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闭月 > 第33章 出计谋

第33章 出计谋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三国]闭月 !

    方夏本来是想跟她的几个谋士讨论一下,在孔伷死后,孙策带着孙坚旧部投奔袁术的时候,她这个名义上的豫州牧该如何发展。虽然内政发展的还不够,但是这种休养生息的事情,不是一时之功,是不是应该发展一下军队了?

    诸侯联盟一散,这天底下便陷入了难得的平静之中。在原来的历史之中,这种平静过去两年,也就是董卓死去的时候,这片天下才真的乱起来。这两年,也是诸侯大力发展的两年。没有这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再加上现在还有共同的敌人董卓,诸侯们根本掐不起来。

    但是方夏穿过来之后,她觉得所谓的剧情不可能一成不变的,虽然她现在还没有收到剧情变化的消息,也有可能目前的变化太过微小,以至于无法影响大势,或者说方夏可怜的历史知识,并不能让她发现有什么变化,但是不得不防。

    其实已经有变化了,譬如曹操追击董卓后队,因为徐荣忙着应付吕布,心生疏忽,竟然赢了一波,而不是如原剧情一般败退,狼狈的回去陈留。曹操带着功劳回来的,对比一下历史的情况,也算是凯旋而归了。

    不过十八路诸侯讨董,最后只有曹操这么一个追出去,再加上之前虎牢关前面比较积极的孙坚算半个,剩下十六个半什么都没做,这种事情实在是丢人,因此并没有闲得无聊的诸侯们肯定不会替曹操大肆宣传。

    而给方夏传情报的对这件事情也不重视。毕竟他们不是曹操的粉,这一场不过几千人的交锋,略占上风的小战役,还不值得大力吹。相比之下,倒是吕布剁了董卓的女婿牛辅以及他的下官徐荣的事情更值得宣扬。

    但是这件事情发生的太快,吕布又以强大的武力震慑了军队,让部队没有哗变,吕布很快便被军中负责此事的人带去见董卓了,他虽然觉得徐荣和牛辅两个欺人太甚,但是至少还没有背叛董卓的心思,怒气过了他也有那么一丁点后悔。

    吕布不是那种心怀天下之人,颇为自私,只要自己过得好就行了,对杀了徐荣也没什么愧疚。他便是再不聪明,也知道这个时候董卓很需要他,区区一个徐荣死了就死了。但是牛辅是董卓女婿,目前他颇为倚重的大将,就这么随随便便的死了,总得给个交代。

    但是吕布不可能去给这两人抵命,所以他这一刻,也开始思考退路了,要是董卓真的震怒,他应该怎么做。吕布决定去找心腹开会。他由于武艺高强,在武将圈子之中颇有声望,董卓麾下武将,其实有不少和吕布都十分佩服,譬如张辽等等。

    这个时候,虽然军中肯定有各处的探子,但因为风声极为紧张,基本上稍微有点风吹草动的人都被带去处理了,没有再回来,因此消息并没有被传出来。以及最重要的原因,董卓跑长安去之后,诸侯们打算撤退了,自然不需要董卓的情报。

    没这个需求,当然也就少了冒险的人。

    因此这个消息目前还算是隐秘,至少方夏还不知道这茬,不然她更得有想法了。

    但是方夏不知道,王允却第一时间知道消息了。

    王允缺少兵权,本来在洛阳的时候,他就有机会对董卓下手了,但是硬生生因为方夏的杳无音讯,不得不放弃。因为他哪怕杀了董卓,也控制不了局势,反倒是要把自己赔进去。日后王允走投无路,或许会这么做,但是至少现在他不想做这种亏本买卖的。

    所以王允心中对方夏也是有着怨言的,觉得方夏太不争气了,养这个义女还不如一块叉烧呢,至少叉烧还能吃,但是方夏至今都没回消息,不知道想什么做什么去了。不过这个时候怨言也于事无补,他也不是那种不干实事的人,所以王允自此开始缺什么补什么,关注军中了。

    文臣武将走得近,一向是会被上位者忌惮的。但是这个时候董卓自身难保,也顾不上这个了。

    而且王允作为名士,结交武将便有一种折节下交的感觉,不会让人觉得是结党,因为真正的读书人,大部分都是世家,少数寒门子弟,能够读书家里条件也不会太差,他们是看不起武将这些泥腿子的,更不屑去结交。

    因此,王允第一时间就收到了这个消息,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他不能动手,他没有军权,但是吕布有啊。吕布乃是一头猛虎,如今虽然屈膝到董卓的麾下,但是两人迟早会有矛盾爆发,只是王允没想到居然爆发的这么早。

    董卓的内政大臣是王允,军师重臣是李儒,军事重臣是牛辅,现在牛辅已经死了,李儒又无心争权,虽然他对董卓确实是一片忠心,不得不防。如果能借助吕布之手,除掉董卓,然后他再杀死吕布,上位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李儒便是对王允有所怀疑,那个时候他也翻不出什么风浪了。

    王允的算盘打得啪啪响,这一次他没有在把方夏算到他的计划之中。既然前一次方夏没有响应他的信件,这一次当然也有可能“收不到”。一次王允不会怀疑什么,但是要是次数“多”起来,他就不得不怀疑了。

