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民国文匪 > 第一百一十章,见面

第一百一十章,见面

作者:奶瓶战斗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民国文匪 !

    南昌起义之后,起义军转向南方,试图打回广东去,重建广东根据地,并且获得出海口,以获得外界援助,然后再重新北伐。

    但是理想虽然丰满,现实却相当骨感,在KMT军队的一路围攻下,且战且走,最后在退往海陆丰地区的路上,在莲花山一代和KMT军队主力遭遇,遭到重大损失,几乎全军溃散,革命委员会和起义军领导人分散转移,余部1300余人进入海陆丰地区。驻守三河坝的第25师,在给钱大钧部以重大杀伤后,向潮安转移,10月5日在饶平县境同由潮汕撤出的第3师一部会合。

    而在湖南,在李德胜同志的领导下,人民党组织了秋收起义,并试图夺取长沙。但是起义开始后不久,就遭到优势敌军围攻,不要说长沙,就是萍乡都没打下来。李德胜同志当机立断,否定了机械执行上级意图,不切实际地攻打大城市的计划,并开始组织突围行动。

    在突围行动中,起义军遭到重大损失,完成突围后,剩下的人数已经不到两千人了。此后起义军在反动军队和地主武装的袭击下且战且走,在这个过程中,前委会在李德胜同志的主持下,通过了新的路线——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坚持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

    这个决定,是李德胜同志在革命斗争中,闯出一条新路的开始。

    1927年9月29日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的三湾村时进行了改编(即三湾改编):由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将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这个时候,起义军虽然人数大为减少,但是在组制度上却大大提升了,在中国的历史上,甚至可以说在人类的历史上,一支真正的将革命的理想意志贯彻到军队的最底层,能够动员军队中每一个战士,进行主动而坚决的战斗的军队诞生了。

    虽然这支军队还很小,很不起眼,甚至就连人民党内,都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支革命军队——在他们看来,随着夺取长沙的计划的失败,这支数百人的小队伍,就已经不再在他们的视线之中了。

    至于KMT,更是一度将这支军队视同为座山雕一类的山大王了。如今四方诸侯都忙着要分裂天下,宰割山河,哪里有劲去管他们?于是这支军队,一度被人遗忘了。

    但是至少李谦没有忘记他们。

    1927年11月,李谦离开上海前往香港,应邀到香港大学讲学。这个时代的香港大学的学术地位并不高,不要说和欧美的大学比,就是相比上海的那些大学,也不算出色。李谦之所以来香港大学讲学,明面上是为了给香港大学刚刚建立的中文系捧个场,(说起来,李谦一个数学家,怎么就来给中文系捧场撑腰了呢?)当实际上的目的,却是在香港见几位朋友。

    在南昌起义失败之后,革命委员会和起义军领导人分散转移,而香港便是分散转移的一个重要的中转站。伍豪、郭鼎堂等人,也都是经过这个中转站,最后去了上海的。

    KMT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但是他们如今的注意力也已经不在这里了,无论是汪精卫还是李、白等人,都已经觉得人民党成了过去了,翻不起大浪了,再加上香港本来就不是他们的地盘,所以他们这时候在香港倒是没有投入多少力量。

    李谦和伍豪他们见面的地方倒是相当的特殊,那是王九光帮他们找的一处“绝对安全”的位置——九龙城寨。

    九龙城寨是一处非常特别的地方,它四面都被英国人的领地包围,但是依照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九龙寨城仍然归满清所有,所以就成了九龙的一块飞地。

    这块地方,港英当局无权管理,而中国政府也根本顾不上管理它,所以这里就成了一处真正的没人管的“自由之地”。到后来,新中国建立之后,大批的难民逃入香港,又无法得到香港的居留权,便都躲进这里,弄得这里的人口密度一度达到每平方公里一百九十万人。

