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文娱行者 > 第一章 春暖花开

第一章 春暖花开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文娱行者 !

    近来的学校,兴起一阵风潮,重新写校训。

    或是以诗体,或是以赋体,乱糟糟地弄了一些,闹了不少笑话。这自然是受了《相信未来》与《少年中国说》的影响,想赶一番时髦,可惜功底太差,加上天赋有限,写出来的东西自然狗屁不通。

    当然,即或如此,也令人耳目一新。

    原先的学校,若非“厚学笃行”,便是“自树树人”,大同小异,确实无趣的很。被这股风气一吹,倒是有了些变化。而桃源中学本是发源的地方,不作出表率,如何服众?所以负责人来找张斯,想请他再写一份。

    张斯疑惑,问道:“我们不是有么?”

    他指的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八个字,大气朴实,浑厚深刻。这是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替的办学方针,意义深远,影响极大。无论蔡先生此人,或是这句话,都是值得敬佩的。张斯也是出于某种尊崇,才将它带到这个世界的。

    来人为难,说道:“这句自然很好,但我们毕竟是一所高中……学校的意思,希望能弄点轻松活泼,积极乐观的。”

    张斯笑道:“难道与外间一样,胡诌一首诗?”

    来人闻言也笑了,却并不反驳,看来是表示了默认。张斯见状,好笑地摇摇头,稍稍思索了一下,抽笔铺纸,龙飞凤舞地写了一张。递给了来人,说道:“这是个开头,正好合用,下面的部分我自己留着了。”

    来人看了一眼,喜滋滋地拿走了。

    过了数日,一块石碑便立了起来,不很大,静静靠在旁边。路过的人好奇,都走过来,轻轻念上几句。文辞十分简单,只是几行稀疏的文字,却令人心情大好。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不问可知,这是张斯的诗作。桃园中学,现在藏了许多才人,从老师到学生,不乏一些厉害的人物。他们自然也可以写些诗的,但既然树在校前,当作宗旨训话,则非是张斯的不可。有他在这儿,别人也不好意思动手。

    闻说他有新作,媒体稍稍骚动了一下。

    作为诗歌风潮的掀起者,所写的东西,常是别人瞩目的焦点。大家不单拿他的诗作,当文学或是艺术来欣赏,也当作是一种时尚,与追看火热的电视剧无异。当然,读诗在一般人看来,还是比看电视剧有品位些的。

    如此,坊间也有许多诗作流传,约有百首,都说是他的作品。

    而张斯带来的诗歌就那么几首,余下这些,当然都是冒名或是误会导致的。对于这种情况,苦笑之余,也在报纸上作了声明。他若有诗作,都将在“三剑楼随笔”中出现,其它地方的都不足为信。

    而这首新作,不牢媒体工作者费心,他自己已将全文刊载。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又是一首杰作,如温暖的阳光,投进每一个读者的怀抱。它既不会令人激动,也不会使人呼喊,有的是一种温柔,淡淡的,令人感觉舒心。

    同时,它还是一份校训,留着桃源中学特有的印记。

    从这几句话,便可以看出这所学校的特别。

    在这里,既没有对学习的鞭策,也没有品德的要求,只是说自己要做一个“幸福”的人。而那种开朗的感觉,令人感觉呼吸到了新鲜空气,仿佛真漫步在海边,任凉爽的海风拂来,吹的衫角摆动。

    “有这样的校训,可以想象出学生是何模样。

    华夏能有如此学校,值得庆幸。学生不必焦头烂额,整日做些以后没有丝毫用处的题目;也不必胆小怕事,躲在校园中意淫些无聊的梦想;更不必颓废虚度,随那些流氓地痞自以为是地装酷耍帅……能做的事太多,谁还有空闲去搭理这些?

    所以当张斯号召兴办义学时,众校沉寂,只有桃源一地积极响应。细心思考,这里没有值得大家反省的地方么?都是育人之所,所造就的人才,却有这般大的差别。我相信他们都是一样的努力,一样的辛苦,可惜他们走在不同的方向。

    这是一种乐观豁达的入世思想,带着一份感人的天真,号召抬头挺胸,去做有意义的事。高中生已快到独立的年纪,该有自己的思考与责任了,勇敢地走出来,尽管会有许多痛楚挫折,但那是必要的经历……”

    这独特的校训,确实很易给人提供独特的解析角度。

    它与桃园学生的气质是相符合的,积极乐观,关心时事,勇于承担……想起这群稚嫩学生的所作所为,许多人又是佩服,又是叹息。若是自己面对那样的事,怕是没有那份担当的勇气与魄力吧?

