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小货郎 > 第60章 第 60 章

第60章 第 60 章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小货郎 !

    第60章

    万秀才是永义六年考上的秀才,那年他二十四。

    当时的县学破破烂烂,不如现在这样宽敞明亮,作为二十四岁的秀才,虽然不是惊才绝艳,但在偏僻的邑伊县,已经是数得上了。

    那时候在任的还不是王知县,而是另一位姓陈的知县老爷,甚至还亲自接待了他这位邑伊县的秀才,毕竟那一年里,整个邑伊县,就他一个秀才老爷。

    现在回想起来,这也许是他这辈子最风光的一段时日。

    别说万氏一族了,就连邑伊县的富户都送来钱粮,觉得他前途无限。毕竟一个偏僻的小县,能有多少秀才啊。

    然后是永义九年,永义十二年,去年的永义十五年。连着三年,他参加了会考,参加了乡试,最终去了京城。

    可都在京城那一关被拦下来。

    如果说永义九年之后,还有人过来关切,到去年的时候,已经无人问津了。倒是王知县安慰了几句,说科举落榜是常态,考上了才是稀奇,让他潜心读书。

    南军国的科举制度跟纪彬那个时空的不同,在科举制度完善的朝代一般来说先是县考成为秀才。

    然后通过秋闱的乡试成为举人,举人之后再去京城参加春闱成为贡士。当然了,每朝每代都不太一样,这里只是举个简单的例子。

    万秀才早在九年前就中了秀才,甚至能通过春安城跟宿勤郡的会考跟乡试,但这也只是让他有资格参加京城的春闱而已。

    过了春闱,才能成为南军国的举人。

    有人说他们宿勤郡读书人少,所以才能让万秀才通过那些考试有资格去京城去汴京。

    但到了汴京那边,要跟中原的读书人,江浙的读书人,还有齐鲁的读书人,一起竞争,所以就落了下风。

    不管怎么样吧,在众人眼里,那就是考了九年没考上。

    前几年还好些,不少人对万秀才还抱有希望,但去年考试没成,则成了最后一根稻草。万家一族竟然开始冷嘲热讽,当然了,不是明面说的,毕竟他还是个秀才。但在背后那些话,就不堪入耳了。

    所以在宣三姐的提议下,让万秀才去六妹夫的杂货店做账房,万秀才也是犹豫几天就同意了。原本他对宣家人并不热络,可没想到自己春闱失利后,对自己最好的,竟然还是宣家人。

    但最没想到的是,六妹夫竟然想开私塾,还请他去教学。

    这对一个秀才来说,已经是极好的工作了。

    而且六妹夫丝毫没有其他商贾之人的俗气,更没有赚了几个钱就傲气的样子,反而对他十分客气。

    如果说态度是一方面,那接下来纪彬给他家的月钱,就让人感怀纪彬事情想得周到。

    当初宣家三姐跟万秀才去找纪彬,那实在是家里没有余钱,原本以为等到私塾开业之后,他家的情况才会好些。

    谁知道这事说定,他家的米粮银钱就没断过。

    而且用的理由都不是接济,又或者赠予,,而是说给夫子的薪酬。

    这样一来,拿着钱都更有底气。

    年前更是送来炭火吃食银两,让他家这个东家过得都极好。万秀才的秀才娘罕见说了几句宣家的好,对宣三姐态度也没那样差了。

    可是过完年,每月的米粮银钱还是照样送来,只是迟迟没有私塾的消息。要知道这私塾可是年前都开始建了。一直到二月份,一点消息都没有。

    万秀才说不心急那是假的,他跟之前不好意思找活计的态度已经不同了,天天盼着去纪滦村教书。

    宣家三姐知道意思,主动回娘家一趟问问情况。

    去了才晓得,纪彬根本不在纪滦村,引娘在做主卖隔壁黄沟村的良田。大家都没空管私塾的事。

    好在宣家三姐一去,引娘就知道怎么回事,主动说了私塾的进度,讲她买完良田,就去布置私塾,等纪彬一回家,私塾基本就开业了。

    有了引娘的话,万秀才跟宣家三姐这才心安。可是细细一想,他家竟然被个十五岁的小姑娘安抚住。也不对,翻过年,引娘都快十六了。

    纵然如此,两人也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他们可比引娘大好几岁,竟然不如引娘稳重。可引娘像是跟往常一样,只说让两人收拾行李,这边客舍也基本建成了,到时候可以提前搬进来。

