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左相请自重 > 第三百二十三章 兰妃往事

第三百二十三章 兰妃往事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左相请自重 !

    顾延舔了舔唇道着:“渴了。”

    佘笙下了房倒着茶道着:“凉茶解渴。”

    顾延接过喝着道:“如若对外而言端阳王是兰妃所生的,许都活不到今日,是皇祖母苦苦护住了端阳王,却被皇祖父误会了一生,自最后皇祖父驾崩时才晓得此事,皇祖母早已心灰意冷只愿遁入空门了。”

    佘笙道着:“皇祖母是个好人。”

    “自然,娘亲如同皇祖母一般,皇祖父许是不晓得他此生最爱的其实不是兰妃,应当是皇祖母才是。”顾延道着。

    佘笙想起那日里景语带着她去的灵堂里边,既然先皇要与太后死后同穴,应当是对太后有情的。

    顾延道着:“其实这个故事很长很长,许可讲到天亮了。”

    “那便讲吧,我去烧壶水来。”佘笙赤脚下床,走到里边添着铜壶之中的炭火烧着热水。

    “那时还是在太宗皇帝的时候,先皇还并非陛下的时候,那一年许也是这样的冬日,太子纳了太子妃……“

    --

    那年是太宗末年,腊月初八。

    太子大婚无几日太子妃的便要去护国寺之中布粥,因前些时日里青城山有地震不少灾民流离失所。

    城中不少女子也尽数前来布施,只因想结个善缘,兰妃便在其中,其貌美优雅一如空谷幽兰,惹来一众男子垂涎欲滴。

    可兰妃是哪个人都不理会,因此惹来恶霸凌辱。

    当时的太子妃也便是如今的净慧师太所见到,便出手将恶霸逼退。

    二人相见如故,颇有佛法造诣,交谈甚欢间才晓得兰妃是当朝简相的师妹,与简相师出同门。

    这让净慧师太讶异至极,后头才晓得这位兰妃不只是简相同门师妹,更乃是前朝遗孤。

    兰妃素来在简府长大,大门不出二门不脉多有一番柔弱令人心疼之意,简相虽是其师兄却也将她当做女儿一般养着。

    简相当时还是太子太傅,太子,顾束,苏通三人乃是简相门下最合他心意的三位学生,便可时常来往简府。

    苏通容貌俊美且才华多端,向来皆是简家女子爱慕之人,可他却一心为君对师父女儿的示爱毫不在意。

    顾束倒是向来风流,若非顾家祖训不可玩弄女子只可娶一妻,他怕是要娶不少女子的。

    太子也便是先皇天潢贵胄,多有正气之感,但已有正妻太子妃,且简家女子也不愿入宫,而苏通冷淡如冰太子身份使然,纵使女子爱慕也不敢上前。

    遂这顾束是简相府中最受千金小姐们欢迎的男子。

    顾束被简府女子包围很快便惹得教习简家女眷学识的兰妃不喜。

    兰妃与他三人年岁相仿,可总也算是长出一辈来,遂鼓足了勇气去责备顾束。

    只因兰妃辈分虽是师叔可毕竟是个养在深闺的女子,对与自个儿年纪相仿的男子自是害羞不已,便连让顾束不要来后院都支吾着不敢说出声来。

    顾束倒是对这师叔一见钟情,许是这师叔太柔弱了些,令世间男子都免不了生出想要好好保护其的心思。

    兰妃清纯不懂世事,哪里敌得了浪子的花言巧语,且因喜爱风月之事与顾束二人相识相交相恋,便也在未有礼数之下与顾束行了夫妻之事。

    几月之后,净慧师太诞下景议,太宗皇帝欣喜的很,便大赐太子府上下。

