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秦:我摊牌了,我是始皇嬴政 > 第11章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第11章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作者:大秦写书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大秦:我摊牌了,我是始皇嬴政 !

    许尚分析一件事,往往会从两个方向。

    一者是究其本质。

    二者是多角度辩证看待。

    而大秦的东出战略,想要明确出一个较为清晰的答案,就得拿出极为透彻的共识性论证。

    “小赵啊!”

    许尚想了想,转而开口询问:“你觉得吕不韦的国政战略,属于王道,还是霸道?”

    嬴政毫不犹豫的回应出声:“王道……吕不韦制定了【义兵】新法,同时还用大秦现有的土地,吸引中原六国之流民,这就是标准的王道。”

    “没错!你所说的是对的,但吕不韦的国政战略……确切的来说应该是奉王道,应天道。”

    许尚对于吕不韦还是相当推崇的。

    《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中有一句话他非常喜欢: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

    这句话看似王道,实乃天道。

    “吕不韦的执政方略尽在吕氏春秋之中。”

    许尚缓声阐述:“吕氏春秋又称吕览,乃是以道家思想为核心,同时兼阴阳、并儒墨、采名法、合兵农,可称杂家的开山之作。”

    “当然,吕不韦之前整出过什么一字千金的宣传噱头,多多少少会惹人不喜。”

    “但你们也要理解他,毕竟他是商人出身,欲着亘古名篇,成就当世杂家圣贤之名,都是为了摆脱贱商的出身……”

    ……

    吕不韦对于自己的出身,肯定还是有着心结在的。

    战国时代,士农工商,阶级之差,泾渭分明。

    你就算再怎么豪商,搁真正的士卿贵族面前,也是上不了台面的贱商。

    所以。

    吕不韦想要通过着书立说,淡化自己的贱商出身,没什么毛病。

    其志向直指千古秦公之名。

    奈何。

    一切都被嫪毐和赵姬所毁。

    吕不韦属实挺惨的。

    旁侧。

    华阳太后端庄的坐着,她的眼眸时而扫过嬴政……

    据她所知,嬴政一点儿都不喜欢所谓的吕氏春秋。

    却没想到。

    许尚竟对其这般推崇。

    这时。

    “夫子。”

    嬴政深吸一口气:“吕不韦开创出吕氏春秋,确实对大秦的文化宣扬,有着非常积极的正面作用。但问题在于……他所秉承的道家核心思想,以及奉王道,应天道,当真适用于眼下大秦的东出战略吗?”

    嬴政听完【国运论】的第一讲后,确实对外儒内法、兼行百家有了更深的领悟。

    可东出战略与治国战略明显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

    单论一统路线而言,嬴政依旧坚定的站在法家霸道的立场。

    显然他更加愿意遵从极致霸道的方略……快速鲸吞山东六国……

    对于所谓的奉王道,应天道。

    结果却需要几十上百年,才有可能一统天下。

    嬴政从情感和理性层面都是无法接受的。

    “小赵,你说到关键了。”

    许尚笑笑:“一切政法革新,都必须依从时局的需要。比如商君变法从现在的角度看,显得无比极端。”

    “可对孝公时期的秦国而言,商君变法却是唯一的救国之道。霸魏连年出兵进犯,再不下驭民五术的猛药,老秦人就只能被逼的去跟极西羌人抢饭吃了。”

    “至于现今的大秦究竟适不适于奉王道,应天道的一统战略……老夫的评价是百年太久,难免夜长梦多!”

    ……

    许尚推崇吕不韦为大秦积蓄国力的所有政策。

    只是在东出一统的方略层面。

    他同样认为徐徐图之,并不适用。

    哪怕从穿越者的角度来看,秦国二世而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消化不良……

    “首先我们先看吕不韦的军法革新,他废除了斩首记功制度,转而实行【义兵】新法。”

    许尚侃侃而谈的讲解道:“即入于敌之境,至国邑之交,不虐五谷、不掘坟墓、不伐树木、不烧积聚、不焚室屋,得民虏奉而归之(优待俘虏)等等。”

    “说白了,吕不韦希望祛除大秦的虎狼之名,转而打造一支仁义之师!”

    “为此,吕不韦甚至拿戍边上将麃公立威,以违背义兵新法之名,将其直接贬为了庶民!”

    ……

    长安君成蟜叛乱,其中便有赵国的推波助澜,摇旗呐喊。

    于是。

    成蟜之乱被平定后。

    秦戍边上将麃公率军攻赵,伏斩两万,大胜!

    吕不韦表示你这不是在跟我对着干嘛?

    说了不准再斩首记功。

    你麃公偏偏拿着伏斩两万的军功让我难做,那就别怪我不留情面了。

    于是。

    吕不韦背靠太后赵姬,再通过修建郑国渠拉蒙骜为政治同盟,直接把麃公给弄了下去。

    当时可谓是朝野震动。

    吕不韦的义兵新法也终于能够正常推行。

    然而。

    秦国前线将士,对于义兵新法明显都是极为排斥的。

    麃公跟吕不韦对着干,也是标准的屁股决定脑袋。

    下面的兄弟都不想搞什么义兵新法,麃公顺应军心士气,沿用商君的斩首记功制度,也是没毛病的。

    这就是朝廷和前线之间,非常典型的政策施行性矛盾,极难调和。

    “夫子!”

    蒙恬忍不住拱手沉声道:“晚辈觉得所谓的【义兵】新法,根本就是那些庙堂文臣的妄想。”

    “战争!本身就是只有杀戮和死亡,可那些文臣却贪念恢复春秋时期的战争礼法,进而制定出了什么优待俘虏,仁义之师!”

    “可我大秦之所以能够崛起,靠的正是虎狼之名!”

    “再者,实行义兵新法之后,军中一再发生诈降之事,还有那些赵国乱民,也会胆大包天的袭扰我军粮道!”

    “这些,全都是施行义兵新法的代价!”

    ……

    蒙恬继承的是兵家杀伐。

    他对战场上讲究仁义,非常的不屑一顾。

    降军就一定是来投诚的嘛?

    俘虏放归后,转头便拿起武器再度对抗大秦,又当如何?

    敌国乱民过冬时没有粮食,便会拼了命的铤而走险……

    不杀!

    何以保证粮道安稳!

    蒙恬现在更加坚信的唯有四个字:兵不厌诈!

    治国理政应当仁义当先。

    至于沙场争锋,所有将兵只能秉承一个信念,那就是:胜利凯旋!

    “哈哈!看来习武小友早已亲身经历过战场杀伐,也有了自己的刻骨铭心之见解!”

    许尚并不意外习武小友的反应。

    大秦赋兵役制度,十六岁就得受到征召,且每年都要抽出一个月的时间,先训练,再徭役。

    战时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以户籍什伍制度进行批量征召,赶赴战场。

    “习武小友,你的说法,从兵家的角度来看绝对是无比正确的。但从一统战略层面,却不尽然。”

    许尚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蒙恬拱手恭敬的道:“晚辈愿听夫子之论断!”

    嬴政闻言也立马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

    华阳夫人则小酌了一口美酒……

    她对于仁义二字,自然拥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王道仁义,重在攻心!

    不过。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许尚想要通过仁义说服秉承兵家信念的蒙恬,难度绝对是相当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