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小货郎 > 第97章 第 97 章

第97章 第 97 章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小货郎 !

    第97章

    谭承乐发现的不止这么一点,见到谢阁老之后,更加确定,他在这过得非常舒心。

    纪彬引娘自然安排谭承乐一起住到这个院子里,反正院子够大,他们在一起还热闹。

    估计他们有很多话要聊,纪彬自然不去打扰,平老板则跟柴力住一起,离得也近,随时都能过去。

    谭承乐在这边几日算是感觉出来了,别看纪彬家宅子大,人不多,可里面的下人都是忠心耿耿,除了太瘦了点,别的也什么坏处。

    特别是谢阁老院子里的棉紫,还有她家小姑娘,做事一点也不惫懒,而且很有眼力。现在天冷,粗使婢女总会把阁老常去的几个屋子都烧上炭火,不是还去查看,省得火太大了。就连她家小姑娘也会提醒。

    虽说纪彬引娘不让小姑娘干活,但那个小孩可乖了。

    不仅是棉紫,纪彬家所有下人都是如此。

    等柴力说了这些人的来历之后,谭承乐这才知道,他们之前吃了多少苦,能被纪彬专门买回来,也是幸运了。

    纪彬原本没打算要这么多人,就是看他们可怜,这才多买了些。

    而且他们在纪彬家中,常用的换洗衣裳都有三身,因为纪彬家是最不缺棉花的,他们也有暖和的棉衣穿。

    按照纪彬引娘的话说,一个人才能用几两棉花?就算给全院的人都做一身,其实连十斤都用不到,他不缺这点东西。

    不仅如此,就算在角门的小房间里候着,里面也是烧着炭火的。

    至于吃食也不含糊,除了前几天他们不能吃大鱼大肉之外,以后中午晚上两顿饭,必然是有肉的

    最差也是鸡肉跟鱼肉。

    谁让纪彬从兴华府带回来那么多海鱼海鲜。足够吃用的了。

    至于谢阁老这边更不用说,衣服料子都是最好的,棉花衣服,棉花被褥那都是不缺的。甚至还有块波斯毯,冬日里谢阁老看书,最喜爱这个了。吃食也是精细得很,都是适合老人的食物。

    这里就要说买来的下人了,其中一个下人以前就在厨房帮忙,只是生得丑陋,以前也没掌过勺,所以才被当作低等皮子。

    没想到她一试,做饭竟然还不错。

    这又给她配了两个人手,厨房做饭的都有三四个人。毕竟不仅是纪彬引娘,柴力燕芷游他们,还有家里那么多人。

    真正用人的时候才知道,他们其实买的还是不够多。但现在还是足够了的。

    反正语承乐看着就尚得人家夫妻俩个把家里打理得非党好

    若是走出宅子,左边就是马球场,马球场另一侧则是私塾,现在私塾暂时关门,其中的万秀才要等到开春后去春安城考试。

    若是考的成绩足够好,那就去宿勤郡,一路考过关了,还能去汴京。

    所以今年的私塾,估计要推迟一段时间才能开门。但里面所有学生跟学生家长都是不着急的。他们也想让万秀才考上举人啊!

    只要能考上,那他们就是举人的学生,可比秀才学生好听多了。

    不过这都是年后的事,暂时不提。

    可私塾的钥匙却在谢阁老手中,别忘了,这私塾里面可有个小书库,里面有谭刺史,房知府,还有纪彬从各处买来的书。

    全都在小书库里。

    这对谢阁老来说跟宝藏差不多,虽然很多书他都看过,但不妨碍再看一遍。

    所有谭承乐说谢阁老过得好啊。比他爹在宫里修屏风好。

    现在还是年前,纪滦村的百戏游人也多,到处都是欢歌雀舞,谭承乐说是陪着谢阁老去看戏法,其实自己高兴得不行。

    反正挺快乐的。

    谢阁老本身就是个能安心享受的人,他再担忧京城也没办法,还是好好享受当下比较好。

    在看戏法的时候,听着周围人讨论八卦,谭承乐跟谢阁老更加明白纪彬在村里人心中的地位。那两个作坊,如今就是纪滦村的定海神针,再加上一个私塾。无论男女老幼,都能在纪滦村找到事情做。

