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吞噬天下之权谋三国 !
审配看着袁尚,有些神秘的问道:“莫非少主公早就在平原郡安插了眼线?莫非之前您和张合将军是故意做戏给大公子和吕旷吕翔看?”
袁尚欣慰的笑了笑:“先生还是睿智的。”
“并非是我睿智,而是我感觉以少主公爱才之心,岂会夺张合将军的妻室?何况张将军和高览将军的婚事本就是少主公给太原王氏安排,又岂会自相矛盾?这些事情因为臣在并州,所以都一清二楚。因此便想到是少主公故意把张合将军安插在平原郡为内应。以张合将军之勇略,只怕吕氏兄弟未必能做乱!”审配谦虚的说道。
袁尚则笑了笑:“我倒盼着吕氏兄弟做点出格的事情来!这样也好给儁乂兄发难的机会!先生这边无论怎样只要记住,若是吕旷吕翔重兵前来,就当敌军应对!若是张合前来,便可信任!”
审配连忙记下了。
接下来,袁尚率领六万大军前去芒砀山。袁尚行军并不着急,因为这次本就是设计在芒砀山之下灭掉刘备。
袁尚本人对贾诩给的鸿门宴急策十分认可,认为这是兵不血刃拿下沛城,消灭超级英雄刘备的最佳方案。为了刘备做一回小人,为了刘备毁掉自己一部分名声,都是值得的!总比坐看刘备身为三国第一小强,边打边逃,边逃边壮大,最后演化真龙遨游天际要强的多!
趁着刘备还是一条虫的时候就消灭他!
袁尚一路上和高顺、贾诩秘密商量怎么杀刘备。
贾诩这方面的确是高手,他给出了连环三套杀人手段!
第一套,待刘备进入宴席后,直接在他的酒菜中下毒!尤其是酒!只要刘备喝下杯中酒,保管他七窍流血而死!毒药方面,贾诩竟然真的懂得配制鸩毒之法,保证刘备喝过毒酒吃过毒菜,一刻之内毙命!不但他会死,关羽张飞来了,只要喝酒,也必是同样的下场!管你武艺超凡,也都得含恨而亡!
第二套,安排军中歌舞,让这些舞蹈的女子暗藏喂过毒药的暗器,如暗弩一类的东西,在舞蹈的时候冷不丁的向刘备发射,只要他中弩箭等暗器,必会毒发,即便这类毒药不会马上致命,但是在后续的追杀中刘备必死。因为这些毒药至少能保证刘备不能骑马。那时袁尚派兵去追,刘备无可逃避!至于暗器弩箭,贾诩说黄夫人墨工坊的能工巧匠们肯定能做出个十副八副没问题!
第三套,第一套和第二套方案之后,任何一个计谋得手了,高顺都率领陷阵营的精悍士兵们去击杀刘备!甘宁则远程以弓弩手射杀!颜良文丑则在外围以骑兵埋伏围剿。层层设伏,就算关羽张飞再能打,号称万人敌,难道还真的能以一敌万?面对武器装备精良的陷阵营以及远程的弓弩手齐射,还是得英雄饮恨!最后不行还有颜良文丑带领千军万马冲锋!
贾诩坦言,只要刘备肯来,保管他死十遍百遍!
袁尚听着如此毒计,心中欢心不已!三国毒士果然名不虚传!有贾诩出谋划策,当真是一件幸事和快事!
最开心的当然还是能杀掉刘备!三国如此一来,也就剩下“二国”了!
袁尚一点也不担心吕布,因为吕布远不及刘备那般的有韧性,能忍耐,有人望!
刘备的人品即便是黄月英和贾诩也都十分认可,倒不是说黄月英和贾诩会背叛自己,而是刘备的人设立得太稳,将来他的人设和口碑必定给他带来巨大的资源和机遇。同时也会变身为袁尚最大的敌人之一!甚至刘备比曹操更可怕!
