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东汉末年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友情

第一百九十一章 友情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重生东汉末年 !

    对于王允一案,郭斌只是因为历史上其本人太过功利主义,丝毫没有考虑到貂蝉身为弱质女子,若是真的成为其达成政治目的之工具,则其命运之悲惨,在这个乱世之中是可以想见的。

    不过,后来郭斌也想明白了。在这个时代的士大夫眼中,以区区一个弱女子的命运来维系大汉朝廷绵延数百年的国祚,这简直太划算了有木有。郭斌相信,若是他将这个事情以故事的形式讲出来,如果可能的话,此时的许多士人会很乐意以身相替的。

    因为在此时,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是强悍到郭斌所无法理解的。他们为了自己的名声,为了自己家族的发展和兴盛,所能做出的自我牺牲,远超现代人想象。这种以家族为重的思想观念,促使他们可以牺牲自己以赢得自己乃至家族的好名声。在这个举荐制度盛行的时代,家族之中出现一个名声极好之人,有的时候便可以成为家族晚辈出仕的跳板。所谓的家学渊源,有的时候指的是家族的文化底蕴,有的时候,指的则是家族中的道德声望。

    因此,这样一种连通社会上层与社会底层的狭小渠道,便造成了如今好名声即一切的社会现象,而家族观念,则仿佛为这种社会现象注射了一针兴奋药剂,使得此时的士人疯狂地追求好名声。袁绍所以在父母相继亡故后“隐居”京师洛阳,为的不也是好名声吗?

    这种深植于国人内心深处,直到现在仍然在发挥作用的家族观念,既是自周朝宗法分封制确定后被朝廷所认可,并逐渐制度化的产物,更是现实生活中的需要。这种观念外化的表现,极现实的便是生产资料的共享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

    就拿远在阳翟县的郭家庄来说,郭全的父亲郭永,既是郭家庄的庄主,又是郭氏一族的族长。在崇尚祖先崇拜的中国,郭氏一族族长的身份便可以将郭氏族人聚集在一起,更为郭永在平日里处理庄中事务之时增加了一层无形的光环。

    当然,正因为郭永是族长,与他崇高威望相并存的便是保护族中父老的义务。因此,他会在郭斌与郭嘉的父亲去世后,经常接济其母刘氏。而如今郭斌出人头地了,成为几百年来一直默默无闻的郭氏一族的骄傲,刘氏在郭家庄中身份陡然上升极多,却依然对郭永恭敬有礼。

    在法理上说,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整个天下都是天子的产业,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则既是天子政治意义上的臣民,也是其家族意义上的子民,所谓君长如父。在儒家所解释的一套法理上,天下人都是天的孩子,而天子则是上天的嫡长子。因此,按照这种说法,在血缘关系上,天下人是一家的,大家都要尊重天子大宗的地位,也要极力维护天子大宗的地位和权威,说白了,大家都要效忠天子。

    正是天下人所认同的这种法理,士大夫们才觉得,若是能因为牺牲貂蝉这一弱质女子的幸福来维护住这种法理上的正确和制度上的延续,那便是大赚特赚的好买卖。也正是因为大家所认同的这种法理上的正确性,许多思想保守的现代人,也会为了名声或者说面子而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能丢了面子,坏了名声。这种人又被称为憨厚,或者是“好人”,很大程度上,便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思想的巨大惯性所造成的。

    然而,想通了并不代表赞同和支持,郭斌这个生活在个人主义开始萌芽并发展的21世纪的人,虽然可以理解历史上王允这种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一小撮人幸福的行为,可毕竟心中是有疙瘩的。

    即便是到了现代社会,这种行为依然在哲学上备受争议,以此为题材的电影与小说也一次次地拷问着人们的内心。

    设置一个简单的情境,世界末日来了,一群人被困在了一处封闭空间中。这里缺乏食物,若想要维持大家的生存,需要每日抽出一个人来大家分食掉。这是典型的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牺牲小部分人幸福的例子了。若是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可以看一下一部零八年的老电影,名字叫做《逃出冰魔岛》。

    经过几天的思索,郭斌终于迈过了心中的那个疙瘩,通过与戏志才等人商议,他也定下了暗中帮助王允的策略。

    此时的郭斌,听到袁绍提到此事,心中了然。他所担心的与袁绍相同,就怕张让明的不行来暗的,非要将王允置于死地。当下,坐直了身子,身体前倾,放低声音道:“若是不落在明面上,小弟自然愿意一尽绵薄之力,本初兄,心中可是有了成算?”

