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之蜀汉再起 > 第七十一章 邓芝出使

第七十一章 邓芝出使

作者:赤兔爱乌骓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三国之蜀汉再起 !

    固而,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的不利形势,吴军一有异动,魏军必定给予迎头痛击。

    在诸葛亮心里一阵翻江倒海时,刘永又进一步阐明细言道:“汉吴二分天下,共击曹逆。可约定豫、青、徐、幽四州之地从属吴,兖、冀、并、凉四州之土归属汉,其司州(司隶校尉部)之土,以函谷关为界,造盟为誓,各守分土,无相侵犯,传之后叶,世世不绝。”

    “妙!妙啊!”稳重如诸葛亮也不禁击节赞叹,“约定汉吴并辔天下,坐享江山,不惧他孙仲谋不动心!”

    刘永面有傲色,笃定道:“孙权当然会心动不已!他不仅会欣喜若狂,更会一改前态,全盘承认我朝为汉室之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突显曹逆篡权、盗取神位的罪恶!而他孙权向窃取天命的伪朝发起抗争,是道义正统的卫道士,自然而然有大义名份加身,这样他才拥有了就尊号、君临天下的口实!”

    “那陛下,您准备何时遣使衔命出使吴国,促成此事?”诸葛亮凝视着刘永稚气未脱的脸庞,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那个大雪飘飞的冬天,户外滴水成冰,先帝(刘备)却不辞辛劳、寒苦,冒雪前来再三造访,探寻救民济国之道。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知己者容。

    被先主的诚意和仁德打动,自己激扬文字,抛出了深思熟虑的三分天下之计。

    对于当年的选择,时至今日,诸葛亮亦悍然无悔。遍观雄主,曹操霸道无情,孙权狭隘妒忌,唯有先主仁德宽厚、能容人。是他此生的伯乐,只有刘备的笔才可画出他这匹千里马策马狂奔的草原。

    也正是因为先帝仁德,诸葛亮才甘愿俯首,辅佐冲龄幼主,保全江山,保全这个符合他政治理想的国度。

    蜀汉的政治风气,这个由他和刘备一手缔造的政治规则,诸葛亮一心所守护的——外严内宽。

    他与刘备治法以严,但赏罚严明。待廖立这样的政敌,他坚持走司法程序,仅仅把他流放汶山郡。

    (历史上,李严在关键时刻谎报粮尽,事后诸葛亮也未同杨仪一样裹挟私愤报复,同样走司法程序。率领百官上书弹劾李严。说至动情处,潸然泪下。并且,将相不辱,李严也只是免官为民,他的儿子仍继续得到任用。如果看看魏、吴两国的权力斗争,动不动就剜眼、剥皮、满门抄斩、夷灭三族,就能对比出刘被、诸葛亮的仁义不是虚情假意。)

    (被免官后,李严一直寄希望诸葛亮起复自己,闻听亮卒后,激愤成疾而死。诸葛亮死后,廖立闻之泣涕,叹曰:“吾终为左衽矣!”)

    二十年过后,物是人非,他华发早生。比当初的自己还年轻的刘永正坐于前,侃侃而谈,又道出了这番二分天下之计!

    这让诸葛亮不得不感慨万分,恰似繁华过后看见苍凉,却又显露出几分希望。

    见老丞相有些感伤,刘永轻声答道:“朕准备先遣人去向东吴透露透露口风,试探一下孙权的态度。”

    “也好!这件事情关乎重大,不宜冒进。”诸葛亮点点头,平复下心情。“臣以为,邓伯庙才思敏捷,前翻出使即很好完成了使命,这次再劳烦他一趟。”

    刘永一笑:“英雄所见略同,朕也正有此意。邓芝邓伯苗,是个人才。”

    “此去东吴万里之遥,往来数月,臣请明日陛下便授予节杖,遣发邓芝出使。”

    “善。”

    此事终了,夜已深沉,浓浓的夜色笼罩下,大红宫烛的灯芯跳动着昏暗的火焰。

    刘永难掩疲惫之色,无言地等待了会儿,没等到诸葛亮起身告退的声音。定睛瞧去,才发现诸葛亮埋头锁眉,似意犹未尽的样子。

    又一会儿,倏地,诸葛亮一抬头:“陛下?”

    刘永答道:“怎么,丞相可还有事?”

    “陛下,这些时日,臣思前想后,也揣摩明白。现今魏贼疏于防患,猝然北伐成功的可能性极大。突袭潼关、鲸吞关中的机会只有一次,失之交臂则永远失去,而陇右则近在咫尺,机会总是有的。所以,臣决定支持奇袭潼关!”

    “丞相支持奇袭潼关了?”刘永万万没想到,今晚,像来持重沉稳的诸葛亮会赞同他的博胆策略。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是的,陛下,臣转而支持了。”诸葛亮从今天才意识到,刘永的大局观已然不逊色于自己了,有一位大智大勇的君上作自己后盾,他也应该抛下顾虑,放手一搏了。

    “任命李严为御史大夫时,陛下曾允诺过臣,北伐由臣领军北上。臣的意思是,奇袭潼关的猛将可以是魏文长,不过,一旦魏延无法拿下潼关,臣的大军立刻就会停滞不前,放弃魏延部。”

    “可以!”刘永回答得相当果断,毫不脱泥带水。

    获利越大,风险越大。

    魏延如果拿下潼关,必定立下不世功勋,为北伐首功,位列列侯、封邑万户亦不为过。但同样,一旦不能攻克潼关,失败的风险后果亦由魏延承担。

    奇袭潼关,本就是一条不归路,不是生便是死!

    翌日,殿殿

    重臣云集,凡是此时蜀汉朝堂的核心,尽皆到场。

    刘永和诸葛亮已经告知他们,今日尚书邓芝会第三次出使东吴,联络孙权,献计二分天下。

    “卿此次东行,肩负国家之希望,朕望卿不辱使命,早日达成使命归来。”刘永一边温言勉励,一边将缀有牦牛尾毛的节杖郑重的交到邓芝手中,它是君王的象征,使节的凭符。

    邓芝一袭簇新的官服,也是郑重地对刘永一拜,再拜。恭谨地接过节杖,回答道:“天子命我,使彼国方,不卑不亢,耀我母邦。”

    完成受节之礼,刘永问道:“卿此行的章程可有眉目了?”

    “孙权欲就尊号,却苦于正名,臣此去当就尊号一事先抛出话题,若孙权有意,臣再引出二分天下之议。若孙权意不在此,臣则不复多言。”

    不愧是外教方面的杰出人才,刘永满意地笑了笑,道:“好,卿此去朕放心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