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明末之成王败寇 !
被人利用的滋味肯定是不好受的,更何况是穿越之人吴帆徽,不过他没有勃然大怒,甚至没有任何的反应,其实从穿越的那一天开始,吴帆徽就陷入到一个复杂的漩涡之中,身处乱世,为了能够更好的活下去,谁都会做出一些异于平常的事情的。
周延儒告知吴帆徽这个事情,其实也不是出于善意,也是想着在暗中给温体仁种下钉子,在周延儒看来,身为状元的吴帆徽,肯定是会得到皇上重视的,最终是会被皇上重用的,到了那个时候,吴帆徽与温体仁之间捉对厮杀,岂不是很有趣。
吴帆徽变得异常的清醒,也逐渐看清楚了前方本还有些模糊的道路。
现如今的情况之下,被内阁首辅温体仁利用,不算是什么屈辱的事情,毕竟人家能够决定你的未来,而如何的操控这种被利用的局面,才是吴帆徽真正需要考虑的事情。
身为南京国子监祭酒,想着从监生之中想办法,集聚自身的力量,就好比是东林书院和复社一样,在读书人之中建立起来庞大的威信,进而巩固自身的地位,这看似是不错的办法,但吴帆徽知道,这是饮鸩止渴,自我欺骗,关键时刻没有任何的作用。
不管是东林书院还是复社,最终都沦落为党争的工具,大明王朝党争的最终目的,都是掌控权力,为自身谋取到最大的好处和利益,根本就没有想过改变王朝之中存在的痼疾,也没有建立起来什么武装力量,当农民起义的潮流,以及后金鞑子的洪流奔涌而来的时候,东林党人以及复社的成员,绝大部分都是望风而降,也有一些自诩为有骨气的东林党人和复社成员,选择归隐山林。
这没有任何的作用,在强大的武力面前,书生起不到作用,党争看起来是那么可憎,很多时候,他们只会让事态朝着更加糟糕的局面发展。
吴帆徽肯定是摒弃这条道路的。
温体仁出任内阁首辅,朝廷会进入一段时间的安宁阶段,不管朝中文武大臣对温体仁有着多大的意见,可温体仁实实在在做了四年多的内阁首辅。
不过这段时间,流寇的声势愈发的壮大,后金鞑子的力量也在逐渐的增强,特别是后金的皇太极,已经稳固了自身的权力,让后金朝着逐渐强盛的方向发展,反观大明王朝,内阁首辅温体仁,依旧是在排除异己,且执政的四年多时间,也没有拿出来任何改变大明王朝局面的策略和办法。
吴帆徽不能够白白的浪费时间,他需要实实在在的做一些事情,壮大自身的实力。
总是在南京国子监是不行的,但想着短时间离开这里,也是不大可能的。
吴帆徽面对的有两个棘手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如何面对东林党人和复社成员,这不是小问题。
东林党人和复社的力量,已经很强,但他们真正变得异常强大的时间,还需要好几年,现如今的他们,还不可能决定朝局的走向,无法直接干涉朝廷做出的任何决定。
吴帆徽是不是需要在这段时间之内,抑制东林党人和复社的发展。
办法不是很复杂,只要在国子监监生之中,灌输某些思想,打压东林书院和复社的威望,就完全可以让东林书院和复社受挫,不客气的说,在权力面前,东林书院和复社不堪一击,大清国建国之后,一纸诏书,复社就彻底土崩瓦解。
但这样做,得到好处的不是吴帆徽,更不是朝廷,而是浙党等其他的团体。
所以吴帆徽需要认真的思考,如何的又能够抑制东林书院和复社的发展,又不至于让他们元气大伤,让他们保持着与浙党、楚党等团体的斗争。
第二件事情是如何处理与内阁首辅温体仁的关系。
内阁的局势,段时间在之内不会发生重大的改变,还是会朝着原来历史的轨迹发展,吴帆徽还没有那个能力去影响皇上,恐怕就算是能够做到这一点,能够直接影响皇上,他也不会干,皇上的志大才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其缺乏执掌大明王朝的能力,更是没有办法根除大明王朝存在的诸多痼疾,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导致内阁大臣如同走马灯一样的更换。
温体仁能够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面四年多的时间,还是有着不一般能力的,面对这样的内阁首辅,吴帆徽肯定需要小心,至少不能够公开得罪温体仁。
依附于温体仁,也是吴帆徽决不能够做的事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现如今若是过多的依附和依靠温体仁了,那么等到温体仁倒台的时候,他也要跟着吃亏。
