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人生有味是清欢 !
弘曕在永寿宫里只待了一会子工夫,奶娘便抱他回了阿哥所。屋子里一下子静了下来,只是几位娘娘和福晋唠唠家常。清欢本是极不耐烦这样的场合,平日里必会躲开去,可今儿却仍旧坐得老老实实。她只觉得半条腿亦是坐得麻了,正想起身走动走动,却见傅莹仍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听着几位长辈说话,有时低头抿一口茶,有时含笑凝神,只是不随便插话。
屋里的西洋钟忽然“铛”地一声响,竟已是未时三刻了。熹妃吩咐林溪让小厨房准备午膳,笑道:“这皇上今儿也不知留了老四说什么要紧事,都这会子工夫了,竟还不回来?我可是饿得前心贴后背了。”
敬妃道:“如今四阿哥亦长大了,皇上放他去西北军营里历练,看得出来是有多器重咱们四阿哥。我可是听说了,四阿哥在军营里有勇有谋,又与士兵同吃同住,可谓深得军心呢。”
熹妃心里自是欢喜,却道:“姐姐说笑了,我只盼着,皇上能让这孩子留在我身边便好。”说完,又扭头对清欢说,“小六,你也别着急着走,在熹娘娘这里用完午膳再回去,等等你四哥。你们总归亦有四年没见面了吧?”
清欢点点头。熹妃说错了,其实是三年。
她刚到清云寺的那一年,正是年底,恰巧赶上上元节。她想起去年弘历哥哥带自己溜出宫去玩,便怎么也忍不住,打发云珠弄了两套男装来,两个人女扮男装,趁着夜色溜下山去了。仙炙轩里人山人海,不过那晚她运气好,店里的小二说后院里的望月阁还空着,只不过价格高一些。她哪里缺银子,立时使了好多银子包下了望月阁。其实弘历第一次带她来仙炙轩的时候也是在望月阁。那里独建在后院的一座阁楼上,远离前院的酒气喧嚣,打开阁窗,正好可以看到北大街,要是再待得久一些,就能看到前来游街的花灯队伍。
可她没想到会在这里遇上他。
他亦使了大把的银子要包下整个望月阁,当店老板左右为难终于把他引上来让他们两家当面商量时,她却吓得傻了,扭头便跑。
她现在想起只觉得好笑。
后来他就找到了她,他们俩一起跟着游街的灯队,从北大街一直走到了南大街,从二更时分一直走到了三更时分,一直走到街上的游人渐渐散去,他才骑马送她回清云寺。他们那晚都没有说过多少话,她只觉得自己一直在笑,她看他的时候,他也是笑着的。大概是觉得这个世界真的是太小了,无端端地在这里碰上,心里总是有种莫名的欣喜与激动,却不知该如何告诉他。
他将马栓到清云寺外的小树林里,跟她一起从后院翻过围墙,爬到清云峰上去了。他是男孩子,又会武功,爬起山来灵巧得就像只小猴子。那天晚上月光出奇的好,隐隐可以看到山里的小路,掩映在茂密的树丛里。她爬得慢,开始的时候只是有些腿酸,到后来已然走走停停,连气也喘不上来了,坐在半山腰里怎么也不肯走。最后还是他蹲下身来说:“来,我背你。”
小时候去关外大漠里看星星,回来的时候阿玛骑马带着她,又担心她睡着会从马上摔下去,便用衣服将她牢牢绑在他的背上。阿玛的背又宽阔又结实,她将脸贴在他背上,竟睡得熟了,一觉醒来,看到额娘正立在白色的军帐前,她整个人都笼在月光里,美得有些不真实。额娘总是温柔地从阿玛怀里接过她,声音轻柔,生怕将她吵醒:“怎么睡得这样熟?”
与阿玛相比,弘历哥哥的背却是单薄的,清欢甚至觉得有些咯人。大概是有些累了,他走得极慢,她很想问问他以前背过人没有,可不知怎么却又问不出口。可没想到他却先开口了,倒吓了她一跳。他说:“我以前还从没背过人呢。没想到背着人走这么累。”他的声音还有些稚嫩,听上去像个孩子,其实他也只是个孩子,不过总在她面前装老成。
她正想对他说放她下来,他却又开口了:“小六,你怎么这么沉?你不是属兔吗,怎么沉得像只小肥猪?”一句话说完,他自己倒先笑了。她听了定是气得不得了,两人一路吵个不停,他竟然也就这样把她背到了山顶。
山顶上有棵合围粗的桃树,枝桠横斜,盘虬卧龙,树枝上却光秃秃的。他拉着树干只轻轻一跃便稳稳踩在了树干上,回头向她伸出一只手来。她却轻声一哼,根本就不理会,只将袖子捋起,露出一小段莹白如雪的胳膊,在他惊诧的目光中,攀着树枝三下五除二便爬上了树干。
那一晚他们坐在树上聊了许多,一起远眺紫禁城的万家灯火。夜空像一汪深沉的湖水,那星星点点的灯光就仿佛沉入海底的钻石,遥远得就像另一个世界。他说:“长这么大,从来都不知道紫禁城这么好看。”
她看得痴了,抬头看见挂在夜空上的一轮皎洁的明月,又大又圆。她说:“京城的月亮,没有关外的月亮好看。”
他知道她想家,可却不明白,于是问她:“月亮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关外的月亮要比京城的好看呢?”
