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小货郎 > 第81章 第 81 章

第81章 第 81 章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小货郎 !

    第81章

    平老板眉头紧皱,原本总是眯起来的两个小眼睛,现在竟然显得大了点,让他看起来更加严肃。他从纪深滦村出发,以游山玩水为名,走了邑伊县大半个村子,然后才等到消息。

    谢阁老确实被押送到兴华府。

    别的地方也就罢了,可兴华府鱼龙混杂,谁都很难在里面找到头绪。

    好在他有银子,从来邑伊县的时候,就派人出去,如今又在村子里逛了五六天,终于得到一点线索。

    谢阁老应该被关到某个盐场,可兴华府一共有六处盐场,每个盐场背后的人还不一样。查了这个,惊动了那个。

    若是稍微让人发现,那他也就难做事了。

    自从受了山清公子嘱托,他就在思索这件事,如今谭刺史还留在京城没有说任职的事,既不是留在汴京,也不放他回来,事情已经够复杂了。

    而且怕打草惊蛇,甚至不敢派人在路上蹲守,毕竟他这边跟谭家的关系,许多人也是知道的。就怕他找人的事被禹王的人知道,然后再去告状,那他就是帮忙不成,反而当猪队友。

    如此一来,事情就要慢慢做,偷偷做。

    可平老板还是担心,谢阁老年事已高,若是真出个什么问题,估计圣人都要后悔。更不用说太子殿下必然痛心疾首。

    但他们这些人被盯得太紧了,自己这边还算放松些,太子手下的人则是被死死看住。那些人没皮没脸的,被别人发现也无所谓,就是跟着。好好的皇子,跟无赖什么差别。

    看着禹王一派的人对焦家人做的事,那就知晓了。这就不是一群好东西。

    平老板心里焦急,准备亲自去兴华府,但刚走几步,就又收到书信,说让他再等等,太子的人也在那边。

    至于谢阁老还没下落。

    流放到兴华府的人不少,按照编号一打乱,就更难找了。

    柴力找人比他们简单的原因是,他被纪彬提前安排过去,然后蹲守在兴华府,看着谢阁老进了六个盐场之一。

    可是省了不少事。

    至于柴力这种跟太子一派完全无关的人,更不会引起怀疑。

    平老板还在慢慢寻找谢阁老下落的时候,纪彬已经带着人在回去路上了。

    从邑伊县到兴华府用了四天时间,把人带回来用了六天时间。现在正是回去的路上。

    而纪彬并不打算把谢阁老带回纪滦村,纪滦村人来人往,出现一个器宇不凡的老者,还是太引人注目。

    "深花坡,这个村子靠近山谷,平日里很少有人进出,整个村子都依靠我家酿酒坊生活。就算偶尔去卖货的货郎,那也跟我熟知,他们既不跟外界沟通,又谨言慎行,不会说出去。"纪彬跟谢阁老说道,"只是委屈您了,要在那里躲一段时日,我们以修养身体,酷爱兰花为名,谢老,您看可行吗。"

    谢阁老笑道∶"自然可行,你安排得很好。"

    纪彬既然敢救人,那就敢把事情料理清楚,现在的深花坡有刘冬当实际的村长,村里就十五户人家,跟纪彬起冲突的刘家因为想毁蜂蜜被直接赶走,再也不能回来。

    剩下的十四户人家现在种田之余守着花谷养蜂蜜,背靠人迹罕至的山谷花谷,前面想要到邑伊县又要走上四五天的路,因为太过偏远,王知县修路也是没他们的。

    可以说这十四户人家,四五个月来一趟邑伊县都是正常的。

    愿意过去的人也极少,那花谷的景致虽好,但很少有人知道,也是上次纪彬去了才晓得,深花坡就跟世外桃源一般,那山谷里还有野生兰花,不管从哪看,都很适合谢阁老居住。

    他们从兴华府出来,随便找了处水源,把花了二百两买的盐分批次倒入海水之中,再把临时买的车清洗干净。

    装盐的马车就变成坐人的马车。这一路找过来,都找不到他们。

    所以现在是柴力把他那匹马驾车,载着谢阁老,纪彬则骑着引娘给他买的马,走在回去的路上。这个反侦察意识在古代已经算很牛了吧?