    说起来,方夏的豫州牧位置,其实也有王允一份功劳。

    王允壮年之时,曾经也担任过豫州刺史,只不过在与十常侍这些个太监的斗争中失败,因此不得不辞官回家。所以说起来豫州也是他的大本营,只不过王允干的不久,没有经营出一份自己的班底,再加上那个时候大汉还没乱起来呢,他也不可能“未雨绸缪”。

    方夏如今入主许昌,上表为许昌太守,这是件大事儿,董卓自然会将此事在议事的时候提出。

    这一下子,王允也插了一手进去,他觉得方夏或许会是他一个后手。

    如此一来,也算是变相的女承父业了。

    不过王允做的这些,方夏当然也还不知道,完全想不到这些人背后究竟有多少弯弯绕。

    虽然这已经不是rpg游戏了,方夏没有机会读档,但是她挂开的大,才能这么一帆风顺。

    方夏手下文臣已经非常给力了,不需要再给力,但是缺兵缺将,也就是没有人攻打她,对付点山贼野寇还好,要是真的卷入战争,给人家塞牙缝都不够。毕竟靠嘴炮是不可能守住根据地的,她手下三千多混杂着老弱病残,能打的就一千多,而这一千多战斗力也很成问题。

    目前来了一个雷簿,一个陈兰,确实比之前好点了,但是远水解不少近渴,根本问题还是解决不了。

    但是经郭嘉这么一问,关注的重点完全偏离了方夏的本意。

    这一群人精互相对视一眼,似乎达成了什么默契,然后开始讨论起别的来了。

    方夏非常费劲的才让他们终于把话题转了回来。

    这还得多亏了荀彧。

    荀彧不愧是个君子,见方夏一脸你们能不能好好讨论的无奈表情,主动把话题带了回来。

    譬如,孙坚与刘表一战胜负问题。

    他们一致看好刘表能赢,不过荀彧为人严谨,没有十足的把握不可能轻易开口行险,因此他觉得应该主要以接受孙坚势力成员来布置。孙坚打不过刘表,无法走长江水道返回长沙,他要不只能带着败军之师,长途跋涉走陆路绕回去,要不只能就近选择一个势力投靠。

    孙坚携带的粮草本来就不足,虽然后来袁绍因为替袁术赔罪,弥补孙坚被袁术断了粮草这件事情,补偿给他不少,但是这些粮食绝对不够他行军回长沙的,要是没有足够的粮食,可能走到一半军队就要哗变。

    以孙坚的性子,他和刘表这一次一定会是不死不休之局,肯定不会投刘表的。那么跟方夏分析的一样,孙坚要不只能投袁术,要不只能投方夏了。他们这些谋士要做的,就是如何算计让孙坚从“可能”投靠方夏,变成不得不投靠方夏。

    哪怕孙坚就算残兵败将也比方夏的军队更强,照样占据优势,他们也有办法让孙坚投靠方夏,这就是谋略的精彩之处。荀彧和陈群是这么为方夏谋划的,他们求稳。而且正常来说,这也是最合理的谋划。

    但是郭嘉不一样,他笑盈盈的说:“嘉信主公。”

    然后郭嘉果然就孙坚死后各种情况进行分析。

    方夏竟然觉得自己有点感动,就为了郭嘉那份信任。

    不过很快她就全神贯注放到这件事情上了。

    郭嘉不愧有着乌鸦嘴之名,虽然看上去不靠谱,但是说话往往一针见血,直中要害。

    暗中对比了一下,方夏发现郭嘉说的与她知道的,虽然有小处有些差异,但是大体上没错。

    这个人在战略上的直觉,简直可怕,无怪乎后来几乎把孙策的“死”都算到了。

    方夏觉得郭嘉可能和孙策八字不合,天生克他,不然为什么郭嘉原本懒洋洋的,一说到孙策就有精神了。好像可以写出一本对付孙策的一百零八种方法来一样。这个时候她特别想给孙策点一根蜡烛。被郭嘉盯上,绝不是什么好事儿。

    “如此,便按两种方案准备,如何?”方夏问几人。

    其实方夏还是觉得郭嘉这一分谋略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了,但是孙坚的死亡确实是个意外,他是被流箭所伤。战场之上刀剑无眼,瞬息生死,却是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但是孙坚作为一军之主,他被死亡的几率实在不大,她没有足够的理由说服荀彧和陈群“冒险”。

    最后不如干脆做两个计划,随机应变得了。

    荀彧脸上颇有无奈之色,他觉得方夏异想天开就罢了,郭嘉居然跟着方夏闹……孙策相比孙坚,嫩太多了,肯定也好对付许多,孙坚这头江东猛虎,不是那么容易掌控的,这么相比之下,确实孙坚死了对他们更有益,但是事情不能总是往有益的方向去想啊。

    但是他拿郭嘉和方夏都没有办法,最后也只能点头称是。

    倒是陈群一板一眼的点头,虽然并不赞同方夏的方案,但是方夏下了命令,他也不坚持反对。

    “辛苦两位了。”方夏道。

    “主公,是三位。”郭嘉认真的补充。

    方夏冷笑道:“是啊,先谢郭嘉郭奉孝,行吧?”

    郭嘉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