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宅唐 !
既然决定了要好好培养弟弟,那就自然先按照个人的兴趣来,小泰的兴趣早就被他宣扬的无人不知,那可是立志要成圣做祖的伟大志向,还在朝中获得了不少的支持,既然喜欢读书,那就好办了,先来本数学给他读读,回头读完了在想以后的事。
最难办的就是李恪了,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好在最后在李承阳的反复追问下,才结结巴巴的说出了自己的志向:做个对父王有帮助的人。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只要不闯祸,干点什么对李世民没帮助,得了,这孩子也先来本数学先看着吧,不管以后想干什么,数学都是一切的基础。
承乾还没回来,丽质李承阳准备带在身边,以后跟着他一起学习东西,女孩子就是要有点特殊待遇才好,什么重男轻女,在他这是绝对不存在的。
干脆一会李承乾下了课也先给本数学先看着,等以后慢慢观察这些人里面在哪方面有天分,再因材施教得了。
拍了拍手,拉着李丽质的小手对着李泰说道:“你做梦都想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你可知道真正的读书人是个什么样子,你见过吗?”。
李泰胖乎乎的头不住的点着:“当然见过,国子监里都是读书人,二哥再过些日子也会变成读书人,我还要好些时间才能跟着一起读书,我还算不上读书人”。
李承阳笑了笑,孩子的世界就是这么纯粹,拿着本书那就是读书人了,世界上要真有这么简单的事情就好了。
摸了摸李泰的头:“那你知道读书人都学的什么,都干的什么?”。
想了想,李泰回道:“读书人读的是圣贤书,学的是四书五经,干的是治理天下的大事情,百姓没了他们就活不下去,父王没了他们也就不再是父王了”。
“这话谁跟你说的?要是你身边的人那你就回去问问,问问他是怎么治理天下,又是怎么让百姓们在他的治理下活的下去的,他要答不出来你就把人辞了,答得出来就去找母妃,或者来找我问问,看他答得对不对”。
这种话肯定不是李泰一个五岁的小孩子能说出来的,他现在也不过是刚刚蒙学,怎么也想不出这种话来,即使他是个天才。
肯定是身边的人教他的,这种从小就给他灌输上位者不能离开读书人的人,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肯定是世家的人,毕竟他们身边的读书人是最多的,不仅李泰,怕是李恪李承乾也都遇到了一样的事情,在不知不觉间就给李世民的儿子们灌输一个潜意识,他们李家离了读书人活不下去,那么作为读书人代表的世家自然是不能得罪了。
等到这些皇子们无论哪个接管大位,三观已经成了定局,哪怕对世家有再大的忌惮,也不敢冲破心中的那道枷锁,冒冒失失的对世家动手。
李世民就没有这个想法,不对世家动手是害怕世家们来个鱼死网破,他并不是太在意那些所谓的读书人们,毕竟李家现在才是正统,一旦灭了世家,甘心一条路走到黑的终归是少数,聪明人都知道要怎么选择。
李泰挠了挠头,努力回想身边到底是谁说的这话,是身边一个小太监告诉他的,现在这人就候在后花园门口等着伺候主子呢。
胖乎乎的小手一指:“大哥,就是那个小太监告诉我的,不用等回去了,现在就可以问,喂,你过来,我大哥有话要问你”。
小太监闻声连忙快跑两步,弓着身子,低着头看着脚尖:“不知秦王殿下找小的何事?”。
“我问你,可曾读过书?”斜眼看着这个不怀好意的太监,没好气的问道。
“回殿下,小的读过书,当初派小的来服侍卫王,就是看在小的读过几年书的份上,才让小的得以天天伺候殿下”小太监不知道李承阳是个什么意思,只得如实回答,他作为李泰身边的玩伴兼近侍,本身也有点书童的意思在里面。
“那好,本王问你,若是你被封为一方县令,你欲如何治理治下之民”这就开始了,既然读过书且说过那样的话,你要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那可怪不得李承阳了。
太监一听这个放松了,这是要考教他的学问?自问读过不少书的他张口就来:“为官要公正清廉,身体力行,在县中推行教化,教百姓们明理知法,仁义道德,等百姓们都学会了,那这县中便可再无饥馑之忧,亦可实现大治”。
这话没毛病,就是当朝大臣们回答也超不出这个范畴,大家都是这么回答的,你秦王即使再苛刻也不能找到反驳的理由。
没想李承阳压根没想搭理他,反而揉了揉李泰的头,对着他说:“小泰你觉得他说的对不对,是不是有那么几分道理?”。
李泰挣脱了还在头上乱揉的大手,不满的回答:“他说的不对吗,当官清廉,为民做主,那自然治安就好了,百姓通情达理,自然就会安心耕作,我没听出有什么不对来”。