    实在不行,你去他家地里帮忙都行,他家可是从来亏钱工钱的,这在十里八乡都很出名。

    要知道其他东家,总会想办法克扣一点,可纪彬完全不会,他没事还愿意给赏钱。

    当然也不是没有节制的给,他们都说纪彬的眼睛雪亮,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谭承乐还遇到两个双胞胎兄弟,叫林博林豪,这几天在纪彬家客舍住着。他们是一对孤儿,被县衙不入流的小吏帮扶着长大,现在在纪彬家的杂货店做事。两人提起纪彬,那都是一脸仰慕,还说要给纪彬东家做一辈子的工。

    两人中的哥哥林博最近在说亲,对方一听他在纪彬家做事,那都是愿意得不行,可见纪彬在邑伊县的名声有多好。

    但谭承乐好像在纪彬那听过林博的名字,打算让他到宅子里做个内管事,不知道他愿不愿意。反正按照这会两兄弟的情况来看,估计都是愿意得不行。还会觉得很光荣呢!

    也是,纪彬这么好的东家确实很少见。

    至于刺绣坊,酿酒坊的人更是不用说,哪个不是夸的。

    就连附近靠着纪滦村富裕起来,养牲畜的,也是觉得纪彬太厉害了,不是纪彬带着大家赚钱,今年的日子怎么会这么好过。

    等提起棉花,那更是吹到天上去。

    但纪彬却值得这么夸赞,带着一个县的棉花去不踩坑里,精准避开所有雷,这种人还不值得夸吗?

    谭承乐彻底放心,等回去之后,也能给太子,他爹,还有谢阁老的儿子谢叔叔一个交代。他还见过谢叔叔没事摸眼泪,就担心他爹吃不好睡不好。谢叔叔还因为被其他人看得严格,谢家都不能过来找人。这次让大家放心好了!

    谢老他过得真的很好!真的不用放心!他说的那些话绝对不是让我们安心才说的!

    但除了吃吃喝喝之外,其实他们还有另一件事要做。而且是很重要的事。

    从去年提出来,一直到今年还在做事的事,种棉书。

    如今在太子的提议下,准备把这本书改名,改叫《焦氏棉》,也是当初太子给焦家棉花命的名字,更是让焦家人死心塌地为太子办事的名字。

    谭承乐稍微休息两天,从十二月初八开始,由谢阁老牵头,下面带着纪彬,谭承乐,平老板,还有焦十一,焦十五。

    他们六个人开始做这本焦氏棉的收尾工作。

    跟着谢阁老一起做事,纪彬才明白科举榜眼,曾经阁老的厉害之处。

    无论遇到哪方面的情况,谢阁老都能引经据典,找出合适的处理办法,而且书上面的批注,也是极尽详细,一件物品在各个地方的名称,称呼不同,也会标注上去。

    势必让所有看到这本书的人,都能快速掌握种棉知识。

    要让纪彬说,这本书能被谢阁老做出来,也算幸运。

    如果是他来做的话,可能不会有这么典故,也不会考虑那么周全。

    只是他提议让书里配上插图,也算被谢阁老大夸特夸。

    这些插图由太子提议,让南军国各个地方种棉的人画出来,而且画了不同阶段的棉花情况。画了之后,这些图都被寄到焦十一焦十五手中,由他们稍作诠释,再到谢阁老手中。

    他们两人只知道这位老先生是请过来做事的,却不晓得他真正身份,只觉得这位老先生的字太好看了!

    而且说话言简意赅,他们私下还问纪彬,请这位博学的先生来做事,肯定花了不少钱吧。

    纪彬听了只是笑,这位可是花多少钱都请不来的。

    不过一起做事的时候,谢阁老夸道∶"你们二位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来做这件事,实在不容易,而且对种棉了解详细,以后必然有所作为。"

    这话说得焦十一焦十五都不好意思了!

