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再建一个大汉朝 > 第一七五章 地方考盛况

第一七五章 地方考盛况

作者:一夜秋风起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再建一个大汉朝 !

    ps:  求月票!

    “卧底汉中?”庞统同样吃了一惊,旋即哈哈大笑,连连摇头:“这怎么可能?我庞统虽然目标较小,名声不显,但若要卧底汉中,我还没那个胆魄。”

    “那你准备如何控制张鲁,令其听你号令?”刘备眉梢微皱,一丝疑惑涌上心头。

    “主公可曾听过杨松此人?”

    庞统身子稍稍前倾,眸光闪着一抹诡异,嘴角略微翘起,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抬手之间,正欲滔滔不绝讲述他那迷幻手段,上首刘备长长一声哦,直接打断!

    “是不是那个贪而好利的小人杨松?”

    刘备眼放精光,一副幡然醒悟,后知后觉的模样,不顾下首庞统颓废,倍受打击的失落,继续道:“士元果真妙计,张鲁素来听信谗言,对杨松极其信任,只要利用金银财帛,便可以控制杨松,而只要控制了杨松,那么便是控制了张鲁!妙啊妙!”

    庞统叹了一口气,揖了一揖:“主公熟知天下之士,方才是真正令人敬佩,比之主公,统不过繁星比皓月,驽马比麒麟,差之甚远啊!”

    “士元这是何话?”刘备意识到打击了下属积极性,忙转口道:“若是没有你们这一帮贤臣良久辅佐,我便是知尽天下事又有何用?

    我负责把控大方向,但具体做事的是你们,若是你们做不好事情,即便是决策是英明的,得到的结果同样会是一团乱麻,每一个人皆有每一个的用处,休要妄自菲薄,看轻自己!

    士元!你是真正的贤臣。你办事,我放心!有这一点,足够了。”

    “主公!”

    庞统闻言,甚为感动,站起身来,长揖到地:“统得主公知遇之恩。非万死不能报!”

    “诶!士元......”

    刘备同样起身,转入殿中,伸手将其扶起,柔声道:“日后在我面前休要言死字,晦气!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能陪我走到最后,见证汉室的复兴之路!”

    “愿为主公马首是瞻!”

    ******

    接下来的日子里,一切都按照原定轨迹运转。

    糜芳这件事情在刘惠心中造成了阴影,但即便是这样,刘惠仍旧在第二天坚持带领反贪处官员继续监察各地贪污**现象。丝毫没有因为内心的疙瘩而影响工作。

    同样的,糜芳在受到了教训之后,果然恪尽职守,严格约束下属,但有下属仍旧心存侥幸而触犯律法者,不用刘惠言语,糜芳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置,所有的商贾知道风向转变。一时间变得特别安分,荆襄学子处处欢声笑语。

    见到这样的情况之后。刘惠的心结也稍稍有所开解,这样的结局或许才是最好的。

    曹贼与马腾的激战同样到了僵持阶段,宛城没有了典韦,曹操哭了一场,江陵失去了许褚,曹操同样伤心难耐。如今在潼关遇到了马超,曹操麾下四员战将一齐围战马超,不仅没有杀了马超,反而被马超伤其一,斩其一。

    曹贼感慨。若恶来、虎痴有一人尚在,又岂容马儿嚣张!

    马超之名,从此闻名天下!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一转眼便已经是炎炎夏日,比之六月的太阳更热烈的是学子们赶考的盛况。

    旁的郡县暂且不提,单单襄阳一城,便有七千学子参加地方政考,整个襄阳城内的所有驿馆根本找不到一间空房,即便如此,仍有数千人不得安置,刘备无奈,只能在城外搭起了百余座军用帐篷!

    幸亏刘备早已经得到了考试人员的人数,故而在之前的数个月内,已经在襄阳城内找到了十余处大型会场作为考场,其中便有每年祭祀所用的水陆道场。

    考试前一天。

    襄阳,州牧府。

    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池塘的金鱼似乎都难以忍受窒息的池水,一个劲儿地往上涌,张大嘴巴似要吞食空气,池塘上坐落着一段精致的曲折小桥,而在小桥的尽头处转出一锦衣华服男子,身着一件淡青色斜襟长衫,不论是衣襟还是袖口、压脚都是精工巧手而成,腰间一条琳琅玉带更是镶尽珠宝玉石,配着一个精致的香囊,更显华丽!

    幸得是刘备这样的龙姿凤表之人穿戴,气质非凡,否则定会让旁人觉得有些浮夸,甚至略带一股纨绔子弟的铜臭气。

    刘备身后依旧跟着一人,羽扇纶巾,锦衣长袍,绸缎方靴,整个装扮虽不及刘备奢华,但这儒雅气质却丝毫不比刘备差上一点。

    二人一前一后漫步而来,朝着另一端的八角亭方向走去。

    “孔明!明天便是大考之日了,事情务必要准备妥当,万万出不得差错!”

    “主公放心便是,整个襄阳城共有一十七处考场,每一处考场都设有四名官员监考,十名官员巡考,整个考场共有一百将士负责现场治安,绝对不会出问题的,主公放心。”

    刘备嗯了一声,对孔明这样的安排还算满意,顿了顿,又道:“那考试所需的试卷、备用笔墨纸张以及中场休息所用的茶水等等可曾齐备?”

    “主公放心,皆以齐备。”

    孔明轻摇羽扇,淡然一笑:“主公为了国考之事操心费力,思虑如此细密,真是我荆襄学子的福气,以考试取士,此等首创必定流芳千古!主公乃第一人也。”

    “咳!什么第一人不第一人的。”

    刘备叹了一口气,轻声道:“只要能挖掘出真正有才能之人,使得人尽其用,不得埋没,这便足够了。”

    二人继续往前走,孔明似乎想起了什么,一揖道:“对了!主公,此次考试过后,必定会择优录取,那么国考之士人数可有限制?”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各个地方的考生情况不一样,比如襄阳人文气息相对足,必然会比桂阳的学子更加适合参加国考,那么由此产生的各地人员数量不同,势必会引起某些官员的不满,若是中央体系没有各地官员执政,岂不是这种不平衡会越来越大,这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刘备顿了顿,深吸一口气,轻声道:“这样......保证每个地方务必有一人以上参加国考,而如襄阳等地,则最高人数不得超过三十人,你觉得如何?”

    “这......的确是一个办法!”孔明仍有一些愁虑:“不过恐怕会令很大一部分学子伤心,毕竟桂阳等地的第一名,未必会有襄阳落榜之人优秀!”

    “这个我知道!众口难调么,总会有一些人吃亏的,但一碗水端平的情况是不存在的,面对整个局面的安稳,我只能损失某些人的利益,待来年这些人自会有对策。”

    “希望如此吧!”孔明无奈应了一声。

    小桥尽头处,转过一片花圃,八角亭内端坐一人,见刘备、孔明二人赶来,忙起身一礼:“主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