    看到郭斌答应了,袁绍大喜,道:“原本为兄也有了主意,只是尚不太成熟。如今有了潜阳相助,此事定然能够成功!”当下,将他的计划说与郭斌听了。

    原来,袁绍早就找了一个武功好手,就是为了随身保护王允。然而,这个人虽是武林中人,却不可能日日夜夜长时间跟在王允身边。因此,在袁绍的计划中,有了何进这个大将军和朝中一众大佬的支持,王允要逃出京师不难,可是若要在江湖上流落奔波,怕是用不了多久便有性命之忧。

    说到这里,郭斌算是明白了袁绍的来意,他是想要将王允托付给自己,使得他能够在逃难的路上有个安稳的所在。

    当下, 郭斌敛容道:“本初兄的意思是?”

    袁绍面上首次露出犹豫不定的神色,口中嗫嚅着,却没有开口。一旁的曹操却忍不住了,开口道:“本初何必作此态?潜阳又不是外人!”遂转向郭斌道:“潜阳,为兄知道这件事你很为难,可王子师的性命不可不救。待王子师从狱中获释之后,为防小人刺杀,便改名换姓,逃出京师,这个为兄都能办得了,本初也有办法。可出京之后,这个存身之地却不好找了。我们思来想去,这件事还是要着落到你身上。”

    郭斌道:“孟德兄的意思是,让王子师寄住在我伏龙山庄?”

    袁绍也回复了挥斥方遒的神态,道:“便是如此,为兄就是怕为潜阳带来危险。”

    郭斌听了,知道自己无法拒绝,况且这王允是要改名换姓的,寄住在伏龙山庄乃至阳翟县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以目前阳翟县的治安状况和民心,可谓铁板一块,若有人想在阳翟县做坏事,那可真的要仔细掂量一下才好了。

    袁绍虽然是汝南大族的长公子,却只是个后辈罢了,若是将王允安排过去,或许照料不到;而曹操,虽然已经被天子任命为济南相,可他尚未曾上任,况且便是他抵达济南后,以他的手段,也要经过一番搏杀方能将济南国中的关系理顺,若将王允安排在济南,的确多有不便。

    只有郭斌,拥有一块势力的后花园。以他的威望,在阳翟县中可谓说一不二。如今颍川郡治转移到了阳翟县,附郭的县令赵云,便是郭斌的师兄,那是绝对的自己人,因此将王允安排在阳翟县,可谓万无一失。

    不要觉得这个是袁绍与曹操坑郭斌这个老实人,在他们的眼中,这非但不是坑害郭斌,反而是在帮他。所谓花花轿子人人抬,在官场上尤其如此。别看郭斌如今升迁得快,又极得天子的看重,在士林之中声望也极高,可那都是虚的。

    官场上讲究的就是个人脉,一旦有事,说不定谁就能帮得上你。所以在官场上广泛结交朋友,定然是没有坏处的。

    在袁绍看来,郭斌如今升官很快,堪称当红炸子鸡,许多攀龙附凤之徒便扑了上来。这些个投机之辈,在你顺风顺水的时候还可以为你出力气,可你一旦走了霉运,怕是一个上门的都没有。今天看到郭府门前的状况之时,袁绍更是暗暗为他忧心,适才说郭府门庭若市之语,并非全然都是玩笑。

    在袁绍的眼中,虽然郭斌目前在朝中的呼声很高,可毕竟阳翟郭家并非豪族,郭斌在官场上又没有什么助力,之所以能走到如今这一步,全是他郭斌自己的努力与其一次次的搏命换来的。如今的郭府虽门庭若市,郭斌在官场上却根本谈不上什么底蕴。如今尚显不出来,可若是有一天郭斌骤然得当大任,势必会在人手上捉襟见肘,在这种事情上,固然无法与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的汝南袁家相比,甚至较之许多地方上的豪族也颇有不如。

    而所谓的士林声望,最多的还是京城的舆论,盖因京师洛阳,便是天下的文化中心。若是你在京中士人心中声望高了,传了出去,便成了你在士林之中有了声望。而京师之中舆论的最前沿是哪里?太学!

    太学生固然极易受到朝中重臣的影响,却又是相对独立的。在杨赐见到郭斌之前,京中大佬们对郭斌虽然关注,却绝谈不上看重不看重的,因为当时的郭斌身份太低,尚未放在他们眼中。而太学之中则不同,郭斌在太学生中的声望无需赘言,可这在实际上却并帮不上郭斌什么忙。

    只有跟其他人一样,同时获得了京中大佬的看重和太学生的推崇,才算是成功。因为太学生在士林之中只是处于极低的地位,若无京中大佬的看护,你便是有了好名声,也极难在官场上获得助力。

    这些事情,郭斌如何不晓得?可是他心中虽颇不以为然,却对袁绍与曹操为自己的操心而暗暗感动。当下,与二人商量了如何从京中离去,又如何一路护送着王允回阳翟之后,二人便高兴地离去了。

    郭斌站在门口,看着二人乘马远去的背影,心中暗暗伤感:“此番一别,待再相见时,这份友情不知道还在不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