    不过这一年来,他们确实都在忙这件事,写种棉书说起来简单,但很多东西都要一点点琢磨,稍不留神就会漏写什么东西。

    反正确实艰难就对了。

    两人现在也住在纪彬家西院,现在条件也比之前要好很多,也更能专心做事。

    好在现在到了收尾阶段,再有两天功夫,这本焦氏棉就要成了!到时候有谭承乐的人直接送到汴京。

    别看现在天寒地冻,货物都停住运输了,可他们自有渠道送信送书,务必在年前送到太子手中。等这本书由太子呈给圣人。

    那不管是禹王,还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会闭嘴。

    也是明年做个好的开始。

    打过年的,圣人也想听个高兴的事啊,就算他不愿意为百姓做这种事,但不代表他不愿意看到种棉书的出现。

    毕竟他也明白,这书发到全国各地,会带来什么样的轰动。在他百年之后的史书上,又会写什么样的一笔。

    如果是年轻的时候,圣人并不会在意这些。

    可他老了,他考虑的越来越多,有时候想求神拜佛多活几年,有时候想自己的皇陵修得是不是不够好。

    再有时候还把史官招过来,问问他都写了什么。

    等殿里只剩自己,还会去看看谭清修屏风,没事笑几句做的丑,然后再独自回到宫中。他真的老了。他也知道自己老了。所以他很在乎史书上说什么。

    这本焦氏棉的出现,会让圣人欣喜的。

    他们在忙种棉书的事,柴力陈乙在训练小厮们,让他们熟悉周围环境,遇到事也不会慌张。

    引娘跟要做的事更重要,那就是分配活计,幸好有燕芷游在旁边帮忙。

    他们纪宅现在一共有五十一个人。

    引娘算出来的时候,自己都吓了一跳,家里竟然住了这么多人。

    不过想想也是,前院的陈乙跟九个护卫,还有十五个小厮,再有两个小孩,一个八岁,一个九岁,现在都跟着陈乙在住,这就二十七个人。

    也是她家足够大,住了这么多人也不嫌拥挤。

    后院则是十个粗使婢女,还有纪彬引娘,柴力燕芷游,谢阁老,谭承乐,平老板,焦十一焦十五,再带三个小女孩,一个在叫棉紫的粗使婢女那,另外两个则在花园跟着其他几个婢女住。