她低下头撇撇嘴,只说了三个字,声音细如蚊蚋:“你不懂。”
他却岔开了旁的话题,他问道:“为什么你这么喜欢桃树?”
她的确很喜欢桃树。花雨轩前的小花园里就有一棵桃树,三月里桃花盛开的时候,满树盛开的花朵,就像一团粉色的云霞,一直飘过了墙头。她让云珠找人在最粗的树枝上扎了一只秋千,每次她坐在秋千上,云珠都会从后面将她推向更高更远的天空。她的头顶盛开着灼灼桃花,花瓣随风飘落,仿佛一场灿烂的花雨。
“《诗经》里的那首《桃夭》,你不觉得很美吗?”她扭头问他。
“《桃夭》?是哪一首?我怎么忘了。”
她“嗤”地一声笑出了声,道:“我当人称文武双全一表人才的四阿哥有多厉害?原来连首诗都背不上来,还不是跟三哥一个样。”
弘历倒笑了:“八成你也不会背吧?”
现在想来,他那一句明明是激将法,自己竟就上了他的当,争辩道:“谁说我不会背了?我可比你强多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就像小时候对阿玛背诗那样,她一个字一个字背得奶声奶气。前两句还背得字正腔圆,可是后面她的声音却愈来愈小,愈来愈小,最后竟不肯出声了。
她有些窘地抬眼看他,没想到他正定定地瞧着自己,月光照在他脸上,他的一双眼睛亮得惊人,眼里仍带着些微笑意,仿佛小时候阿玛教她骑马,等她自己终于兜了一圈回来,看到阿玛站在原地正看着她微笑,他自己却不骑。
她忽然就明白其实他会背,只是等着看她出丑。
“怎么了?怎么不背了?”他的声音出奇地温柔。他的脸离她太近,他说话时呼出的气息全都拂在她耳后,痒痒的,她抓也不是,不抓也不是。她负气地嘟着一张嘴,道:“我不会了。”
其实那首诗她背得滚瓜烂熟。小时候第一次读《诗经》,额娘听了只是笑,问她:“囡囡,你背的这首《桃夭》,你可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她仍旧记得额娘一句一句地解释给她听:“茂盛桃树嫩枝芽,开着鲜艳粉红花,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美满……”
那时她虽是年幼,可这些话她都是懂的,她羞红了脸,只低着头不肯再理他了。其实他是四哥,并没有什么,可能,是她知道,她从来也没有将他当做哥哥看吧。
那天他们下山来,天边已经泛起了淡淡的鱼肚白。她这才想起她将云珠一个人扔在京城里了,没想到弘历却胸有成竹:“放心,她已经回来了。”他们穿过小树林,果然看到云珠正在那里着急地张望着,她身后还站着傅恒。到底是自幼习武,他明明与自己同岁大,可却堪堪高出自己一个头来。他站在那里,像一棵劲松,手按佩刀,见他们来,只微微行礼,叫了声“四爷”。
离去的时候,她仍不舍地趴在墙头,回望了他一眼。他站在云杉树下,仰头瞧着她,说:“你快回去吧,等过两天我从宫里溜出来,再来看你。”
可没想到他这一去便是三年,没过几日他便派人捎信来,皇阿玛派他去西北军营。她记得自己还伤心了好一阵呢,那时她就想,若是能跟他一同去,那该有多好?
回廊里传来了一阵脚步声,将清欢从遥远的思绪中拉了回来,仿佛是谁在跑。
熹妃吩咐林溪道:“去瞧瞧是怎么回事?”