    面对他们,真有一种“春暖花开”的感觉。

    “对于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我有两句评语:朴素明朗,隽永清新

    张先生的诗,到目前为止,都是杰作,难分高低。但以个人喜欢程度而言,我对这首新作最为在意。它的用语是最简单的,情感是最朴素的,没有一丝棱角,没有一丝激烈,没有一丝做作,自然到了极点。

    透露出的美好愿望与博爱情怀,令人沉醉。

    这里的每句话,每个字都是积极乐观的,催人奋起,劝人不要再虚度年华。而它的浪漫,造就了一个美丽的世界,确实能吸引人去努力。无论是‘喂马’,还是‘劈柴’,都是极为单调乏味的工作,但此刻想来,却是极有韵味的,令人回味。

    我们都是‘幸福’的人,只要去争取……”

    这首诗迅速流传,不单大陆,便是港台的读者也看到了。并且以它独特的风韵,难以描绘的开阔情景,为人们推崇追捧。尤其大学里,年轻的人们,仿佛受到了号召,有了新的方向。将此诗认认真真地抄写,贴在床头,以给予自己力量。

    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以此也使“精神导师”的名头更加响亮。

    而诗歌与作者发生了微妙的关系,影响到了大家对此诗的观感。在前世的时候,大家都说它“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悲凉感”,因为原作者海子,在写出此诗后的两个月,卧轨自杀了。作品的内涵,由此发生了改变,与它轻松活泼的氛围产生了分离。

    评论者说,海子要当一个“幸福的人”,要“周游世界”,要“和每一个亲人通信”,要做种种事情。这些无疑是美好的,令人止不住地着迷,可以他在前面添了一句“从明天起”。所以说那些只是美好的幻想,目下的生活却令人难过。

    这是诗歌与作者产生了互文,影响到人们对作品的感受。

    而张斯才是这个时空的作者,以他的行迹心性,自然不会给人如此的感觉。在他的身上,人们能看到太多积极的有点,好学文雅,热血义气,乐观豁达……有些明明是互相矛盾的,却和谐地糅合在了一起。

    所以大家阅读此诗的时候,感受到的是纯正的能量,催人向上。

    “诗人想象中的尘世,一切都那样新鲜可爱,充满生机与活力,字里行间透出积极、昂扬的精神。张先生的高产令人惊奇,而他那温柔的情怀,始终令人感动。

    在这首作品里,他为我们描绘了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充满诗意。

    ‘喂马,砍柴,周游世界’既显得清苦,又显得浪漫;‘关心粮食和蔬菜’有琐碎,也有温馨;‘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不曾有过的充足,又从不曾有过的闲适。在这里,‘幸福’化进了每一个生活细节,随处可以寻觅到。”

    这便是大家的观感,言语里透着欣喜。

    看着这类评价,张斯感到满足,倒不是因为别人赞赏了他。自从到这个世界以来,赞誉便一直伴随着他,虽然也遇到一些诋毁,终于没有推崇来的多。所以对于那些吹捧,他已产生了免疫,心情并不会有什么波动。

    他满足的是,诗歌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与《相信未来》相比,它的实际影响或许差了许多,但那种昂扬向上的精神,毕竟是感染到了别人。有时候,能给在生活压力下的人们一丝慰藉,会给人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舒适感,这正是他喜爱的感觉。

    下午的时候,他工作着,却接到了杨雨薇的电话。

    “我明天回去,你到车站接我。”

    张斯一愣,迟疑地“哦”了一声。

    “不会真的怕老婆了吧?”

    张斯笑了笑,说道:“我只是好奇你回来的突然,老婆我大概是不怕的,人品无懈可击,原没什么可担心的。”

    “呵呵,终于知道开玩笑了,以前那个张斯回来不少呢。”

    张斯不知如何回答,只是“嗯”了两声。

    “好了,电话里交流怪麻烦的,明天见面细聊吧。”

    张斯应了一声,等着那边挂断,他才跟着挂了电话。

    对于杨雨薇的归来,他之前是一点消息也没有,所以有些惊愕。听她说话的语气,情况好似还不错。只是对于被退信那件事,他一直不能理解,猜不透对方的心思。

    摇摇头,没有继续想下去,反正要见面的。

    招呼了一声,喊来了下属,将东西递给她:“这是近段时间的稿子,上面标了日期,你按时登载,不要出了差误。接下里几天,我若非忙着别的事,便是在休息,这些东西就交与你处理了。”

    他的助理是位二十多的姑娘,闻言十分欣喜。

    “嗯,我会办好的。”姑娘面上带笑,高兴地说道。

    她是个刚出校门的学生,天赋极高,在实行的时候成绩也不错。在张斯面前却丝毫骄傲不起来,还为能分配给他当助理乐了好半天呢。见张斯将这许多稿件,都交给她,分明是很信任她,姑娘能不欣喜么?

    张斯不清楚她的想法,吩咐了几句,便离开了报社。

    女助理拿着稿件,好奇地看了看,不禁皱起了眉头。

    “好美的东西,可是,写这些干嘛……”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