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神话明朝 > 第61章 著书立说

第61章 著书立说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神话明朝 !

    自己攻略公主的计划,只剩下最后一步,距离攻陷不远矣!

    至于三天与半个月的差异,想必是黄河大阵的特殊效果,卫龙并不是啥也不懂的愣头青,不会在紧要的时刻分心争辩,而是默默地营造氛围,享受片刻的温馨。

    沉默中,一种呵护的感觉,一种安全的感觉,油然而生。

    朱雨铃的心中越来越恬静,越来越宁和,仿佛忘记了身边的一切,又始终记着最重要的一件事,忐忑地问:“你悟了吗?”

    卫龙轻轻地抚着佳人的纤腰,铿锵应答:“幸不辱命!而且,我还顺便领悟了〖飞流水〗和〖银河水〗。”

    “那两种水,不算稀罕物,几乎每一名修士都能领悟,我现在只想看〖黄河水〗!”

    卫龙勾连魂海,从水塘的底部捞起一颗“葡萄”,刷的一声,跳出眉心,摊在掌中:“请公主过目!”

    借此机会,朱雨铃很自然地退后一步,一点也不做作地脱离怀抱。

    她瞪着近在咫尺的黄河水,满脸都是惊讶的表情,火速启动天赋:“识!”

    〖六品上阶黄河水。水行稀有材料。内蕴黄河本源。源自华夏先民之半坡氏族。〗

    说实话,朱雨铃并不知道“半坡氏族”是什么鬼。

    这年头,根本没有“半坡”的概念,而是原时空的考古发现。由于卫龙的思维,这才现出一丝端倪。

    然而,作为明国皇室的核心成员,朱雨铃非常清楚“黄河本源”的重大意义,也非常清楚“华夏先民”的超凡含义。

    简单地说,太极图内的黄河水,不管是品阶,还是功效,都已经超越了李白,甚至是碾压。

    想起本源中的“包容”与“同化”,想起清国之行的巨大便利,朱雨铃激动地捂住芳唇,以免自己惊叫起来,泄露了黄河水的重大秘密。

    这个大秘密,只有皇室的核心成员才清楚,就连国师刘伯温都不一定了解。至于卫龙嘛,那是一无所知。

    ——有了六品黄河水,清国之行,必然一帆风顺,再无后顾之忧,那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要人有人啊!

    这一刻,拥有黄河水的卫龙,在朱雨铃的眼中,超越了一切。

    她眯着双眼,噙着微笑,连续下达三道命令。

    “梅嬷嬷,送我回宫,我要立刻向父皇禀报!”

    “另外,匀出一半人手,护送榜首回府,再调集番子和档头,密切保护卫府的安全,尤其是卫张氏与新科榜首的安全,绝不容许出差错!”

    “同时,派出鸣雨殿专属的谍报司,盯紧蔡氏,一旦发现风吹草动,特许先斩后奏!”

    朱雨铃打破了朱元璋定下的“三不原则”——不参与、不偏袒、不追究,毅然绝然地调动朝廷的力量,干涉蔡卫之间的千年血仇,并且带着明显的袒护。

    鸣雨殿,正是雨公主的专属宫殿;谍报司,正是修士构成的特殊机构,非非就是其中的一员。

    ……

    卫龙回到家中,亲自安排嬷嬷的住宿、膳食、修炼所需的密室。

    他交待管家务必当作老佛爷供着,万万不可轻忽大意。

    这可是大内保镖,如同原时空的核弹头,具有极强的威慑力。

    尤其是自己即将奔赴清国,家里没有修士坐镇,很可能发生幺蛾子,有了嬷嬷的守护,宵小之辈就不敢窥视卫府,对于母亲的安全,显得非常重要。

    简单地说,卫龙非常感激朱雨铃的安排。

    否则,卫张氏、徐慧娘、卫小红的安全问题,就是一种牵挂,也是一种负担。

    这一点,卫暖也是心知肚明,拍着胸脯,保证不会出差错。徐慧娘也明确表态,一定与三位嬷嬷交好,保证让她们吃好喝好。

    随后,管家跟着卫龙步入书房。

    卫暖拿出几张彩色的纸,摊在书桌上,欢快地说:“少爷,您上次交待的广告语,已经印好了,并且已经贴在肉松的陶罐上,取得很好的售卖效果!”

