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侯爷的旺夫娘子 !
殷老五买完包子回来,见她从首饰店里出来,眼睛还一直往布庄里瞥,看她穿着一身洗的褪了色的单衣,再看李柔娘的衣服,心底发酸。
“咱们扯点儿布,回去给你们娘俩一人做一身衣服,你们娘俩进去选选。”
李柔娘没怎么出过门,怕把钱拿丢,所以连荷包一起放在殷老五那儿。殷老五是个实在人,把荷包拿出来塞到李柔娘手里。
李柔娘自己不舍得买,但是看自家女儿往布庄里看半天了,犹豫着接过荷包,说道:“要不,咱们就进去看看?”
殷清瑶想着她娘确实没什么衣服,进去看看也行,顺便看看有没有适合做绢花的绢纱。娘俩走进布庄,被布庄的小二热情的迎接进去,殷老五在外面坐着看东西。
殷清瑶转了一圈就发现布庄里并没有绢纱,想来也是,那种东西工艺复杂,就算得了布料,做了绢花,也卖不出去,穷人只认金银,是她想得简单了。
不过赚钱这种事儿不能着急,既然进来了,她就给李柔娘看布料。
“娘,这个适合你!”
殷清瑶指着柜台上一匹浅绿色打底,上面印着小花的细布料,李柔娘摇头:“那是细布料,我整天干活,我买点粗布就行,你喜欢我给你买点就行。”
“我还长身体呢,买那些布料不实用,我也用粗布,咱们选个素淡点的颜色。”
两人都是奔着省钱去的,挑过来挑过去,最后李柔娘选了灰绿色的粗布做上衣,褐色的做裙子。殷清瑶选了粉紫色和灰蓝的料子。又给殷老五选了藏青色的布料,除了粉紫色的料子因为染色工艺贵一点之外,其他的料子加起来一共花了一百六十七文钱。
这些只是料子,如果直接买成衣的话还要贵呢。
抱着一大包布料出来,李柔囊叹了口气。
“咱们花的可都是清瑶的卖命银子,回头买只鸡回家给清瑶补补身子。”
一家人吃了包子喝了水,把买来的东西整理整理,准备回去。
殷清瑶觉得有人好像盯着自己,回头去看的时候,又什么也没发现。
中午太热,摆摊的小贩们都找了阴凉地儿乘凉,有的跟旁边的人说话,但是眼睛都没离开自己的小摊儿,要是有人过来,就赶紧回去。
殷清瑶回过头跟紧了一些,那种目光一直到他们走出镇子才消失,她的感觉一向很准。
因为职业的敏感性,她忍不住去分析盯着她的人的目的是什么,是看他们买东西多,盯上他们家了?
他们今天买的东西是多了点,但是他们没买什么值钱的东西,在镇子上也不算扎眼。
要是其他原因……
宋大郎的豆腐还没卖完,他们打了个招呼就先回来了。一直到家门口,李柔娘推开门进去,殷老五把买来的东西卸下来,殷清瑶才松开眉头,难道是她多想了?
洗把脸,又喝水喝饱,殷清瑶躺在床上累的不想动了,不知不觉就睡过去。等醒来的时候,李柔娘已经在院子里挖了沟,把小葱种进去,殷老五正提着一桶水浇葱。
这个木桶也是今天买的,花了二十个大钱呢!
旁边已经栽上了黄瓜苗。
“等会儿去把门口的地平平,我把香菜跟莴笋种上,蚕豆就种到地里吧。”
李柔娘正在交代殷老五,殷老五放下水桶,扛起新?头就去门口刨地,一点也不嫌累的样子。殷清瑶赶紧走过来问道:“娘,我能干点什么?”
李柔娘看她睡眼惺忪的样子,笑了笑。
“你去房子后面捡点柴火,你七叔不是在篱笆院儿旁边搭了个小棚子吗,捡了柴火就堆到那里。咱们现在捡柴火可方便了!”
这座山头上可都是柴火!
