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从海底开始崛起 > 第184章 支线航空计划

第184章 支线航空计划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从海底开始崛起 !

    来电话的是华航专门负责华夏立项大飞机研制的总工程师方旭。

    华夏的大飞机研制之路已经走了差不多有三分之二了,如果此时参考马宁给的那些数据,绝对能够加速华夏大飞机的成功。

    所以,方旭说马宁这是雪中送炭,那绝对没有任何的夸张。

    尤其是那份概念型飞机的数据,完全给大飞机的改型提供了很开阔的思路。

    方旭打电话,本来只是为了致谢,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一通电话,直接让马宁想起了另外一件事,这件事就是他忘了把那个反重力引擎的相关信息告知给这个项目组。

    这个技术现在的应用方除了华夏军方就是空舟了,连外国厂商都用上了,没有理由冷落了自己人。

    而且,马宁并不准备给华夏的大飞机用减配版。

    这些天,马宁忙了很多事情,现在静下来想想,一切的努力除了要把海盾建成超越世界级的工业集团外,还要做的就是赚取更多的声望值,打开更多的区域,解锁更多的工业姿势!

    而要想拥有更多的声望值,光是自己埋头苦干可不行,要增强泰坦核心技术对这个世界的参与度,合作共赢永远是最好的路子。

    而马宁这一次要做的,就是利用反重力引擎这项技术,引导一次空中出行的大变革。

    只要达成他所想的事情,借助华夏航空、空舟航空,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

    到时候再加上空舟航空公司设想的跨大洋飞行,他的声望值想不上涨都难。

    当然了,马宁已经向盖亚了解过了,想要激活区域三,光靠增加声望是还不行,还有一个关键的要求,那就是要利用核心科技,制造一种能干活深入大众平常生活的便民产品。

    关于这个产品,马宁在解锁了反重力技术的时候就有了完整的想法,那就是发展支线航空器。

    所谓的支线航空器,指的的是可以低成本运行,像公共汽车那样的在短区间载人载货的交通工具。

    现在的华夏,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有机场、高铁能到达的目的地,大多数人都愿意选择这种出行方式,省时间。

    所以支线航空,一直是国家的重点发展方向,无奈支线航空所需的航空器选项太少,目前能够被选上的就只有直升机。

    然而这种飞行器不仅运行成本不低,更是噪音极大,舒适性差,所以这个发展支线航空的事业就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

    到如今,也并没有哪一家的科研机构动心思研究这种短程高速的航空器。

    在马宁看来,这块试验田,注定是要留给自己的,所以,他已经在区域二的主脑上设立了项目命名为:支线航空计划!

    他要发展支线航空器,可不仅仅是运人。

    华夏各行业发展迅速,尤其是物流行业对高时效的航空器依赖性日益增加,但无人机配送一直还停留在概念和实验阶段。

    这盘大蛋糕,也让马宁垂涎不已!

    所以在马宁的“支线航空计划”当中,不仅包括了市县际中短程航空器研发,还包括了点对点高精度物流配送货运航空器的研发。

    尤其是后面的一个计划,关于物流配送航空器,马宁还详细的分了两个型号物流配送航空器。

    其中大型的为货源集散地到目标地县一级单位的运输配送,小型的则精确到社区一级。

    这样就可以节省出很多的人力成本,把这部分节省出来的人力分配到分拣和装卸上面。

    人手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向着零暴力快递发起冲击。

    当然了,这个事情,仅靠马宁一家肯定是不行的,这不是说马宁的生产能力不行,而是说这盘蛋糕太大,他要分利于人,不然容易噎着。

    而这也是他这一次向华航递交那些数据、表示善意的原因所在!

    华航虽然在大型飞机和尖端航空器上面孜孜以求,跟国外有所差距,但是在小型航空器发展上,却是积累了深厚的经验。

    这些经验里面,就包括十来款小型航空发动机。

    马宁跟华航拉近关系,主要的目标就是冲着这些小型航发去的。

    直接从华航下属的单位采购航发,然后由海盾分出生产线进行其他飞行器部件的制造组装。

    这样既不突兀,也能体现海盾在新行业努力尝试、力争要把公司做大做强的精神!

    收到了华航的感谢之后,马宁也马不停蹄的行动了起来,直接去到了华航华南区总部,向他们表明了自己将大量采购华夏自主研发的四型航发。

    马宁选择的这四个型号,是SY01到SY04的系列产品,它们因为出自同一个族系,很多零件都可以通用,这无疑降低了维护成本。

    虽然说海盾现在风光无限,但是马宁也不可能凭空弄出来一架全是海盾零件组成的飞行器。

    那样的话完全跟这个世界的工业脱节,等到飞行器运行一定时间后,光是维修任务量都够海盾忙的了。

    所以,依托华夏现有工业基础,进行改进和优化,这才是马宁现在可以选择的最优道路。

    华航的产品研发部主人何亚光一听马宁要这四型发动机,先是一阵疑惑,随后就是一脸的喜色。

    这四型发动机目前的应用范围并不广泛,多是用于轻型航空器,诸如林地保护,景区观光之力的飞机上。

    不过能用上这种手段的地方也并不是很多,因此,这四型航空器已经差不多快要停产了。

    而马宁这一家伙报上了的数量,让何亚光直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那是上千台的订单量。

    就这,还是先期订单。

    也就是说这事儿谈到上前台的量以后,还没有完,后面还有!