“那好,你看大哥继续问的”对这个回答并不在意,关键是接下来的话:“你既然这么说了,我也觉得你说的有理,那我现在给你出个题,你县里一块地方突发洪水,无家可归者共三百余户,现在问你,若是想要让着三百户人不至于饱受冻饿之苦,你这个做县令的应该做些什么?”。
小太监愣了愣,大话谁都会说,但是真到了具体操作上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仔细想了半天,才回到:“当然是先筹措粮草,分发给每户,还要”
话刚开始就被李承阳打断:“好,你说说这三百户人家约有多少人,你需要筹集多少粮草才能保证这些人直到找到活路之前都有口饭吃,给你一柱香的时间,你算吧”。
说完又回头看了看李泰:“你学过数术了吗,学了的话你也跟着算算”。
李泰点点头,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他们都有所涉猎,因为年龄,都只是浅尝辄止,不过算算三百户人口的事情,在他想来还是可以做出来的。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眼看一炷香时间就要到了,小太监已经放下手中写写画画的木棍跪在地上请罪,李泰憋着嘴还在强撑,泪花不住地在眼睛里打转,好像下一刻就要哭出来。
李承阳得意的撇了撇嘴,就这?还读过几年书?其实这题里面他埋了个坑,最大的困难并不是算出有多少粮食,而是受灾的人有多少人口。
大唐建国以后,户口就变的一片乱麻,隋朝的时候为了增加收税,都会把每户人都拆分,规定每家男丁一旦成年就要分家,分出来的这一家就是新的一户,把所有百姓都分一遍,人口没变,但是税收可是按户收的,这税收就平白的多了一倍,隋炀帝尝到甜头之后那是把各家各户都分的不能再分了。
大唐建国改成了以男丁来收税,自然就对每户的管理不再限制,百姓们又纷纷弃了自己的户口,改回原来户口,多年战乱,每家每户差不多都有些遭难的人,导致分家又合了以后人数出现了很大的改变,有运气好的人家,例如程家庄子里正家里,三个成年男丁加上里正,五个孩子还有三个妇人,一户足足十二口,眼看接下来几年还会在多添几口。
而有的运气不好的家里男丁都没了,靠着一个妇人撑着,这都是当年造的孽,要想知道每户有多少人?神仙来了也要挠头,这还是李承阳在户部查了一个月的税才浅显知道的一点,小太监这种?看他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样子就知道这货啥也不懂。
李泰还是没控制住,哇的就哭了出来,仅仅是三百户家庭就让他急的焦头烂额,刚开始算就遇到了人生的滑铁卢,刚要跑去寻找长孙温暖的怀抱,却被李承阳一把拉了回来:
“今天大哥就给你上一课,什么人该信什么人不该信,别哭了,好好听着,还有你李恪,大哥在这还有什么好怂的,把你那副样子收起来,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欺负你了,丽质,你也过来,没事你也多听听”。
李泰抹了抹还在不停流下的眼泪,憋着没让自己哭出声,他很好奇李承阳到底要说什么,大哥难得的像父王一样这么一本正经的教育他们。
看局势已经稳住了,这才对着小太监说道:“我刚才提的问题确实有点刁钻,但是若是按照你跟小泰说的,读书人真这么厉害,也不至于难道你,当然你一个小太监我也不对你提更多的要求,现在我给你一个最简单的事,你要是做好了,这事今天就当没发生过,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你秦王都把刀亮出来了,小太监那敢不接吗:“还请秦王出题,小的必竭尽全力”。
李承阳满意的点了点头,好像这是第一次体会到权利的滋味,就因为他的身份在这,他要这太监做什么,这小太监也不敢不干。
把手往后一指:“看到那块刚开出来的地了吗,那是前天我和父王开出来的,现在给你工具,花匠,花匠呢,把你翻地的东西都拿出来,让他来试试”叫完花匠,又对着小太监说:“即为官员,你也曾经说过读书人要什么都会,农事乃是万物之本,你去把工具拿着,随便找点种子就当粮重,随便找个地方就开始种去吧,种完了这事就算过去了”。
花匠要一直照顾这里的话,下地的工具当然有,当即拿出来递给小太监,还贴心的送了一些不知什么花的种子过来。
小太监一手花种一手工具,整个人站都站不住,李泰好奇的问了句:“哎,你不是天天跟我说什么民以官为天,为官当为民之父母吗,怎么种个地还磨磨蹭蹭的,快点”。
闻声小太监丢下手里的工具,膝行至李泰脚下,抱着李泰的腿哭嚎:“殿下饶命啊殿下,求您看在小的伺候您一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情分上,就饶小的一命吧,小的以后再也没那个胆子欺瞒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