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东汉末年枭雄志 > 二百六十七 郭鹏理政(下)

二百六十七 郭鹏理政(下)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东汉末年枭雄志 !

    动员力很难获得。

    但是一旦掌握了某个地方动员力,就算是真正的在那个地方扎根了,统治进入人心了,不再是无根浮萍了。

    而除了郭某人之外,现在的大部分军阀还是按照东汉一贯的老思维,战斗的时候大肆招募军队参军,战罢即裁撤。

    这是从光武帝刘秀时期开始的一种策略。

    刘秀早期征战天下时缺乏军饷,招募不到足够的军队,办不成事,很头疼。

    于是有部下给他献了计策。

    就是招募军队不发军饷,但是给他们战胜之后劫掠地方的权利,驱使他们作战,战后就裁撤,各自回乡,非常省钱。

    刘秀采纳了这样的策略,的确招募到了很多人参军,并且办成了很多大事,但是也从此开了军队战胜之后洗劫地方的先河,影响深远。

    军队真正成为了兵灾就从这个时候开始。

    烧杀抢掠是他们打了胜仗之后应该得到的回报,这是皇帝允许的,皇帝要结果,过程不问。

    皇帝和大头兵都尝到了甜头,于是将这个权宜之计变成了规矩。

    也因此,东汉一朝在职业军队人数上远不如西汉,堂堂京都雒阳,常备职业军队居然只有一万出头。

    此后一直到郭鹏所处的当下,各大地方实力派的军事思维也是如此。

    除了极少数精锐亲信军队他们自己掏钱养着,大部分军队都是临时招募的。

    当然,也有实际因素。

    因为他们不像郭某人这样思虑深远,大规模玩屯田积攒粮食,有足够的底气养兵,他们没那么多粮食和钱,只能临时招募。

    临时招募的军队不怎么可靠,行军打仗也要有自己的基本盘,所以才有花钱养私兵的将领。

    私兵往往也是最精锐的军队,吃穿用度和训练度都是最好的,是战争时期的决胜王牌,其他的都是打酱油的。

    那个时候的人没有国家民族的观念。

    相邻的郡都不是自己人,不同的州就更不是自己人了,属于不同势力范围之内的劫掠厮杀乃至屠城,毫无道德压力,与当今天下一家完全不同。

    你要和那个时候的人说咱们都是大汉子民,是一家人,你别杀我,保证对方直接给你一刀子,还要吐口唾沫。

    呸!谁和你一家人?

    因为这样的传统,各大军阀看起来很能打,人多势众,但是精锐真的不多。

    前期军阀混战地盘很小的时候,完全就是菜鸡互啄,看谁更能苟,到后期各大军阀家大业大了,才开始逐渐将军队向着脱产和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眼下,大家根本没有这种观念,还是老样子老规矩。

    一打仗就能很快拉起几万十几万的规模的军队,互相征伐,打完之后抢个痛快,然后再把军队裁撤,都不用付出军饷,岂不美哉?

    袁绍如此,袁术如此,公孙瓒如此,董卓如此。

    天下都如此。

    反正倒霉的是基本上都是平民黎庶。

    只有郭某人在青兖二州进行了如此大规模的屯田行动。

    因此收获了足以支撑十万大军的军粮和救灾的储备粮,等今年夏粮和秋粮收获了,郭鹏就能积攒起十万军队四年需要的口粮。

    乱世之中,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郭某人现在就在各地兴建粮仓,大肆囤积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因为各地都有粮仓,所以青兖二州之内的军事行动不需要太多的辅兵。

    饶是如此,郭鹏组织麾下有数算能力的官员集体运算推演过,推算出以目前的交通运输能力来算的话,真要离开青兖二州打一场大规模入侵战争,一次性出动十万规模的军队不难。

    但是这其中真正的战兵只有三四万,其余的都是辅兵,还要有更多的民夫来确保粮食足够前线消耗。

    郭鹏虽然训练出了这些优质兵员,但是以目前掌握的民力和交通运输能力,要离开青兖二州数百里出战的话,一口气能动用的战兵也就三四万。

    多了就会出现运输补给上的困难。

    所以为了尽可能的增加运输能力,郭鹏在青兖二州范围内发动农闲民夫修路开路,还要把道路与河流联合在一起,增加运输力等等。

    这是个大工程,需要时间。

    不过老实说,以郭鹏麾下这些经历严格训练的职业战兵,对付哪个军阀也不怵。

    最早的从上谷郡拉起来的骨干们现在人人都是军官,各个都有硬功夫,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士兵都有战争经验,绝对不是随便拉起来的新兵蛋子能相比的。

    最重要的是,有纪律,懂军规,知道如何战阵配合。

    你要真是新兵蛋子,郭鹏才不会贸然把你放在重要的战场上,而是派你出去剿匪,见血,然后再回来参加真正的战争。

    对方一打仗拉起十万大军,看起来人多势众比郭鹏还厉害,但是郭鹏也能用同样的方法拉军队啊。

    而且我这七万人是脱产的职业军队,吃穿用度有保障,装备精良,训练精良,你拿临时拼凑起来的民兵和我的精锐职业军队相比?

    一定规模的战场上,双方同时交兵的人数也就一两万,不可能十万大军一起压上来。

    郭鹏没有一天放松过对军队的训练,不打仗的时候训练的更加严格。

    所以要郭鹏现在就动兵到处打仗扩张地盘郭鹏还真不乐意。

    他现在就想用更多的时间夯实基础,把统治稳固,把基层乡、村治理好,安排好屯田的事情,兴修水利,防治蝗灾。

    尤其是防治蝗灾,郭鹏尤为在意这件事情。

    从在青州做刺史的时候开始,他就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和防治蝗灾。

    他相当清楚,一场蝗灾能让数十万人一整年的心血白费,然后出现大规模的饿殍和流民。

    接掌青州的时候,青州真的是百废待兴,郭鹏投入大量资源和金钱,将青州整治的焕然一新,建立乡村,普遍屯田,兴修水利,还有推广用鸭子防治蝗灾的技术。

    这项技术郭鹏比较熟悉。

    在蝗虫没有长出翅膀,还属于蝗蝻的时候,驱使鸭子进入田亩之间,鸭子喜欢吃蝗蝻,一吃一个准,一只鸭子一天可以消灭好几斤的蝗蝻。

    在蝗虫生长期用鸭子除蝗虫,不仅可以消灭蝗虫,吃蝗蝻长大的鸭子肉质十分鲜美,比吃饲料的要更好吃一些。

    所以郭鹏引入了一些鸭苗,投放到一些之前出现过蝗虫的区域,还真别说,真的见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