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盛唐不夜天 > 第187章 chapter.187

第187章 chapter.187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盛唐不夜天 !

    狄仁杰和张仁愿两个人要走的事情让李显有些猝不及防又似乎……并不意外?说实话在神都那边能够让李显看的上眼的人并不多,张仁愿算一个,狄仁杰算一个,其他还有几个,李显还曾经跟郑玘说过,等两边的朝廷拆分重组之后,他想要给狄仁杰一个宰相之位。

    当然这件事儿娄师德也知道,李显当时还担心娄师德不高兴,毕竟宰相多了就会分出权柄,当年李治用了一辈子奠下的大好基业经过这一场内乱也就付之一炬了,李显一想到将来还要努力压制分化宰相的权利整个人都不好了。

    尤其是如今郑玘也是宰相了,他分权就相当于分郑玘手中之权,而究其原因不过就是要推举皇权,然而如今的皇权却似乎是在自己手上,也就是说……相当于他要跟郑玘争权?

    我了个大去啊!李显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过现在他不想去思考这个问题,他更想去劝劝狄仁杰和张仁愿,这两个人辞官的原因其实他也知道,无非就是跟他和李旦差不多,心中有愧罢了。

    张仁愿跟李显交过手,李显把他折腾的苦不堪言,而且李显对这个人也不是很了解,所以他先找到的是狄仁杰。

    狄仁杰见到李显就直接跪了口称庶民说的是:“参见殿下。”

    李显连忙将狄仁杰扶起来说道:“我之来意狄翁应晓,别的我就不多说了,如今大唐天下百废待兴,正是需要狄翁这等人才出力之时,狄翁如今却撒手而去,可是对朝廷有何不满?”

    狄仁杰平静的看着李显,他听了之后温声说道:“正因为百废待兴,才更不应该让我等失德之人占据朝堂,当年高宗对我恩重如山,我却险些不能保他儿孙,我愧对高宗啊,还请殿下允我为高宗看陵忏悔吧。”

    谁是谁非的问题李显一点也不想争辩,这特么就是个无解的命题!武曌姓武没错,可是在时下人的眼中,她嫁入了李家就是李家的人了,自古以来,皇帝若是没有亲政的能力,太后临朝的事情并不少见,在必要的时候宁可让自家女人主事也不能让权柄落到外人手里,这是自古以来的共识了。

    谁知道出了个女皇帝呢?李显索性避开不谈只是说道:“狄翁心意我懂的,当年若不是有狄翁左右斡旋,只怕我在长安也呆不安稳,能有今天也全靠狄翁,更何况我总觉得错过的人才能更明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昔日逆周之人我能用的并不多,而经过这次分裂,故人凋零,我亦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狄翁若是还要推辞,若他时他日大唐又面临重蹈覆辙之祸,狄翁难道就不会更加愧疚吗?”

    “重蹈覆辙?”狄仁杰定定的看着李显。

    李显叹了口气:“现在世人只知有摄政王而不知有圣人,并非幸事啊。”

    狄仁杰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殿下既然懂得这个道理,便不会让大唐再陷入战乱。”

    “可是我总要用人,我身边的人也并不一定保证能够像我一样清醒不是吗?若是他们做出什么事情怎么办?”

    狄仁杰若有所思:“殿下的意思是……”

    李显直接说道:“我需要有人分我权柄,更何况当今之世只有两位宰相,狄翁不觉得太少了吗?可是如今让我选出能够胜任宰相之位的,却也千难万难,我不欲将就,狄翁若是真对阿爹有愧,便帮我一帮又如何?还是狄翁更加在意世人之语?”

