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新命记 > 第三八七章 战法

第三八七章 战法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大明新命记 !

    壕沟防御式的战斗,是现如今的杨振,在野外条件下面对强敌时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一种战术了。

    满鞑子眼下正值兵强马壮,正处在他们实力的巅峰时期,八旗护军巴牙喇、噶布什贤超哈、阿里哈超哈以及乌镇超哈,都是强横一时。

    如果满鞑子的乌镇超哈营,没有搞出大批量的重型红夷大炮,那么辽西的明军继续当缩头乌龟凭城固守,是可以跟满鞑子耗下去的。

    可是满鞑子有了大批量的重型红夷大炮之后,再继续当缩头乌龟,凭城固守,就不可行了,早晚会被满鞑子的重炮攻陷的。

    然而,杨振的手底下又没有足够强大的野战兵团,他既没有强大的重骑兵队伍,也没有强悍的、数量足够的步卒队伍。

    除了进行预先构筑工事的伏击战,以及避实就虚出其不意的游击战之外,与满鞑子野外对战,根本毫无胜算。

    光守城是不行的,野外对战又打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他又能怎么办呢?

    唯有平时辛苦各部士卒,在城外大量挖掘堑壕、交通壕,背靠坚城,利用现有的射程有限的火器,与满鞑子的攻城队伍开展壕沟防御式的战斗。

    大量纵横交错的壕沟,不仅可以更好地隐蔽自己,可以扬己之长,避己之短,而且可以迟滞敌人的进攻,让他们进攻乏力。

    满鞑子对于攻克坚城,一直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尤其是以前没有重炮的时候,他们主要依靠围困、招降或者收买内奸内应。

    现在有了重炮之后,渐渐形成了另一套战法,那就是先用重炮击毁或者破坏城墙,然后派出大批精锐步兵猛冲过去。

    杨振现在在城防问题上的思路,就是冲着满鞑子这个新形成的攻城战法去的。

    增修棱堡式的瓮城,在其上部署重炮,将城防的火力,从以前的城墙上延伸出去,可以使得满鞑子的重炮阵地后退一段距离。

    这样一来,满鞑子的重炮对于松山城墙的破坏力,就将被抵消或者大大降低。

    与此同时,让各门驻军士卒在城外大力挖掘深壕,堆砌高垒,一方面可以阻挡或者迟滞满鞑子重炮弹丸跳荡而来冲撞城墙,另一方面也可以迟滞或者阻挡满鞑子精锐步骑的冲击速度。

    前后相互连通的堑壕里,可以布置大批自己用于阻击的队伍隐蔽待敌。

    如此一来,一道堑壕,就是一道防线,满鞑子不来攻城则已,来了就一定让他倒大霉。

    除了新开挖的那些四通八达的蜘蛛网一样的壕沟之外,这一场大雨也让城外靠近城墙下开垦的田地焕发出了无限的生机。

    他们春天时在城墙外开垦种植的高粱地,之前因为持续干旱,而且灌溉不及时,长得参差不齐,半死不活,怎么看都是一副绝收的样子。

    然而因为有了这一场雨水的充分滋润,高粱长势喜人,绿油油的,一下子窜得有一人多高,而且顺利抽了红穗,一个小小的丰收,已然在望了。

    杨振自从入主松山城之后,从来没有过像现在这样的闲暇时光,便每日早晚各一次,带着总兵府的属官,沿着松山城的城墙环城巡视,随时指导着瓮城和棱堡的修筑,指导着城外壕沟工事的开掘,指导着制铁所、弹药厂的枪炮弹药生产。

    有了崇祯皇帝从京师神机营调拨给征东营的八百杆鲁密铳以及两千杆常见的火绳枪,杨振对火枪的生产制作放心多了。

    制铁所自己打制铳管,生产火枪,所耗费时间实在是太长了,一个月才十几支,谁能等得下去?