    还没算谭承乐过来时候带的小厮随从。这加起来,正好二十四个人。

    当初还有人说他家盖得太大了,这叫大吗。

    若不是家里足够大,住的地方都没有,就跟自家那十间客舍一般,现在基本上不会闲着。

    引娘每次操持这么多人的吃喝都不是轻松的活计。.不过家里储备都很足,只要每天过去看看就行。

    至于活计的分配,也在这几天里摸索出来。

    先是前院,大门是不用人的,毕竟不常开,只有东边前后两个角门,再有西院旁的角门。这三个门敞开,每处安排三个小厮,也负责角门附近的打扫。

    还有六个人,两个负责马房,其他四个没事的时候打扫下前厅跟书房,剩下的时候听着差遣就好,这四个也是在盐场做过事的,身体比其他人强壮些。

    这种活对他们来说都很轻松,毕竟在兴华府吃过的苦,别人都想象不到,特别是盐场的四个人,每日都觉得自己做的事太少,还抢着干活,唯恐这是一场梦,自己其实还是在盐场里。

    就算是梦,也希望这梦长久点。

    最后那两个小男孩,一个八岁,一个九岁,看起来都跟五六岁一样,当初买下他们,就没指望他们做事。

    也许别人可以没有心理负担地让这个岁数小孩做事,可纪彬却不忍心,只让他们跟着陈乙。可他们许是愧疚,没事的时候就帮忙扫扫落叶,还会帮着跑腿,看着非常努力。

    这是前院的情况,虽然人不算多,但他家人口简单,其实没那么多事要做。

    后院主要是东西两院还有花园。

    西院就是棉紫在管,不住人的院子不用怎么打扫,住人的也就是柴力院子,跟可为院,谢老院子。

    现在谭承乐带了两个随从,他们也能帮着收拾。柴力院子则是东院的两个婢女帮忙打扫。

    西院附近的大厨房则有四个人,四个人负责宅子所有人的饭菜也只能说刚刚好。不过客人来得多的话,纪彬引娘会再请人来帮忙,他们只要负责日常饭菜就行。

    东院就是主院,这里的两个婢女也是从盐场出来的,皮肤很糙,身体瘦弱。在纪家养了几天,竟然好多了。

    她们两个基本都在主院做事,每日去两次柴力院子帮忙打扫,但柴力作风极好,其实并不需要怎么清理。

    而且还有燕芷游会过去布置,做的事也不算多。

    至于主院这边,纪彬引娘都和气,也不是事事都要人照顾,大多时候他们两个就顺手做了,而且不需要人伺候,也不喜欢别人待在两人身边。

    这两个婢女原本还有些怕,相处几天后就知道,这恐怕是她们能遇到最好的主子了。原来真有这种待人如此和气的主人家。

    所以她们两个十分珍惜在主院做事的机会,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

    毕竟连浆洗的时候,夫人都让她们用热水来做,还买了很好的护手油,护脸油,让她们可以养养被盐水损伤的皮肤。

    最后就是后花园,花园安排了三个人,专门捡叶子,打扫卫生。当初种的花草都是好打理的,如今又是寒冬腊月,需要做的事并不多。

    园子还有两个小姑娘,一个十岁,一个十二,她们两个跟扫园子的粗使婢女关系不错,所以就跟了过来。

    这些事她们俩也主动在做,不过引娘怜惜她们,有时候还会喊她们俩来自己这边吃点心,也不太让她们做事。

    按照纪大哥的话说,白养着也无所谓,一个小孩能吃多少饭。他们现在养得起,就当积德行善了。

    也是这样的想法,整个院子十分和谐,每个人都努力做自己的事,纪彬打算过年的时候给他们包些红包。

    要知道就算买来的人,那也是有月钱的,没几个抠门主家会省这个钱,就是看给多给少。这几天因为外面有百戏游人,引娘提前少支取了点钱给到他们,也让休息的人能出去看看。但他们显然不敢出去,应该是在兴华府被打怕了,谁都不敢踏出家门一步。生怕下一刻就再回到地狱中,也只有小孩胆子大些的去瞧瞧。

    纪彬跟引娘并未说太多,他们见过这些人之前的处境,现在怕是也正常,慢慢生活生活就好了。

    引娘安排好这些事,也给纪彬看了眼。纪彬并不在意,他都听引娘的。

    日子一天天过得很快,他们的焦氏棉预计几天可以完工,三稿都已经成了,今天开始抄写,抄个三四本,然后送到太子手中,现在十二月初十,晚上让人快马加鞭送过去,年前肯定能到。

    纪彬打算继续去谢阁老院子里忙,如今的这个院子被改成可为院,取了大有可为的意思,也不会知道是不是在暗指谁,反正纪彬当不知道。

    还是纪彬家宅子第一个有名字的院。

    至于主院的名讳纪彬还没想,反正是主院,大家都这么喊。

    只是刚在花厅吃了早饭,就听下面小厮来报,说是荆高庄的荆姐过来了,请主君夫人去侧厅谈事。

    这么早过来,纪彬跟引娘也没想到。现在现在是年前,是不是有什么事?

    纪彬引良立刻去侧厅。

    平日谈事很少用到正厅,那里跟家里大门一样,都是个门面,谈事主要是在侧厅,小厅,书房

    移

    侧厅里,荆姐还带了三四个人过来,这会都坐在位置上喝茶,有些人还手足无措。他们也来纪彬家好多次啊,怎么这次还有下人上茶的。

    这厅堂上还放了个怪模样的机器,显然是荆姐带过来让纪彬看的。

    荆姐见到纪彬就道∶"我记得你这里有没剥过种子的棉花,是吗?"