    这地方因为没人管,所以自然就成为了犯罪组织的天堂。这时候的九龙城寨人还没有那么多,但是同样也是没人管的“自由之地”,不过王九光和香港的三合会组织关系密切,如今甚至可以说,在香港,哪个组织能在黑道上占上风,很大程度上就看他能从王九光哪里弄到多少冲锋枪。所以这地方是乱一点,自由一点,颇有一点“枪击每一天”的风范,但是在王九爷的朋友们来玩的时候,各个帮派都得到了警告:“这几天,不管大家有什么恩怨,统统不准闹事!”所以这几天,九龙城寨里面的治安绝对是超级好的。

    在九龙城寨里的衙门(这还是我大清留下来的,我大清当年也还是有官员管这块飞地的,但是大清完了之后,官员就没有了,但是衙门却还是在的,这地方就成了九龙城寨里面商量事情的地方)附近的一处会馆里。

    在这里,李谦见到了伍豪和郭鼎堂。

    “伍兄,郭先生,你们好。”李谦说,“这一阵子,你们都在忙,恐怕对如今国内的情况未必很清楚。所以,有些情况可能需要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常凯申下野之后,去了日本,据说和日本政府的人多有接触,据说他们达成了一些协议,但是到底有什内容,我就不知道了。另外,有传言说常凯申将在本月底回到上海,然后和宋家的小女儿宋美龄结婚。宋家是美国人的买办,常凯申和宋家的联姻,也可以看成是常凯申和美帝国主义的勾结的象征。这个家伙又要回来了。”

    “这个该死的反革命分子!”郭鼎堂先生道。

    “政局又要有变化了,汪兆铭和李、白、冯、阎有的忙了。”伍豪说。

    “伍兄说的是。”李谦说,“我觉得,新军阀们很快就要发生激烈的冲突了,这就给了你们的武装斗争一个空间。伍兄,在现在的局面下,不知道贵党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下一步自然只能是武装斗争了。就像以前你担心的一样,我们此前的软弱做法,给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挫折。嗯,对于今后的武装斗争,你有什么建议吗?”

    “有一个消息,你们知道吗?”李谦突然说。

    “什么消息?”

    “李德胜在江西井冈山建立了一个很小的根据地,也算是开始了革命武装割据。”李谦说,“我听说南昌起义的残部在朱玉阶将军的统帅下坚持战斗。但是一支军队,即使不是不可能,至少也是非常难长时间无依托地坚持作战的,如果两位还有办法联络上朱玉阶将军的话,可以让他去井冈山找李德胜。”李谦说。

    “谢谢你,这个消息太重要了。”伍豪说,“对了,井冈山在哪里?”

    “井冈山是罗霄山脉的一处支脉,在江西永兴一代。”李谦说。

    “那是个很偏僻的地方呀,不过在哪里暂时躲一躲,也还是可以的。”郭鼎堂先生说。

    “伍兄,郭先生。我觉得,在如今的局面下,贵党应该把工作的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走发动农民,支持农民革命的道路。”

    伍豪听了,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是他最后还是说:“涉川,你继续讲。”

    “大革命的失败,教训之一,就是不能照搬外国人的经验。就像数学,知道了公理定理,还要根据题目具体的情况才能正确的解题。而要解中国革命这样一道难题,我们首先就应该分析一下中国的特点。伍兄,郭先生,中国的特点有哪些呢?”

    伍豪没有回答,郭鼎堂先生道:“中国特点这么多,从哪里说起呀?”

    “郭先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就经济基础来说吧。”李谦道,“中国的特别之处在于,中国已经不是1840年之前的,彻底的封建制;但中国也不是像印度那样的真正的,属于某一个列强的殖民地;当然更不是列强那样的工业国。所以我认为,中国的经济基础,也是一种奇怪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经济基础。

    在一个列强那样的工业国当中,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关系和封建下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工业国中,城市是生产力的集中代表,农村是从属于城市的。城市是经济的基础所在,农村的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附属,是无法独立存在的。所以在工业国,要想进行革命,城市就是必然的选择。

    但是中国的城市,工业还很少,城市并不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基础所在。在中国,农村的存在并不依赖于城市,相反,城市反倒是依赖于农村而存在的,中国经济的大部分,人口的大部分都在农村,所以在中国的革命,如果不能解决农村的问题,不能满足农村的需求,那么这样的革命,几乎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中国的革命,必须要深入农村,发动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