    宣家三姐跟万秀才彻底放心。

    万秀才都没好意思说,他之前都在担心,纪彬是不是有了更合适的人选。毕竟他一年要去好几次春安城,认识的人肯定很多。

    这些也都是瞎想了,现在安心等着就行。

    纪彬不知道这么多事,他看着私塾建好,里面所有物件都被引娘安排得妥当,这还有什么好说谬

    收拾收拾,准备开学啊。

    后面两间客舍圈成一个院子,这个院子正好给万秀才跟宣家三姐住。

    说起来,两人到现在还没有孩子,他们俩住绰绰有余了,没孩子这事,也是秀才娘不满宣家三姐的原因之一。

    可宣家三姐也是有苦说不出。

    以前万秀才只是读书,哪有几次生孩子的机会。当然这都是闲话了。

    三月初八,是个极好的日子,纪彬带着引娘,里长,以及纪滦村的长者,甚至纪彬亲爹也在其中。毕竟纪彬的爹在纪滦村是最会种田的人,不然他家比村里其他人要好的家业是怎么挣出来的。

    还有几个长辈老者,一起前往邑伊县万秀才家中。纪彬还租了匹马来迎万秀才。至于他家有马为什么还要租?

    那马是引娘卖给他的,平日柴力包达他们骑也就罢了,外人还是省省吧,租匹马挺好的。

    但这一行人敲锣打鼓来请万秀才教书,礼节是绝对足够了的,更不要身着彩衣提着礼物的小厮,看着就气派。

    当然了,这提前给万秀才打过招呼,他家知道会有个长脸的请夫子仪式。

    可真看到了,谁准能不眼热。

    万秀才仿佛回到了刚考上秀才那边,意气风发,干人艳羡。

    街坊四邻也都出来看热闹,万秀才他娘,还有宣家三姐,都看着这一幕心里生出无限感慨。

    这么隆重的礼仪,只怕整个邑伊县都知道,万秀才被请去纪滦村做教书先生了。这不仅让万秀才脸上有光,甚至整个邑伊县的读书人都觉得不错。

    同为读书人出身的王知县还讲,以前怎么没发现纪彬这样尊重读书人,估计整个县学的先生夫子学生们都会夸一句纪彬没那么多铜臭味了。

    毕竟尊重读书人,就是尊重他们啊。

    纪彬的名声瞬间再次好起来。

    提起纪滦村,也再也不是开了两个作坊的村子,而是有私塾的村子。

    这点让荆高庄的荆夫子都想笑,她家开两个私塾,怎么就没有这样的名声。也不对,种桑养蚕原本就是被人称赞的事,纺衣织布更是民之根本。跟纪彬这种买进卖出的货郎名声自然不同。

    他们荆高庄不用广而告之自家有私塾都会被称赞,但纪彬这种做货郎买卖的,那在外人眼里,就是正经生意人了。

    所以纪彬需要提高下名声。

    这样的做法也是显而易见了。在古代混,没名声可不行。

    甚至有些地方举孝廉的制度都没废除。

    举孝廉大概意思就是,周围人觉得你名声好,然后通过官府禀告,说不定还能捞个官做。反正就是名声很重要。

    纪彬把万秀才跟宣三姐,万秀才的娘都请到纪滦村,直接去了私塾的位置。

    这私塾还是坐北朝南,面前有条白色石子路,是从刺绣坊那边延伸而来。从这条路走,鞋底都不沾泥的。

    进到私塾里面,这房子比作坊什么的精致不少。

    两侧分别是两个房间,一边是学生们休息喝茶的地方,另一边则放着许多书籍。不对,现在书架还是空的,只等着万秀才开个书单,纪彬即刻去买。

    正对着的主屋则是两个房间的大小,夫子的讲台,学生的书桌,里面一应俱全。

    现在学生书桌摆了三十张,都是小书桌,毕竟这里只做启蒙的教育,所以放了许多书桌也不显得拥挤。

    引娘把这里布置得很好。

    纪彬第一次来看的时候都觉得很好,万秀才更是满意,不由得感慨∶"当年我在邑伊县读书的时候,条件都没这样好。"