    面对这样的客户,别说这四型航发即将面临停产的情况,就算是真的已经停产了,何亚光也会直接把人员和机器重组一下,重启生产线的。

    除了花大价钱预定了上千台航发之外,马宁还有很多的合作项目要跟华航的高层谈,这订单,充其量也就是热个身而已。

    首先就是他的支线航空计划运营和调度方面的事情。

    这个光靠海盾还确实做不来。

    因为这涉及到的各种资源分配,非常的繁琐。

    马宁准备以自己出飞机,让华航出面,帮自己物色一些合格的航运公司来做管理运营。

    这件事儿,甚至可以直接交给华航下属的一些分公司来做。

    利用一个成熟的体系,可以让自己的目标更加迅速的达成,马宁要的是影响力,所以高效才是关键。

    至于挣钱什么的,还是排在第二位的!

    关于这个业务的交流个部署,马宁整整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最终和华航达成了合作项目。

    这么大的一个项目,华航自然没有理由给它推出去,所以就决定自己来做,把经营管理交给了下属的一个分公司。

    这个分公司原本就是管理航空植保和救援的单位,现在正式要开启新的纪元,由公益性质,走向盈利性质。

    马宁并不会去管那么多的事情,他带着盖亚,所有的合约都经过这丫头的严格审核,任何对海盾不利的条款都会被剔除。

    最终达成的合作协议,海盾完全就是受益方。

    至于华航为什么会一退再退,那自然是高层的那几个人念及马宁对华航的支持,再加上所有的利益都建立在马宁的项目可以成功开展的基础上。

    跟华航达成了合约之后,马宁就返回塔斯岛了。

    这个时候,塔斯岛上迎来了好多架次的货运飞机。

    这些飞机都来自空舟集团,它们运来的东西,也是马宁允诺过要帮他们改装的飞机引擎。

    看着那几十部引擎,马宁笑了,他看得出文森特的谨慎,只送来这几十台引擎让他改装,明显就是留了很大的余地,以防集中升级引发大范围灾难。

    当然了,飞行器的相关改装,也确实要遵循小批量,分批次装备,等到各种环境下测试都正常之后,才能增大装备规模。

    马宁将这几十部引擎全部装箱,通过中转区运往海底工厂进行升级。

    至于陆上的工厂,则开始调整生产线组合,为接下来的反而飞机外壳和相关零部件生产做准备。

    除了动员自己的工厂加工,对于一些普通的零部件,比如座椅内室之类的东西,则是通过向相关厂商采购。

    马宁开建支线航空器的同时,也开始按照数据,进行大型地效飞行器的生产了。

    这东西其实也应该算在马宁支线航运计划当中。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说,那是因为华夏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并且还有数量众多的沿海小岛。

    这些岛上面要么住有人,要么驻有部队,要么是有着各种科研团队。

    这样地方,物资供应通常都非常的紧张,因此生活条件很难改善。

    再加上有些岛上连建立垂直起降场的条件都没有,这就只能靠着大型地效飞行器来解决这些难题了。

    它不需要上岸,或者只用登上滩涂就可以完成货物、人员的装卸,简直不要太方便!

    和之前的支线物流飞机以及支线客运飞机不同,这一次的地效飞行器,马宁准备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首先是因为这种飞行器的发动机已经经过了海底工厂的再加工,并且即将进行重制。

    所以,这就涉及到海盾的核心机密了,交给海盾之外的人去经营,难免会有些秘密泄露。

    然后就是,海盾以岛为生,这种飞机也算是海盾快速运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般会用它们运送贵重的货物、设备,那就更不能交到别人手里来运营了。

    为此,马宁也嘱咐了林晨,开始着手组建海盾航空公司。

    这个航空公司的主要方向就是和华航对接相关的陆上支线运营的事宜。

    当然,在未来还有可能会承接国外支线航空的运营。

    最重要的是,马宁会为自己的公司配备有别于其他支线运输的飞行器。

    尤其是把海鸥级地效飞行器交给这个公司运营。

    海鸥级地效飞行器也属于飞机范畴,所以,马宁现在需要的就是招收飞行员。

    虽然机械人也能充当飞行员,但是用它们来做这种事情,那绝对是大材小用。

    就目前为止,马宁除了在自己的两架专机上配备了机械人当飞行员之外,就再也没有在公司的其他飞行器上浪费机械人了。

    就连那个最得宠的“蓝天号”,也没有常备的机械人飞行员,而是通过介绍接收了两个退役的空军飞行员!

    既然是交给林晨去办了,那马宁也就不再插手了。

    他已经培养林晨和刘明一年的时间了,也是时候放他们独当一面了!

    林晨受命组建海盾航空,并且还出任这个新公司的总经理。

    这个事情,让他一下子就开心了起来,整个人干劲儿十足,直接变身工作狂。

    支线航空计划从正式翻上桌面,到现在开始有条不紊的走上初步筹备,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各项工作都在稳步推进。

    现在,无论是工业岛上的一二三四号厂区,还是二号海底工厂,又或者是塔斯岛上已经结束的二期工厂建成的八个厂房。

    所有的生产单位都进入了高速运转阶段,不管是浮箱生产,还是航发改造、合金机体外壳的铸造都在以最大生产量进行着。

    在塔斯岛和工业岛的中转仓库当中,现在挤压着大量等待组装的元器件。

    马宁已经把自己手上掌握的工业力量催到了一个极致,下一步就是出货和组装了。

    出货很简单,让空舟公司的人来把一些浮箱运到他们期望部署的位置,进行分别部署就行了。

    但是组装那些小型飞机,就需要一些组装车间了。

    幸好塔斯岛不缺地,马宁也是当机立断,又开始在塔斯岛搭建隐蔽性很高的室内组装车间,准备把第一批的支线飞机给攒出来。

    有了这些东西,才好让华航启动合作项目,去筹备剩余的事宜。

    不然的话,华航老大就按兵不动,不会轻易开启这个合作项目,这也是为了防止马宁好大喜功,防止帮他把基础设施弄好了,最后用于运营的主要物件“飞行器”却造不出来!

    从海底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