    反正谢阁老看着纪林流畅地做这些事,眼里都是欣赏。这个年轻人有勇有谋,竟然是个当官的好料子。若这是自己的学生,定然是得意门生。

    他们路上直接去的深花坡,坐马车,骑马,竟然也用了六天时间。

    之前就讲过,深花坡近邻海太城,这海太城是兴华府唯二的城池之一,只是背靠山谷,两边看着近,实则不然。

    他们这路上并未多聊,专心赶路才是要紧的,毕竟早点把人送到,早点才安心。

    纪彬他们到的时候,深花坡还是跟往日一样安静祥和,甚至在村口聊天的人跟之前也一样。唯独不太相同的是,他们现在都在讨论怎么把蜂蜜酿得更好更多。因为纪彬酿酒坊那边随时可以找到能替代的东西啊。反正刘冬是这么讲的,让大家都不敢用差的花蜜代替。

    等纪彬他们到的时候,村里的人也不惊讶,打着招呼道∶"纪东家,您家朋友家的长辈接过来了围。丶

    纪彬笑∶"对,刘冬呢?"

    那人也跟着笑,只是同纪东家说话还有些紧张∶"刘冬还在收拾房子呢,就差最后的收尾,已经能住人了。"

    他们深花坡的房子基本上都是竹子或者稻草建成,有自己的土法子,勉强算是冬暖夏凉。反正在纪彬看来,现在三月份到七月份,用竹子建造的房子都还行,主要是天热很凉爽,而且竹子这东西可最受上流人士喜爱。

    他从纪滦村出发的时候,让引娘等着刘冬到的时候跟他说盖房子的事,并拿了几块厚厚的毛毡,这竹屋必然能收拾的干净整洁,可以住人。

    刘冬得了消息,自然是立刻动手,不过十几日,这竹屋已经建好了。

    纪彬柴力,谢阁老往竹屋方向走的时候,谢阁老忍不住道;"既有竹,又有兰,倒是个极好的去处。"

    纪彬就知道,谢阁老会喜欢这样的布置。古代的君子们,谁不爱梅兰竹菊。

    当然了,这梅兰竹菊之间也有差别,反正纪彬让刘冬用的潇湘竹肯定是没问题。

    这潇湘竹偏白青,做出的竹屋既古朴又雅致,就算简陋了些,应该还是会受到读书人的喜爱。

    作为读书人最尽头的谢阁老,自然也不例外。

    谢阁老看着眼前的竹屋,这小院子里竞然有两间房子,进院子的时候有旧木做的门槛,不加修饰,却格外古朴,推开竹门,则是整洁的院子。

    里面什么都没种,只是在篱笆周围长了不知名小花。

    而院子里的两间竹屋,一间起居,一间明显是书房,这周围的环境更是清幽,离村人们住的虽然近,可有两棵高大果树巧妙隔开,明显是特意选的位置。

    这竹屋前还有竹子铺成的小廊,无论阴雨天晴都能在这坐下,窗户开在东侧,阳光正好直入。书房的窗户比起居小些,上面还挂着遮光的青幔,应当最活合读书。好个竹屋啊,设计之人的巧思都在里面。

    书房里还有声音响动,就听到一个年轻人似乎在摆放东西,动作都很利落。

    刘冬听到推门声,立刻走出来,见到是纪彬柴力,立刻惊喜道∶"东家,你这么快就来了。"

    纪林笑∶"嗯,比想象中要快很多。"

    刘冬跟着憨笑∶"幸好我们收拾得快,您看看怎么样,我按照您说的,没有加什么多余的装饰,一切都是自然为好。"

    刘冬自然看到纪彬身边的老者,这话也说得巧妙,就是为纪彬邀功。

    果然,老者点头称好∶"甚妙,都有些不想走了。"