    现在他有了这些珍贵的鲁密铳,以及数量很大的火绳枪,对于火枪的需求量暂时没有那么迫切了。

    现在他所需要的,就是让张臣带着火枪队以及火枪队的预备队尽快完成基本的训练,然后从数量不小的预备队中,挑选出一批比较优秀的火枪手,补充到火枪队的正兵当中去。

    现如今,杨振麾下的征东先遣营火枪队,已经从最初时的区区四十余人,一步一步填补扩充到了一千一百余人了。

    而先遣营火枪队所拥有的各种长短火枪,也累计达到了三千九百多支,其中已经改装过的燧发枪,就有四百三十余支。

    虽然精准度和射程都较好的鲁密铳,在其中只占少数,所占比例连四分之一都不到,可是在当前的情况下,杨振已经很知足了。

    当年,赵士祯为神机营督造的鲁密铳,精工细作,耗资巨大,而且数量也不多,本就珍贵异常,崇祯皇帝能够痛下决心,给杨振的征东营增加饷额的同时,又调拨来了八百杆鲁密铳,已经让杨振喜出望外,感激不尽了。

    眼下,若是能够八百杆鲁密铳全部改装成燧发枪,那么杨振对于将来守住松山城,甚至在壕沟防御式的战斗中取得更大的战果,就会更有信心了。

    所以,这些天来,杨振除了让张臣带着火枪队的正兵,指导火枪兵预备队的新人尽快完成基本的训练以外,就是让张国淦每日吃住都在制铁所,指导着制铁所原来负责打制铳管的匠人们,优先完成那八百杆鲁密铳的改装任务。

    至于制铁所铳管的制作,只得往后推一推了,反正有了从山右商队里截获的那一批制作精良的铳管,杨振暂时也不必担心一个时期以内铳管会不够用了。

    没有了戎马倥偬的战事,杨振也并不清闲,他在松山城的日子一样是忙忙碌碌,一会儿到城头视察各处工地,一会儿到制铁所督促鲁密铳改装和冲天炮铸造,然后又要到小凌河口的沙洲岛以及止锚湾的船营,察看工事构筑,忙得不可开交。

    在杨振坚持不懈的努力督促之下,从六月底,到七月底,一个月的时间过去,松山城内外的各项工程进度,终于有了一个大的起色。

    西门、南门的棱堡式瓮城,总算告一段落了,先前密密麻麻的脚手架已经开始拆除,夏成德、吕品奇正指挥着各自的人马,准备将守城重器红夷大炮安放到新修的棱堡炮台之上。

    他们修筑的棱堡式瓮城,像个楔子或者箭镞一样突出在城外,而新修的红夷大炮的炮台,就在突出部的顶端之上。

    根据杨振的设想,将来这个炮台之上还要以修筑石拱桥的方式,用条石建造一个拱形的石顶,免得到了战时再被满鞑子的重炮击毁。

    这个东西倒是好做,然而困难的是,如何将几千斤重的重型红夷大炮运送到三丈多高的棱堡瓮城的炮台上去。

    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不得不提前拆除了密密麻麻的脚手架,然后出动大批人马,从距离棱堡很远的地方开始修筑坡道,希望通过这条坡道,将重达几千斤的重型红夷大炮拖拽上去。

    对此,杨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个时代可没有几百年后那样的起重吊车,虽然用于吊装重物的滑轮装置早就有了,而且也不难打造出来,可是就算他能够把这样的滑轮装置弄出来,他也没有那些足够坚韧的绳索,或者说钢索,将重达数千斤的重型红夷大炮吊起三丈多高,放置到棱堡炮台之上啊。

    与此同时,他也打造不出来足够支撑起这种滑轮装置及其吊装之物的支架来。

    而且,重型红夷大炮如此贵重,一旦有个闪失,则是后悔莫及。

    所以,到最后,杨振见夏成德、吕品奇指挥着人马修筑坡道,企图采取这种笨办法运送重炮上城,他也只能摇头苦笑,无话可说。

    与此相应的是,松山城东门外的两座棱堡,就没有这样的烦恼了。

    他们没有重型红夷大炮,稍微显得重型一点的,也就是几门不到千斤的大将军炮而已。

    其他剩下的就是中型的佛郎机炮,以及制铁所新造的那一款中型冲天炮了。

    好在东门地势最高,拥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就是使用中小型的火炮,打出去的射程,也很可观了。

    日子就在这样的忙碌中飞快流逝,转眼之间,时光就进入了八月。

    一到了八月,松山城内外的焦点,就转移到了杨振的身上。

    杨振的婚事,给他们提供过了共同的话题和无数的谈资,就是干起活来也是高高兴兴一片喜气洋洋,都盼着他们的总兵官迎亲成婚,也好喝上一杯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