    前不久,卫龙确实写下肉松的广告语,作为书法的样本,让管家找印坊批量印刷。

    想起那两句又可爱又贴切的广告语,想起鸿胪寺立言的灵光一闪,卫龙头一仰,露出得意洋洋的表情,无比骄傲地宣称:“那可是全新的创意,放眼整个龙神世界,也是破天荒的独一份,效果不好才是奇怪呢!”

    “大家交口称赞,都说效果顶呱呱!”管家挑起大拇指,高度赞赏。突然,又想起前几天的一件事,赶紧请示,“印坊的刘掌柜,想来拜访少爷,不知可否应允?”

    “哦?刘掌柜什么出身?他有什么事?”

    “刘掌柜出身国师府,乃是国师的嫡系血脉,负责刘氏翰墨印坊的经营。他看到少爷的书法,惊为天人,这才提出拜访的请求,想与少爷坐而论道,甚至还想求一幅墨宝!”

    “书法?他怎么说?”

    卫暖假咳几声,清清嗓子,模仿刘掌柜的腔调,转述刘掌柜的评价:“横平竖直,落落大方;中正平和,棱角暗藏;同时,耳目一新,惊天动地!”

    当时,卫龙写的是楷体,水平不低,功力不浅,刘掌柜的评价倒也中规中矩,不算太离谱。只不过,听在卫龙的耳中,就是浮夸了,尤其是最后一句,不明觉厉。

    “耳目一新,惊天动地,又是几个意思?”

    卫暖伸出手指,点中彩纸上的最后一个字,述说自己的观感:“笔直的一竖,仿佛一把锐利的剑,从天而降,威风凛凛,杀向圆圆的一点,看上去耳目一新,惊天动地!”

    卫龙低头一看,立刻傻眼!

    管家说的不是汉字,而是感叹号。

    晕菜!

    自己一不小心,在广告语中顺手写下感叹号,居然造成了误会,居然“发明了”全新的标点符号!

    这一刻,由此及彼,卫龙畅想开来。

    这年头,不论哪一种书籍,最多只有两个标点,一是逗号,一是句号,合称“句读”,与“具豆”同音。

    可恨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带有两个标点。

    很多书籍故作高深,通篇一个标点也没有,密密麻麻的文字串在一起,连成一片,读起来十分费劲,很容易造成“密集恐惧症”,不知道愁坏了多少学子,熬白了多少头发。

    比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食色性也。

    如果用正确的标点,那就是“食、色,性也。”

    这样的断句,一目了然,绝不会造成错误的理解。

    然而,很多人说,食是动词,色是名词,食色连在一起,就是动宾结构,说是“喜爱美色,贪恋美色”的意思,甚至还扯上儒神孔子的“饮食男女”作为佐证。

    殊不知,告子提出的“食色性也”,完全是并列结构,意思也很清楚:追求美食与美色,都是人的天性。

    此外,还有一个著名的例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孔子的原文。

    断句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消极的断句,成为愚民政策的核心依据。

    断句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积极的断句,提出引导的主张,意在开启民智。

    两种完全不同的断句,语义截然相反,到底哪一种才符合孔子的思想?

    那真是公有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至今尚无定论。

    要知道,孔子已经转世复活、记忆觉醒、晋阶修士、成就真神。

    然而,在漫长的时间里,孔子也没有揭开答案,而是继续留下历史的悬案,任凭民间辩论,任凭学童争吵,任凭修士曲解,从而汇集万民的情绪,以凝聚更多的真叶。

    所以说,人类都是利益动物,圣人也不例外。

    卫龙放飞思维,浮想联翩。

    到最后,猛然一咬牙,决定干一件大事——顺理成章搞发明,自然而然凝真叶。

    “卫叔,磨墨!我要著书立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