    文人雅客都爱竹,谢阁老自然也不例外。

    其实也是纪彬讨巧的做法,他一时间半会也建不好特别漂亮的房子啊,竹屋建起来还快,而且还雅致。

    现在又是春夏,最适合不过了。

    等到天冷的时候,如果事情还没平,再把谢阁老接到他家的大宅子里,也不耽误事。

    谢阁老看了看两间房屋,才知道纪彬都准备了什么。

    甚至不少用具,都是上好的,皆是那种不带金银,却又古香的物件,书房桌子上甚至有块徽墨,还有上好的纸笔。

    谢阁老笑∶"看来我在这,是不会太寂寞了。"

    纪彬拱手∶"此地偏远,也只能在物件上尽心了。

    见两人聊天,柴力跟刘冬默契离开,只留这位老者跟纪彬留在书房里。

    谢阁老看着纪彬,做了个长揖,纪彬连忙去栏∶"谢阁老,您是尊者,该我拜您的。"

    "这一拜是定然的,贤者救我于盐场,又来这竹屋,你定然受得起。"谢阁老还是把这个长捐做完,纪彬也算松口气。

    纵然他不在意这些礼节,救人也只是他想救而已,但得到真心实意的感谢,还是让人开怀的。

    这个长揖让两人关系拉近许多,等柴力端着刘冬泡的茶过来,显然要深聊的。

    柴力站在书房门口守着,纪彬则道∶"我知晓您心中许多疑惑,您直接问吧。

    谢阁老点头,直接问出他的疑惑∶"为何救我。"

    这是谢阁老心中一直疑惑的事,柴力救他,他可以理解,纪彬为何要救他。

    在谢阁老知道的事情里,纪彬不过是柴力的好心东家,做事仁义,人也聪明,却不至于冒死救他。

    自己对他并未恩情。

    谢阁老见过许多人,也听过很多义士的传说,但真到他身上,这位年长的智者也是有疑惑的。

    纪林拱手∶"最开始我也犹豫过。"

    这是大实话,在他装作听不懂太子没说完的话那会,他想的只是先回家盖个安稳的宅子,多多的买些地,对自己手下们再好点。

    要知道古代的宅子若是盖好了,贼人都闯不进来。

    他那地方易守难攻,买上几万丘的粮食放在地窖里,再集结三四十酿酒坊的弟兄们,现在的五六十货郎,自家村子一百多号人。

    还有柴力陈乙这样的壮士守卫。

    就算禹王太子争权之时出了乱子,他也可保本地平安。有钱有粮有地有技术,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没问题的。

    可这是最后的打算,最不安稳的打算。

    等回来看到隔壁的黄家,听到禹王做的恶事,再想想坐船时护卫们夸的清扫水贼,看着邑伊县到自家修的路。

    纪彬是记得的,这是谭刺史跟年迈的房知府巡查的结果。

    还有一桩桩一件件,他不能忽视,这是谭刺史的手笔,是他必须偿还的恩情。

    或许谭刺史为的是黎明百姓,不是为了他一个人。但好巧,他就是黎明百姓之一。

    好巧,他因为谭刺史治下清明才有了发展自家杂货店的机会,也因为太子铲除水贼,让他们通行顺畅,不必损失钱财人命。

    即使是这样,太子也不想用这种事为难他一个普通人。

    最后就是谢阁老救那个孩子。

    纪彬道∶"您救那个孩子,让我知道我不得不这么做,若是人人享受了好处,人人再避不出头。那我也不相通,您跟太子为何要帮柴力他们,遭刺史为什么要帮我们这种普通人。

    谢阁老目光柔和,开口道∶"至仁至善,有勇有谋。"

    纪彬被这样的尊者一夸,竟然有些不好意思,立刻摇头∶"我做的不过是小事而已,您做的才是大事。"

    谢阁老笑∶"不过是党争罢了,今日我落败,明日他人落败,只是上去的人不一样,这天就不样。"

    "十七年前,太子殿下写了为政以德四个字,我就知道,他会是个明君。"