    狄仁杰听到这里就明白了李显的意思,这位摄政王的意思就是在圣人能够亲政之前不能让任何一家独大,他不行,宰相也不行,所以分权是必须的。

    李显说道这个地步了,狄仁杰再推辞似乎就不太好,只是李显当时却并没有跟他要答案,他很体贴的来了个三顾茅庐,狄仁杰说的也没错,毕竟他曾经效忠大唐,又转投武曌,现在再启用他必然会各种风言风语传出,李显不能杜绝这种事情,却也要尽最大的可能将这种舆论降到最低。

    同时他还派人制造舆论,渲染狄仁杰的各种睿智形象——狄仁杰在百姓之间的评价还不错,毕竟一个公正廉明的官员还是很难得的,而狄仁杰的声望在士子之间也不算很差,他本人持身甚正,除了曾侍伪朝这一点之外就没什么大的污点了。

    狄仁杰自然明白李显的良苦用心,他本人倒是看开了,只是跟李显说道:“殿下就不要着眼这些小事了,狄某既然做出了如此选择,难道还会想不到有何后果吗?”

    李显看着狄仁杰根本不在意的样子不由得十分佩服,他跟狄仁杰接触的并不太多,但是到了今天才深刻的领悟到,跟外表的温和不同,狄仁杰的内心是十分刚强的。

    既然狄仁杰都不在意了,李显也就不折腾了,他转而问道:“狄相可知张仁愿此人如何?”

    狄仁杰知道李显的用意立刻说道:“张将军是个实在人。”

    实在人,李显琢磨着这个评价,也就是说张仁愿和狄仁杰不同,他是彻彻底底女皇的人?李显思索了一下还是派人跟张仁愿接触了一下,派去的人是李贤,李显觉得张仁愿大概不想见到他或者郑玘。

    也不知道李闲跟张仁愿说了什么,他还真的乖乖的回来了,而李闲……李显也跟武曌通了气,武曌如今虽然当了太皇太后却也不是什么都不管,李显也不可能软禁她,只不过什么权柄都没了,朝上也没什么她的人,她能做的也就是偶尔出言指点一下李重义。

    李显乐得让李重义去接触武曌,别的不说,武曌身上的智慧不服不行,而且她有她看问题的方法,李重义跟李显和郑玘相处久了说话做事都有他们两个人的影子,李显却还想让他看问题更加全面一点。

    毕竟无论是他还是郑玘都没有站在君的立场上看带过这个国家,这也是李显从来不想当皇帝的原因,他觉得自己的立场一致没有办法达到为君该有的高度。

    武曌退位当太皇太后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她把岭南那边给坑了,六诏王本来还想趁着这次壮大自己的实力呢,要不然之前他们为什么会主动要求帮助李显?还不是想要趁机浑水摸鱼?

    结果鱼还没摸到反而惹了一身腥,到最后还是要向大唐俯首称臣——不低头不行啊,如果是他们两家经过了惨烈厮杀最终有人赢了,然后他们自然可以趁机脱离大唐,现在虽然看上去是他们自治大唐也给了他们很宽容的政策,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谁甘心当别人的附属呢?

    如今人家两家整合了,虽然看上去是百废俱兴,可是却也相应的砍掉了很多之前不好下手“尾巴”。

    好在李显也知道六诏的想法,表面上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感谢之类之类的,赐给了他们很多金银珠宝,也算是安抚了六诏王。

    然后就是突厥,突厥这个民族……真的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那种,他们的人数其实不比汉族少,只不过是因为部落太多,部落与部落之间经常打仗,而他们又没有出现一个能够像是祖龙那样一统天下的人物,所以十分分散。

    之前突厥已经蠢蠢欲动了,只不过大食比他们快了一步,而李显这边用雷霆手段迅速镇住了大食之后,突厥也就继续观望了,李显明知道突厥那边有异心,却还是不得不耐下心来跟他们虚与委蛇,以拉拢安抚为主。

    只不过在东/突/厥阿波干可汗阿史那环来求亲的时候,李显还是沉默了。

    阿史那环是阿史那骨咄禄的弟弟,之前阿史那骨咄禄起兵反唐被打败了之后,大唐虽然是赢家却也不能直接接受这些突厥人,人家也不服教化,最后只能再立了一个可汗,这个可汗就是阿史那环。