袁尚安排高顺,贾诩把事情隐秘的执行下去,缺什么都直接找人去办就好,袁尚一路开绿灯。
贾诩更是在行军之前,便在濮阳城中的大户人家搜罗了一批歌舞姬,并且专门训练其中几个胆子大,心思缜密的女子偷偷使用袖中弩箭等暗器。黄月英那边更是无条件给出一些袖箭,这些东西本就是墨工坊之前便携带的。另外贾诩和军中厨师进行“试菜”,就是看中毒的效果。这次吕布军的部分投降的伤兵可就当活体实验小白鼠了。甘宁本身就是射箭的高手,率领弓弩手更加有心得!最后,颜良文丑本部的骑兵战斗力不言而喻。
袁尚几日来到了芒砀山南麓之下,大军扎营,坐等刘备来自投罗网!
首先贾诩还是装模作样的开始布置迎接工作,又是乐队,又是筹备吃喝,又是搞得喜气洋洋的。当然这些都是做给外人看的,如果刘备真的要来,恐怕会有信使来打头站,那么袁尚必须把氛围搞的真的和结盟那种状态才行!不然被信使看出端倪,感觉到袁尚有杀心,那么刘备可就不敢来了!所以做戏要做全套!
果然这一日,审配的侄子审荣回来了,找袁尚汇报“联盟”事宜,并且把邀请刘备成功的事情告知袁尚。
有一点一定要和读者讲,审配知晓袁尚设计鸿门宴要杀刘备的事情,但审荣并不知晓!也就是说他们叔侄二人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等的,袁尚不允许审配把实情告知审荣,一来严格封锁消息,二来也是让审荣没有心理负担的去邀请刘备赴宴结盟,这样审荣邀请刘备也就情真意切了。
袁尚遵循着一个原则,想骗过敌人,很多时候要先骗过自己人!很多重要的军事决策,核心的几个人知道即可,知道的人越多越容易泄密!而且也会让下面执行计策的人更加真实。
审荣邀请刘备联盟敷衍,就怕有穿越前的测谎仪都测不出来,因为在他的层面,就是袁尚“真心”想和刘备联盟的!
审荣这次回来不仅带来了刘备同意联盟赴宴的好消息,还把刘备的使者带来了。袁尚不等审荣说是谁,就抢先问道:“使者是孙乾吧?”
审荣惊讶的看着袁尚,之后又一脸的敬佩,说道:“少主公料事如神,此次前来的正是刘备的主簿孙乾。刘备只有一城之地,兵不过两万,将不过关张,少主公竟然对他会派遣谁来当使者都知道!”
袁尚笑了笑让他请孙乾进自己的帅帐。
不是袁尚见多识广,而是孙乾作为刘备的心腹,是赫赫有名的。孙乾(生卒年不详),字公佑。北海郡(治今山东昌乐西)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幕僚。最初被大儒郑玄推荐于州里。刘备领徐州,以孙乾为从事,后任主簿。自徐州跟随刘备,多次作为刘备的使臣。比如对东吴的孙刘联姻,孙乾就是刘备这边的大媒人。孙乾的智谋平平,擅长的是外联,凭借他本人很高的口碑,忠义的名声,行走于诸侯之间,无人轻视。
不过后期孙乾在蜀国建立后就生病了,加上诸葛亮专权,压根有其他人的发展路径了,所以孙乾并没有身居高位,就陨落了。而孙乾和刘备一直是忠心耿耿的,同他一起颠沛流离,被人追杀,也算是刘备起兵后的元老级人物了。
不一会孙乾来到,袁尚看着眼前的孙乾,这是一位中年人,面容慈善,高瘦,颇有风骨之感,眼中闪烁着希望。穿着是文士的打扮,此时正风尘仆仆的进入帅帐。
“在下刘使君麾下主簿,孙乾,今日前来,特别为传达我家主公之诚意。刘使君愿意与大将军和三公子结盟!并在两日后前来芒砀山下的袁军大营赴宴,一同结盟!共讨逆贼吕布和袁术!”孙乾一躬到底施礼道。
袁尚连忙从帅座上起身,走到孙乾身前,之后把他扶起,随后拉着他的手信誓旦旦的说道:“刘使君乃天下英豪,当年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吾年纪小未能亲历,但家父每每提起那段峥嵘岁月都不免要夸赞桃园三结义的英勇事迹!如今吾亲率大军讨伐徐州吕布进而讨伐淮南袁术!自然要同刘使君这等人物结盟,共创大业,兴复汉室!”