    纪彬点头,又看看机器,一个不敢置信的念头升起。

    "不会吧,荆姐,您做出来了?"引娘也惊声道。

    纪彬想要纺织棉花机器的事很多人都知道。

    当初詹明去江南那会,还专门寻了很久,但就是没找到。所以这事不是秘密。荆姐会知道,更不是秘密。

    纪彬想要的机器,不是现代意义的机器,而是早期纺织机那种,只是纺的不是蚕丝,麻布等等。而是棉花。

    荆姐也是难掩喜色∶"是,这就是纺织棉花的物件,按你们的话说,这就是机器。""最重要的是,这个机器可以剥棉籽,我们试着做了几次,只是手头没有棉花了,所以过来找你。"荆姐越说越快,"这东西不仅可以剥棉籽,还是能把棉花变得更蓬松。"

    "稍加改造,还能织棉线,只是那个我没带过来,这一个物件就够大的了。"

    纪彬引娘听着荆姐的话,这会都震惊了。

    很少有什么事情能让纪彬这么高兴,可如今的机器,却是他实在没想到的。

    "太好了,你们竟然做出这样的机器。"纪彬让陈乙赶紧取些没剥过籽的棉花,就是外衣壳去了,棉花籽还在的。

    他要看看是不是很便利,不用像现代那么有工业美感,只要比人工快,那就是进步。

    陈乙也知道这是东家一直想要的,迅速去仓库取东西。

    荆姐也是平复了下心情,拉着身边一个腼腆的妇人道∶"这不是荆高庄的功劳,是思华自己做出来的,她平日就在织布坊做事,没想到不声不响,琢磨出来这么好用的物件。"

    这可是简易的纺织机器啊!

    只要人手动摇杆子,就能剥棉籽,速度肯定是比人快的。最重要的是,这个机器改个方向,还能弹棉花。

    古代的弹棉花可不是自从棉花出现就有的。

    刚开始对棉花的使用,顶多是去掉棉籽之后塞到衣服里,就跟最初填充鹅毛羊毛差不多。渐渐地,有人发现撕扯棉花,可以让棉花变得蓬松,还会更暖和,用量也会少。但这要细细的撕扯,就跟后世的弹棉花差不多,撕得越碎,用量越少,越暖和。知道这一点后,才有了手动弹棉花的机器。至于纺织棉布的机器,也是随运而生。

    这原本应该是很慢的过程,毕竟你都不知道一个东西是干什么的,怎么会想着做出来呢。可纪彬却很想要这东西,还说了这些东西的好处。直接提高了物件产生的速度。

    现在可不就出现了吗!

    也是荆高庄这位叫思华的妇人没有怀疑纪彬的说法,闷头朝着这个方向做,于是就有了这个简易机器的产生。

    等思华告诉荆姐之后,也让荆姐欣喜若狂,随后就拿自家的棉花试试,可他们荆高庄棉花也不多。

    这才搬着机器来找纪彬。@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等于说现在有两个机器,一个是去籽加弹棉花为一体,另一个是专门把棉花纺成棉线,成线之后再织布,那就简单了。

    现在搬来的是第一个,第二个实在是有些大。

    其实搬过来的时候,荆姐也没想太多,这会等陈乙去取棉花,自己反应过来,他们到底拿来了什么东西。

    不说纪彬,就对他们织布坊来说,他们可能是整个南军国第一个做出棉布的织布坊?!棉花那么柔软,棉布呢?荆姐单是想想就很激动。

    这会才勉强冷静下来,而旁边的思华眼里也透着喜色,她真的做成了。原本只是想试试,没想到竟然成功了?

    因为是纪彬的想法,所以把机器带给纪彬看看,要是真的成了,那他们荆高庄就可以直接做棉花。

    还能卖去棉籽,弹棉花的机器?

    这些都是荆高庄的人说的,思华本来就腼腆,这会更是说不出话。

    等陈乙拿来去籽跟没去籽的棉花之后,在场所有人屏住呼吸,看着妇人思华操作

    两斤带棉籽的棉花放上去,按照大家手动去籽的速度,大概要一刻钟,这还要是熟练工才能去得干净。

    可如今五斤棉花,也只需要一刻钟?