    和亲一向是古往今来安抚外族人的一种手段,只是让自家女孩子背井离乡的去嫁给一位突厥可汗,并且这位可汗年纪已经不小了,李显总有些于心不忍。最主要的是,李家宗室已经都死的都差不多了,如果要从李家选的话,唯一能够嫁过去的就是李旦家的女孩子了。

    李显自然不愿意,郑玘听了之后很淡定:“这也无所谓,大不了选个良民之女封公主嫁过去便是。”

    李显有些怏怏的说道:“凭什么不是他女儿嫁过来啊。”

    郑玘看着李显半晌才问道:“那你要让谁去娶?”

    阿史那环倒是有正当妙龄的女儿,但是问题是他们这边没有合适的男孩子啊,李旦的长子李成器倒是年纪差不多,然而那是嗣王,让突厥女当他的王妃不太适合。李成义和李隆基就不说了,这俩人年纪不够。

    到最后还是李冲让自己的儿子娶了突厥公主这件事儿才算完,折腾好了这些外族,李显已经头晕脑胀了。

    一想到整个朝廷都还要面临着大换血,他就止不住的头疼,郑玘倒是想帮他,但是很多事情都要摄政王批准了才行,李显直接将摄政王的大印丢给了郑玘:“你去吧,我要休息。”

    郑玘无奈:“那你也不能什么都不管,到时候大朝会上你还能跟以前一样装死人吗?”

    李显听他一说就想起少年时期自己懵懵懂懂被武曌推向前台,在大朝会上一直装雕塑的事情,不由得微微一笑,只觉得人生际遇当真奇妙,那个时候他每日想的都是怎么才能保住小命,哪里想得到有朝一日能够成为这个大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呢?

    郑玘顺手将他拉起来抱在怀里一边卿卿我我一边处理公事,李显嘴角一抽,不仅仅是他,当年那个持身甚正的郑玘大概也回不来了。

    他低头一看就看到了郑玘正在翻阅的是对武氏的处理结果,或者说是有人申请废除武氏七庙。

    李显有些不忍心,却也知道不能不这样,武氏七庙的存在相当于大唐的一个耻辱,不毁不行,并且不仅仅要毁掉,还要将之前的追封全部剥除。

    李显忽然就叹了口气:“太皇太后聪明一世到最后还是棋差一招。”

    如果是李显的话,到了这个地步他估计会直接立太平公主为皇太女,女皇怎么了,她都能做了,太平公主不能做?

    可惜武曌到底是被这个时代局限了,女儿嫁出去了就当成了薛家的人,在继承人这方面居然压根没有想过太平公主,然而在李显看来,太平公主比武家那些废物好多了。

    郑玘也想到了这一点,不过他跟时下大部分人一样觉得这样有点难以接受,所以并没有顺着点评只是问道:“武三思等人你要怎么处理?”

    虽然武承嗣已经被废杀了,武攸宁也被抓了起来,但是武家还真不是就这么几个人了,如果真就这么几个武曌也不可能把持朝廷那么久,只是一想到这些人做过的那些破事儿李显就有点烦。

    “还能怎么样?夺其封号,废为庶人,流放岭南吧。”李显是很想将武家人全干掉的,虽然现在看上去武家是输了,然而到底还是太皇太后的家族啊,等过个十年八年,所有事情烟消云散,他们能不抖起来?

    现在不压下去以后就压不下去了,这些年来李显对于世家的生存能力算是有了深深的体会,只要有机会绝对不能给他们留下任何可能!

    郑玘对这个处理倒是一点也不在意,然后他又问了一句:“太平公主……也要跟着改封号了吧?”

