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少年郎之前世今生 > 第086章 我看见了

第086章 我看见了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少年郎之前世今生 !

    让人欣慰的是,他之后的各朝各代,皆承秦制。某种意义上说,大秦,亦是延续了千秋万代。

    有人说,他乱世之中,开天辟地,

    有人说,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千年沧桑史册浮沉,功过是非何须多言?

    绞尽脑汁,我发现,再华丽的辞藻,再优美的语言,再奇妙的笔花,也写不尽他的丰功伟绩,也描绘不出他所创造的如画江山。

    更可叹,他的一生是孤独的一生,孤独的令人窒息。

    祖父、父王的抛弃,祖母、皇后的鄙视,母亲、爱妻的背叛,胞弟逆反,他当真是“众叛亲离”。

    冥思苦想,实在无法得知,当初的他,是用怎样的意志和坚韧,挺过了种种人生的变故?熬过了无数难眠的星月?

    生前曾被所有至亲背弃,身后无数忠臣皆化白骨,更可叹所有子孙尽数被杀。

    千古一帝!

    也许,是命运所注定,他当真是孤家寡人。

    在秦以前,“天下之美,归之舜禹周孔,天下之恶,归于桀纣。”

    凡是好的,就好上加好,锦上添花;

    凡是恶的,就雪上加霜,一臭万年。

    所以,自古以来,史书就流传有这样的一种传统。

    因此,以抗击暴秦为理由,推翻秦朝的汉朝,在撰写史书时,就故意歪曲事实,扭转乾坤。

    并且恶性循环,延续至今。

    要知道正史后面,还有野史,野史背面还有演义,书粉剧粉历史粉轮番登场,后世的议论甚嚣尘上。

    如今虽然我一个人,力量微薄,虽然在这里,也许只是没有结果的口舌之争。

    但是我必将倾尽全力,为始皇帝说话,为始皇帝代言,为始皇帝板正。

    我国自秦朝伊始,汉朝雄起,唐朝强盛,宋朝富足,元朝大扩,明朝强硬,清朝衰败,而于今朝(zhao)最兴。

    万事开头难,纵观历史,秦始皇的所作所为,并天下、称皇帝、废封建、置郡县、销兵器、迁富豪、夷险阻、征百越、逐匈奴、通沟渠、车同轨、书同文、一法度等等措施。

    对于全国之大一统,对于我国政制之创建、华夏版图之确立、民族之传承,具有重大之影响。

    从统一文字等标准,我看到了他,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心;

    从兴长城建直道,我看到了他,对国泰民安的长远考虑;

    从焚书与坑儒,我看到了他,抛弃腐朽思想的决心与志向;

    从兵马陶俑陪葬,我看到了他,体贴平民百姓的的仁义与善良。

    如此丰功伟绩,却还有些人称他为昏君。

    如果他真的是一个昏君,那该有多好,像后世人们说的那样,穷奢极欲该有多好,躺在富丽堂皇的阿房宫,欣赏七国美女醉人的乐舞,饮着美酒佳酿。

    如此这般,至少,他将会是快乐的!

    至少他再不会在无数个难眠之夜,辗转反侧,至少他不会再身心疲惫下都不敢停歇,至少他梦中惊醒时手中不再攥着竹简,至少他不再是996或是007的工作狂人。

    可是,他不能,因为他是嬴政,他是始皇帝,他是华夏历史长河中璀璨的一颗星,他是佑护着华夏命运的祖龙。

    长安城东的骊山北麓,那一片黄土堆上,芳草萋萋,杨柳依依。

    试问,吾皇当年雄壮之志,谁人可懂?

    试问,陛下千年功勋之伟,谁人可比?

    如今山川巨变,于陌上而望咸阳,早已不见当年的旧城旧宫墙。

    而今千年已逝,忆往昔而思旧迹,他的身影虽然惭失,模糊又清晰。

    仅余下他那铿锵之声,响彻于天地之间,华夏大地:

    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

    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

    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

    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

    震惊九州的一句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冥冥中,眼前水雾浮现,飘渺缭绕……

    我看见了,我看见了……

    我看见他一身戎装,顶天立地,手执三尺青锋,立于咸阳之巅……

    自公元前221年,他开创先河,以“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意,创建了皇帝制度,正式自称“始皇帝”起,到公元1911年,清朝宣统皇帝正式宣告退位为止。

    在2137年的时间长河里,一共产生了230位皇帝。

    在这二百三十位皇帝之中,唯他一人,我甘愿以“陛下”相称,我甘愿俯首称臣。

    春去冬来,花谢花开,而今千年已过。

    愿将我对您的信仰之情,镌刻在绵延万里的城墙之上;

    愿将我对您的敬爱之情,陶铸在八大奇迹的秦俑之内;

    愿将我对您的思念之情,融化于缓缓流淌的川河之中。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我只愿,“陛下”: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ps:此三章也是本部小说中最绞尽脑汁、费尽心思的三章。

    最早就决定用一种抒情散文形式来写这三章,只是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角度---我,到后来,感觉到我一个凡夫俗子何德何能,来代替始皇帝来纵观叙述自己的一生,写了三千余字,删!

    第二次采用了第二人称的角度---您,尽管出于对始皇帝的尊重,底下多了一个心字,但是快要结尾时,又感觉到,似乎口气中有面对面,当面评价始皇帝一样,还是不够礼貌,两千多字时,换!

    最后就成了现在近六千字的三章,采用第三人称的角度---他。

    虽然不过是我你他三个字的不同转换,但在口气和内容中,变更起来,还是非常大的。

    当然,还有下边的辩论部分,算是这部小说中,最费时费力的章节,不能像构思故事情节一样,天马行空地胡编乱写。

    如果有始皇帝的粉丝或博学多识的学者,看到这一段,如有不适之处,还请谅解!

    但在这一段情节中,自己真的是想以公平公正的角度去综述始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