    "但等我上完县学,发现那里重新整修了,变得特别好看。"

    纪彬差点失笑,难道古代也有这种情况吗,只要你毕业,母校一定会重新装修?这也太巧了吧。

    不管怎么样,前面的私塾是看过了的。

    至于后面的客舍更是没问题,里面干净整洁,该放的东西都已经放了。只要万秀才跟宣家三姐住进去就行。

    这让万秀才的娘也很是放心,回邑伊县的时候还吩咐宣家三姐,要好好照顾万秀才。这个架子摆的让宣家三姐有点难堪,不过大家都没怎么在意,毕竟知道万秀才的娘是什么人。她这次回邑伊县,肯定跟之前不同,说不定还拽起来了。

    这些都是小事,纪彬关注的,是夫子都来了,这私塾也要开业了吧。

    万秀才早就准备好了,随时都能开始讲课。但招生却要费些时间。

    而且怎么收费,怎么给万秀才月钱,这都要定下来。

    如果是其他私塾,一般都是秀才自己办的,就跟荆夫子那种,束惰直接给夫子。但纪彬这里不同,私塾是他的,万秀才只是他请来坐馆教书,这钱就要另外算了。

    可纪彬没打算用私塾盈利,原本成立之初,就是方便刺绣坊,酿酒坊的伙计们家小孩读书的。毕竟在没说建私塾之前,大家都把孩子往荆高庄那边送,一口气送了十二个过去,之后陆陆续续又去了五六个。

    那边夫子还没说什么,荆高庄本地的庄户肯定是不高兴的。

    这也好理解,突然去了十几个外乡人,难免会有矛盾,而且也会分走夫子的精力。

    现在纪滦村开私塾,也能缓解这些压力。

    纪彬家的刺绣坊还在荆高庄买丝线买布料,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要对荆高庄的人客气的。

    但现在要紧的是,要定下万秀才所得的束惰。纪彬也问过其他地方的价格。

    一般来讲,同样是教书,夫子所得的银钱,跟他自身水平名气也有关系。

    名气高些的,只教孩童读书,能年薪三千两,名气次些的,也能有个几百两。在汴京宿勤郡那边,平常请夫子在家教学的月薪,基本在三十两左右。可是这些价格,全都是有经验夫子的薪酬。

    毕竟教书这件事,有经验跟没经验,又是两回事。而且那是大城市,跟小城市完全两种情况。

    像万秀才这种情况的,也有几个例子,隔壁县的一个私塾,请秀才坐馆教书,每个月给二两银子,教导二十个学生。

    给的钱虽然不多,但已经足够请个没经验的秀才了。

    纪彬知道这些价格后,心里已经有数。

    打算按照每月固定二两银子作为薪酬,若是超过私塾超过二十个学生,在这基础上,一个学生每月加两百文的报酬。

    若是半年过去,教学生教得好,他再加钱。

    万秀才略略思索,直接应下了。

    毕竟他这种没经验的教书先生,如今能坐馆教书,已经不错。再说二两银子,足够他家作家用了。

    一边教学生,还能读书,等到两年后再去春闱试试,一举多得。

    见万秀才同意,纪彬笑着点头,随即让人送上米面油粮,还有不少禽蛋。既然是来这里当夫子,这伙食费肯定是包了的。

    办私塾可太难了。

    搞定了老师,接下来就是学生。

    之前也说过,纪彬办这个私塾,并非为了盈利,所以面对学生们的收费,自然会降低一半。

    按照正常来说,一个学生去私塾上课,每天要付十五文钱左右,一个月要交四百五十文。也就是说,要供一个孩子读书,除了平常的笔墨纸砚书籍之外,学费最少都要二钱银子。

    以前的纪滦村里,基本上没人供得起孩子读书,也是这个原因。学费太贵了!真的太贵了!