    李重义等级,太平公主的辈分直接升级了,本来若是李显等级,她便应该是长公主,如今则要变成大长公主了。太平公主到如今不过二十六岁,封号却变了好多次了,只看记录也会让人觉得无比唏嘘。

    其实这些宗室之内的事情总是好处理的,难以处理的则是大周的朝臣,这些人之中不乏跟张仁愿一样请辞的,李显直接都批准了,而剩下一些硬挺着不肯走的李显则有些头疼。

    结果就在他头疼的时候,郑玘直接去找狄仁杰了,然后狄仁杰就快刀斩乱麻的将这些人统统给撸了下去,变成了平头百姓。李显知道之后目瞪口呆了半晌,才反应过来:大周也不是一块铁板啊。

    等这些东西都折腾完了之后,李显看着重又热闹起来的长安城,微微叹了口气,现在长安城虽然看上去繁华,然而天下经过战乱的地方太多了,恐怕要休养生息好多年才能起来。

    不过这样也好,正好腾出了手让李显大展拳脚,当年他因为自身势力有限而不能做的事情,如今都能做了。

    第一件事儿大概就是修路,修路花费巨大,但是好处也是很多的,起码联通了全国各地,交通方便了,百姓们就能够走出家门而不是一辈子都困在一亩三分地里。

    只不过修路的钱的确是需要太多,大周之前的国库已经空了就不用说了,长安这边经过多年征战也只剩下了薄薄的家底子,对于这个,李显实施了后世那种方法——设计路线是朝廷的工作,修路权可以放出去,然后让花钱修路的人收过路费,当然也不是什么路都能收过路费的,只有经过朝廷认可的才可以收,随便收费的一经发现那就等死吧。

    然后就是组建水军,大唐的水军其实有跟没有差不多,从人数到武装都不如陆军,也是因为目前打仗的地点都是在亚洲大陆上的原因,但是李显知道将来说不定早晚要和日本或者别的国家开战,现在组建水军一点都不晚,而且就算不用来打仗让他们去出航也是很好的。

    李显之前派出去的那一队船队如今已经回来,带回来许多的香料珠宝,这些东西到了长安就直接被抢没了,李显看着一箱一箱的钱往自家的钱库里抬一时之间也颇为惊讶。

    商人们似乎发现了商机,只可惜他们不敢随便出海,毕竟还是太过危险,李显干脆就直接让朝廷组建了船队可以带着商人们出海采购,当然啦,钱自然也不能少收,而且这只是商人们搭船交的钱,他们从外面带回来的各种奢侈品还要交关税,一来二去这钱也不少。

    李显将这件事情交给了李闲去做,一开始李闲还担心会没人来,结果没想到商人们报名那叫一个踊跃,只可惜船队只有一队,只能让那些商人排队来了,这一船队出去再回来,商人们赚了个盆满钵盈,连朝廷的国库也开始充盈了起来。

    一时之间户部尚书陆明尚都顾不得跟李显哭穷开始眉开眼笑的每天看着户部的钱财日益增多。

    李显甚至还折腾出了个旅游业,时下各种户籍官制非常严格,基本上很少有人能够走远,但是李显利用朝廷资源弄出的旅行社可以直接查到每个人的户籍,然后通过旅行社报名,怎么去的再被旅行社怎么带回来,赚了钱不说,管理上却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只不过有一个问题非常严重就是……宵禁要不要取消。

    李显对于宵禁其实是挺不感冒的,虽然宵禁只是禁止大路上,而坊内没有这个说法,但是终究有所限制,长安作为大唐都城,在旅游业渐渐发展起来之后就成了人流量最多的地方。这年头有钱人已经不会再继续秉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了,大好的夜生活等着他们呢。

    夜生活如果发展起来的话,长安的各种税收估计能够翻好多番!到最后在宰相们的支持下,李显到底还是废除了宵禁,至于治安问题……让金吾卫加强管理,昼夜轮值,当然工资也会高一点。

    自从大唐重新合为一体之后,李显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他做的事情全都跟钱有关,弄陆明尚对他十分推崇,恨不得拜师学艺了都。

    匆匆十年而过,李显用了十年时间,将大唐一点点的打造成了整个世界最为先进强大的国家,他自信就算再过五十年一百年,大唐也依旧能够领先世界,更何况很多他知道的却不适合当下的政策都被他写下来了,只要后来人还能沿着这条路走,就坏不了。

