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田园香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善后

第一百一十一章 善后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穿越田园香 !

    堂审结束,吴锐径自回了内衙,肖白、老左、小刘和赵汉被元和县的衙役们押去大牢暂时关押起来,择日会被押送回南山。

    围观的人群也就慢慢散开了。王月英和吕三娘随着人群一起走出了县衙,但是他们并没有马上离开,他们再等一个人。

    他们站在县衙一旁,宋秀才最后从县衙里走出来,来到他们面前,作揖对吕三娘说道:“吕老板,你吩咐的事在下已经办好了。”

    “有劳先生了!”吕三娘客气地回答到。“只是之后南山那边的事情,我这位姐妹仍然不是很放心,看来还要先生费力辛劳一趟了。”

    “吕老板、王老板放心。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我宋某人所做的就是为人解忧的事,南山那边我会一同前去的。如无其他的事情,在下就先告辞了。”

    说着,又作揖,转身离开了。

    “我还以为他是个读书人,看来也是个掉进钱眼里的家伙。”王月英听宋杰与吕三娘的一番回话,对宋杰的好感荡然无存。

    “月英不用惊讶,宋先生说的也是在理的。不过事情解决得这么容易我倒是出乎我的意料。”吕三娘说到。

    王月英也表示认同,她在吕三娘提出要找个讼师的时候,仍然担心就算有讼师为他们在公堂上状告南山县的捕快们,也不一定能定他们的罪。“是啊,虽然板子没有打成,但是毕竟给了他们一次下马威,稍稍能让我消消气了。”说着她又迟疑了一下,接着对吕三娘说道:“三娘有没有觉得吴锐今日堂审的态度,与以往不同,摆明是要那三人当替罪羊,好像很怕别人知道自己公务上的纰漏一样。还有南山县的三位捕快明显是心里有话要说,却都没有多说,怎么会甘心当替罪羊呢?”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月英,猜的是。前些日子,我在京城里的朋友在给我的书信中提到,吏部巡考之期日进,而我们这位吴大人,恰恰就在巡考名单之列。想必他忙着跟这件案子的纰漏撇清关系,也是为了巡考之事吧!”

    话说至此,王月英对这位吴大人又多了一点了解,她与吕三娘互望一眼,便结伴回家了。

    吕三娘派人送王月英回到了河头村。马车停在门口,脚还没落地,她便听到从门内传来的抱怨声。一听这声音,她就想起来一件自己未做的事情,他没有接陈守信回来。现在听陈守信在门内抱怨,看来也不用自己再去陈家老宅接他了,省去自己的麻烦,这样想着,心里倒是有些高兴起来。

    “你这么大声做什么,还有没有一副读书人的模样了?”王月英双腿一迈入大门,就开口训了大声抱怨的陈守信一句。陈守信背对着大门,听是王月英的声音,也不理会她说些什么,转身来到她面前继续抱怨:“你说好找车接我回来的,怎么一去就没了踪影,把我一人丢在老宅子里,你太不像话了。万一那老太太要是再对我起歹心,我该如何是好啊?”说着说着,语气中还略带点哭腔,看来周老太那晚的举动真是吓到他了。

    “大男人的,怎么还要哭不成。老太太再怎么害你,也是你娘啊!”

    “不,她不是······”陈守信脱口而出话,说到一半却又咽了回去,心有不悦。

    王月英见他欲言又止,像是心中有事,但没有多问,不再理他,自顾自地去看望博洵和阳阳,告诉他们赵汉一切安好,让他们放心。

    安抚了两个儿女之后,王月英走出他们的房间,看着晴朗的天空。她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情感,轻轻舒缓一口气,像是在放空自己。最近的事情发生的有些突然,如果放在以前自己可能会手足无惜,但她都能一一化解,自己这几年也成长了不少。不知为何,王月英想起了家,那个曾经模糊地停留在幼年记忆中的家。有高大爽朗的爸爸,有温柔贴心的妈妈,还有活泼的小黄狗。想着想着,不住地落下泪来。

    “娘亲,为什么哭了?”

    陈博洵从房内走出来便看见自己的母亲独自一人站在屋檐下默默流泪,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最后还是直接问了出来。这一问倒是让王月英吓了一跳,不想自己思乡的景象竟然被儿子看见。她轻轻擦拭眼角的泪水,微微转头对陈博洵说道:“无他。”然后又轻轻叹了一口气接着说:“娘亲,娘亲是想家了!”

