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回到明末建基地 !
架完这些大件之后,挂悬索、连杆,放深井油泵,架平衡块,调柴油机动力传送装置,调变速器、刹车器。
整整忙了一天,终于把采油机架设完成。
顾二负责采油的徒弟秦文贵对采油工人发出指令:开机。
柴油机转动起来,离合器将动力送到传送装置,传送装置拉动游梁上下摆动,游粱另一端的驴头在游梁的带动下,大幅度的上下点头,拉动悬索和连杆,带动深井油泵工作。
没过多久,石油就从输油管中流出。
崇桢三年十一月八日,是一个注定要记入史册的日子。这天,顾二势力拥有的第一口油井采油成功,预示着机械动力的时代露出了一丝曙光。
随后的日子,这边采油机不知疲倦的日夜工作,那边采油据点的建设也忙碌不停。
为备防雨季山沟积水,据点建在山坡上。长宽都是100米正方形堡垒,以夯土做围墙。内部建设两排库房,一片生活区,一片军营区,驻扎工人60名,运输工6名,一个排的护卫队,一个炊事班。
从十多天采油情况看,油井每天出油2吨。这个出油量有点小,但顾二知足。
本来以为以为要到很远的地方才能挖到石油的,现在竟然在本岛找到了石油,对这种意外收获一定不能贪心,要知足。
十一月底,据点建好,油井正常运行,顾二回到后垅溪据点,准备在这里建一个炼油厂。
顾二在商城中选来选去,发现最小的炼油设备都是日处理原油30吨。按照现在原油日产量来看,这个炼油的能力大大超出了开采能力。
但是没办法啊,这已经是最小的炼油设备了。顾二又装模作样的祭献一番,一挥手一座10多米高的分馏塔竖在炼油厂地址上,然后挥挥手,加热炉、分流器等配套设备出现在场地上。
顾二花了几天时间带着工人的将炼油设备安装并调试好,然后开始炼油。原油被油泵送入加热炉中加热,原油被加热蒸发之后变成蒸汽,蒸汽进入分馏塔中,在分馏塔中进行分离,分别进入分流器。
在分流器中,首先流出的是汽油,然后是煤油,接着是柴油,重油,油渣。
将这些油用木桶密封装好,放进仓库备用。
对油渣进行二次提炼,得到润滑油、凡士林、石腊和沥青。
第一批库存的原油炼完之后,对炼油设备进行清洗和保养,等待着下一次炼油。
为保护炼油设备,顾二吩咐建筑队建一间大厂房,将炼油设备遮盖起来。
留下一名叫王忠林的学徒当炼油厂厂长,培训好20名工人,炼油厂算正式成立。
因为有采油据点和炼油厂,猫里区的重要性一下子远远超过桃园区,后垅溪据点重要性也远超头前溪据点重要性。
而且通过建立竹堑农庄和竹堑公社,竹堑平原的控制力已算稳固。另外,由于猫里区的归附,头前溪据点前进基地的作用将被后垅溪据点代替。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顾二把目前的重点放在了后垅溪据点上。
将头前溪据点的驻军全部调到后垅溪据点,把2000机动劳力调过来建设后垅溪农庄,头前溪据点和头前溪码头交给竹堑农庄管理。
时间马上就要进入12月,又到了快要过年的日子。
顾二派张信开着神船2号去广州接刘大光回来,不知不觉间,刘大光去广州已经快三个多月了。
当初,八月的时候,刘大光带着5个徒弟、20多个挑选出来的精干帮手来到了香山县。
在黄牙人的帮助下,在香山县挂上了户籍,并在县城西街买下了三间铺面,开起了一间杂货店,起名叫“广源货栈”,取的是财源广进的意思。
为了不与当地商人起冲突,卖的货物也避免了与当地商人的货物雷同,只买白糖、帆布、玻璃三样货物。
按照惯例,先拜会了香山县商会以及县城经商的各位商人同行,获得他们的认可之后,才开始装修店铺。装修的材料是从基地运来的木料、玻璃,水泥。
红砖没敢用,因为封建王朝总有一些扯淡的规定,刘大光怕用红砖会有僭越的嫌疑,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装修后的店铺与县城原有的古老建筑相比,很是有些新颖。
大大的玻璃窗户占去了临街墙面的3/4,不仅使店堂里面的采光变得非常明亮,而且街上经过的人一眼就可以看见店堂里面的情况,店铺里面的人也可以清清楚楚看见街道上的情况。
门前和堂屋中的水泥地面也大大有别于别人家的夯土地面,虽然说不上是多么的奢侈华贵,但比普通的夯土地面要显得高级得多。
店内的柜台因为镶嵌上了玻璃,可以让顾客清清楚楚的看见柜台内摆放的货物,这种开放式的设计比较容易赢得顾客的信任感。
开张之后的第1桩生意就是黄家人来买玻璃。
黄家是香山县的大族,本朝出过香山县第一位进士,做过最大的官是二品官,后代陆续有中举的。如今在世的有一个致仕的知县,另有几个在外地做官的现任县丞、训导,黄家是不折不扣的书香世家。
黄家人来买玻璃,不是为了奢华显摆,而是为了书房和堂屋的采光。
刘大光介绍了用于建房用的玻璃产品,一种是窗户上用的平板玻璃,一种是铺在屋顶上的亮瓦。
黄家人对这个亮瓦很感兴趣。
这个时代的房屋采光性普遍很差,房间里大多都是黑沉沉的。如果在屋顶铺上了亮瓦,就等同于在屋顶上开了几个透光的小孔,日光能照进来,却又不漏雨,非常实用。
广源货栈的大堂屋顶就铺有六块亮瓦,日光透过亮瓦照进店堂,使整个店堂既明亮,又充满生机。
刘大光给平板玻璃的定价是0.1两银子一尺,给亮瓦定价是0.3两银子一块。
定这个价,刘大光是经过考虑的。一间房一扇窗,一般可以用6尺玻璃,花费0.6两银子,相当于一石米的价格。这个价格,对于小康之家,购买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的,至于像黄家这样的大户人家,更是不在话下。而一间屋顶,一般安装两块亮瓦就足够了,也只相当于一石米的价格。
而且玻璃和亮瓦只是建筑材料,不是收藏品,不适宜定太高的价格。
黄家人买了60块一尺见方的玻璃和20块亮瓦,支付了120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