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当我成了玉面狐狸 > 第173章 假的

第173章 假的

作者:攒钱当富婆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当我成了玉面狐狸 !

    玉儿的眼睛却看向了那个小孩,这炸着毛的小家伙,怎么看起来怪怪的。

    可是看着魂魄和躯体也符合呀。

    究竟是哪里不太对?好像,是魂魄。好像魂魄要比同样年龄的孩子要大一点。

    是侏儒吗?可明明骨龄还小啊。

    玉儿还在纳闷,旁边的红睿拍了拍玉儿的胳膊,示意那小青快要被打死了,不出手帮忙拦一下吗?

    玉儿摇了摇头,就是不想掺和他们的事,这几天才不出门的。

    自己没想从这事里占便宜,别人也别想随便占自己的便宜。

    “没事,一会儿白素贞应该就来了。”

    说曹操曹操到,话就是这么灵。

    “没看头了,走吧。”玉儿说着这话,想着去追那个道士,却没追上。

    “想听故事吗?”

    其实与其说是想听故事,不如说是想听八卦。

    红睿和玉儿落在院子里的时候,月老正躺在躺椅上,闭着眼睛,嘴边还有一块点心慢慢啃着。

    “月老,只有点心,没有茶水可缺了几分滋味。”

    红睿一出声,月老手一抖,那块点心直接从下巴上掉到了胸口。

    庆幸的是,脖子里没有点心渣子。

    月老怒视这两个不知道尊老爱幼的人,突然出现打扰了他的惬意时光。

    红睿笑着说,“我来煮茶!”

    玉儿则负责凑到月老跟前,眼巴巴的看着他。

    月老哎呦了一声,“有话就说,别这么看着我老人家。”

    “老人家,我心软的很,最受不了你们这样了。”

    玉儿嘿嘿一笑,“其实也没啥,就是想听听八卦。”

    “有什么好听的,圆满的故事终究是很少的。”

    月老这时候反倒有点伤感,“世上多是痴男怨女,听多了反而对你不好。”

    “若无良人,不懂情,不动情,对于女儿家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听到月老似乎有所感慨,玉儿眨了眨眼睛,这是又有什么事了。

    略微伤感了那么一小下,月老又恢复了那笑呵呵的样子。

    “月老你也有过心上人吗?”

    “好吧,你说吧,你想听什么?”玉儿这个问题,月老明显不想回答。

    “都行啊,比如梁祝。”

    玉儿不想问什么,牛郎织女,七仙女和牛郎之类的了。

    万一背后再有点什么不该她知道,还是梁祝好,都是凡人。

    可万万没想到……

    “你是真不知道吗?”

    月老这话一出,玉儿耳朵都直了。

    “还是说你和红睿那小子一样,爱戏弄我老人家。”

    这话一出,玉儿就更不明白了,眼神里都写满了你在说什么?

    凑的这么近,月老自然是看清楚了的。

    “怪不得,还是说女儿家乖巧可爱,原来你是真不知道,那老头子就细说给你听吧。”

    “我没给梁山伯与祝英台牵过红线。”玉儿听到这里,点了点头。

    能理解,要是牵了红线不就在一起了嘛,那至于最后落了一个同葬化蝶的结局。

    “因为他俩,根本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这故事是假的。”

    “啊!”这话,确确实实使玉儿始料未及。

    任谁也没想到会是这么回事啊。

    “他们两个确实不是一个年代的。而且身份也和传说不一样。”

    红睿把茶水安排过来,三个人围成一桌,听月老讲这个故事。

    “其实原本流传的故事里,是祝英台女扮男装上学堂,与梁山伯结识,随即发生的一系列事。”

    “无非是想说,有情人无法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得不嫁给马文才。”

    “鼓励大家积极追求爱情,有情人终成眷属。”

    玉儿点点头,大家的反应都是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都感慨,马文才真不是个好东西,怎么不成人之美呢。

    “可是,马文才不仅和祝英台早有婚约,还称得上青梅竹马。”

    “人家要娶自己的未婚妻,也没有不对的地方吧。”

    “祝家父母想让女儿嫁个富贵人家,不嫁给一个穷酸书生,就更没错了吧。”

    “说的对。”转换一下思考的角度,想法瞬间发生了变化。

    这样想,反而会觉得祝英台不太行。

    “所以啊,别想那么多,这些大部分不会是真的,都是那些文人写的话本子。”

    “谁家闺阁姑娘随随便便去都是男人的学堂啊。”

    “普通人家去不起,有钱有权人家请西席。”

    “喝茶喝茶。”

    玉儿听的是聚精会神,红睿劝喝茶。

    月老看着玉儿的姿态,也是很高兴得,有个人愿意聚精会神的听你说话。

    略喝了两口,就往下接着说。

    “至于说他们俩,不是一个时代的,祝英台此人多少还有点记载。”

    “记载她应该是位南北朝时的侠女,因为劫富济贫,闯入了马太守家里,被乱刀砍死,周边百姓为她举行了盛大的葬礼。”

    “梁山伯至今说不好是什么时候的(其实说梁山伯是明朝人,两人相隔千年,这里时间线还不到)。”

    “原来是这样啊。”玉儿点点头。

    “有人推测他们是东晋时候的人,毕竟化蝶一说,盛行于唐朝。”

    “我也是那时候好奇的,不过魏晋南北朝时候乱七八糟的事,也挺多的,好像去学堂也没有那么出格。”

    “不,很出格了。”

    红睿也补了几句,“月老说的对。”

    “你想的是,那时候好男风养家妓盛行,路上女子扔花果表爱意也不少。”

    “表达爱意最多是热情奔放了些,可去一个满是男人的学堂,和一个男人同进同出同吃同睡。”

    “你觉得谁家能接受这样的女儿家做媳妇。”

    “而且,那个时代同样非常重视孝道呦。”

    玉儿皱着眉头,略微眯了眯眼,“明白了。”

    “还有其他想问的吗?”月老兴致勃勃的。

    玉儿消化了一下,想了想,“孟姜女哭长城呢?”

    “原型有,但是故事也不太对。”

    “原来,孟姜女坚守礼节,不曾掉眼泪,甚至她都不叫孟姜女,她的丈夫也不是农夫万喜良,而是将军杞梁。”

    这些都和玉儿听说的不一样啊。

    “这个也是唐朝流传出来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