    等等,十七年前,也就是谢阁老写下那个讥斥太宗跟当今圣人祭文那会?所以谢阁老一直追随的都是现在的太子,而并非圣人。

    纪彬总觉得自己知道了什么大秘密。

    至于为政以德,则是论语,为政里面的话,意思是不管圣人还是官员,都要照顾到天下百姓,这样才德行好。

    当初还是刚被调任到汴京礼部的谢阁老肯定不像现在这样行事老辣,那篇祭文只怕是他自己都没呈上去吧。

    只是不知道怎么被禹王当了个把柄拿着,等了十七年时间这才揭穿,估计早就当底牌在手里捍着。

    等到现在圣人病弱,太子因为让利于民这事被权贵抨击,不就拿出这张底牌了吗。

    纪彬假装自己什么都不懂,客气道∶"朝中大事草民也不懂,只是念及长官恩情,这才做了此事。"

    谢阁老轻笑了声,显然是不信的。

    不过他也没多说下去,古者有云,君主要以德为政,百姓齐明中正,这样才会民好其德。如今看来,太子,纪彬,完美印证了古人说的话。

    竟是他经历过最好的事。比他当上阁老的时候还要高兴。

    他们的努力并未白费,有许多人还记得他们做过什么。

    谢阁老眼中对纪彬的欣赏愈盛,甚至起了爱才之心∶"我听你谈吐,应当是读过书的,读了几年,可考上什么功名。"

    纪彬心道,上辈子倒是读了十六年,这辈子估计也就几个月。

    纪彬笑∶"我只是个小货郎,识得几个字也是生母在世的时候学到的。功名那就更远了。

    可谢阁老怎么看都不像,他以为纪彬只是藏拙。

    他们这一聊便是一下午,两人之间也有些了解,纪彬甚至把种棉书的事说出来,想让谢阁老出出主意,自然也说了太子秘密看过,提了意见的。

    谁料谢阁老笑∶"太子学识深厚,唯独著书不在行,回头你把种棉书拿过来,正好我也无事,可以帮你们整理一下。"

    要知道当初的谢阁老可是三科榜眼,他的水平自然不用说。有他来做种棉书,倒是这书有些西配不上。纪彬大喜,说回头就把书送过来。

    谢阁老看看这环境,又想着著书,倒是觉得有些像致仕之后的生活。前几日他还在盐场当中,如今周边竟然翻天覆地。可他知道,他只是暂时休息,他只是蛰伏而已。

    他们聊得开心,外面的饭菜已经摆在院子的石桌上。

    这饭菜竟然是刘冬娘亲所做,纪彬看着都为他高兴∶"你母亲已经好多了?"

    刘冬立刻点头∶"嗯,好很多了,大夫说若是能医治及时,说不定根本不会疯这样久。倒是妹妹是从娘胎带的,可能会更难些。"

    谢阁老听纪彬说了他家的事,也觉得这个刘冬是个至孝之人,很是喜欢。如今因为给纪彬家提供花蜜医治母亲,确实是喜事。

    刘冬送完饭菜便回家了。

    至于纪彬柴力则陪谢阁老一起用饭。

    等到明天早上,他跟柴力就要回家,然后再送些用具过来,自然是要悄悄的送。之后再过来,也要找旁的借口。

    谢阁老并未留他们,可看着纪彬离开后放下在书房的银两,还有时时来照顾的刘冬,眼神深邃欣鹂。

    若是帮这样的百姓们跟权贵争利,那可太值得了。

    纪彬跟柴力骑马上路,心情已经平复,等回到纪滦村之后,这件事就烂在他们心里,只要他们不说,基本没人知道在一个偏僻山村中,已经把前阁老救出来了。

    等纪彬到家的时候,只见家里有许多人,众人都讨论得热闹。"应该种点果树的,院子里种果树多好。""什么果树,明明应该种松柏,这样读书人喜欢。""看看这宅子设计得多漂亮啊。"

    纪彬刚到家,引娘就看到了,立刻从人群里钻出来∶"纪大哥。"

    纪彬点头,笑着道∶"这是在干什么,这样热闹。"

    引娘兴奋道∶"宅子的设计图做出来了,特别特别好看。"

    同样在人群中的左先生也看向纪彬,笑着道∶"东家,您看看吧?"