    纪彬动手摸了摸,还去得非常干净!天啊,这东西也太好用了吧。

    别看只提高了一倍的速度,但这已经够好了!这就是进步!什么东西都是从无到有,从有到好,这就是零的突破啊。

    以后可能会有更多能人继续改造,总会变得更加实用,毕竟凭空出现大功率机器才是不科学的。

    思华小声道∶"纪东家,这是你想要的那种吗。"

    "对,这个机器非常好。"纪彬笑着道,"很厉害。

    一群人围着机器转,不时感叹,若是之前棉花刚下来的时候就有这个机器,那该有多好。很多人就不用那么辛苦啊。这个物件的出现,绝对能提高效率。

    就跟耕牛一样,一个村子有一两个,那整个村子都会受益。

    相信只要推广出去,就会无数人找思华买。

    纪彬冷静下来,看了看这个机器,低声跟引娘说了什么,然后带着荆姐跟思华到书房详谈。

    方才试了一个时辰,这机器都是很好用的,比人工速度提高了一倍,若是熟练操作,说不定速度还能再次提高。

    所以这机器也是成了的,是纪彬一直想要的棉花机器。

    房间里只剩下纪彬柴力,还有荆姐跟思华。他们都知道,是要聊详细的内容了。

    荆姐先开口道∶"纪彬,我是这么想的,等到年后,我就找人做这两个机器,但凡想买的话,都要找你我。"

    "东西虽是思华做出来的,却是按你的思路才开始动手。"

    这是荆姐跟思华出发前就想过的,如果要做这个生意,势必要分给纪彬一份。

    先不说现在多少人都想跟纪彬合伙做生意,凭他的聪明就够入伙的了,更不要如果不是他提议,思华也不会有改进纺织机的想法。

    而且他们两个村子一直有合作,不能因为机器的事,就伤了和气。

    再说了,几乎整个邑伊县的棉农都会听纪彬的,所以有纪彬在,这机器也会很好卖。

    这就是荆姐的想法。

    他们荆高庄做机器,纪彬介绍生意,卖出去的钱分纪彬三成,也很不少了。

    纪彬听完荆姐所说,知道荆高庄那边也厚道,但他还有一个疑问∶"若是有人买了一台纺织机回去,按照其中零件大小—仿制,能做出相同的纺织机吗。"

    荆姐跟思华对视一眼,她们显然也想过这个事,无奈道∶"仿制也是没办法的,大约整个宿勤郡会来买吧,再远的地方也没办法。"

    这还是好的情况,说不定宿勤郡有些地方都会仿制,这是谁都不能阻止的。就跟纪彬家刺绣花样一样,有如意楼在,这才能保持花样的独立性。

    但再远的地方,诸如兴华府那边,想要照着模样刺绣,其实大家都管不了,古代也不讲什么专利不专利的。

    荆姐也没想那么远。

    而且对整个荆高庄来说,织布才是最重要的买卖,她并不指望在机器上挣多少银子,想的反而是利用纺织机提高名声。

    这也是荆夫子她们两个共同的想法。

    纪彬暗叹一声,谁也不要小看古人小看女子,他们荆高庄的女子真的各有各的才能。

    利用纺织机给荆高庄传名声真的很好。但他手头正好有个更能传名声的事。

    说话间,引娘带着谭承乐走了过来,谭承乐一脸呆滞,方才引娘去可为坊说棉花去籽机,跟弹棉花的机器,让他整个人都震惊了。

    然后机器就被陈乙还有另一个小厮搬过去,演示给他们看。

    焦十一跟焦十五都坐不住了,他们两个最了解棉花,也最了解这个机器的作用。在知道还有一个可以纺棉机,把棉花纺成棉线,再织成布的机器。这谁坐得住。

    谢阁老都挑挑眉,让谭承乐跟着引娘过去,说纪彬肯定在谈事情。

    走到路上,谭承乐才知道引娘跟纪彬的想法。那就是把机器图纸作为附录,放在焦氏棉这本书的后面。

    不夸张得讲,若是有这两个机器图纸,那整本焦氏棉的重要性又提高了不少。

    虽然谢阁老不方便过来,但谭承乐可以啊,还有焦十一焦十五都可以啊。

    所以引娘带着谭承乐,焦十一焦十五过来的时候,都是有些惊讶的。至于跟着的平老板则是完全看热闹。他都好奇纪彬还会引来什么样的热闹了。

    纪彬看着眼前众人。荆高庄的荆姐,荆思华。焦氏棉的焦十一,焦十五。汴京的谭承乐。

    这才开口,认真将织布机器放在书后面的提议说出来。

    所有人都陷入沉思,那荆姐有些迷茫∶"种棉书?"