殷清瑶本身就打着这个山头的主意,她干脆趁机看看山上都种了什么东西。
于是她拿了把镰刀,嗯,镰刀也是新买的,十文钱。拿了一捆绳子背上就出门了。从村子里上来的时候她已经看过了,这座山头下面种的是桃树,树上结着青色的桃子,不过应该是品种不好,桃子很小。
他们家门口种了一排花椒树,顺着小路往上走,路边长了一些野生的枸杞,山上有几颗小核桃树苗,大部分地方还荒着,什么也没种。
因为山地种粮食产量低,殷家的一百多亩地实际上只有殷老五跟老六老七他们三个人种,这座山头顾不上钟。桃树是以前就有的,前些年,殷巧手从集上买了几棵核桃树种上,虽然没怎么修过枝,但是今年也结了核桃了。
六月六,核桃灌满油,再等一个来月,核桃就能吃了。
殷清瑶捡了一捆柴火捆起来往山下背,突然闻见果香味儿。顺着果香味儿找去,幸运的找到一棵杏树,树下已经掉了一层烂掉的杏果。
殷清瑶把柴火放下,摘下来尝了一个很甜,于是用衣服兜着摘了一兜杏才背着柴火回去。
今天在集上,李柔娘想吃杏来着。
这个山头很大,她还没转够一遍呢!肯定还会有更多惊喜!
李柔娘做了晚饭,一家人赶在天黑前吃了饭,坐在院子里乘凉。
“这两天把高粱种上就可以过端午了。就是好些天没下雨了,地里太旱,不知道种子能长出来不能。”
豆子他们用水泡过种下,种的早的已经发芽了。
“先下一场雨再种就好了。”殷清瑶叹了一句,捏起一枚杏塞到嘴里,满足的靠在李柔娘身上,“娘,你有没有觉得不伺候我奶他们,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很轻松?”
她话还没说完,李若娘哎呀一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
“忘了买两只鸡崽儿养着了!”
“等下次去赶集的时候再买。”
殷老五的提议被李柔娘否决了。
“下次去赶集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呢!鸡崽儿长得很快,母鸡养三四个月就能下蛋了,我得去梨花嫂子家转一圈,看她家的小鸡仔能不能逮几只回来养着!”
李柔娘说干就干,急急忙忙的出门,被殷老五拦住了。
“你也不看看现在啥时候了!人家家里有小孩儿,你这个时候上门再吓着人家孩子!”
他这么一提醒李柔娘才反应过来,现在天都黑了,确实不太合适。
“明天还得下地呢,赶紧收拾收拾睡吧。”
在落后的古代,人们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般是天黑就睡觉。睡了一下午的殷清瑶并不太困,但是也没啥事儿干,在院子里活动活动,洗了脸刷了牙,回屋躺到床上。
她在想前世自己参与过的扶贫项目,像养蜂、种植一类的,还有养山羊,养肉牛,她都能行,但是放到现在……至少她家目前是做不了的。也就只能养点儿鸡鸭。
“清瑶?”
她闭着眼睛想的太出神,没听见李柔娘喊她,然后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听见了极细微的动静。
无论在之前的房子住还是在这里,他们一家人一直是住在一个屋的,殷清瑶背对着他们,听着身后的呼吸声浑身僵硬,一动不敢动。
发现自己爹娘那啥啥,还不够尴尬的吗?他们以为自己睡着了,动静渐渐大了起来。
殷清瑶忍着尴尬,安慰自己,说不准她很快就有弟弟妹妹了。
动静结束之后,两口子是真累了,躺下就睡过去了。殷清瑶翻了个身,活动了一下被压麻的手腕,琢磨着明天去把隔壁的房间收拾收拾,她得搬出去住,要不然谁知道什么时候给她来这么一下子,她就算不长针眼也会折寿。
她到了半夜才睡着,第二天醒的时候,身边已经没人了,桌子上放着今天一天的口粮。不用说,他们俩人老早就下地了。
殷清瑶吃了饭出门才发现昨天晚上下雨了,地上湿漉漉的,刚翻过的院子到处都是泥,地上留着殷老五跟李柔娘的脚印,脚印里面积攒了一汪雨水,虽然出不去,殷清瑶却感觉很幸福,忍不住脱了鞋走到院子里,在两人的脚印中间踩了两个她的脚印。
很久都没有这么幼稚过了!