    当初说半个月可以做好设计图,之后因为纪彬出去"谈生意"所以这个作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也因为如此,左先生做得更加细致。

    纪彬出门前就已经准备了五六天,这次出门又花费了十八天。差不多快一个月时间,做出来设计图谁都夸的。今日正好给引娘看图纸,纪彬也回来了。

    纪彬瞧着图纸,宅子占地约三十多亩地,实在是很大的宅子了。

    可跟他预留的地方比,还是相形见绌,毕竟这是他最开始买那块地,山地五百亩,下面的沙土地一共七百亩,之前建造作坊,私塾,客舍等,用掉右边一半的面积。

    左边前边这一半则分出一大半作为马球场,蹴鞠场,置留道路等等。后边则是给宅子留的位置。

    但因为后面是山,肯定要离山有些距离,前后左边都要空出道路,真正能建成宅子的土地,还有一百多亩。

    所以说这宅子最终设计图三十多亩,已经是收着来了。但这样房子,还是周围人闻所未闻的。

    等看热闹的人散了,这里就剩下纪彬引娘,柴力燕芷游,还有左先生的四个学徒,这些都是自己人,有些细节也能说了。

    左先生介绍道∶"按照你的要求,前门离道路有些距离,但这些地方都要按照要求铺上青砖,宅子的外墙用高大的砖石来做,上面挂上尖锐琉璃。"

    "宅子的大门则要特意定做,看起来会比较低调,用上好的沉木来做。"

    "从大门进来,就是影壁,上面的花纹还要您来选,影壁左右都可通行,由回廊进入前厅,在这里会客。"

    "再往后,也就是宅子的主院,在宅子正中偏左的位置,再往左是小花园。厨房等等。右边则是客房。这宅子最后面就是各类花园了。"

    "至于小厮们房间则在外院一周共十二间,这样可以保护宅子里的人安全。"

    "至于宅子里面,主院的材料最好,安全做得很足,其他各个小院距离主院不算太近,可以保证您说的私密。"

    左先生一口气说完,竟然有些畅快。

    主要是因为纪东家给的预算太足了,而且这个地方面积够大。

    这宅子原本十几亩就足够了,还是左先生手笔一挥,扩大了点面积,这样每个院子都十分大气。还能兼顾东家要的安全性。

    左先生倒是明白为什么一定强调安全。

    毕竟富贵之家,很容易被贼人盯上,纵然这几年各地治安不错,可防患于未然,这还是应该的。他设计的每个院子里基本上都是独立的,把院门一关,小门死死钉紧,十几个贼人拿这个院子没办法。

    若是院子里人手够的话,上百人都闯不进来。

    当然了,这造价可就太贵了。

    不过听说纪彬家是种棉花卖棉花的,那左先生就没鼓励了。

    可以说这是他设计过最开心的房子,东家既不指手画脚,又能把自己的要求说得清晰。至于什么地窖这种,提前就说出来了,那他肯定给设计上啊。

    就算东家不在,老板娘也是不乱说话的,有什么疑问跟不对的地方也直接问出来,对人对事都好得很。

    怪不得平老板同他讲,跟着纪彬一家做事的人,没人不夸的。省心省力还专业,可太好了。

    甚至跟着一起做事的宣老爹,也是东家的岳父,做事也很专业。如果每个东家都是这么好,那可太棒了。

    左先生讲得开心,纪彬也觉得不错。

    说实话,这里面的绿化还是不少,可安排的都很合理,比如说外院的院墙前后都不种树,这样防止人爬进来,遇到人的时候,在墙头点好火把就没有遮挡物。

    左先生甚至说了句,如果钱真的足够的话,可以把山泉水引到院子里,还能做天然的水屏障。这样的想法确实很好。可真的贵啊。

    要从客舍最南边的山泉水挖过来,没个一年半载,这事肯定做不成。纪彬只好委婉地让左先生放弃这个想法。但是在宅子里挖口吃水的井还是可以的。

    设计图全部看完,纪彬只提了几个小要求,也就可以定下来了。

    如今三月十四,再有两天就是个宜动土的好日子,到时候买挂鞭炮,也就能正式动工。

    纪彬眼引娘算下来,先不算给左先生的工钱,这宅子原材料都要花了两干多两银子。

    主要纪彬跟别人要求的不同,他要用结实的砖,外墙要厚重的大石料,这些东西可都要花不少钱。

    如果后期再慢慢搞绿化,估计还要投入很多。

    就算是这样,纪彬还是加钱让人赶工期,还请了村里的婶娘每日做极好的饭菜,就是让大家有力气多做活。

    现在是三月份,等到五月份的时候,那会天热,做活的时间越来越少。按照纪彬的想法,如果能在九月前搬进去那是最好的。

    至于钱?