保持不亢不卑的态度是最好的,可做到这一点,几乎没有什么可能性。
回家之后,吴帆徽看到了桌上摆着的三封信函,一封是陈世渠的回信,一封是吴庆超的来信,一封是戴能祥写来的信函。
陈世渠的信函之中,主要说到了周延儒辞去内阁首辅之职,在京城引发了不小的轰动,皇上曾经异常信任周延儒,几乎是每件事情都要征询周延儒的意见,而且周延儒的很多建议也悉数都采纳了,这才多长的时间,周延儒居然因为身体原因,被迫致仕回家养病。
随着周延儒辞去内阁首辅之职,朝中攀附温体仁的官吏骤然增加,身为吏部员外郎的陈世渠,听从了吴帆徽的建议,没有专门去拜访温体仁。
吴庆超的信函,说到的是吴明丽出嫁的事宜,孙健波及其父亲亲自到米脂县前来迎亲,吴氏家族也派遣了家族之中的长辈,专门将吴明丽送到了延安府城。信函之中,吴庆超特别说了,给吴明丽的陪嫁是非常丰厚的,珠宝首饰装满了一个小木箱子。
吴庆超在信函之中,还说到了吴氏家族的巨大变化,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家族的帐房已经集聚了不少的财富,拥有耕地的面积也不断的扩大,其特别说明了十六岁的吴明坤,已经通过了院试,成为了生员,尽管是增生的身份,但已经很不错,毕竟只有十六岁。
吴明坤已经前往西安府城,参加乡试,若是不能够高中,则准备进入京城国子监去读书,县衙是肯定会将名额直接给吴明坤的。
戴能祥的来信,重点说到了马鞍山村发展的事宜,这是吴帆徽最为关心的。
吴氏家族的护院,总人数达到了一千一百五十人,马继刚等五十人离开之后,李勇、戴能祥和刘方恒等人,经过认真挑选,补充了一百五十人,进入到护院队伍之中,而米脂县民团人数,则达到了一千五百人,马鞍山村在米脂县乃至于延安府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快两年的时间过去,周遭没有出现流寇,土匪更是绝迹了。
粮食的种植一直都是不错的,今年的玉蜀黍,肯定是丰收,这已经是连续三年玉蜀黍得到丰收,马鞍山村在米脂县城、延安府城和西安府城的店铺,生意也很好,村里已经能够从商铺之中获取到不少的收入了。
戴能祥在信函之中,也提到了米脂县知县朱天麟,按照他们的估计,朱天麟恐怕要离开米脂县,到京城之中去了。
看完三封信函,吴帆徽思索了很长的时间。
两千六百人的队伍,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关键要看战斗力如何,目前有利的条件是,这两千多人全部都在米脂县城周边的村落,朝廷根本不会关心那么偏远地方的事宜,故而吴氏家族护院的人数再多一些,米脂县民团的人数再多一些,也不会有谁注意,甚至发展到三五千人,也是很有可能的。
不利的地方,就是吴帆徽隔得太远,让护院和民团的队伍得不到真正的锻炼,任何强悍的队伍,都需要在战场上面厮杀,这样才能够真正锻炼出来血性,成为真正的精锐之师。
还有一点,随着护院和民团队伍的扩大,开销也是大幅度的增加,现如今马鞍山村的积蓄,还足够解决这些问题,可五年之后、十年之后怎么办,仅仅凭着种植的粮食以及为数不多的商铺,是无法维持庞大的开销的。
这一切都预示着,吴帆徽不能够在南京国子监太长的时间,尽管说南京城很是富庶,生活在这里很悠闲,加之身为南京国子监祭酒的吴帆徽,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开官场上的博弈,但这样也意味着被边缘化,难以发展自身的力量。
吴帆徽将眼光对准了流寇。
随着流寇逐渐的攻城拔寨,他们集聚的财富也愈发多起来,若是能够打败流寇,一方面能够获取到大量的财富,一方面也能够锻炼队伍,让吴氏家族护院以及米脂县民团更加的强悍,能够逐渐应对即将到来的巨变。
不过,不管吴帆徽想着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情报支撑,他需要了解到各地详细的情况,仅仅依靠朝廷的邸报是远远不够的。
建立起来一支情报队伍,开销是巨大的,也是目前的吴帆徽无法承受的,这只能够作为他今后一段时间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