    太子太傅简相也在赏赐之中,简府鼎盛很快便引来当时政敌的嫉妒。

    顾束与兰妃之事瞒不过简相,因兰妃有孕了,顾束苦苦哀求简相将兰妃下嫁于他。

    简相向来是尊师重教的,哪里会任由师妹与徒儿在一道,这在当时难以让世人所接受。

    简相政敌知晓此事,也趁机将此事宣扬,兰妃自觉名声尽失不愿再活下去,可又觉得腹中胎儿无辜。

    可顾束告知她会好好待她,他宁愿抛弃一切与兰妃私奔。

    顾束带着兰妃来到江南老宅,头一个孩子因长途跋涉没活下来,等到怀了第二个孩儿时,长安传来简相贪污的消息。

    兰妃感念简相照顾之恩,顾束亦有师恩在里边,二人决定哪怕遭受全长安骂名亦要回长安替简相查清事实。

    一入长安城门,怀胎六月的兰妃便被苏通命人所抓了起来。

    苏通不近女色更是薄情之人,他本就与师父简相一般不同意师叔与师弟在一道乱了师门纲常。

    更因简相的政敌查出这兰妃的身份实乃是前朝遗孤,又有师叔师侄乱纲常之事。

    太宗皇帝已然暴怒,便赐罪于简家,现下苏通只有将兰妃绳之以法方能救出恩师。

    顾束双拳难敌苏通的兵队,只得眼睁睁见着兰妃被苏通抓走,也只得去求当时的太子也便是先皇,先皇得知此事便对着顾束说要救兰妃可以。

    但他必须娶简相女儿为妻,这简家犯下了收留前朝遗孤重罪,恩师难救,他奉恩师之命只能极力维护住恩师的子女。

    简家女子多不愿入宫为妃,特别是简相嫡女不愿嫁于苏通为妾更不愿入宫中,只是心仪顾束。

    顾束在长安城中尚且还是未娶之身,为救兰妃与其腹中胎儿两条性命命顾束不得不与简相之女成亲,左右他也想给恩师女儿安稳一生。

    太宗顾念着顾家成立大印之恩,定当不会让顾府萧条,顾简氏入了顾府之门后,顾束也只是当做妹妹一般待着。

    兰妃知晓顾家祖训,听闻此事她腹中只七月的孩儿便早产。

    因先皇日日照顾兰妃,日久后先皇对这师叔也心生爱慕之意,既然顾束已有正妻,兰妃又因顾束伤心欲绝,遂先皇生了要占有兰妃的心思。

    先皇抱着当时的孩儿给了顾束,并对他而言兰妃生子之时难产而亡只护住了孩儿。

    对兰妃而言便是因孩儿早产身亡,兰妃心如死灰,便留在东宫中苟延残喘地活着。

    顾束伤心欲绝,因着顾简氏悉心照料他又舍不得方出生的弱小孩儿留在世间受苦,他便渐渐地振作起了精神,兰妃之子顾黎对外也只说是顾简氏的孩儿。

    东宫之中先皇对兰妃之感情也越来越深,先皇对兰妃本就有欣赏之意的,后来因兰妃生性柔弱在东宫之中被旁的妃子欺辱的厉害。

    先皇索性不过问太宗皇帝便将兰妃提为太子侧妃。

    太宗皇帝晓得之后,先是狠狠地责罚了净慧师太,得知兰妃并未曾献身于先皇,便又叫来先皇让其杀了兰妃。

    先皇已情根深种必定不会杀了兰妃,而净慧师太本就与兰妃有施粥佛法交情所在,感念着女子是难得知己,也想护她一命,便劝兰妃委身于先皇。

    兰妃说一女不嫁二夫,宁愿死也不愿嫁给先皇,净慧师太知晓她心中定当还有顾束在,便带着兰妃去了顾府,设计让两年未洞房的顾束与顾简氏洞房花烛。

    兰妃见到此后,伤心更甚,净慧师太想救她一命便让其假装有孕,因不忍净慧师太受罚,这兰妃不得不委身于先皇。

    可她的第三个孩子却还是无缘入世,如若说前朝遗孤还好,可这兰妃却是不贞之人哪里配有皇家子嗣?

