他们是为自己辛苦哭的。

    外面的人也看到荷包里的钱,这下子统统闭嘴了,还有人想进来套近乎,邓杉直接把门关上,谁都进不来。

    他们邓家三兄弟会怕有人使坏?

    那也要有人敢啊,就他们三兄弟挖泥练出来的力气,不是他们能比的。

    三家人去了屋里,大嫂让大儿子带着小孩们去院子玩,大人们要进屋讨论事情。

    邓家大哥先是讲了他们去纪滦村的经过,又说了纪彬许多好话,然后又讲接下来的单子。不管说了多少,一家人怎么都听不够。感觉日子跟做梦一样啊。这都挣三十五多两了,后面呢,?

    说了约莫半个时辰,邓二哥道∶"我们这些钱怎么花?"

    穷人乍富,是不知道怎么花的。

    邓大哥直接拍他脑袋∶"怎么花?先存着。对哦,还是要存钱的。

    不过现在分一下是真的。

    毕竟除了老三之外,其他都有家了,也能让家人生活更好些。

    邓杉开口∶"按,按,按,人人人分。"说着,指指大嫂,二嫂,还有大哥家最大的孩子。他们六个人分。

    这样也合适,毕竟大家都有出力,大嫂二嫂出的力气可不小。

    邓二哥却道∶"不行,按家来分。"那就是三家平分。

    邓杉可以多拿点。

    邓大哥却直接摇头,直接把荷包里的钱摊开,看叟跟二嫂;"我想这久分,咱们两家一人十两,剩下的都是邓杉的。"

    不是邓大哥太偏心,而是谈成这笔买卖,改进烧制数量,甚至在大家想放弃的时候咬牙坚持的,都是邓杉。

    所以邓杉应该多分,没有他强于其他人的手艺,这活轮不到他们来做。

    大嫂跟二嫂略略思量,一齐点头。

    邓二哥也是恍然大悟,拍着大哥肩膀∶"还是哥你想的清楚,如果是我,肯定要犯糊涂了。"

    邓杉一直摇头,想要开口辩解。但他结巴啊,他刚说话,就被大家接过去。"不,不。""不管了,就这么算。"

    "你你你你。"

    "我们很好啊,挣到钱了啊。"

    "太太太太太。"

    "太好了!家里有钱了!咱们去买肉啊!"

    气气气。"

    "气顺了吧,吃饭吃饭,咱们去买只鸡吃。

    邓杉垂头丧气,平日里大家都不会拿这个开玩笑啊,可恶,他要是口齿伶俐就好了。

    邓家分钱方法定下来。

    大哥二哥家,每家十两,剩下十五两二钱全是邓杉的。还有那一百文,则发给家里小孩子们,全当奖励。让所有人沾沾喜气,都挺好的。

    其实算起来,他们能挣这么多钱,全是因为辛苦付出,家里每个人都在付出。

    邓家赚钱的消息立刻传出来。

    原本还有不信的,可闻着他家做的肉香,鸡蛋香,让人不得不信。至于那些想上门蹭饭的,蹭好处的,全都被赶走了。有事的时候不帮忙,没事了想来蹭吃的,有那么简单的事吗?不求他们那时候帮一把,只要不在他家门口嘲讽,他们就十分感谢了。

    反正纪彬听说,邓家大嫂特意从杂货店买了个漂亮的簪子,去娘家晃了一圈,再也没人敢笑话,只敢在暗地里偷偷骂几句。

    简直把笑人无恨人有表现的淋漓尽致。

    不仅是邓大嫂娘家人,村里更是对他们三客气得很,还想来帮忙,甚至还有送学徒过来的。好笑,他们邓家男儿是不能学吗?要你们送学徒。

    邓家三兄弟这边供应也稳定了,以后只会越来越顺。不过算着时间,他家的酒应该到春安城了吧,都四天时间了。

    先是陈掌柜这里,他原本以为剩下的五百斤酒,至少要等七月下旬。没想到七月五号就送到了。这让他终于松口气。

    赶紧把酒给各家送去,然后狠狠赚笔钱!

    要知道纪彬给他的价格是两钱银子一坛,他卖出的价格是三钱。只要维护好客人们的关系,直接赚一钱啊,五百坛,那就是五十两。

    陈掌柜瞬间明白,纪彬为什么要做货郎了!不用生产,只要销售就好了!

    陈掌柜还收到纪彬送的黄桂稠酒,不过没用什么漂亮瓶子,而是结结实实用两斤坛子装,这些都是纪彬送给好友,合作商户喝的,自然不用什么包装。

    每人四斤酒,大家都不少。

    陈掌柜,梁老板,詹明他们知道这个酒,毕竟能让平喜楼老板带着燕行首,还有朋友一起去纪滦村的酒,味道肯定差不了。

    他们就知道纪彬不会那么小气,肯定会给他们尝尝的!没想到一人两斤呢!

