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草根之官道风流 > 第150章 品牌意识

第150章 品牌意识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草根之官道风流 !

    离开白沟乡,王伟江心情并不好,不好的原因就是该乡两名党政主要领导让他太失望,如果上次他和李健暗访时来到白沟乡看到的脏乱差是真的,其实他内心到不希望是真的,一个乡弄成这样这是不负责任到什么程度才能如此啊。所以他还想来看看,他想上次看到的是意外,可是今天他再次来到白沟乡政府,眼前的一切证明他是多想了,他心想的只不过是个美好的愿望而已,现实彻底击碎了他对徐义杰和乡长那点仅存的希望。

    车辆继续在乡村道路上飞驰,深秋时节的大地,与夏日收获之时截然不同,不再有那种紧张而繁忙的气氛。此刻,大自然仿佛进入了一种宁静而深沉的状态。

    放眼望去,一片片成熟的高粱宛如燃烧的火炬,整齐地矗立在广袤的大地上。它们那挺拔的身姿,似乎在向人们展示着丰收的喜悦;那鲜艳的颜色,犹如天边绚烂的晚霞,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微风拂过,高粱穗轻轻摇曳,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仿佛在低声诉说着生长的故事。

    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地里的花生和红薯都已经成熟,到了可以收获的时候,远远望去,一片片绿油油的田野里,点缀着金黄色的花生和红色的红薯,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

    田地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农民朋友们正兴高采烈地采摘着自己辛勤劳作的成果。他们弯着腰,小心翼翼地拔出一颗颗饱满的花生,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又或者用锄头轻轻挖出一串串硕大的红薯,感受着土地的馈赠。

    秋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但农民朋友们的心中却充满了温暖和喜悦。他们相互帮忙,一边干活,一边聊天,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田间。这一刻,他们忘却了疲惫,尽情享受着丰收的快乐。

    一派丰收的景象感染了王伟江,他叫李健把车靠边停下,然后他下车走到一户正在收花生的田地里,白花花的花生片地都是,“老伯,今年花生收成不错吧。”王伟江对正在收花生的农民说。

    农民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今年花生长的不错,算是丰收年。”

    “现在除去种子、化肥一年种地能结余多少钱?”王伟江问。

    “哎!这个账就不能算了,我们组每人2亩多地,我们家就5亩地不到,种麦每亩能收1000斤左右,去掉种子肥料打药,再去掉人工,哪来什么结余。所以现在农村年轻人不种地,他们宁愿出去打工,土地荒掉也不种。”

    “现在年轻人不种地,但结婚都想去县城买房子,县城房子虽然没有大城市贵,可现在也要近万元一个平方,光买套房子就要百把万,靠种地确实也买不起房子。”

    其实到城里买房子,王伟江心里一清二楚,因为好的资源都集中在县城,尤其是教育资源,望子女成龙成凤是天下做父母的最大心愿,到县城买套房子,然后有了孩子就在县城上学读书,这种现象很普遍。

    王伟江回到车上继续前行,“夏子伟,前边应该是哪个乡?”王伟江问。

    “前边是古茶镇,该镇是我县最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一个古镇,据沂水县志记载,在唐贞观年间就有记载,因该镇依山而建,又因山上有茶叶古树,听说山上有片古茶叶树林,树根粗大无比,只是长于何时没有人考证过,不过茶叶真是不错,我喝过一次,那真是香,水一冲那特有的芳香就扑鼻而来,喝到嘴里香润无穷,回甘无限,和什么龙井啊,碧螺春呀,均山银针相比毫不逊色,我认为比这些十大名茶还好喝,只可惜连人家十分之一名气都没有。”夏子伟无奈叹息道。

    真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当王伟江听夏子伟说起古茶镇这段过往时,他心中豁然一亮,有这么厚重的历史和古老的茶树参照物,为何不加以发掘和宣扬呢,搞不好古茶镇茶叶就是下一次评选十大名茶之一。王伟江突然来了兴趣,他想实地看看那片传说中的山中古茶树。