    他真的不太缺,甚至已经很久没过问两个作坊的事了。可刺绣坊有引娘,酿酒坊有包达,都是让人放心的。

    三月十六,一切准备妥当,别说整个纪滦村了,就连隔壁堰河村,黄沟村的都过来瞧热闹。毕竟纪彬家的架势,肯定是要盖个大房子啊。

    如果说家里买牛买马,可能对周围人来说是很羡慕,但定然没有比盖大房子的更让人艳羡。这可是大房子啊。

    看去年那会,各家赚到钱之后,第一个想的就是盖房子,就明白房子对所有人心中的意义。像两三年前,纪彬家还只能住茅草屋,如今已经要盖大宅子。谁看了不眼热,但眼热又有什么用,你有人家纪彬的能力吗?提到这,不少人还暗暗看人群里的宣老爹。

    若不是这个爹把人逼到什么份上,他家也能跟着挣钱。

    不像现在,那继母在村里都不敢说话,还有继母的儿子们也只能在地里干活。但凡想占纪彬家便宜,那宣老爹一个拦着,毕竟再闹起来,谁都知道纪彬不会留情面。人家大老板,会在乎你一个小人物吗?

    不少人都在围观,万秀才也是无奈,只好让孩子们先出去瞧热闹,然后立刻回来静心读书,否则就要打手心了。

    现在的万秀才在孩子们眼里,那际是最严厉的存在,谁家要吓小孩了,都会喊一句再哭就让万夫子打你手掌心!

    不得不说,这个吓唬还是很管用的。以至于现在有些小孩没上学呢,就躲着私塾走。

    说起来,私塾里也有两个不错的苗子,如今已经十二岁,在万秀才上了一年的学,竟然进度不错。

    万秀才准备四月份的时候,带着两个读书不错的孩子去荆高庄看看,若是可以,那就留在那边,学得更深些。

    要是学个两年能考个童生,说不定还能送到县学。

    反正这两家的家长乐得找不到北,每日都在督促孩子读书,家里什么活都不让干了,只等着能考个功名出来。

    现在大家都出来看纪彬家盖房子,倒是先把学习抛到脑后了,估计哪里的学生都差不多吧。

    纪彬跟引娘也是象征性铲了第一铲子的土,然后就可以看着请来的舞龙舞狮吹吹打打。

    说起来了,他家也盖了不少东西,还是头一次这样隆重。等纪彬引娘把喜钱散开,宅子也要正式动工了。

    这次来做事的人,照样是宣老爹的班底,还有宣家的两个儿子,堰河村有个七八个人。如今基本上都跟着宣老爹去各地盖房子,宣老爹在堰河村说是一呼百应也没问题。

    但这些人还是不够的,在邑伊县的柴伯父帮他们找了十几个手艺不错的泥瓦匠,二十多人一起干活,这场面普通人家都没看到过。

    柴伯父跟蔡运还在修路,也是最后一批路了,估计到八九月份完工,也就能彻底休息。

    来纪滦村做活的泥瓦匠们也是高高兴兴的,谁不想手里有活做啊。而且园师左先生一看就是很懂得怎么盖房子的,说不定还能学点手艺。

    只是来了这么多人,大家只好住在临时搭建的竹屋里面,这竹屋当然没有谢阁老那样的精巧,只是临时住人罢了。

    好在现在天气暖和,在竹屋里面也不冷。

    他们这边动工,之前定好的大批石料,大批建材陆陆续续送过来。宣老爹还带着自己人不时看管查看,防止有些小偷小摸的。柴力跟陈乙也负责这件事,甚至狼大狼二都在附近转悠。可以说这一切井井有条。

