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德意志帝国之威廉二世 > 第四十八章马德里保卫战6

第四十八章马德里保卫战6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重生德意志帝国之威廉二世 !

    “可恶,此仇不报非君子,向指挥部发电报,就说我军损失惨重,敌方在市中心和周边地区布了重兵,只要击败,胜利在望,不过,为防止前后夹击,最好先清理周边地区。

    “可恶,失败了吗。”

    “长官,清理周边要损失的兵力也多,耗费时间也多,要不然还是炮击吧。”

    “万万不可,据情报说,西班牙援军与今日午夜左右就会到达,为了不被击溃,只能留存炮弹。”

    “也是,只能这样了。”

    西班牙王宫

    “诸位大臣,对德国人的一万支援怎么看。”

    “陛下,德国人虽骁勇善战,但终究只有一万人,小毛奇和马肯森的部队也要5天之后到达,到那时,卡洛斯早跑了,这一万人守城肯定没问题,攻击,有些困难。”

    “但是,德国人不是说有新式武器吗。”

    “嗨呀,新式武器也强不到哪去。”

    “陛下,西班牙驻非洲总督报告。”

    “内容写的是什么。”

    “大体是介绍德国人的新式武器的。”

    “念。”

    “是,尊敬的国王陛下,很抱歉现在才向您汇报,我也是现在才处理完诸多事物……”

    “省略。”

    “是,在非洲,本来没有太多酋长起义,本来凭借当地驻军和临时拼凑的民兵已经雇佣兵对抗他们并不是很难,可谁知法国人想要争夺西班牙在非洲的殖民地,给与了酋长们很多支持,以至于他们组成了一支1500人的骑兵队和500人的步兵,本来对付他们难上加难,但德国人的到来让我们松了口气,可是,从船上下来的只有300人,还推了15架架在轮子上面的圆柱体,一开始我们都很蒙,疑惑这是什么,德国人让我们空出地方,这时骑兵袭来,从山坡上往下,地形的差异让我们本来就很头疼,结果德国人并不打算撤离,而是留在原地,架起了圆柱体,当我们都以为德国人必死无疑的时候,圆柱体转动了,有子弹从那里飞出,速度极快,1500名骑兵瞬间被击落马下,剩余的500名步兵投降,事后了解到,此武器名为加特林机枪,其武器性能及概况如下:发明者理查德·乔丹·加特林,研制时间1861年,子弹射速每分钟每管1000发以上,加特林机枪于1861年被发明,于1865年作了相应的改进,于1866年装备给美国陆军,而加特林本人只是个医学博士,其制造加特林机枪目的是想尽早结束战争,制作由来:1861年夏天,加特林开始设计构思转管机枪,设计出每发子弹的连贯射击,还包括了两点转管机枪所共有的设计特点声明:一个提供锁膛的内有击针的圆柱旋转体,与枪管一起旋转;每根枪管都有独立的击针,1862型加特林转管机枪有两种不同结构。第一种使用的是独立的钢制弹膛(弹膛与枪管分离),它的尾部封闭并装有撞击火帽。射手通过摇动曲柄带动沿圆周均匀排列的枪管旋转,装满弹药的弹膛从供弹料斗中进入到每根枪管后面的闭锁槽中。当枪管转到某个特定位置时,击针将弹药击发。而枪管转动到另一位置时,射击后的弹膛退出机枪。弹膛可以重复使用,枪管旋转一周可完成6发弹药的装填、击发和退弹,每分钟达到了200发的射速,但是存在火药燃气泄露等缺点。主要是因为当时流行使用最多的是纸壳枪弹,而金属弹壳尚未普及,为解决这一难题,加特林使用了当时开发的独立金属弹壳弹药。另一种结构使用的是0.58英寸口径的铜质弹壳边缘发火式弹药。在克服如何使独立的弹膛与枪膛同轴这一难题上,加特林使用了锥形枪膛,枪膛后部直径更大,使得弹丸进入枪管更加容易。经过改进后的加特林机枪射速最高曾达到每分钟1200发,但它也存在一个问题:它的最大弱点是射手在战场上由于敌军冲锋过程中与自己的距离不断拉近导致情绪激动并杀红了眼不能控制自己,会发疯似得把手柄转动的越来越快,造成机枪过热卡壳或炸膛。1865年以后,加特林机枪由4管改为6管,到1867年~1868年增加又增加到了10管,加特林自动原理,即转管发射原理,它利用一套传动机构使数支枪管绕一个公共轴转动,从而完成连续射击。加特林机枪是机械式的,枪管转动需要由人力转动摇把,其优点是射速高,威力大,而且枪管交替工作的方式使它能保持较好的持续火力,主要缺点是体积、质量大,消耗能量多。

    “哦,真有意思,为了救人所以才制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思想真极端,不管怎样,有了这种武器,战胜卡洛斯就易如反掌了吧。”

    “没错陛下。”

    “报告陛下,西班牙增援部队到了。”

    “非常好,虽然只有3万人,且抛弃了所有重武器,不过撑一晚上还是可以的吧。”

    卡洛斯指挥部

    “可恶,他们怎么这么快,御敌,让炮兵开炮。”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