    "对,焦家正在写一本关于南军国各地种棉的农书,如今就要成了,成了之后就有这位山清公子送到汴京贵人手中。"纪彬尽量把话说得明白,"贵人拿到书后,很可能把书推到全国各地,到时候荆高庄的名字也会跟着书籍遍布全国。"

    "当然,愿不愿意把机器图纸放到农书后面,还是看您跟思华娘子的。

    喊这三方人过来,也是因为这事是三方人共同完成的事。

    说着,引娘从袖子里拿出三张银票,纪彬接过来,继续道∶"焦家,还有这位山清公子也不是白拿这图纸,由我先给思华娘子这么多银子,算是买一部分图纸使用权,您二位可以商量一下。"

    思华平时就是个沉默寡言的妇人,还是头一次受到这样重视,她微微抬头看了眼纪彬递过来的银票,吓得立刻拉了拉荆姐袖子。

    她们荆高庄的女子都是以荆姐跟荆夫子为首,有事下意识就会找她们。

    荆姐也是带着吃惊。

    竟然是三张一万两的银票。

    三万两银子买一部分图纸使用权?!

    纪彬疯了吧。

    别说卖机器根本卖不了这么多钱,就算整个宿勤郡的村子都来买,也卖不到这么多钱吧?而且纪彬还直接掏银子?!

    三万两,足以让任何人心头一震。

    可纪彬觉得,这钱是值得的,这可是思华自己想出来的机器,纵然有一日,很多人不知道思华的名字,只知道这些机器好用。

    但做出这个机器的人值得。

    他既然看出了东西的价值,还想把东西放到焦氏棉这本书上卖太子的好,就不能白嫖人家的劳动成果。

    他纪彬不是那种没脸的人啊。

    至干三万两银子?对他来说并不多,对太子来说也不多,以太子的品格,肯定会换个地方还给他。

    如果太子不是这种人,那焦家也好,自己也好,恐怕也不会做这么多事。

    纪彬对这些钱是无所谓的。

    思华自己先不安了,开口道∶"不值这么多钱,原本就是想大家一起赚钱。"

    荆姐也深吸口气∶"是了,方才我一直说荆高庄,其实我们也是不赚钱的,机器的收益打算全都给思华。"

    扯上荆高庄,就是想让这个机器卖得好些,而且还能保证有人不欺负思华。

    但她们也没想过一次性得这么多钱啊。

    原本以为最好的结果就是,所有用纺织机的人都念着荆高庄或者思华的好就行。怎么突然要变成农书上的人物,还有三万两银子。

    这两个不管是哪一点,都足以让人心动。

    可纪彬直接把两个好处全都给到他们,就很容易让人不安了。

    平老板给谭承乐使眼色,让他别愣着了,纪彬都铺好台阶,他赶紧开口要图纸啊。

    谭承乐立刻站起来,朝两位女子作指,认真道∶"若是两位同意把图纸放到农书后面,吾等必然感激不尽,贵人那边也会记得两位的。"

    "而且天下棉农都会知道荆高庄,都会知道是思华娘子做的纺织机。"

    等于说,这是互利共赢的事,非但不会影响荆高庄思华卖纺织机,还会有好名声。

    荆姐跟思华对视一眼。

    其实她们两个早就同意了,只是过于震惊而已。而且在场的人都以礼相待,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等两人点头,在场的人都松口气。

    荆姐看了看焦十一跟焦十五,更加确定纪彬说的是真的。

    毕竟焦家人在纪彬这一整年的事,大家也是知道的啊,没想到这两位是来这里写书的。可真了不起,但最了不起的,应该还是纪彬吧?