    此时净慧师太腹中女儿出世,太宗皇帝得一孙女,不愿杀生给孙女招来祸端,便大发善心饶过兰妃一命,只是告诫先皇兰妃不可有孕,且顾黎必须死,前朝血脉不得留存。

    先皇与净慧师知晓此事后,也得知太宗病重,净慧师太趁机将父亲的兵权交给了顾束,加之顾家原本的兵权太宗已对顾束是无可奈何。

    太宗逝世后,先皇登基后赐封兰妃,兰妃虽得陛下宠爱可却也因以为一连三个孩儿皆未出世,总是郁郁不欢。

    直到小景语陪着她来玩她才有了些笑意,见着景语她好似见着自个儿的儿子一般。

    也因景语兰妃慢慢地接受了先皇,并且又有了孕。

    可这孩儿却是很难保住,净慧师太一查才晓得是苏通在此动了手脚,便设计让兰妃假意流产,实则暗地里兰妃生了孩儿,将孩儿生下后教于一她信得过的妃子抚养。

    净慧师太惧怕苏通的心机,遂瞒过了众人只有那妃子知晓,也给这孩子求来了端阳王的封号,连兰妃都以为这个孩子还是未曾保住。

    兰妃一直是在宫殿之中不出门的,直到有一日顾束进宫来发现兰妃并未死,他得知先皇欺骗了他并且强占了他的兰妃怒意滔天,要杀了先皇。

    净慧师太将他拦住,并答应了顾束只要兰妃肯谅解他,他能够抛弃一切在与兰妃私奔,她便能给他二人做主让兰妃出逃宫中。

    虽净慧师太如此说,可先皇晓得后狠狠的责骂了净慧师太。

    并且将兰妃囚禁宫中,摆下宴席款待顾黎,让顾黎替兰妃作画。

    兰妃得知当初顾黎与顾简氏在一道只是因服用了净慧师太所下的药物,娶顾简氏只因是简相遗愿。

    兰妃原谅了顾黎愿与他远走高飞,却不料先皇带着顾简氏出来,顾简氏怀中还抱有两岁的女儿,因此恨极了这个兰妃,顾简氏便对顾束说是因兰妃她的爹爹才会晚节不保死于非命的。

    顾束却还坚持着要带走兰妃,先皇却说如若兰妃离去净慧师太会死,顾束他亦是不会放过,宁愿为兰妃屠尽顾氏族人。

    兰妃迫于皇威只得留下来,数回寻死不成,她只得大门紧闭不再愿见外人。

    顾束却是以为兰妃不愿与他远走高飞不再爱他,郁郁寡欢,醉酒之际又与顾简氏有了第二个女儿,兰妃晓得后伤心得很,便连唯一所见的景语也不再见她。

    可先皇却不是说不见便不见的,先皇虽不到她跟前,却还是时常在暗处盯着她的一举一动,为她打造着水晶宫只因能养活她所喜欢的兰花。

    先皇不知的是她爱兰花只因顾家在会稽的祖屋之中有一株她与顾束栽植的兰花。

    顾束画了许多兰妃像,却还是在宫中所画的那副最得心意,一直珍藏在府中。

    直到顾束的大女儿便是顾皇后与景议定亲之后,先皇也对皇位无了眷恋,只想伴在兰妃身旁,这顾皇后与陛下大婚时顾家人与皇家都无意见。

    直到顾黎与景语相爱之时,却惹来顾束的拒绝,顾束受不了自己与兰妃的孩儿要娶夺了他爱人仇家的女儿。

    先皇倒是乐见其成,他并不晓得端阳王是兰妃的儿子,与兰妃没有孩儿一直是先皇心中的痛,如若景语能与兰妃之子结为秦晋之好,也算是尽了他的心愿。

    先皇想要给兰妃天下最好的一切,如若皇位他也甘愿,顾黎与景语若有子嗣,他便可名正言顺将皇位让给兰妃子孙,还给兰妃本该有的帝皇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