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天启六年 > 第十三章 茅元仪(求收藏、求推荐)

第十三章 茅元仪(求收藏、求推荐)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大明天启六年 !

    天启六年五月二十三日下午孙承宗府邸

    孙承宗坐在客厅的主位上,下首坐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

    “止生,昨日本阁已将你所著《武备志》进献给了皇上,皇上宣你明日入宫。你可想好如何回答皇上的问策?”

    茅元仪字止生,号石民。茅元仪自幼喜读兵农之道,成年后熟悉用兵方略、九边关塞,曾任经略辽东的兵部右侍郎杨镐幕僚。孙承宗督师辽东时,为孙承宗赞画军机,深得孙承宗所喜。

    茅元仪恭敬地回答:“阁老,学生看皇上自从将魏忠贤下狱,又召老师回朝出任首辅。当是要以收复辽东为第一要务。学生虽为一书生,但也愿学前贤班超班仲升一般弃笔从戎。”

    “止生,陛下现在的意思是辽东、蓟州以守为主,登州、皮岛等地骚扰建虏沿海。等朝廷军饷充足,士卒多经训练之后,才会考虑出兵辽东收复国土,这点你要切记。”

    “谢阁老提点,止生记下了。”

    同一时间乾清宫内

    天启和信王正在聊着茅元仪。

    “信王,这本《武备志》你看下来怎么样?”

    “昨晚差不多看完了,茅元仪领兵打仗不知道咋样,但看他写的书,至少选兵、练兵、悬令教旗、赏罚赏律还是说的有道理的。”

    “等信王你成婚后,搬去信王府。朕让他做信王府长史如何?”

    “看他写的兵书,恐怕不愿意做长史吧。”

    “朕已经宣了让他明日觐见,等明日见了他再说吧。对了信王,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嗯?什么消息啊。”

    “毕懋康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估摸着还有个五六天就能到。宋应星也找到了,估计还要有个一个月能到京师吧。

    “太好了,臣弟做的那个燧发枪问题还是有许多,正好可以和毕懋康讨教一下。陛下,臣弟觉得大明肯定还有许多被埋没的英才。不如陛下下诏给各地道、府、州、县,要这些地方官员留意,是否有善农、善工之人,若有发现可举荐给朝廷呢?”

    天启一拍脑壳:“对,我怎么没想得到呢?方正化,快把刘若愚喊来,朕现在就下诏书。”

    ---------------------------------------------------------------------------------------------

    天启六年五月二十三日巳时乾清宫

    天启看着行礼完毕起身后的茅元仪,此人皮肤白皙,颌下有须,身高约六尺左右,长得相貌堂堂。

    “止生,卿所著《武备志》,朕已看过。止生真乃大才,此书当不在戚少保《纪效新书》之下。”

    “陛下谬赞,臣愧不敢当。臣学识浅薄,所写之书也只是想让孙阁老指正。臣以为,值此建虏夺我朝辽东之地,戳我辽东之民。臣愿效仿班仲升弃笔从戎,为我皇分忧。”

    “止生真乃忠臣也。朕准备等魏案完结之后,让信王总督京营戎政。不知止生可愿为信王府长史,协助信王,操练京营?”

    “臣愿辅佐信王殿下,以待复辽东故土之时。”

    茅元仪其实想的很明白。信王是陛下唯一的亲弟弟,现在让信王总督京营戎政,陛下肯定是非常器重信王的。那么,现在跟着信王练兵,等将来真的要派京营士卒去打建虏的时候,肯定会安排好他这个练出新兵的人。

    天启见茅元仪答应了下来,也非常高兴。之后,就和茅元仪聊起了他当时在孙承宗麾下当赞画的事情,也顺便了解一下关于山海关以及宁远的情况。茅元仪以一个曾参加过宁远等地筑城的一线人员,也直面过建虏骑兵的人。也认为大明的骑兵是不如建虏骑兵的,甚至步兵也差距很大。而守城战,明军可以依靠红夷大炮这种守城利器,建虏如果不依靠内应,也是攻不下关外任何一座有大量明军把守的城池。但如果建虏掘深壕围城,城内既无粮草、也无外援之时、那要么突围,要么投降了。如果后方派军解围,则也有可能在野外被建虏包围吃掉。自从浑河血战之后,大明军队在野外几乎看到建虏就跑,也就关宁军可以上去打几下,但也不是建虏的对手。

    所以,茅元仪对天启训练新兵,多用火器。等国库充足,集中优势兵力再去打建虏的想法,还是比较支持的。

    两人聊了大半个时辰,天启觉得自己已经显示出了非常重视茅元仪之后,就让茅元仪告退,先让他去见一下信王。

    茅元仪出了乾清宫,心里也为自己能得到皇上的重视有点自得,由小太监带着去印绶监门口那片空地找信王殿下。

    刚走到那片空地,就看见在空地上有三十个小太监排成了三行,每行十人,每个人的间距都是一模一样。在这群小太监面前,背对着自己站着一个少年,少年身边还站着个二十多岁的太监。拿少年嘴里还喊着:“眼睛别朝地下看,抬高点,看着我。别怕,是我让你们看着我的。”

    茅元仪随着引路的小太监走到这少年身后,听到身边的小太监上前几步,跪下行礼喊道:“信王殿下。”自己也连忙跪倒行礼,参见信王殿下。

    那个少年听到后面的呼喊,连忙转过身来。上前搀扶起茅元仪,又让带茅元仪来的小太监起身。

    “这位可是茅止生?”

    “正是学生。”

    “前日看了止生你的大作,就在想如此大才,该长得如何模样,今日一见,果然仪表不凡。”

    茅元仪听了信王的恭维,心里像喝了蜜一样,嘴上连忙自谦。朱由检拍了下茅元仪的肩头,语气中透露着无比的亲热:“止生,你看本王训练的这三十个小监如何。”

    茅元仪抬起头打量了面前这三十个小太监,本想随口也拍拍信王的马屁。但他刚想张嘴,却越看越觉得这三十个小太监有点不对。怎么说呢,这些小太监除了相貌高矮有区别,无论是脸上那默然的表情,站立的姿势,贴在大腿上的双手,都一模一样。

    朱由检向边上的王承恩试了个眼色,天天跟在朱由检身边,陪着朱由检军训的王承恩已经明白信王的意思了。

    王承恩面向这群小太监,嘴里喊着:“向右转……齐步走……一、一、一二一、立定。稍息、向左转、向右看齐。”随着王承恩的喊声,经过多日训练的小太监已经走得有模有样,宛如一人。

    茅元仪越看越吃惊,连忙问:“信王殿下,这些小公公按这样子操练,是练了多久?”

    “差不多十多天吧,也就这几天才练得有点模样,之前都乱哄哄的。”

    茅元仪很严肃的点了点头:“信王天资聪颖,如我大明官军新兵队列也能如此,勤加操练半年,打过几场血战之后,当可算强兵了。”

    朱由检笑了一下,接着就带茅元仪一起去兵仗局,让他看下火器生产,是否能提出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