    车子进入古茶镇,王伟江发现此镇明显有古韵遗风,至今还保留着不少建筑是那种屋顶上是半圆型小瓦,墙体是灰砖白缝,见到它就令人想起秦砖汉瓦来。

    “夏子伟,交给你一个任务,你回去后查查资料,把这个古茶镇弄弄清楚,看来此镇还真有点来头,绝非浪得虚名。”王伟江道。

    “好的,王书记,你放心,我一定把它查个底朝天,还原它真实的历史。”

    车子来到古茶镇政府院内,车子停稳后刚好被正准备出去办事的镇党委书记卜建波看见,县委1号车来他想都没有想就快速迎了过去,此时王伟江正好打开车门下车,“王书记,欢迎您莅临我镇指导工作。”卜建波热情上前打招呼道。

    由于王伟江刚到沂水上任,对这些部委办局乡厂镇领并不熟悉,“你是……”

    “我是镇党委书记卜建波。”

    “卜书记。”王伟江主动伸出右手,卜建波一见自然是伸出双手抢前一步和王伟江握手。

    “请王书记上楼,先到会议室喝口水,我再给您汇报工作。”卜建波建议道。

    “楼就不上了,我听说你们镇一座山上有片古茶树林是吗?”王伟江出人意料地问。

    卜建波听王伟江这么一问,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王伟江什么意思,他只好实话实说,“王书记,确实有,您才刚到没两天怎么知道?”

    “这个不重要,你现在就带我去看看这片古茶树林。”

    \"啊!″这是个什么样的领导呀,怎么要去山上看那片古茶树林,那古茶树有什么好看的,真是有点搞不懂。但卜建波还算个反应敏捷之人,他二话没说就上了越野车,“王书记,我前边带路,你车跟后边。”

    车子驶出镇政府没多会,就驶到一条村水泥路上,水泥路并不宽,一个个自然村庄都在路的两边,鸡鸭鹅狗常在路上停留,它们的胆子都很大,急速驶来的车它们并不怕,只有快到跟前了才慌忙拍打着翅膀惊叫着飞闪躲开。

    当车开到水泥路尽头时,卜建波停了车,对也下车的王伟江说:“王书记,你看前面那座山,茶树就在这座山上,前边路不好,你坐我车上山吧。”

    王伟江坐在卜建波那辆破旧的越野车上,车子沿着崎岖不平的土路缓缓向山脚下驶去。尽管卜建波已经尽量把车速放慢,但由于路面实在太过糟糕,每一次车轮压过坑洼或者凸起处时,车身都会剧烈地摇晃起来。

    王伟江紧紧抓住扶手,努力让自己不被颠得东倒西歪。他一边忍受着这难受的颠簸,一边透过车窗望向远方。视线所及之处,尽是一片荒芜与苍凉:干裂的土地、枯黄的草丛以及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都透露出一种无尽的寂寞和萧瑟。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行驶,让王伟江不禁心生感慨。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那些艰难险阻,也想到了未来可能会面临的更多挑战。然而此刻,他并没有感到畏惧或退缩,反而心中涌起一股坚定的信念——无论前方等待着什么,他都要勇敢地去面对。

    当车子缓缓地驶到山脚下时,王伟江迫不及待地下了车。他深吸一口气,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淡淡的茶香扑面而来。放眼望去,一片郁郁葱葱的茶园宛如绿色的海洋,延伸至远方。

    阳光洒落在茶树上,叶片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仿佛镶嵌了无数颗宝石。微风拂过,茶树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似在低声诉说着它们的故事。王伟江不禁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心情格外舒畅。

    “古茶树就在这座山上。”卜建波说。

    王伟江极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这座山巍峨雄壮,气势磅礴,目测高度约有一千多米。山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繁茂的花草,仿佛给整座山披上了一件翠绿的盛装。远远望去,山体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鱼墨绿色调,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大地上,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气息。山间云雾缭绕,如梦如幻,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无穷魅力。