    十年的时间,足够李重义从一个小包子长成有为青年,李重义在四年之前就娶了皇后,是娄师德的孙女,从那个时候开始李显就一点点的将政权过渡到李重义手上,他在放权,李重义感觉得到,却并没有排斥。

    然而如今,他却是有些慌乱了。他十九岁的寿宴过后,本来应该已经离开的李显却又折返回来,他看着如今英俊高大的李重义微笑着说道:“圣人,该给我换个封号了。”

    摄政王这个封号终究不是一个正经封号,从古至今都是权宜之计,李显早就想要摆脱了。

    李重义听了之后本来有些醉醺醺的头脑立刻清醒了,他有些惊讶的看着李显:“叔父……叔父这是何意?”

    李显温和的看着他:“我能做的我都已经做完了,接下来就要看圣人的了,我总在这里,圣人就永远不能独当一面。”

    李重义立刻有些慌乱:“叔父是不是听到了什么?我……我从来没有猜忌过您……您……”

    李显摆了摆手说道:“不是这样的,其实当年我一直想的就是当个闲王,逍遥一生,却没想到最后却是劳碌了半生,如今圣人长大,已有明君之相,我心甚慰,也该实现年少时的愿望啦。圣人就且给我留些时间让我亲眼去看看这大唐天下吧。”

    李重义看李显如今两鬓已经隐隐有风霜之意,鼻头一酸:“那……郑相呢?”

    李显笑的有些调皮:“他当然是跟我一起走啦,好啦,圣人不要难过,我们这些老家伙走了正好让你们这些年轻人大展拳脚,圣人放手去做,若是有什么不妥我们还能帮忙一二。”

    李重义怔怔的看着李显半晌才强笑道:“那……叔父可不要忘了要时时来看大郎啊。”

    李显听到大郎两个字,脑海里浮现出当年包子模样的李重义,忍不住心头一暖,伸手摸了摸李重义的头,而后干脆利落的起身离开了大明宫。

    李显在宫中有特例,可以乘车,然而今天他却一步一步自己走出的大明宫,此时圣人寿宴的余波尚存,宫内宫外一片灯火通明,李显走出宫门就看到了门外牵马而立的郑玘。

    郑玘转头看着李显,那双眼睛在灯光的映衬下愈加明亮,他迎过去问道:“说完了?”

    李显点了点头,郑玘微微一笑:“总算是可以休息了。”

    李显忍不住取笑他:“我还以为你要工作到不得不致仕呢。”

    郑玘让李显先行上马,而后自己落坐李显身后双手将人揽至怀里:“我的愿望如今已经实现大半,又何必执着?走,我带你去个好地方。”

    李显还没来得及问郑玘就一夹马腹直接冲了出去,李显顿时倒抽了口气,心中有些无奈,也就郑玘有这个胆子敢当街纵马了。

    只是他没想到郑玘说要带他去个好地方,却直接将他带到了城外的一座山上,当他看到那足足有四层楼高的别院的时候颇为惊讶——他都不知道郑玘什么时候弄出来的这玩意。

    郑玘也没说话,只是一路牵着李显走,这别院之内一草一木都是郑玘精心设计过的,他带着李显一步一步的走上了最高层,李显发现这一层居然还有个类似阳台的地方,心中不由得有些恍惚,当年他好像的确跟郑玘复述过他穿来之前的那个时代的房屋样式,只是没想到如今郑玘居然跟大唐的建筑结合到了一起。

    郑玘拉着李显走到“阳台”之上,郑玘指了指北面说道:“看,这里能够俯瞰整个长安城。”

    李显远远的望过去,的确看到了距离不远的长安城,如今的长安城比当年已经大了几倍不止,被他戏称为一环的外城已经算是城中心了。

    李显看着长安满是灯火璀璨的样子,脑子里不期然就浮现出了一句诗:

    火树银花不夜天。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