    这还是便宜夫子的价格,若是再贵些的,基本没人供得起。

    所以以前在李裁缝眼中,寡母供孩子读书中秀才,这是传说中的事。所以万秀才的娘亲才会那么自傲。毕竟供一个读书人真的很费钱。

    纪彬的打算是,只收孩子们三分之一的价格,差不多一个孩子收一百五十文,一个月不到一钱银子。

    当然了,这是在刺绣坊跟酿酒坊做活的人,他们家的孩子才能享受的待遇。至于其他想来学习的人,自然是按照原价。

    按照三分之一的价格来说,纪彬办私塾肯定是亏钱的。别说盖房子修路的钱了,就连夫子的月钱都不够。

    但这是他早就想过的,亏就亏吧,让孩子家长们安心干活,让荆高庄缓解压力,这比什么都重要。

    再说,这是私塾啊。

    他都办私塾了,还有人好意思让去转商籍吗。应该没有了吧?

    纪彬自然知道,现在外面对他议论纷纷,毕竟酸果酒的生意已经慢慢铺了整个春安城。昌伊县跟周边的几个县也是差不多的情况。这种时候自然要有个好名声。

    办私塾,这可是最有利名声的事了。

    就是这也太复杂了,果然办学没那么简单的。

    不过好在有引娘帮忙,现在事情都确定下来。

    三月九号,由万秀才亲自草拟的文书张贴在私塾外墙上,基本意思就是开始招生了,三月十五号正式上课,若是想来的赶紧来。

    过了这几天的统一招生,以后就会比较难了。

    这事一出,整个纪滦村的人都在商议。

    纪滦村盖私塾的事大家都知道的,可现在盖好,请了夫子,还是让他们津津乐道。

    首先把孩子们送来的,是之前去荆高庄的小朋友们。

    之前送去荆高庄十六七个孩子,有六个孩子也不到十岁,现在都能送到自家村子的私塾,毕竟孩子小,天天坐牛车过去,大家也不放心。

    其中李裁缝的孩子元宝就是如此,小孩去年五岁的时候,就送到荆高庄上了一段时间的学。可是孩子毕竟太小,别说李裁缝不放心,那边的夫子也不放心。现在放到离刺绣坊很近的私塾里,那可真是太好了。

    所以元宝就成了纪家私塾的第一个学生。

    陆陆续续,纪滦村一共送来了十五个学生,全都是六岁到十岁的孩子们。其中男孩十一个,女孩四个。

    他们十五个,就成了纪家私塾第一批学生。

    而且没有例外,这些孩子们的家长,都在刺绣坊或者酿酒坊做事。都快成作坊附属小学了。

    万秀才看着一群小豆丁们,竟然有些手足无措。明明他早就备好课了,现在倒是怎么教啊!

    这还只是报名,还没正式上课呢,他都开始紧张了,甚至觉得自己是不是白白拿纪彬给的薪酬?

    纪彬看着,倒是让万秀才慢慢来,而且总觉得不会只有十五个学生,明明之前问他上学的人还有很多。

    果然,又把孩子带过来的,是黄沟村的黄娘子。

    这位黄娘子也知道是自己多说了话,所以让引娘差点没买成良田,最近很是愧疚。虽然已经道过谦了,可还是纪彬不让孩子们上学。

    毕竟大家都知道,纪彬是最疼引娘的,若是让引娘不高兴,那谁都不能高兴。

    可是思前想后,黄娘子还是想让自己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来上学,这些孩子们,一个七岁,一个九岁,一个十岁。