    只是过来运货的车夫老温老薛他们,每次过来都要感叹一下场面之大。

    纪彬见建房子的事走上正轨,他在做另一件事,那就是再收拾点东西,亲自送到深花坡。正好送种棉书过去,也能带点东西过去。

    纪彬出去办事,整个纪滦村的人都习惯了,肯定是去赚钱啊,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而纪彬从假意走向邑伊县方向,见路上没人,再去深花坡方向。这地方地广人稀,他骑着快马倒是没人发现。怎么每次过来都偷偷摸摸的。

    这次纪彬没有停留太久,种棉书的所有备份都给了谢阁老,连整理总结都不用他,毕竟有谢阁老在,他做这事都是班门弄斧。

    至于把收集来的图样再画一遍统一画风?谢阁老更是随手就来。

    而且谢阁老本人也对农书很有兴趣。

    怎么说呢,只是谢阁老事情太多,有些忙不过来。

    是的,他在深花坡是有点忙的,单是山谷里许多兰花,都让他喜不胜收。之前以为纪彬只是拿兰花当借口,可没想到这偏僻山谷里,竟然有许多不错的兰花。谢阁老还要了些花盆,开始小心移植。

    以前在汴京当大官的时候都没时间伺候花草,如今可算得了空。

    纪彬哭笑不得,原本以为谢阁老可能会无聊,他甚至把围棋还有各种书都带过来,就是让谢阁老解闷,没想到他老人家竟然自得其乐,根本不在意这些。

    颇有些随遇而安的感觉。

    当然了,纪彬不仅带来这些,还有让李裁缝私下帮忙做得春夏衣裳,全都是合适不错的面料。毕竟他家缺什么,也不会缺衣裳料子。算是带了满满一大箱东西过来。

    纪彬也只待了半天,还跟谢阁老讲,有什么需要的同刘冬讲就行,他都会送过来。

    谢阁老倒不在乎这些外物,再说纪彬刘冬已经准备得很妥当了。有茶有酒,还有笔墨纸砚,更有书本棋子。不管在哪,都是极好的地方。

    刘冬家请大夫来给他娘亲看病的时候,刘冬还让人给他把平安脉,大夫都说他身体好得很,丝毫不像七八十的老头。

    纪彬知道谢阁老一切都好,那就放心了,以后他也不会常来。

    这样才更安全,以后刘冬过来送蜂蜜的时候,再把需要的物件取回去就行。

    纪彬再从深花坡回来,照样先骑马到官道上,然后再从邑伊县方向回家。这样看着绕了远路,但也是为了安全起见。

    刚从官道上往家的方向走,就看到远处有个熟悉的马车。好像是平老板家的?他家前面的旗帜有些眼熟的。

    纪彬骑马的速度慢了些,果然看见疾驰而来的人是平老板。

    这马车跑得飞快,不知道还以为他是赶路,不是什么游山玩水。

    纪彬心里忽然想到什么,平老板显然也看到他,让马车再掉头回来,从里面钻出来,嘴角竟然有个大泡,一看就是上火出来的。

    "这么巧,你这是刚从无仙城回来,还是又办事去了?"

    纪彬看看平老板,笑道∶"又去办事,准备回家,你呢?一个月了吧,游山玩水,可有收获?"

    平老板碰到熟人,摇摇头道∶"此地的风景一般,都不如你家,我准备再去其他地方瞧瞧。"

    一个月时间,就是找不到人。

    他秘密派去六个盐场的人,皆说没有看到相符的老者,那些人都混进去做工了啊。平老板总觉得是查得不够仔细,所有让手下再在盐场待一段时间。还是说消息有误,其实谢阁老去挖矿?又或者填海修路?又或者挖沟渠?这些都是流放之人常做的。

    只是这些地方一个个搜查过去,没个三五个月下不来。他怎么跟谭承乐交代啊。

    所以平老板打算在邑伊县假装逛几圈,然后让小厮扮作他继续"游山玩水",自己则扮成小厮亲自去兴华府看看。

    兴华府虽然不大,但也有两个城,毫无头绪的找一个人,可太难了。

    不过得到的消息里,明明说谢阁老去了盐场,到底是哪里出了岔子,还是说禹王的人故意把谢阁老安排走了?

