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娇娇一笑,糙汉他为美人折腰 > 第三百四十八章番外苏予安

第三百四十八章番外苏予安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娇娇一笑,糙汉他为美人折腰 !

    苏家兄妹四个里头,唯有苏予安一个庶子,更准确的说,孩子里,只有他一个人是庶出。

    他的生母杨姨娘是苏毅原配发妻大卢氏的陪嫁丫头。

    当初卢氏有孕后,不便伺候苏毅,便从自己的陪嫁丫头里选了个模样清秀又性格老实的,送到了苏毅身边。

    那时候苏家的老夫人,也就是苏毅的母亲还在,知道这件事后,连声夸赞大卢氏贤惠,便也逼得苏毅不得不收了杨氏做通房。

    后来慢慢发现这杨氏的确乖巧懂事,不争不抢,虽然没读什么书,但道理却通透,孝敬老夫人,伺候大卢氏和他,都很守规矩。

    一来二去,苏毅有了怜悯之心,便也就叫她侍寝了。

    为什么说是怜悯之心呢。

    因为这个时代,为人妻妾却不能伺候夫君,不管内里原因如何,都会被旁人看做是你不得夫君喜爱,是会遭人嘲讽非议的。

    所以苏毅收了杨氏在她侍寝后把她正经提为良妾,这是对杨氏好。

    再后来,大卢氏生产不顺,诞下龙凤胎后便撒手人寰,故而崔氏未进门前,府中就只有杨氏一个妾室。

    为这个,当年对苏毅颇有心思的小卢氏还没少刁难刻薄于她。

    不过杨氏的确性子温厚,从来都是忍让躲避。

    苏毅看在眼里,倒是更多了几分怜惜,这一来二去便就诞下了苏予安。

    虽说有母凭子贵这么一句话,但杨氏始终心里清楚,自己出身奴籍,能被放了身契做大户人家的良妾就已经是幸运了。

    自己的儿子又非嫡非长,能平平安安的长大,给她养老就行,不求其他。

    而正是因为见杨氏心思正,所以苏毅就没像别的高门大户一样,把嫡子和庶子分开教养,而是一视同仁,都带在了身边。

    后来崔氏入府,杨氏也依旧恭敬礼重。

    崔氏本就是个好性子的书香门第闺秀,见杨氏安稳老实,便也相处的很融洽。

    即便如此,杨氏还是总在儿子面前耳提面命,让他一定要敬重兄长,爱护姐妹,孝敬父亲和母亲。

    这里的母亲指的是崔氏,杨氏为妾,她只能被称姨娘。

    约么是完全继承了杨氏敦厚温和的性子吧,加上在府里也从来都是和睦,未有过被区别对待的时候,所以苏予安当真是养出了一身好脾性。

    他读书不及苏予珵厉害,但也绝对不逊色太多,从他科考时候也在榜上二甲以内,便可看出来。

    兄弟俩一个是二甲榜首,一个差不多是榜尾。

    这成绩自然也不错,接下来就有了官身,和嫡兄一起进了翰林院。

    要说苏予安有个什么缺点呢,大概就是太过于保守内敛,事事都想周全,总害怕得罪人,不敢出头。

    在家里头,苏知意和苏珺宁之间不和,苏予珵敢训斥,他却从来不说话,或是开口就劝和,在外头,也素来是躲在父亲和大哥身后,能不出面就不出面。

    小时候是谨记杨姨娘的话,记得不能太过冒尖儿,抢了嫡兄的风头,后来慢慢成习惯了,竟就有些养成了不愿担事儿,但风险的性子。

    读书的时候不显什么,入朝为官就将他这短处给显出来了。

    苏予珵日日和他在一起,最先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便有意无意的开始历练他。

    兄弟俩感情好,苏予珵从不会想着说,庶出的弟弟太优秀,压过他,他会面上无光什么的。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才是苏毅常教的话。