    都是适合上学的年纪。

    而且她在刺绣坊做事,三个孩子也只用出其他人家一个孩子的读书钱。能省那么多呢。

    所以黄娘子跟她相公还是把孩子们带过来。

    见到纪彬笑着跟他们问好,两人的心总算放下。还好还好,纪彬不是个小气的人。

    纪彬当然欢迎员工家孩子过来上学,这就说明他跟员工联系更紧密了。以后谁想挖他的人,那也要看看上学的事。

    从三月九号招生,一直到三月十五号截止。

    纪家私塾一共送来了二十七个孩子,最后不止是六到十岁,还有三四个十二岁的孩子。因为他们四个还未启蒙,若是去荆高庄有些跟不上进度,所以留在纪家私塾,跟小孩们一起从头学起。

    这样也挺好的,纪彬自然不会反对。

    等到十六号早上,纪彬起了个大早,跟着万秀才一起看着学生们进来。二十个七个学生,八个女孩,十九个男孩,全都到齐了。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们一脸担忧,第一次送孩子上学他们也紧张啊。

    而且孩子们去上学,他们就去隔壁的刺绣坊或者酿酒做活,时间赶得很紧,酿酒坊的伙计甚至不能多看几眼。

    不过见纪彬在这,瞬间放心了。有纪彬在,一定不会有事的。

    其中喊纪彬小叔的纪登,也就是做出酸果酒那位,此时带着自家两个娃娃过来。纪登忍不住跟纪彬道∶"我就是个大字不识的,若是能让孩子们识字,那可太好了。"毕竟看看作坊里面识字识数的伙计,月钱就是比大字不识的高。他若不是运气好,做出酸果酒,现在月钱肯定是最低的那种。

    纪彬拍拍他肩膀∶"是了,不论女孩男孩,能识字肯定好。"

    也不是村里人不知道这回事。可知道了又能怎么样。

    他们之前根本没钱送孩子们读书,更想不到送孩子们读书。

    现在有这个想法,完全是看到了纪彬的模样,听说他读了不到一年,就从学堂退学了。可还是纪滦村最厉害的人。

    再看看引娘,引娘也是读书之后,变得越来越厉害。

    最重要的是,他们手里也有钱了,学费还便宜,自然能送孩子们过来。

    所以纪滦村很多人家,甚至愿意让女孩也去读书。

    而且这个启蒙私塾里都是小孩子,男女都不用分开,一起教导刚刚好。

    有纪登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很快二十七个学生就到齐了,他们个个都很紧张,认真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其中有几个是在荆高庄读过书的,坐得非常板正,他们都是学过的!所有一定要有个好榜样!

    李裁缝还是第一次看到儿子在学堂的模样。以前虽然送到荆高庄,但从未看到他上学的模样。元宝在学堂上竟然这么认真乖巧。

    看着孩子的模样,李裁缝觉得自己一针一线都更有动力了。

    等家长们离开,板着脸的万秀才就走到讲台上了。他也不是故意板着脸的,而是用板着脸来掩盖自己的紧张。

    纪彬跟宣三姐在外面看着,等到万秀才进入状态,纪彬这才离开。

    纪家私塾终于正式教书了!

    哇,总觉得办个私塾,比谈生意还要累怎么办。

    可是经过包达跟引娘的反馈,他们两个都说,把孩子送到私塾的伙计绣娘们,明显更有动力,做事更认真了。

    看看,这就是私塾的好处啊。

    果然这些家长们,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孩子。

    纪彬终于松口气。

    但跟纪彬同样松口气的,还有荆高庄的两个夫子。

    荆高庄分男学跟女学,两个夫子都是愿意教导学生,也愿意多挣点学费的。可是纪滦村一下子来了太多一点基础都没有的学生,真的不好教啊。现在纪家私塾把启蒙的事接走,只把大孩子们送过来,这简直再好不过。两边都轻松。

    纪彬却觉得,里长夫人还帮村里人看小娃娃,有点像幼儿园,带着玩一玩看看孩子。他的纪家私塾像小学,接受启蒙教育。而荆高庄则是初中。

    孩子们再厉害点,年纪再大点就去邑伊县县学上高中。

    不知道为什么,这种即视感越来越强了。

    纪彬摇摇头,不管怎么样,现在私塾终于办起来,也是好事一件。

    等私塾运转正常,纪彬算了算钱,年后又投进去一百八十两左右。办学果然好贵。

    不过以后只要负担万秀才的薪酬跟日常就好,要出的钱也不会太多了。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三月二十。时间过得还真快。

