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他来自大唐,最猛山贼 !
李耕不仅是自己要种地,他还找到了高庆郁,高庆郁目前手下有将近四千多的士兵,主要负责是兴城的城防。
他们的营地就在城中,距离城中心有很长的距离,兴城的圈地很大,但却所有的居民点主要还是聚集在中心区域。
高庆郁原来投奔忽老爷手下也是有几千士兵的,这些渤海溃兵,要说起来,爹娘不疼,舅舅不爱,渤海国不愿意收他们,大唐当他们是流寇!
如果忽老爷没有收留他们,他们也真的只能当土匪了。
这原本也是忽老爷的一种恩赐,毕竟给了一个吃饭的地方,高庆郁和手下对胡老爷应该感恩戴德才是。
但是忽老爷却从没把他们放在心上,给的待遇极差,还经常不给军饷,对外宣称兴城有数万士兵,震慑周边的势力,对内却连军粮有时候都克扣。
手下对于忽老爷早就怨声载道了,可是都被高庆郁压住了,他不压住又能怎样?
离开了兴城,他们这批人该去哪里?难道真的去当土匪,那不是迟早就被各种势力消灭的结果吗?
自从投降了忠义军,李耕在这方面还真的是对他们不错,起码军粮军饷不在拖欠,甚至还选了一批人去接受薛刚的精兵训练。
听人说精兵营的待遇才叫好,那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用的是什么?都简直是最好的!
有人传言回来,精兵营发两套军服,靴子,全都配备唐横刀,接杆式的长矛,虽然操练辛苦,但是每天都有肉吃,有时候早上还有鸡蛋。
很多人都非常羡慕,这些渤海溃兵,原来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身体素质也不高,更别说战斗意志了。
目前做做守卫城防的工作,时不时维持一下城里的治安还勉强,真要让他们打仗,恐怕还会成为溃兵。
但即便是溃兵也是要吃饭的,这几千人每日的军粮消耗不是个小数字。
之前因为忽老爷的军粮不及时,这些溃兵不得已,也从事一些其他方面的事情,赚点外快贴补一下。
后来发展起来,他们有自己的商栈,也有自己倒腾的货物,甚至将一些军队中应用的武器甲胄也往外卖。
李耕在军粮军饷这方面还是对他们不错,总算不至于饿肚子,但要吃的好,却不一定满足了。
这支军队未来会怎样?作为领军的人,高庆郁也比较迷茫,因为他看不到未来。
前两天他被叫去参加一个会议,李耕现在组织人开会也是经常性的,很多习惯都是这样慢慢养成的,很多人也对李耕的习惯不排斥。
像这样大家坐在一起没有尊卑地位的会议,就围着一张圆桌,喝着茶吃点零食的方式,就把很多事情决定了。
这次会议上,李耕提出了“屯兵”的要求,那就是要求高庆郁手下的所有士兵都要参与到种地的任务中去,当然他自己就在种地。
唐代是府兵制,各州府负责养兵,大多也都是负担一些杂役的工作,按照朝廷的要求,多少兵马分摊。战时归朝廷节制,平时就是打杂的,所以战斗力并不高。
后来因为军制方面的一些改变,府兵做到了精简,慢慢也变成了募兵制。
这个时期大唐的国势上升,一度达到了极为强盛的地步,招募士兵反而很简单,当兵是一件令人羡慕和向往的事情,甚至很光荣。
有很多年轻人愿意当兵,特别是前往塞外当兵,似乎这种方式更为热血浪漫。
屯兵制是到了宋代之后才慢慢出现的,那就是士兵驻扎所在的地方,平时就要耕种粮食养活自己,到了战时则拿起武器参加战斗。
屯兵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缓解中央政府的财政压力,也可以大规模增加军队的数量。
但是当宋代的时期,在面对着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所组建的骑兵时,军队数量上的优势就完全失去了,那个时候中原王朝是在军事上非常失败的时期。
可是现在李耕不得不将屯兵制拿出来,因为他们现在正面临第一次粮食危机,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当前的局势和整个兴城面临的困境,李耕也不瞒众人,高庆郁薛刚等人这才知道,虽然现在忠义军占据了兴城,但是却并未站稳脚跟。
尤其是高庆郁,他归顺了忠义军,更是不愿意出现最后被迫离开的局面。
让士兵种地就种地吧,这也不是太难的事情,而且士兵中有很多人原来就是种地的农民,渤海国的农业和并不发达,但是种地的农民还是不少的。
军队的组成本就很复杂,什么猎户,渔民,农民,社会闲散人员,甚至还有一些土匪小偷,大家吃粮当兵,无非是一种活法,作为普通人的他们没得太多选择,上面能够决定他们命运的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为了让这数千人的军队,能够尽力的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李耕还是想了很多的办法。
比如宣传上,说什么改天换地自给自足的空话肯定少不了,要打造辽东一方鱼米之乡的废话自然也不少。
但是这里面有些区别,那就是一些奖惩制度,这玩意是跟荣誉挂钩的。
这个时代还不足以让一群没文化的大老粗明白什么责任义务的事情,但是荣誉确实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方式获得的。
这些军队的士兵大多是文盲,你说什么“大生产运动”他会问你啥叫“运动?”
你说要改变自己面临的危机,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所以自己动手就能满足一切需求。
他们会问你达官老爷们是不是也会要自己拯救自己?是不是也要亲自下地种地?
这方面李耕都写在了他的计划书中,这个计划说出来则是解决办法,全称是《第一次粮食危机的解决办法》标准的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方式。
这大概是只有他自己采取看的内容,但是里面的条例却分得很清楚。
关于提升种地士兵的荣誉感的奖惩制度,里面有很多种方式,比如竞赛制度,开垦的土地数量,开挖水渠水井的数量,未来的收成等等。
从一开始就做出了这样的安排,也就是士兵们下地劳作的一开始,从进度上就可以进行了。
奖惩的力度上有区别,一开始的奖励力度很大,惩罚的力度很小,但是后期就会换过来。
令李耕没想到的是,这种奖惩制度会在后来发展成忠义军的一项传统,且在目前一推开,就收到了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