林溪答应着去了,刚刚走到门口,却显些被掀帘进来的小路子撞个正着。小路子来不及赔罪,便气喘吁吁地向熹妃请了个安,道:“娘娘,四爷回来了。”
清欢只觉得一颗心突然提到了嗓子眼儿,心跳得竟比那脚步声还要快,还要急。那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大概是惊动了廊檐上挂着的鹦鹉,“哗啦啦”传来一阵扑打翅膀的声音。门口的太监还未来得及掀开帘子,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额娘,听说小六来了?”话音未落,就见一个颀长的身影掀帘进来。
他逆着光,浑身被包裹着一层毛茸茸的金边,清欢只觉得看不清楚样貌。他刚刚下朝,还穿着件金黄色龙纹朝服,披领和裳部具表紫貂,马蹄袖端饰以薰貂,前胸后背各绣着一条金色团龙,肩部和下摆绣行龙六条,间以五色云纹。
清欢突然觉得眼前的人有些陌生,她还只记得那日站在云杉树下的白衣少年,冲她翩然一笑。韶华不为少年留,到底是过了三年啊,无声息地便敛了当年的稚气。
弘历显然不知道今日永寿宫来了这么多女客,他先是一愣,便几步连忙进了屋,磕了个头道:“儿子给额娘请安,给敬妃娘娘、欣嫔娘娘请安。”
熹妃爱怜地看着弘历,昨天夜里他回来,皇上却传旨说不让她去瞧儿子,她念子心切,竟整宿没有合眼。弘历虽大清早的先来给她请安,可只待了一炷香的工夫就去了乾清宫,连早膳也没有用,她甚至连儿子的样子都未来得及看清楚。熹妃忙道:“起来吧,起来吧。”见他额上沁出了汗珠,便笑道:“你这孩子,都这么大了,还毛手毛脚的,也不怕你六妹妹笑话。”
弘历这才抬起头来,远远见熹妃身边坐着一位华服女子,正笑盈盈地瞧着自己,还不等他开口,便先袅袅婷婷地施了一礼,声音亦婉转如丝:“见过四哥。”
他竟立在原地瞧了她片刻,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却忽然笑道:“长高了。”
清欢有些诧异,她也曾想过无数次,如果他们重逢,他会对自己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可想来想去也不曾想到过会是这一句。原来他一直当自己是小孩子,她一时语塞,竟不知该怎么回答,只低声应了声“是”。
富察福晋和傅莹上前来给弘历请安,弘历连忙扶起福晋,看来是早就认识了,弘历笑道:“福晋不必多礼。刚刚在乾清宫还遇上傅恒,早知福晋和傅莹妹妹在这里,我就该拉他一起来了。”
熹妃让弘历坐在自己身边,道:“你别去打扰恒儿,他现在可是你皇阿玛身边的一等御前侍卫,哪能擅离职守?”
“要我说,也是这傅恒有出息,小小年纪就做了一等侍卫,往后啊定是前途无量。”欣嫔在一旁说道。
富察福晋听了,连忙笑道:“多谢娘娘吉言。”
她们说话,清欢并未听得进去。想必这三年来在军营里吃了不少苦,弘历晒得黑了,却显得比以前结实了许多。离这么近,才看得清他的脸,其实他长得并不甚像皇阿玛,倒像极了熹妃,有一双漂亮的眼睛,愈发衬得朗眉星目。
几位长辈只管对弘历问东问西,他讲起西北战事来滔滔不绝,连清欢都瞪着一双大眼睛静静地听着。毕竟是皇子,能在军营里与众将士共甘共苦已经算是天家恩惠,他根本就没有机会上到真正的战场去。
只一会子工夫,小厨房便已经备好了午膳。弘历和清欢挨着坐在一起。厨房里也准备了热腾腾的锅子,侍奉的宫女一一盛上浓汤。清欢正舀了一勺汤用嘴吹了吹,还未入口,就听弘历厉声打断道:“小六不要喝。”
众人都诧异地看着他,清欢也被吓了一跳。弘历却吩咐身边传膳的宫女,道:“去给六格格换碗粟米羹来。”顿了顿,又道:“告诉小厨房的人,下次再出了这样的差错,可就没有粟米羹这样简单了。”他指了指碗里的汤,问:“这汤里是不是有虾仁?”
清欢这才恍然大悟,还好弘历先尝了尝,不然自己可就要遭殃了。
熹妃听了,猛然记起清欢小的时候偶尔吃了虾仁包子,便一下子晕厥了过去,太医诊断她是吃不得虾的,皇帝为此特立了规矩,以后六格格的饮食里不得有虾。熹妃放下玉箸,板着脸喝道:“你们是有几颗脑袋?难道不知道今儿有六格格在吗?竟然敢送来虾仁汤?”
侍奉的宫女都吓得连连磕头,最后还是清欢求了情,此事才算作罢。
敬妃在一旁笑道:“到底是六格格和四阿哥的关系亲密,真难为他还记得。”
熹妃听了,又怕此话传到旁人耳里落下口实,忙打圆场:“谁说不是呢?这两个孩子也算是从小一起长大,小时候又是一个师傅教功课,关系自然是好得不得了。”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