    去年的事好像还在眼前,但这一年的变化也是翻天覆地。

    在去年这个时候,谁会想到他们纪滦村也会有私塾呢,现在不少人走到外面,都为自己村子有私熟而自豪。

    万秀才也渐渐适应当夫子的生活,甚至觉得这里比在县城好。

    他们夫妇俩就住在私塾后面的院子里,吃喝用度全是东家纪彬提供,每日教三个时辰的课,剩下的时间都是自己的。

    宣家三姐有事的时候在私塾帮忙,没事就去刺绣坊喝茶聊天做绣活。而且她爹就在后面做活,引娘更是娘家人,她还是秀才娘子。在这里的日子可比县城要松快。

    以前她还以住在县城为荣,现在倒是换了个心态。

    知道私塾没事,纪彬也把视线挪开,再次去他家新买的良田里看看。

    他还没回来的时候,引娘就雇人开荒翻土地了,这些土地长时间没人种,肯定是要犁几遍松松土的。

    雇的人都是纪滦村跟黄沟村的人。

    引娘去上学之前,就把名册给纪彬了,让他随时了解情况。

    纪彬这会去黄沟村看自家土地,竟然还要绕行一圈。

    要知道纪滦村跟黄沟村挨着,中间只隔了一条溪流,也就是纪文山下来的山泉水。之前只要搭几块木板就能过去,可现在看着两米宽的水流,这肯定要绕行的。

    见纪彬罕见惊讶,一起走过来的包达跟柴力道∶"之前是冬天,水当然很小,现在都三月份春天了,有这样的水流不奇怪。"

    纪彬反应过来,是了,估计等到夏天的时候,这条水流会更宽。毕竟潮涨潮落这种,跟季节也有关系。等等夏天一到,多下几场雨,这里的水会更宽。最近事多,他倒是把这件事给忘了。

    等绕了两刻钟,才找到一个浮桥走过去。

    明明是相连的土地,相连的村庄,竟然要绕这么久。长时间这样可不太好。

    纪彬终于知道,两个村子这么近,为什么交流却不多了,现在浮桥还能用,等到夏天水流急水流大,那就用不成了。

    大自然还真神奇。

    纪彬想到邑伊县城北那个浮桥改成木桥,也不知道花费了多少钱。若是可以,用木桥将他这两块十地连接到一起,以后才方便响。毕竟这块上好的良田非常重要。是他花一千零四十两买来的。

    没错,就是这个价格。

    明明这里只有四百亩,却比水那边的一千二百亩地还要贵十倍。没办法,谁让一边是良田,另一边是草都不怎么长的沙石地。价格相差就是这么离谱。

    当时还是引娘办的手续给的钱,纪彬回来之后,她忍不住心疼好久。

    纪彬看她心疼银子的小模样快笑死了,直接把口袋所有钱都给她,让她心里缓缓。

    现在看来,要建个连接两块土地的桥,还是要从引娘那拿钱啊。又能看她心疼的模样了。还挺好玩。

    水源北边的良田一望无际,看着土层跟土质都很好,里面还有被翻出来的草根,现在雇了不少人在捡这些杂草,免得再生长出来。

    但这一块面积实在太大,估计还要半个月才能全部翻好。

    纪彬一来,不少人都在打招呼,就连纪堂叔都在用牛在犁地,估计也是被雇过来的。

    说起来纪堂叔买这个牛还真有用,不仅能送孩子们上学赚钱,还能给纪彬犁地,应该快把黄牛的钱都赚回来了吧?