    “上山,我们去看看这些不知长于何年的古老茶树,这座山叫什么名字?”王伟江问。

    “当地人就叫茶山。”卜建波答。

    “看来这茶树真的很古老,这山也应该因茶而得名,夏子伟,回去一定要查个清楚。”

    沿着蜿蜒曲折、布满荆棘的山间小道,一行人正艰难地向上攀爬着。他们的头顶上方,茂密的树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遮天蔽日的绿色天幕;脚下则是厚厚的枯叶和杂乱生长的野草,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柔软的地毯。

    在这片神秘而宁静的山林之中,时不时会出现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和野果。它们或红或紫、或黄或白,色彩斑斓地点缀在草丛之间,宛如大自然编织出的美丽画卷。这些花朵虽然娇小,但却散发着迷人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而那些野果则形态各异,有的圆润可爱,有的奇形怪状,让人忍不住想要品尝一番。

    在那片茂密的森林深处,时不时地会传来各种鸟儿悦耳动听的歌声。有的清脆婉转,仿佛天籁之音;有的悠扬绵长,如同一曲优美的旋律;还有的短促有力,像是在传递着某种信息。这些鸟鸣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场大自然的交响乐,让人陶醉其中。

    “青山绿水,百鸟欢唱,这可是我们沂水县的最好氧吧,一定要把它保护好。″王伟江感慨地说。

    他们大约走了近1个小时的路程,在卜建波的带领下终于到达那片古老茶树林,茶树林依山而生,面积约有10亩左右,古茶树粗壮但并不高,贴地面处树围大的都在一米左右,树干低处都长满了青苔。

    这些茶树每一棵都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但它们仍然生机勃勃,枝叶繁茂。随手摘下一片鲜嫩的叶子,放在鼻尖轻轻嗅一下,那股独特的茶香便会立刻钻入鼻孔,让人仿佛置身于清新的茶园之中。这种香气淡雅而持久,令人心旷神怡,仿佛能够带走尘世的疲惫和烦恼。

    “王书记,听镇上老人们说,这片古茶园是唐代镇上一个很有本事的人出去闯天下,他不仅识文断字,而且还有一身好武功,他云游四海,广结天下豪杰,后来在西南和一帮人跑起了茶马古道。由于他云游四海时广结了不少天下豪杰,到哪提到名号都有当地豪杰相助,所以他的马帮驼队跑得特别顺畅,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时常想起故乡来,干到40多岁时他萌发了隐退之意,钱自然也是赚了不少。在茶马古道上跑了这么多年,他养成了爱喝茶的习惯,他想这要回去,故乡又没有茶叶,想喝茶怎么办呢?于是在返回故乡前他叫人挖了近百棵茶树带上,历经千山万水,他终于回到故乡,为了确保带回来的茶树能成活,他就栽在门口的菜地里,浇水施肥他十分爱护,功夫不负苦心人,结果来年春天大部分都存活了,吐出了嫩黄的芽包。他是个有心人,又经过一年的精心护理,第二年初春他才按照南方人喜欢把茶叶栽在山上生长的习惯,他把大部分茶树都移栽到山上,传说我们眼前这些茶树就是他一千多年前栽的。由于他姓李,这片茶林当地老百姓都叫李家茶林。”

    “这片茶树每年初春有人来采吗?”王伟江问。

    “没有,听当地老人讲,由于这片茶树太古老,生长出来的茶叶苦味太重,用同样技法炒出来,这树上的茶叶泡出来偏苦。”

    “你们山脚下茶园头茶每年都卖多少钱一斤?”王伟江又问。

    “几十元一斤,最多不超过100元一斤。”卜建波答。

    “唉,上苍送给你们这么好茶叶品牌,你们怎么不知道把它大名宣扬出去呢,你们品牌意识太淡薄了,你们古茶镇的茶叶大有文章可做。”

    王伟江的话似乎点醒了站在旁边的梦中人卜建波和夏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