    环境总是会改变人的。

    尤其是官场这样复杂的地方。

    在苏毅和苏予珵的引导,以及官场前辈的指点下,苏予安的性子算是慢慢被掰了回来。

    当然,前提也是苏予安的确有能力做好差事,否则就算敢担事儿了,那也办不好。

    他成长起来了,也算慢慢摸到了自己的路子。

    苏予珵比他更缜密,办事更利落干脆,适合走职官的路子,往刑部、吏部、户部,这些地方去就很好,而他呢,性子温吞,爱钻研典籍,做言官文臣就很好。

    算是能接上父亲的半个班儿。

    这一点在苏毅问起他们兄弟俩对各自前程的看法时,他就坦率的说了,当然,也是得到了家里的支持。

    兄弟两个正好能在朝中互相扶持。

    仕途顺了,接着便是成家。

    一番相看后,定了武家的嫡女。

    武家的门第要低苏家一些,所以配苏予安算是武小姐高家,倒也般配。

    尤其苏予安自己已经有了官位,仕途不错,样貌也好,故而这婚事就定的很顺利。

    成婚后,武氏与苏予安感情也挺好的,只是不像苏予珵和方氏那般如胶似漆的亲昵。

    就比如夫妻俩极少有牵手或拥抱的时候,虽然彼此熟悉,心里也有对方,但就是没有什么热烈的感觉。

    大约相敬如宾这四个字用来形容他们夫妻俩是最合适不过的。

    造成这现象,应当是两个人的性子都有些温吞内敛的缘故。

    苏予安就不用说了,武氏么,是被家里教的。

    武家其实是有些重男轻女的,概因武氏是嫡女,日后必得要嫁人做主母的,所以才有认真教养。

    但这里的认真教养,指的是女则女训,中馈家务,相夫教子一类的东西。

    所以武氏的确是一个合格能干的,操持内宅的好手,但在诗词歌赋,音律丝竹这些东西上头,确实属于平常的那一类。

    苏予安是男子,和妻子讨论些诗书琴棋还可以,但武氏不大对得上他的水平,只能与他说两句家里的琐碎。

    这一来二去,没有话题,亲昵不起来,便就只剩相敬如宾了。

    但还好,以这个时代的标准来看,武氏是个很合格的妻子,从不会因为这些事情而心生怨怼,反而觉得和苏予安这样也挺好。

    虽然免不得羡慕兄嫂的相处方式,但夫妻俩也都没有其他心思。

    而武氏有一点倒是让方氏羡慕,她真是子嗣缘分极好。

    成婚次年就生下了长子,隔一年半又有孕,生下了女儿。

    郎中说不好生的太过密集,对身体不好,所以苏予安特意叫开了药给她补养身子,又做避孕用。

    可这么喝了三年药,刚一停,竟就又有孕,诞下了次子。

    虽说后来方氏一胎生了俩儿子,一次就追上来了。

    但不得不承认,武氏一个接一个生的时候,方氏可羡慕坏了。

    要说这也是分体质,分人。

    武氏四十二岁的时候才生下了最后一个孩子,是个小女儿,算一算,她和苏予安之间一共有三子两女。

    虽说是一辈子都没有轰轰烈烈过,但也算是和和气气的携手了一生。

    当然,这其中还是有小插曲。

    武氏三十五岁那年,怀上了第四胎,此前因为苏予珵没纳妾,所以苏予安也没动这个心思。

    那一阵子武氏刚有孕,他却正逢升官儿,所以少不得有些人恭贺,就常常饮酒晚归。

    因为不便去正院打搅,所以就歇在书房里了。

    没想到就是这么一段时间,便被前院儿里新进府不久的一个小丫鬟给钻了空子。

    苏予安酒后晚归,那丫鬟买通了书房的看门小厮,前来伺候,便爬上了苏予安的床榻。

    仅仅这么一夜,苏予安醒来发觉便是大为恼怒。

    毕竟这丫鬟爬床在体面人家里头是极为叫人不耻的。

    不过念及武氏有孕,不好大动干戈,惊扰了她,所以苏予安就直接将那丫鬟喂了避子汤,赶去偏僻处当差了,并且整顿了前院。

    可没想到那丫鬟心眼儿多,竟偷偷扣喉咙眼儿,把那药给吐了出来,而后闷不做声的等了两个月,确定自己有身孕后,便直接闹到了武氏面前。

    虽说武氏好脾性,但多年的养尊处优如今又有孕,加上她这人规矩观念也挺强,所以还是被气着了。

    尤其那丫鬟不是好好说,而是上来就哭闹,武氏听完过程,便就腹痛不止,吓得府里赶紧请郎中。

    苏予安回来后,就被苏毅和崔氏叫去训了话,后来这丫鬟终究没有被留在府里,而是送到郊外庄子上去了。

    苏家不是不许有妾,而是需要妾室安分守规矩,可这个丫鬟一瞧就不是,所以势必就留不得这么个祸根。

    经此一事,苏予安和武氏夫妻两个之间倒是还更亲近了些。

    后来那丫鬟生下了一个女儿。

    武氏知道后,便派人把庶女接了回来,养在了自己膝下。

    谁知那丫鬟不依不饶,还想着回府里做姨娘,在庄子上闹个不休。

    泥人也有三分脾性,武氏问过了苏予安后,便直接发话,叫那丫鬟在庄子上当差了,苏家二房的五小姐,和那丫鬟没有关系。

    再后来,苏毅和崔氏都过世以后,苏予安和武氏都想着不能一辈子扒在兄长身上过日子,反正苏予安也有朝廷赐的官邸,便就这么商量着搬了出去。

    彻底的自己当家了,武氏倒是比闺中时候活的更自在些。

    和苏予安两人,儿女绕膝,相敬如宾了一辈子。

    要说两人之间完全没有爱情,那也不见得,可能是都不善于表达,藏得太深吧。

    晚年时,武氏身体弱些,总是缠绵病榻,苏予安虽不多说话,却也就日日陪着。

    后来武氏还是先过世了,苏予安关了门,一个人在房里守着妻子的遗体,默默哭了许久。

    或许是舍不得彼此吧,武氏过世后一年,苏予安的身体也不好了,两年后便也跟着去了。

    人与人之间总是不同的,或是轰轰烈烈,或是平平淡淡,但这其中却都是真切的情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