    纪彬也冲他们招招手,一望无际的土地,这里简直是天堂啊。等到棉花种上去,那更好了。

    纪彬跟包达,柴力说着话,从旁边来了个老农,纪彬看了看他,笑着道∶"您就是黄老伯吧。

    这位黄老伯连连点头∶"是啊,多谢东家看得起,雇我来管这里,翻地确实是个精细活。别看只是松土,但土都松不好,庄稼也是种不好的。"

    黄老农是黄沟村的人,他种田一向好,引娘雇人的时候他也过来了。

    做了几日后,引娘发现他这人对庄稼活很有一手,所以让他管着松土,会多给钱。这黄老农自然愿意挣这个钱,事情做得也好。

    黄老农在黄沟村的地位,基本等于纪彬亲爹在纪滦村的地位,都是村里种庄稼的好手。

    纪彬虽然没见过他,但听引娘提起,自然直接喊了称呼。

    在黄老农带领下,纪彬等人转了一圈,见他说得确实没问题,也就放心了。

    可就要走的时候,发现他这块地再往北的荒地上,也有人在做同样的事。看到纪彬眼神,黄老农有些为难,也没解释。

    还是纪堂叔过来开口道∶"这就是县城那位黄夫人买的,这不知道她怎么想的,先跟咱们抢这块地,抢不到就算了,又买了距离不到二里的荒地。是不是就爱学别人做事啊。"

    这话声音不小,把那边荒地做事的人也吸引过来。那边荒地上,有些人不敢吭声。毕竟黄夫人做的事确实不地道。

    可有些混不吝的直接道∶"怎么了?别人家怎么花钱,也要你们管啊。""就是,我们村的黄夫人那么有魄力,你们羡慕吗?"

    "笑死了,谁不知道他们纪滦村那位连亲爹都不理的,这种不忠不孝的人,也好意思开私塾。""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听说他还跟他爹他继母置气呢。""我们南军国的圣人最重孝道,这样的人啊,长久不了。"

    这话气的纪堂叔,还有在这干活的纪滦村人拿着农具想过来,直接被纪彬拦住,另一只手也拦住包达跟柴力。

    这些话他是知道的,甚至早就知道了。

    只是纪滦村没人敢在他面前说罢了,这些人心里怎么想不重要,可是说出来,那就是他们的不对。

    而这种话,能在黄沟村流传,也会在其他地方流传。这会打一架也改变不了什么。

    纪彬看了看黄老农,见他左右为难,一边是自己村子,一边算是东家,所以他闭口不谈。纪彬略略有些失望。

    但也明白古代乡族之间的紧密联系。

    若是跟自家吵架也就算了,但得罪整个村子的人,可没什么好下场。

    在古代,宗族乡亲之间,就是一个团体,他们才有最紧密的联系。所以这位姓黄的老农,不太可能为他强出头。做事是可以的,出头绝不可能。

    而自己村子雇来的人,却愿意为他拿着农具去理论,这就是区别。引娘也是知道这点,所以让请纪堂叔过来一起管这件事。

    纪彬没说什么,让大家继续干活,不用跟黄沟村的人理论。

    其实说白了,自己跟他们也没什么矛盾,只是他们为黄夫人做事,自然要"仇视"他。而且这会也只敢口头上说说,并不敢真的动手。

    纪堂叔见人不能过去,只好开口道∶"只有闲人才会听闲话,我们纪滦村可有私塾啊,上课,四书五经,你们懂吗?"

    "以后你们的娃娃继续种地,我们的娃娃能写会算,这都是谁的功劳啊。""简直笑死人了。"

    这话一说,纪滦村这边立刻占了上风。不管别人怎么讲,他们可是有私塾的村子!这就够厉害了!

    谁不羡慕私塾呢,就算最普通的人,也听过这样一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当然了,不是说甚他不厉害,只是证明一下读书在大家心中的地位。

    果然,纪堂叔一讲,黄沟村的人只能闭口不言,剩下的人还在劝说,毕竟这是纪彬啊!做着大买卖的纪彬,万一他们也能靠纪彬吃饭呢。万一他家女子的刺绣本事也够,也能去学呢。反正不要得罪是最好的。