    不管荆姐跟思华怎么说,纪彬还是把三万两银票给到思华娘子手中。这银子是他们应得的,花起来一点都不用愧疚。

    等这事办完,谭承乐带着陈乙还有长随们去荆高庄画另一台机器的图纸,荆姐跟思华还是懵的。

    她们搬着机器过来,只是想用纪彬跟棉农们关系好,然后好卖机器而已。怎么就卖图纸了。

    那么轻飘飘两张纸,换了三万两银子。

    思华觉得自己心跳的砰砰砰快。

    至于他们说的放书上,让天下棉商都看到这种话,思华倒是没在意。

    毕章她心里没有这个概念,她只知道,很多人重视她做出来的东西,她一个女子捣鼓这些东西,也不是羞耻,不好意思的。而是让人敬仰的。

    思华并未把银子全都拿回家,而是放在荆姐那,自己只拿了五百两出来给家人看。不对,应该说给那些嘲笑她的人看。谁说女孩子就不能改机器了,她也可以。

    单单是五百两,就足以让所有人震惊羡慕,思华这个名字,也被谭承乐记在图纸上面。

    可能很多人还意识不到这意味着什么。

    等到十二月十五,连夜抄写的五本种棉书,被谭承乐的亲随带到身上,一路北上,前往汴京,送到太子手中,再送到圣人手中。

    至于这本书会带来多大的轰动,所有人心里都是有数的。

    纪彬看着长随远去的背影,手指还是隐隐酸痛。其中抄书最累的,还是纪彬跟焦十一,焦十五啊!

    剩下的人不能动手,否则这书被其他人看见,一眼就能认出来是谢阁老,谭承乐,或者平老板的字迹。

    那就完蛋了。

    而焦十一的字又太差,只能是焦十五跟纪彬来抄写。

    纪彬一边写,旁边还有谢阁老教他正确坐姿书法,不夸张地说,有名师指导的字迹就是进步的很快。

    只是这抄书也太累了。

    纪彬每次回主院,还是引娘给他按按手背。

    都这样了,纪彬也不让引娘帮他,谢阁老指点可以,但让引娘一起抄书,那不行。他累点没关系,娘子累着可不行。

    等带着图纸的书被连夜送出去,整个纪宅的人松口气。虽说推迟了几天才完成,但显然是值得的。

    特别是东西两院的人,他们不少人做了整整一年的准备,收集资料,编写注释,收集插图,其中艰辛不足外人道。

    现在终于做出来,草稿都能整理一沓。

    纪彬并未把这些草稿都扔了,反而找了油纸小心包起来,随手塞到仓库里。万一还用得到呢。

    至于一起放草稿的谭承乐也没想到,自己来这里原本是要陪着谢老的,竟然被抓着一起著书。但是著书是著了,编者里却没有他的名字,不仅没有谭承乐的,其中做了主要工作的谢阁老也没留名字。

    他们留名字自然不合适。

    这就明摆着说太子的人跟焦家人很熟,而且自己才做多少事,只要功劳是纪彬跟谢阁老的。

    当时留笔者名字的时候,焦十一,焦十五名字在最前面,焦家人自然也要添上,而且写的都是真实名讳。

    可写编者时,众人都看了看纪彬,等着他写下名字。编者这一栏,纵然是谢阁老都不如纪彬有资格留下名讳。

    从这本书开始做,就是纪彬提议,也是纪彬一手促成,纵然他不揽功,可所有人都知道他对这本书的贡献有多大。

    按照各地情况来编书,按照棉花各个阶段画插图。到最后附录上带了纺织机器图纸更是神来一笔。

    所以编者应该有纪彬的名字。但纪彬提笔直接写了两个字,己兰。

    活脱脱像个女子的名字,仔细一看就知道,是取了自己姓氏一半,还有他家娘子的名字。可以了,知道你有媳妇儿了,不用秀恩爱了。

    当然谭承乐还问一句∶"怎么不写你的真名。"

    这可是对百姓大有裨益的农书,谁不想在农书上留下一笔可供后人观瞻。

    纪彬笑∶"这也够了。"

    出名有什么好呢,他个小货郎不做这种事。

    谭承乐也顿了顿,似乎忽然明白,为什么谢老,他爹,还有太子为什么对纪彬这样推崇。这个人似乎跟别人很不一样。

    谭承乐再次扶着谢老一起出门听戏看曲。

    纪滦村还是跟之前那样热闹,纵然寒冬腊月,也不减大家的热情。

    至于纪宅的主人纪彬,则开始算今年的账了。好像一不小心,资产又翻倍了?好烦,钱怎么花都花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