    但是听到平喜楼给这个酒的定价,就连大方的詹明都有些不想喝了。这么贵的酒干脆卖出去好了!至于藏起来不喝?

    纪彬却交代过,只有二十天的保质,以后就不美味了!

    车夫也是心疼半天,真想找个地方卖了啊。

    而平喜楼给的价格,则是一瓶酒五钱银子。纪彬听到都直呼奸商好吧。

    他给平老板一钱银子一瓶,他直接翻了五倍!

    如果想喝白瓶加胭脂瓶,就要花一两银子。

    不愧是平喜楼,就是霸道。

    但平老板的来信却说明了,以后黄桂稠酒的价格会降,只是先做个噱头出来,让纪彬不要不高兴。

    纪彬看这信挑眉。

    有什么不高兴的,他挣他的,平老板挣平老板的,这不冲突。如果不是在平喜楼售卖,是不能卖出这个价格。人家能挣钱,也因为这是平喜楼定价。

    换个小酒馆给这个价格,不挨揍算客人脾气好。

    又不是黄米酒那样特殊,上来就走了刺史的面子,再说酒的价格其实有些透明。稍微懂行的,算算就知道里面利润有多大。

    平喜楼卖的是这个酒吗?不是的,卖的是平喜楼招牌。

    而且按照平老板的来信,纪彬第一反应就是,这明摆着要割富人非菜好吧。

    此时的平喜楼,正按照平老板的设想在走。他拿到黄桂稠酒就知道,自己肯定能大赚一笔。而且临近七夕,他要在七夕节当晚售卖!

    平喜楼的常客们都知道了,让平老板远走两天路程也要喝到的酒要在七夕卖出。凭着这个名头,他们也要尝尝。

    至于五钱银子一瓶?一两银子才能尝完所有滋味?对平喜楼不少常客来说,这都不是什么事。当然了,也有那些打肿脸充胖子的。这跟平老板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大家都期待黄桂稠酒的时候,有人问同去纪滦村的燕行首,她有没有尝过这酒。只见燕行首沉思片刻,笑道∶"那酒绵甜入口,回味无穷,是我如今最爱的酒了。

    好家伙,春安城最大酒楼老板的最爱!春安城最美行首的最爱!

    这名声还不够响亮?那就再来一把火。

    在七夕前一天晚上,平老板邀请几个出名的品酒"大师",让他们试饮。

    这一喝不要紧,几个风流潇洒的书生意然喝个不停,嘴里还念叨着什么甜蜜蜜,软绵绵,原来是这个意思。

    这就跟纪彬有关了。

    当初他给平老板推荐这酒的时候,就说了这么一句话。"白玉含香甜蜜蜜,红霞成阵软绵绵。"

    这句话在平喜楼一直流传,当作调笑之言,反正不怎么正经那种。

    也有人解释,说这句话是形容一种酒。当时就被很多人反驳,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有这种酒?

    然后,这种酒出来了,几位流连烟花柳巷的书生自然听过这句话。此时立刻明白其中的意思。

    原来真的不是暧昧之言!真的是形容这种酒的啊!

    这次试饮让黄桂稠酒名声大噪。

    估计纪彬都想不到,自己会用这种方式给这酒添名声。

    而平喜楼也公布了接下来如何售卖。白色瓶,胭脂瓶,各七十七个,只能成对地买。七夕开始卖。卖完结束。

    只有这轮价格是五钱一瓶。

    等到七夕结束,一瓶黄桂稠酒恢复原价三钱银子,可以单瓶买,也可以成对买,成对就是五钱银子两瓶。

    至于七夕之后什么时候开始卖?

    那就不知道了,因为要等人家纪滦村的人酿出来。

    可以,不愧是平喜楼。

    能当春安城的第一,果然是有原因的好吧!这就是饥饿营销吧?精准把握有钱人的心理。

    确实,七夕之后再买会便宜,可是!作为一个尊贵的有钱人!你手里是不缺一两银子的!你肯定要在第一时间买到啊!

    燕行首都喜欢的酒啊,你能不买吗。

    再不行送给相好也行吧?

    至于只有七十七瓶,这话也不假。

    因为此时春安城的达官贵人家中,都有两瓶黄桂稠酒,平老板都送人了,自己手里肯定没有了啊。

    外面追捧热闹的昂贵新酒,他们这些达官贵人却可以轻易得到。甚至是平老板包了包装送过来的。

    一时间,黄桂稠酒的名声在春安城响亮起来。

    从高端客户,达官贵人们。到中端客户,平喜楼常客们。再有大街小巷的惊人传说。

    纪彬合上信,扶额道∶"柴力,帮我去新棣庄一趟,告诉邓家兄弟那彩陶瓶再追加一千。"柴力拱手要去,纪彬顿了顿∶"等等,三千吧,三千更稳妥。""总觉得这个酒要供应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