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主角赵国庆与夏若兰 !
不过吃饭的时候,夏若兰这样一说,算是给赵国庆正名了。
他人本来就长得帅气,就算是不说话往那一站,别人想忽视他都难。
这会虽然有人觉得夏若兰带着对象来,有些不妥当,但是想一想,人家带着对象来见自己长辈,也是一种孝顺的表现,而且这么远,能过来真的是有心了。
只有在宴席散了以后,大姑婆悄悄的拉着夏若兰。
说是让她晚上不要住在夏家老屋这边,让她住到自己家里去,这样不会被人说闲话,免得别人说夏若兰一个姑娘家,这样不检点有风言风语传出来。
却是被夏若兰拒绝了。
她故意很大声的说,老屋这边很多房间,都是分开住的,一直都是这样的,让大姑婆放心,说是爷爷那边不定下日子,她和赵国庆都是知道分寸的人。
这话,说得她大姑婆都掩嘴笑,拉着夏若兰的手只感叹。
真是一个好姑娘呀,可惜,可惜便宜了别人。
大姑婆心底觉得惋惜,还是自己家孙子们都不争气,没有一个能干出挑的,要不,只要若兰乐意,那些小子让她随便挑。
不过这赵国庆看着高大帅气,模样也是顶顶好,站在若兰旁边,也是非常般配的。
想来夏家那样的条件,这个赵国庆肯定不差,要不,人家根本就看不上。
等到所有人都离开了,夏若兰也累的不行。
此时虽然是冬日,但是陈家村实在是舒服,温度不高不低,蚊子这会还少,两人坐在院子里吃着瓜果说着闲话。
“我爷爷以前就在这个村里,你以后去了上京,要是我那些大伯堂哥说你什么闲话,但凡有看不起你的地方,你就提陈家村这些族老,还有我们这老屋,免得他们嘚瑟的不知道自己的出身地!”
夏若兰这话说得赵国庆都想笑。
“我不会自卑的,谁祖上往上数几代,那还不都是农村人,为啥又看不起农村的人,我觉得这样真不好!”
赵国庆倒是很看得开。
只是问起夏若兰,他爷爷遗憾是什么,是因为小姑婆的身后事情还是说别的?
“好像是爷爷做了什么错事,小姑婆不肯原谅他,然后连带着,我爸他们都不肯见,今天能吃她一碗疙瘩汤,就冲着这一点,我带你来这陈家村,我爷爷肯定不会怪我了……”
本来冒然的把赵国庆直接带来陈家村。
然后又说赵国庆是她对象,夏若兰其实还是有些冒险,因为那边夏家和邹家还有意联姻。
她这样做,爷爷夏东海那边肯定特别生气。
甚至大伯和父母以及所有亲戚,都会指责她,可即便这样夏若兰还是想解开爷爷心结,让他没有什么遗憾,让他最后能原谅自己,接受赵国庆。
只有他接受赵国庆,父母和所有亲戚那边,才不会有太大的阻力。
夏若兰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带着全家人的祝福,开开心心嫁给赵国庆,而不是为了嫁给想嫁的人,私奔,甚至和全家人闹崩,这是她最不想看到的。
夏若兰表示,爷爷到底做了什么,惹的小姑婆死活连夏家人都不肯见了,具体她也不知道。
不过凭借着直觉,要是小姑婆喜欢赵国庆喜欢她,爷爷这一次说不定也会松口,最后让她如愿以偿。
“这边可真舒服,都不想回去了,北方实在是太冷了,我不喜欢下大雪,穿的像个皮球,然后在雪地里走,稍微不注意就摔了一个跟头,而且我这腿,冬天冷的简直没知觉了……”
赵国庆说起这边,还是很喜欢。
这冬天气候,真是好呀,而且这边距离海边也不远。
在这个陈家村,稍微站在高一点的位置,就可以看到海岸线,他都打算和夏若兰有空的时候去海边走走。
特别是等到涨潮的时候,去捡一点海货,最不济,弄点海瓜子或者花甲啥的。
到时候送一些到小姑婆那边去,让小姑婆动手炒一下花甲,也让夏若兰解解馋。
两人在院子里聊得高兴,一直快到十点钟,他们这才分开,各自回到自己房间里睡下,而这会院子外面有人探出了头,目光一直盯着夏家的老屋。
第二天赵国庆是被一阵雨打竹叶的声音吵醒的。
走到外面一看,下雨了,难得的清闲的时刻。
他们刚起床不久,就有来请,而且来的还不止一个人,是一群人,大多是昨天那些熟悉的面孔。
对于这些赵国庆不是很擅长,夏若兰却很快安排好,算着时间,这阵子都不用做饭,天天有人请客。
而他们今天去的一家,也是夏家的一家长辈,和夏若兰家是同族。
去的时候,这家里里外外都收拾的特别干净整齐,老爷子把家里孩子都介绍了一遍,齐齐的喊赵国庆姑爷,要不是他脸皮厚,差点就闹个大红脸。
不过对于这个称呼,赵国庆很高兴,一高兴发红包,一个孩子一块钱,当时就让孩子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他们都快开心的跳起来了。
这让夏家的长辈都有些不好意思,只说着家里的这些皮猴子不懂事,让赵国庆见笑了。
哈哈哈,赵国庆顿时觉得这个九叔公比那个六爷爷顺眼多了。
这顿饭刚吃完,外面雨也停了,听他们说今天雨停了可以去海边,因为昨天涨潮,今天约莫下午就要退潮了。
一听说退潮可以赶海,可把赵国庆和夏若兰高兴的不行,就说下午一起去赶海,看能不能捡到一些海货。
而那边陈十听到消息也跑过来了。
表示到时候可以带他们一起去赶海。
索性几个人像拿着水桶就往海边走去。
夏若兰虽然老家在陈家村,但她其实是在北方长大的,赵国庆前世虽然见过海,也就仅限于吃海鲜,至于赶海啥的,那就只是听说过,还从来就没去经历过。
此时退潮了。
陈家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往海边赶去,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一个都在喊。
“赶海了,走,赶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