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文娱行者 > 第四十五章 晚会 五

第四十五章 晚会 五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文娱行者 !

    经过《我是黑社会》的热潮,后面的节目显得有些平淡。

    一些小品相声,虽然极尽努力,演员们已经是豁出去地表演,却因为先天不足,观众反应平平。

    所以情景有些特别,台上热闹台下冷清,细心体会,倒有些尴尬。

    后面的学生,注意力已不在舞台,早去聊天说笑,自娱自乐了。

    “节目似乎没意思了……”

    “不如我们先溜吧,咱回班,我桌肚里还藏了份小说呢。”

    “靠,有小说你竟然不给我看……”

    “你们先别走,后面说不定还有好节目呢。”

    “那就等等……”

    “……”

    主持人捏了把汗,待节目一完,匆匆便重新登上了台。

    平复一下情绪,平稳地说道:“下面由张斯同学,冯轩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原创歌曲《东风破》,欢迎!”

    听到张斯的名字,快要打瞌睡的人们,忽然又醒了过来,下意识地便鼓起掌来。

    舞台暗了下来,声响全消,寂静无声。

    大家好奇地等待着,睁大眼睛看着舞台,也变得无声无息,现场似乎正在陷进一种玄妙的意境中。

    恬淡的琵琶声,似乎由远而近,由轻邈而清晰,渐渐地升了起来,飘荡在空中。

    与此同时,一缕光线洒下,淡蓝悠远,柔和唯美。

    随着光线逐渐明朗,舞台的四周似乎更加黯淡,什么也看不见,中心的幽光下,正坐着一位佳人。

    她穿着素雅的旗袍,修短合度,若天生一般。

    怀中抱着一柄琵琶,正自顾自地弹奏,微微的点头之间,透着水莲花般的娇羞,似是不胜凉风,惹人怜惜。

    琵琶的声音,清脆而圆润,似乎荡起了波纹,一圈又一圈,传了开去。

    佳人偶尔的回眸,目色迷离,显得清纯又幽怨,触动了所有在场者的心。

    “好精致的美人,就像画儿一样……”骊清目色恍惚,喃喃自语。

    雪伦不经意地点点头,她是位作家,对于这种古典美,感受能力叫别人来的强些,更能理会其中的美妙。

    “这是张斯的老师,真好看……”柳璃叹息而羡慕地说道。

    三位才女都这么说,其他人的想法,可想而知。

    尤其一众女老师,除了陈娜,好像突然认识冯轩轩一般,感觉她这样的人物,根本不该出现在自己的圈子中。

    悠扬的琵琶声,轻轻回荡。

    佳人白皙的面庞,流露着无从诉说的忧伤。

    观众感觉,一切像是掉进了梦中,掉进了一个古典忧伤的梦中,不愿醒来。

    歌声轻轻传来,优雅又沧桑: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

    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

    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另一缕光线,伴着这浅唱低吟,悠悠洒下。

    与佳人并排,两三步之隔,张斯身着长袍,抱着二胡,正深情地低唱。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

    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

    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就连那些与张斯很熟的人,也大吃一惊。

    因为从来没人知道,张斯会唱歌,并且唱的那么好。

    而给人更多惊艳的,则是这首歌曲本身。

    《东风破》本就是个古典雅致的名字,而词与曲,却比它的名字更雅致,真是雅致到了骨子里。

    仿佛一首宋词,婉约忧伤,透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余韵。

    骊清与雪伦,心都快碎了,实在说不出的喜爱。

    歌声仿佛唱进了她们的心里,渲染出一幅幅水墨,清新淡雅,悲伤无奈。

    而这些水墨也,映在了所有观众的脑海中:夜半的湖泊,映着黯淡的星光。

    一艘小舟行过,荡起层层波纹,不眠的渔火,照在中年男人单薄而消瘦的身上,将他沧桑的胡须投在了船舱壁上。

    男人放下手中的书,拎着一壶浊酒,仰头叹息,回忆起往昔。

    男孩骑着青色的树枝,绕着女孩耍闹,逗她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可惜时移势迁,墙上的土块渐渐斑驳脱落,长上了苍茫的荒草。青梅竹马的恋人,终于要在古道的尽头分手,黄昏的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斜斜地映在枯死的老树旁。

    男人一个人立在船头,静默地远去,消失在天的尽头。

    当枫叶红时,没有人归来,只有一位姑娘抱着琵琶,独自地弹唱。枫叶飘落,不时划过她的肩头,载着她的泪珠,悠悠落在了地上。

    漫天的红色,透着她的悲伤。

    那一抹倩影,总固执孤单地在绚烂悲伤的枫叶林中。

    悠扬的琵琶,飘荡在空蒙的山间,鸟儿听了,也引颈悲鸣。

    渐渐的,姑娘的影子变实,与冯轩轩重合。

    只那琵琶的声音,一如既往。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这是一场完美的演奏。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也是个优雅含蓄的**,没有撕心裂肺,没有大喊大叫,只有悲伤的诗情画意。

    幼时的记忆,不时在脑中回荡,更增加了那份惆怅与沧桑。

    雪伦的眼睛已经湿润了,双手握在一起,想鼓掌,却又怕破坏了现在的气氛。

    大家大概也有这种感觉,所以集体陷入了静默,仿佛不存在一般,只静静地听着,看着。

    台上的才子与佳人,也同样沉浸在这音乐中。

    二胡的苍凉,配着琵琶的圆润,珠联璧合。

    寂静墨然的舞台,只有中心两缕温柔的光,还有感染力极强的轻唱。

    两人的椅子之间,只有几步之隔,却仿佛隔了千山万水,触碰不着。

    佳人的目光,每一回头,注视在男人的身上,总有种说不出的深情,难以言喻的哀怨,莹莹水波,好似就要顺着脸颊流下来了,看的观众的心都碎了。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重复的旋律,将观众的感情,一层一层推向**,直至心底不停的颤抖。

    这如泣如诉的歌曲,确实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华夏国是个诗词的国度,至少,曾经是过。

    经过了不少灾难,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可那份对诗词的感受力,却已留在血脉中,深入骨髓,不可救药。

    当这首歌响起的时候,大家就能感觉那种亲切感。

    无论是“一盏离愁”“一壶漂泊”的代用,还是“夜半清醒的烛火”“枫叶故事染色”的拟人,都透露出那股浓浓的华夏传统,讲着只有华夏人听得懂的故事,更有“古道”“篱笆外”“琵琶”“东风破”之类的词汇,本身已古意盎然。

    大家在心底下意识地说道:“这是真正华夏的东西,只属于华夏的东西……”

    不需要去研究它的曲谱,不需要去细看它的歌词,只简单的听听就知道了。这是一份来自祖先的传承,一份血脉中弥可珍惜的财富,一份悠久历史的证明。

    而在座的观众,大多是学生,还有一些文化人。

    比感受力,谁又能比这些人更适合?

    表演很简单,只是自顾的弹奏,自顾地歌唱。

    连动作都没几个,不像前面的歌曲类节目,又蹦又跳的。

    只有偶尔的目光交流,却也是佳人与张斯间的,与观众无关。

    这种歌曲,也只有在这种极为简单的表演与摆设中,才能寻找到自己的意境。而观众正是通过这韵味悠长的意境,来填充自己心底对古典的梦幻。

    由此,表演也获得极大的感染力。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