    这些问题让平老板觉得头大。

    此时见到纪彬还算欣喜,毕竟见到熟人。

    但平老板显然有事,跟纪彬打了个招呼就直接离开。

    他这样急匆匆的,倒不像是正常游玩。这个念头一闪而过,等纪彬回到家坐下吃饭。忽然想到了什么。

    平老板他,不会也是在找谢阁老吧?

    之前着急救人,没怎么注意平老板,而且他这人惯会游山玩水,要是说他出来玩,那可太正常7。

    他们刚认识的时候,不就因为一杯黄桂稠酒,所以疾驰而来。

    所以那会纪彬也没放在心上,现在事情安稳下来,怎么想怎么不对劲。

    平老板跟山清公子,也就是谭清谭刺史儿子谭承乐的关系不错,若是谭承乐托平老板这种侠肝义胆的人帮忙找谢阁老,照顾谢阁老,竟然很合理?

    而且平老板跟他差不多啊,也是那种适合找人,而且不怎么会被发现那种。

    不对,平老板不如自己不起眼,毕竟平这个姓在汴京也所以有名号的。

    他救人的事已经过去大半个月,难道平老板还是没找到蛛丝马迹吗。竟然让他有点自豪怎么办。

    等等,他今天见到平老板的时候,应该把他拦着的啊。

    纪彬想到这一茬,立刻让引娘去问问燕芷游,问一下能不能联络到出去游玩的平老板,若是可以的话,让平老板来找他一趟。

    那边燕芷游只讲可以把消息传到平喜楼,然后让平喜楼掌柜去寻平老板。别的她也没法子,毕竟平老板行踪不定,谁知道他想去哪玩了。

    那这不就是,完蛋了。

    消息到春安城平喜楼,平喜楼掌柜再找到平老板,没个七八个时间估计下不来。要是平老板再有意隐瞒自己去哪,十天半个月联系不到人也正常。

    纪彬扶额。

    让好兄弟扑了个大空,好像不太好。

    可平老板这样细致在本地有人脉的,他都找出破绽。那谢阁老岂不是更安全。

    纪彬心里啧啧几声,为了谢阁老的安全,只能委屈他一阵了。毕竟这事知道的人越多越不妙。

    只有等平老板回来之后,再向他和盘托出吧。

    好惨一老板,这会在跟小厮换衣服,准备连夜赶去兴华府了啊。

    其实不光是他,太子派出的其他隐秘人手,也在满兴华府找人,盐场都被翻了遍,找到对应编号了,但找不到人。

    而盐场的编号并非一个人独有,就拿谢阁老假死身份的一二五九,回头还会按在新来的人身上。所以说每个人的身份号码还不好说。

    跟谢阁老同批编号差不多的,也被四散到兴华府各地,全都排查一遍,只会让人头疼。

    甚至不仅是平老板,太子。

    就连禹王的人也在偷偷找人,拿捏住谢阁老的命,那就确能威胁太子一脉。

    当然了,这些人的共同点是,都不敢大张旗鼓找,更不敢说自己在故意寻人。否则让圣人知道,肯定要治一个暗中勾结,结党营私的罪名。所以他们的进度势必会非常慢。

    一个是因为上面说的,不敢大张旗鼓找人,另一个是兴华府太乱了,没人在这有真正的势力,甚至还要小心本地势力,被盯上,那就会被吸一大口血。

    这些人都以为谢阁老在某个地方吃苦受罪,奄奋一息。毕竟堂堂前阁老,纵然他身体不错,也经受不了这样的折磨吧。

    却不晓得,谢阁老本人,在他们还没出发开始找人的时候,就已经被一个小货郎救出来,此时正在品兰看竹,悠闲得不行。

    纪彬吃完这顿饭,心里已经在同情平老板了,希望他早点来纪滦村,也不用再费工夫。至于自己?

    等人的时候没事看看自己在建的宅子,还有即将收获的四百亩油菜花,油菜花榨油,他家今年的油都不用买。

    油菜花收完之后,又该种上棉花,估计焦家人也快到了。之前买的四百亩地种棉花,后买的五百亩地种春小麦。

    他可是把自家的土地安排得明明白白,没办法,作为一个合格的华夏人,他看着空着的土地就难受啊!

    种田当货郎才是本职工作,救人那是顺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