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新选组异谈 !
先更个小间章,稍后再更大章。
觉得有必要介绍下松阴这个人物,但放到正文里又太啰嗦了,所以就从12章里单摘出来了。
几乎可以说是日本的谭嗣同,是作者非常喜爱的一个历史人物。
如果不喜欢日本历史或者别的那什么的原因,就请跳过吧。
***
***
***
在长州,有这么一位人物存在着。
幼时被赋予“神童之名”,年仅九岁就成为了长州藩校“明伦馆”之兵学师范(讲师),十一岁时在藩主·毛利敬亲的御前会议上出席,承蒙大名毛利敬亲的亲自褒扬,十三岁时以兵学师范之身份,亲自率领长州舰队实施歼灭演习。而到了十五岁,此人又从长州藩士山田亦介手中受领长沼流兵学之奥,得袭山鹿流、长沼流这兵学之双壁,在长州藩眼中,这名神童是几乎等同于“长州的秘宝”的存在。
若照此进境,此人定然能迅速在藩内发迹,升官加爵、光耀门楣罢——
而正当所有人都笃信了他的未来,开始关注他的时候……
这位名讳唤作吉田松阴的神童,却做出了一件令整个长州震惊的事情来。
他脱藩了。
为了能名正言顺地周游整个日本,见识现下的时局,他抛却了锦绣前程,抛却了武士身份,抛却了家人的信任与期待,开始了自己的游学之旅。
肯定是因为他看见了罢,比任何人先一步看见了罢——日本应该前进的方向。
在上至大名、下至足轻的所有人都随着混朦的幕府统治随波逐流的时候,他却已然开始迈出了自己的步伐。
后来,他的脱藩之举被原谅,可却依然没有停止前行的步伐。在嘉永六年(1854年),佩里和黑船来航至江户湾之时,松阴和他名为金子重之辅的弟子为了能够见识西洋乃至整个世界,偷偷棹着小舟来到了美国人的船上。
“请带我去美国,请让我——”
去看看这个世界。
他的要求未能够被应承,反被遣返回去,等待他的,是足有一年的囹圄之灾。
弟子金子死在了牢中。
但松阴却依然背负起失去爱徒之痛和沉重的责任,再度开始踏上前路。
安政四年(1857年),松下私塾开塾。
吉田稔磨、久坂玄瑞、高杉晋作、入江九一。
伊藤博文、山县有朋、前原一诚、野村靖。
桂小五郎、小田村伊之助。
不知不觉间,迎合着自己的步伐的人多了起来。
小小的松下私塾开始变得喧闹,争讨学术和时势的声音有若急竹繁丝,塾中的弟子和自己、一条心地开始计划起改变日本的构图。
但是,当众人的热情逐渐盈满之时,松阴却发现了至关重要的一点。
他们已经无法前进了。
前面——正有着名为幕府的巨石阻挡着他们的道路。
他试着去努力。
可无疑是蚍蜉撼树。
身处武士层级这一依附于幕府的阶层,凭他的力量根本什么都做不到。
对“武士外”的助力的索取,让他开始萌生了对武士层级的敌意。
《草莽崛起》、《一君万民论》。
他试图煽动起民众。
可在武士的政权之中,附和他的声音少之又少。
一次次努力、一次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在恍然不觉间,松阴开始变得焦躁,变得抑郁,变得……不再以前进为目标了。
摧毁幕府——松阴这样想道。
前进的动力变作对幕府的恶意,一直能够最先看到前进方向的澄澈瞳眸变得浑浊,驱使他——做出了最坏的决定。
安政五年(1858年),幕府在没有获得天皇许可的情况下、擅自签订了《日米修好通商条约》,对西方列强完完全全地打开了国门。这一举措彻底激怒了松阴,他召集了松下学塾的子弟,向他们诉说了自己的惊天计划。
袭杀幕府政权核心——老中·间部正胜。
这是决计不可为之举。
被称为松门四天王的玄瑞、稔磨、晋作都谙晓这样去做的后果,可无论如何劝阻,松阴都无半点回头之意,甚至亲自向藩中求借袭击老中的武器——其结果,不愿与幕府对敌的长州藩只得无奈地将松阴投入牢狱,并于安政六年(1859年)转交给了幕府。
“将我的名字拆开后,恰好有‘二十一回’字样,这一定是上天给我的启示,让我在二十一回以命相搏后,始才到达自己目标吧。”(二十一回猛士:将“吉田”拆开后共有两个“十”、一个“一”、两个“口”,恰好是“二十一回”)
故时,松阴曾经常向弟子调侃自己的名字。可是——身负缧绁的松阴,或就要在此停下步子了。
为他做点什么。
近藤周助不由得想到。
八年前,是他们初初相遇的时候。
去江户求学的松阴,因饥饿昏倒在了周助的道场“试卫馆”的门口,得周助接济了一碗小米饭。
探问之下,才知这名青年竟将仅有的盘缠拿去买了《海国图志》。
周助不禁哑然失笑起来。
“做再多学问,可也无法填饱肚子呀。”
“但是,这个国家可比我还要饥饿呢。”
“是吗?你要喂饱他吗?”
“是啊——哪怕用自己的身体来喂他。”
他哪里来的这种觉悟呢——周助不由得想道。
在剑上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终日为一餐一宿而努力的周助,实在无法明白。
可是,尽管只有些微的程度,他从松阴的身上看见了希望的光亮。
那是有凤来仪之兆。
稔磨、玄瑞、晋作,以及更多的年轻人,乃至全天下的黎民苍生。
终有一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察觉到、并来接替松阴的脚步,一同推动松阴推不动的、名为“日本”的腐朽车轮吧。
所以,此刻就让吾来见证,友人为此奉献一生,并到死也深信不疑的——
“松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