    “想家?这里不就是娘亲的家吗?”陈博洵觉得奇怪,脱口说到。

    “娘亲想得是自己的······”王月英欲言又止,片刻之后微笑着说道:“是啊!这里便是我的家。有你和阳阳在的地方就是娘亲的家。”

    “还有爹爹,爹爹也要在。”陈博洵补充说。

    “好好好,还有你爹爹。”王月英笑着回答。

    像这样母子间的谈话机会其实并不多,在王月英来上国之后的记忆中,除了上次责问陈博洵私逃学院的时候单独谈过话之外,这次屋檐下的对话是第二次。谈话间,王月英记起自己答应陈博洵上学的事情,就问陈博洵:“博洵,你还想回书院读书吗?”

    “博洵想回书院读书。”陈博洵毫不犹豫地回答。

    “去别的书院或者娘亲为你在家找位先生单独教你可以吗?”王月英问。

    “博洵不愿意去别的书院,也不想别的先生授我学业。我在书院的几月时间里,感觉书院师长们教会我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书院师长们待我有一份情意,我对青阳书院也有了一份情意,博洵不想再拜别的门下,学其他学问。”

    “可是他们赶你出书院了。”

    “这也是博洵私自出院所致,怪不得师长责罚。无规矩不成方圆,他只是按书院的规定而行罢了。”陈博洵与自己的这番对话着实让王月英惊讶,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强的规则意识,谈论事情还能上升到情理的高度,看来青阳书院真是有两把刷子,不服不行啊!

    “那娘亲答应你,等处理完赵汉叔叔的事情,娘亲就再去书院拜访,一定要书院重新收你读书。”看着王月英坚毅的眼神,陈博洵不住喜上眉梢,拉着王月英的手不停地谢她,差点就要跪下磕头了,被王月英及时拦住,但是王月英在心里打定主意,下次就算是下跪央求也要让陈博洵重新回到书院。

    过了两日,邢捕头来酒庄告诉王月英,第二天赵汉便要和南山县的三个捕快们一起押回南山县了,问她是否要去送行。王月英告诉他自己回去送行,还打听了一行人启程的时间地点。

    第二天,元和县城外的十里亭。简朴的凉亭是当地人送别远行亲友的固定场所,离此地不远的岔路口将官道一分为二,分成南北两个方向。冬日里天气渐渐寒冷起来,不时地还飘起雪。押送赵汉和南山县的三个捕快的队伍已经来到十里亭休息,王月英迎上去和领队的捕快寒暄一阵又为每个人送上一牛皮囊桃花酒,说天气寒冷,路上喝点桃花酒暖暖身子。一众捕快衙役们听了都十分高兴,桃花美酒名扬在外,他们早就想尝尝了,只是囊中羞涩买不起,现在有现成的送上,当即接过来喝了一口,却暗自想跟别的酒也没什么区别甚至还有点酸。难道桃花酒与众不同之处就是这点酸吗?众人不知说些什么好,脸露尴尬之色,纷纷道谢将酒囊收了起来。

    王月英见他们尴尬的表情想再问缘由,又见在一旁带着枷锁的赵汉,问领头的捕快:“差爷,能否让在下跟赵汉单独说话?”

    “王老板但说无妨,邢捕头交代过要留些时间让你们主仆话别的。”领头的捕快一招呼,就有个衙役带着赵汉走了过来,让人卸了枷锁后与衙役走到亭子外。王月英不是一个人来的,除了随身的丫鬟彩蝶外,身后还有个中年男子,赵汉一看就认出来这个人是那日在公堂上为王月英打官司的宋秀才。王月英将宋秀才介绍给赵汉后说:“看你整个人憔悴成这样,在牢里肯定吃了不少苦吧!这次我请宋先生一同和你去南山,帮你解决你身上的案子。”赵汉听后不由分说,当即跪下给王月英磕头。他自己来王家时日不久,不曾想过王月英会如此一再帮他,真是让他感激涕零。王月英赶忙扶起他,在上国的日子里,最不喜欢的就是人动不动就要下跪磕头,这个风气让她深感变扭。

    “好了好了,不用下跪,不用磕头。相识一场,也算是朋友,互帮互助是应该的。”这么一说更是让赵汉感慨万千,主人居然把自己当朋友看待,想着又重重磕了两个响头。面对这般场面,王月英顿感扶也不是,不扶也不是。

    “赵汉哥,你别这样,夫人最不喜别人下跪磕头的。你起来吧!”站在身后的彩蝶察觉王月英的无奈,第一时间为她解了围。此时,领头的捕快也回到亭子中表示要启程赶路了。衙役拿着枷锁要给赵汉带上,王月英心里不忍看了彩蝶一眼,彩蝶心领神会地走到领头的捕快身边说了两句,悄悄将一锭银子递到他手中,赵汉便免了枷锁之苦。看着彩蝶的行为,王月英不免觉得好笑,她并不是笑彩蝶,而是在内心里嘲笑自己行贿、打点的伎俩也越来越熟练,嘲笑自己越来越像个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