    纪彬看着这一幕,心里再次感慨,他家私塾开得好。只要能堵住那些流言蜚语,就已经成功了。不过他跟原身亲爹不和的事,还真是个大麻烦。

    以前生意做得小,也没人在乎,可生意要是再大些,被人揪着这一点,那可就不妙了。

    说实话,纪彬对纪老爹没什么感觉,他就跟不少中老年男人一样,有些懦弱,还有点沉默。要说当初分家的时候,是继母逼着分家,继母逼着分产不均。纪老爹只是沉默的帮凶而已。

    之后他去借着继母的五儿子去他家小偷小摸要钱的时候,他爹也是沉默,带着其他儿子继续下地干活。

    摆明了两边都不帮,谁赢了算谁的。

    若纪彬真是他亲生儿子,可能还会有点愤怒,但他不是啊。那点愤怒也是没有的。

    顶多是漠视,然后逢年过节送点银钱跟米粮炭火。这种做法在现代都会有人说道,更不用讲古代了。

    这是一个父亲打死儿子,只要有正当理由都不算犯法的年代,他的漠视就已经是别人攻击他的借口了。

    好难。

    但让他父慈子孝更难。

    纪彬懒得理纪老爹,不仅因为他没有感情,更因为继母那群人实在让人厌烦。沾上一个,剩下的可就恶心了。

    要想个办法,既能堵住众人的嘴,又能让继母他们老老实实的主意。

    纪彬神色不变,还笑着跟大家说要怎么翻土,按照焦农人的说法,这土必须翻得更深些,所以大家还有点忙。

    大家自然不会拒绝,反正给人做帮工是有钱赚的,能赚钱当然好。

    可是走的时候,纪彬又看了看黄老农,心里已经有了别的想法。

    又绕了两刻钟的路,算是回到纪滦村。

    但包达却要去另一个地方,那就是当初买花蜜的偏远村落,听说那边已经紧邻其他郡府了。也就是那边附近的山谷,里面的花蜜极其香甜。

    年后包达已经去过深花坡一趟买了五百多斤花蜜过来,显然已经是春天,包达准备过去再预定一些,等到夏天的时候,正好能接着用。

    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不过现在手里的花蜜还够做个五十万斤的酒,按照现在一个月卖出二十万斤左右的数量,足够买到五六月份了。

    到时候新的花蜜已经做好,正好接着酿酒,哪都不耽误。

    包达现在去订,自然是好的。

    纪彬想了想道∶"深花坡只有一家养蜜蜂吗?"

    "对,只有那一家,那边的土质不错,村里人种田就够生活的了。"包达道,"而且他们跟其他郡府挨着,其实跟隔壁海太城交易比较多。"

    纪彬点头,让包达路上小心点,毕竟从纪滦村到深花坡走路要一天半段时间。

    包达不会骑马,自然只能走路了,不过他是做惯货郎的,一会还带着酿酒坊两个伙计一起,三个人路上更安全。

    别人可能对这些路不熟悉,但包达可太熟了。

    送走包达,柴力也要骑马去邑伊县一趟,他要去柴家看看大伯最近忙不忙。如果不忙的话,纪彬想请柴伯父,还有蔡运,来建座简单的木桥。

    用这个桥把纪彬之前的沙石土跟新买的良田连接到一块,以后就不用绕一大圈走过去,不管是自己村子里的人去干活,还是纪彬去查看情况,都会更方便。

    在纪彬看来,建个桥是很有必要的,不然等夏天雨水一多,那浮桥不就没了,到时候要绕得更远。

    只有能简单直接去到那块土地上,才算真正拥有。不然你过去都很艰难,还怎么监管呢。

    刚刚送走包达,现在又送走柴力。

    纪彬发现自己突然没事做了。这种情况可太少见了啊。

    纪彬笑着回家,在家里悠闲撸撸狼大狼二也行。

    但刚到家,就看到纪堂叔,还有纪一飞的爹在门口等着,他们两个显然有话要说。

    纪彬见到他们,倒是也不惊讶,似乎已经想到他们会过来了。正好,关于那块新买的地,他也有事情要交代。

    作者有话要说∶

    五十八章更正了一个错误,良田应该在酿酒坊山泉水往北的地方昨天翻平面图的时候发现写错了,现在已经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