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愤青)中华崛起 !
元朝上层并非没有想办法解决民族矛盾问题。减轻赋税,减少征战的政策被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也稍微缓解了矛盾的尖锐化。然而,由于自古以来的“华夷”观念,和游牧民族统治自然带出的粗糙作风,矛盾想要解决,不是这么简单的。
温璞钻着这个空子。
明教势大,有反元倾向,自然会招致朝廷的清洗,而因为民族立场,元朝必然就会对汉人进行压迫,这样的压迫又进一步导致人民对明教的拥护。于是很快,明教声势浩大,占据了半壁江山。
最重要的是,元朝和蒙古帝国其实是不一样的。蒙古帝国要包括北方西北的四大汗国,而它们在这个时候,还并不完全服从于元朝,不时还捣捣乱。在南方明教开始起义的时候,元朝分不出精力来压制它们,于是这四大汗国就又开始捣乱了。
即使元朝的上层统治者和四大汗国的也算是同族,但这种时候,元的处境还真有种“内忧外患”的感觉。内忧,是明教作乱;外患,是四大汗国。加之游牧民族掌权之后,游牧增加对环境的破坏,黄河流域自然灾害的增加,民怨沸腾。
多年时间下来,整个教内就像是小政府一样发展,已经形成体制,加上不断串联其他武林门派,力量积蓄已经足够,温璞就在这个时候果断地起义了。
原本明教的半壁江山,终究是不显山露水的,当反元大旗一立,各地纷纷响应之后,人们赫然发现,在明教直接间接控制之下的行省,真正达到了半壁江山!
朝廷派兵来剿,却被尽数歼灭,举世震惊。
越来越多的反元者来投。
占据着这半壁江山,温璞借用教内早就完成的完整的体系,搭建起了政府班子,用治理国家的方式经营明教之下的地界。
因为前瞻性而准备的粮食,银钱,和各种赈济政策,在这个时候派上了非常大的作用,加之统治阶层和人民没有民族矛盾的问题,明教的统治日益稳固。
四大汗国的骚扰让元朝方面没有办法安心收拾明教,手忙脚乱。
为了稳固民心,温璞登基,建立明朝。不过在稳定了局势之后,皇帝的权威必须是被削弱的,温璞可以保证自己不会因为身为皇帝而乱来,却不敢去保证其他人,所以,削弱皇权是必须做的事情,而身为开国皇帝的她来做,是最合适的。
步步为营,元朝风雨飘摇的统治,很快覆灭。
原本打着取代元朝想法的四大汗国,发现在这个时候他们面对了一个比元朝更强大的敌人——明朝。
就像曾经在射雕的世界做的那样,温璞驱赶着这些人,一路向西,往欧洲而去,削弱未来可能的敌人。
对国内,新型的行政体制完成,温璞终于想到了节制新型锦衣卫的方法——他们可以监察百官,可以在官员欲行不轨的时候相机行事,然而同时,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被记录下来,不完成记录,就不可以行使权力,这些记录,会被分类成各种等级,在不同的时间之后解密,向全天下公布。
这个时代,还没有到道德沦丧的地步,害怕自己做错什么而被钉在耻辱柱上的人们,自然会为了不在解密的资料里被人吐唾沫,动作规矩很多。当然,这并不能防止有人豁出去之后想着历史由胜利者书写,做出不该做的事情来。
所以,温璞将锦衣卫一分为二,带着点别样的心思分别命名为伊利和蒙牛,互相节制,互相竞争。而这两个机构又同时受到整个民间的监督,民间可以直接呈书到皇帝手中,指摘锦衣卫。
如此一来,政府节制皇帝,皇帝节制锦衣卫,锦衣卫节制政府,大循环完成,而且所有人都要依靠民间力量,体系形成了。加上每个部门中自成体系的平衡,这事终于算完了。
健康的政治体制能够让一个国家快速发展,加上温璞些许的预见,对大势的把握,明朝整个国家开始向外发展,造船业发展,寻找殖民地开疆扩土之类的行为不断,与全球各地的贸易也兴起。
一切已经上了正轨。
就在这个时候,南方倭寇作乱。
其实原本,忙忙碌碌的温璞已经要忘记有倭国这么个地方来的,这却提醒了温璞。
于是,远征扶桑。
由于提前发展起来的强大海洋力量,这样的征服进行得很顺利,加上在海洋贸易中获利的人们对倭寇的厌恶,对朝廷大力支持,扶桑行省出炉并没有花费多久时间。
既然收拾了倭国,那个自大的棒子国,温璞就顺带解决了,一开始制定计划的时候,温璞就是打着让棒子国借道的旗号直接从半岛上往倭国发兵的,这时候一个回马枪,就直接收拾了这群人。
一个强大的王朝崛起在世界的东方。
按照历史,原本在公元1295年就应该离开元朝回国的马可波罗,因为战乱滞留在中原,见证了明朝的崛起和强大。等到他回国之后,将之著成一本书:《马可波罗游记》。
没有遍地黄金,没有香料熏染,一个国家铁与血的崛起,强盛的威仪,才是这本书的重点。
鞑靼人可以让整个欧洲陷入战火,然而面对那个国家,却只能颤抖着归附。
无数人向往着那个国度,东方的强大国家。
而后,为了之后的几个世纪,温璞大兴科技,建立了中华奖等等诸多著名的科学奖项,世界性的奖项。甚至会在这个运输不便的时代到欧洲去请领奖者或者发放奖金的魄力让整个世界都为这样的奖项疯狂。
上行下效,中华的科技越发强大,随之,国力越发强大。
这个古老的国家,在无数岁月中,会一直屹立下去。
这是温璞所笃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