这会儿虽然没再下雨,天却是阴阴沉沉的,看起来还要下。殷清瑶笑笑,光着脚提了个篮子出门,把周围的小石头捡到篮子里提回去铺在院子里,一篮子一篮子的往回提,山上石头多,花了一上午时间在院子里铺出了一条石头路,这样再走在上面的时候鞋子上就不会沾上泥土了。
吃了午饭,她到隔壁房间看看,屋子里什么都没有,堆放着一些杂物。没有床,她没法搬过去。农村人的家里一般习惯垒炕,垒炕也算是动土,需要挑个黄道吉日,等到农闲的时候才有功夫。
她倒是可以先提一提,有时间了让她爹给她垒一个炕。
吃了午饭又下起来,滴滴哒哒的小雨。她在屋子里打了一套太极拳,现在她可以每天锻炼,也不会有人把她当神经病,没有人催着她干活,也没有人嫌弃她,欺负她,这种感觉简直不要太美好!
她高兴的时候,有人可不高兴。
王氏跟崔氏两个人都不高兴,本来孩子们都在县城读书,他们搬回村子里,要么就是狠心让几个正在读书的小子转到镇上念书,要么就是自己出钱让他们都住在私塾。
吃住在私塾,得要一大笔银子。
殷乐安书念得好,今年秋天肯定能考上生员,殷乐嘉才十三岁,还得过两年才能下场,殷乐皓八岁,虽然他平时不怎么喜欢念书,但是镇上的先生肯定没有县城的先生好。
王氏狠狠心,把殷乐嘉也送到私塾,带着殷乐蓉跟殷乐皓两个人回去。
崔世这边也是一样的想法,她想把三个孩子都留在城里,但是实力不允许,殷乐琪又是个姑娘,正是该议亲的时候!
于是她在回乡下之前,去找了她娘家大哥,让她大哥帮忙相看人家。她大哥没说什么一口应了,她大嫂吕氏阴阳怪气的讽刺了几句。
崔氏知道吕氏一向看不起她,但是又不敢翻脸,只能忍着。
出来门的时候,她大哥追出来给她塞了二两银子,叮嘱她别让吕氏知道。
崔氏脸上一红,在家的时候她大哥对她就好,只是后来各自成了家,各有各的难处,这二两银子要是让她嫂子知道了,两个人肯定要吵架。
但她还是接住了,哽咽着道了声谢。她现在拖着一大家子人,两个孩子在私塾读书,一年也要花费不少银子。
往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跟私塾的先生打过招呼,把孩子安顿好,收拾了五六天,又挑了个好日子,王氏跟崔氏才一前一后回到板蚕村。
院儿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他们回来的时候正赶上过端午,殷氏拿了十个铜板让王氏去买糯米回来包粽子。
王氏瞪眼看着林氏手里的十个大钱,问道:“娘,镇上的大米还两文钱一斤呢,糯米都涨到四五文钱一斤了,您给这十个钱也就只够买两斤米。咱家人多,再给邻居们送点,根本就不够吃啊!”
林氏耷拉的眼皮抬起来看着她,说道:“这活以前都是李柔娘干的,我就给十个钱,你自己看着办吧,你是长媳,总不能被老五媳妇比下去。”
王氏是个好胜心强的,她又一直看不上李柔娘,脑子一热就接下了这十个钱,出了门又暗自后悔。
给邻居们送就是走个流程,邻居们还会回送,但是以往殷家总是自诩家底儿深,不要邻居们回送,就只收里正家回送的粽子。
这样一来,包的粽子就不够分。
王氏算计半天,突然想起来,这只是买米的钱,里面还得包红枣呢!蜜枣最便宜也得七八文钱一斤,这个钱谁出……
李柔娘面皮薄,一开始自己掏腰包买了蜜枣,后来也就不好意思再张口了,日常还有很多这样那样的事儿,直到慢慢把自己的嫁妆耗完。
但王氏可不是个肯吃亏的,这几个钱不管怎么算都不够,于是她转身又回了上屋,问林氏要钱。
“娘,您给的钱不够,还得买蜜枣!”
林氏早就把柜子锁起来了,柜子上的锁还在一晃一晃。
“以前柔娘就拿十个钱。”
林氏一句话把她堵住,王氏想再争几句,但自从她提出来分家以后,林氏对她就不冷不热,说话爱搭不理。她张了张嘴,又把话咽下去。
拿着钱出去镇上,一问才知道,临近端午节,糯米贵了一文钱,五文钱一斤,蜜枣要十文一斤。
王氏买了八文钱的糯米,又花了两文买了一两蜜枣,一两大概只有六七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