接下来,贾诩出面开始放烟幕弹,他替袁尚带孙乾在营中走动,发现很多地方都在筹备两日之后的结盟庆典事宜。孙乾看到袁尚这边精心筹备,且士卒们喜气洋洋的,心中十分欣慰,他替主公刘备感到结盟有望,今后可以借助袁绍父子的势力站稳脚跟了。
贾诩带孙乾看完精心准备的障眼法随后便拉他回袁尚的帅帐饮宴。
袁尚见到孙乾说道:“怎样?公佑先生?本帅在数日之前便准备结盟之事了,希望同刘使君一同讨伐吕布!毕竟吕布凶猛异常,武艺超群,若没有刘使君麾下的关羽张飞两位英雄,恐怕难敌吕布!还望公佑先生将吾对刘使君的殷殷期望全部带到!”
随后袁尚和贾诩,以及一些将领陪同孙乾进行饮宴。
孙乾颇为自律,只饮了三杯酒,不失礼仪,随后用过饭菜便离开了。他着急给刘备送信,这个好消息对刘备来说颇为重要。
孙乾临行时,袁尚故意说道:“公佑先生回去一定告知刘使君,沛城中要严加防守,莫要刘使君来我处结盟,却被吕布偷了城池!还望在城中留下重兵和猛将把守才好!结盟之事,一日便可了结,之后吾便往徐州城发兵。具体军事规划,待刘使君亲来时,再做商议!”
袁尚说这些话是故意不让刘备把关羽张飞都带来,万一中间有个差池,不好杀刘备。所以引导着刘备最多只带其中一人前来!并且袁尚还把亿丰手书赠给孙乾,要他务必送到沛城刘使君亲启。
孙乾哪里想到袁尚是包藏祸心,眼前的一切都是虚伪的欺骗,要的就是刘备放下戒心来赴宴结盟。而孙乾也早早的被袁尚的口蜜腹剑给欺瞒过去,完全没有洞察出这一切。
袁尚让贾诩和尹楷相送,随后把审荣也奖赏了一番,这次他成功邀请刘备算是功劳一件。
袁尚等下属们送走了孙乾后,便开始召集贾诩,颜良文丑,高顺甘宁,讨论之后策略了,黄月英以随身伺候袁尚的身份在一旁一并参议军务。这次主要是针对刘备被击杀之后的策略。
贾诩首先进言,沛城城防坚固,一旦留守的武将进行死守,无论是关羽还是张飞,都会对袁军产生巨大的损耗。那样子拿下沛城十分不利,所以需要智取。
“文和先生的意思是不是要围点打援啊?”袁尚笑道。
“主公英明!正是此计策!我军在宴会上击杀刘备后,放出消息和一部分刘备随行的士卒,让他们回信留守的沛城将领,要他们来芒砀山这边进行救援!以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情分上,留守的无论是关羽还是张飞都会视死如归的来营救刘备!哪怕得知刘备已死,他们也会找主公拼命的。主公只需要在芒砀山下设置埋伏,以我六万大军以逸待劳,杀败刘备一万五千士卒,不在话下!
只要留守的将领敢来,主公就敢让他们去黄泉路上追随刘备!”贾诩说道他的毒计。
众将听了之后同袁尚一样的感触,计策一定是一流的计策,而且甚至算是阳谋,就是把刘备遇险的事情告知留守的将领,势必会有一场飞蛾扑火的进攻。但是这般计策,利用的就是刘关张的兄弟之情!算是以毒计算计情义,实在是狠毒。换句话说,贾诩这个计策就是以刘备兄弟情为突破口进行设计!
众将其实不怎么喜欢贾诩,此人平日里不太说话,也很少出入军营,基本只和袁尚单向沟通,但是每每都能影响袁尚的决策。而贾诩的过往众将也是清楚得很,这是一个谋士版本的吕布,都不知道换了几任主子了,偏偏他的计策高明狠辣,颇受袁尚器重。每每大事都是找他商量。
濮阳之战之所以如此顺利,也与贾诩的运筹帷幄密不可分。
袁尚信心满满,要诸将还是封锁好消息,之后坐等刘备上门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