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篡魏 > 第52章 报国

第52章 报国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篡魏 !

    又散了一次早朝,出了大殿,吏部郎中辛嘉祥抬头看了看昏暗的天色。

    已经中午了,天空里还飘着雨,可惜皇宫里没有春末夏初雨打残荷的风景看。

    刚刚顶头上司吏部右侍郎游连神神秘秘的一个人先摸出了大殿,自己在后面叫了几声完全当没听到。

    他有些愤愤,自己中进士还比游连早些,结果在官场爬的还没人家高,现在可以直接把自己当空气。

    有什么可得意的?不就是比自己高个两品吗,整天把自己当成狗使唤。

    而且虽说吏部是六部之首,吏部尚书更是被称为天官,左侍郎和手下的两个郎中也是主持着每年六月的京察,捏着地方官员的命脉,堪称风光无限,但下面的右侍郎和另外两个郎中就没这么风光了。

    好巧不巧,他辛嘉祥就是跟着右侍郎混的郎中之一,天天在吏部整理官员卷宗。

    当年科举考的就不咋地,进了官场在地方苦熬十多年,好不容易进了京,还因为一篇奏折引起了魏皇的注意,调进了吏部。

    结果就混到了游连手下,跟着个没什么本事的上官,自己也天天在吏部挨白眼。

    他有些惆怅,自己也过了不惑的年纪,此生怕是不能再位列九卿了。

    再看看走在前方穿着黑白两色袍服的靖王与齐王,他砸吧砸吧嘴:说到底还是没个好爹,看看这两位,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已经是一介藩王了,正一品!

    齐王还好,自小在京城,又是陛下亲子,当年立了国本之后就被封了齐王,只是没有就藩,这些年倒是在长安名声不错。

    可那个靖王又是什么东西?连冠都没加,自小长在蛮夷之地,只会搜刮民脂民膏的货色,入了趟京就这么活跃?靠着赈灾一事在朝堂蹦跶参政议事,据说还在京城疯狂求名,又是买诗又是追求民间女子,搞得自家闺女也成天问自己靖王长成啥样。

    偏偏自己见着他还得上去行礼。

    十年寒窗,多年沉浮,抵不过血脉身份。

    他甩甩袖子,再没向那边看一眼,径直去了吏部衙门。

    ......

    雨声连绵,吏部衙门里,辛嘉祥正和手下官员们用着膳食谈天说地,这个聊聊长安最近风物,那个抱怨最近送的膳食真是越来越难吃了,七嘴八舌,倒是一天中衙门难见的热闹。

    辛嘉祥没怎么搭话,他吃饭一向吃得慢吃得细,虽然最近衙门订的膳食确实味道差了点,但也比他家里做的好多了。

    按道理吏部郎中,全大魏最显贵的一批官员之一,辛嘉祥早应该捞个盆满钵满了,但别说,这位确实是比较清贫的。

    一嘛,虽然都在吏部,但右侍郎没实权,辛嘉祥自然也接触不到吏部最能捞钱的京察一事,二嘛,辛嘉祥从来都是一个不那么在乎外物的官员。

    出身农家,无论是当年外放县令,还是后来入京进吏部,他还真没贪过什么钱。

    硬要说有,也就是当年当县令时候给大户们写了些牌匾收了点润笔,但那才多少银子?

    所以这么些年,辛嘉祥家中除了从当年科举就跟着自己,这些年走南闯北好不容易在京城安定下来的老妻之外,也就只有一个女儿和几名家仆罢了,连上朝都是骑驴的,对比他的身份简直磕碜的不行。

    但辛嘉祥甘之若饴,他是个有抱负的人,有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自己父母早已过世举目无亲,就只有一个老妻和早晚要嫁人的女儿,贪钱有什么用?把墓修的豪华些?

    要是在履历上有了污点,那才是最要命的。

    反而仕途才是自己最看重的,没机会这么浑浑噩噩到死也就罢了,若是有机会,难道他辛嘉祥多年苦读又苦熬地方的施政经历,做不得一任阁老?

    谢洵一个探花郎做得,徐子允个老不吝做的,自己就做不得?

    他想着些有的没的,慢慢放下筷子,又细细品了品汤,这才满意起身。

    正准备和一众同僚告别,却突然发现了有些魂不守舍从门外走进来的吏部右侍郎游连。

    正在吃饭的众人立马噤声,这位右侍郎虽说在吏部有些窝囊,但为人品性严厉端正,平时就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坐卧有礼,可万万不能当着他面边吃饭边聊天的。

    厅中一时安静下来,在场官职最高的辛嘉祥开口道:“游大人久久未归,膳食已经送到大人官署了,大人去官署取用便可,大人今日何事耽搁了?”

    游连有些恍惚,他没有在意辛嘉祥说的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脚步未停,说话间已经走过了官署:“辛大人随本官来一趟。”

    众人面面相觑,游连今日的样子实在太古怪了,但眼看着就要没了人影,辛嘉祥只能与同僚告别后连忙跟上。

    他走在游连身后,看到游连还是蹙着眉头若有所思,也没有开口打扰,只是跟着进了游连的官署。

    坐下之后又安静了一会儿,游连这才开口:“辛大人,本官在吏部这些年处处受气,也就辛大人算是与我一条心,有些事情也只能与辛大人探讨一二了。”

    辛嘉祥连忙应道:“多谢侍郎大人看重,愿为大人分忧。”

    “刚刚本官去了一趟司礼监,何公公让小黄门给我递了消息,只有一句话,”游连似乎还是有些不可置信,“‘游大人可愿为天官?’本官虽说不明其意,但还是去了一趟司礼监。”

    辛嘉祥也愣住了,一个内侍对一个在朝官员,尤其是多年郁郁不得志的吏部侍郎问道愿不愿意做吏部尚书?这算什么事?

    但他没有开口,只是等着下文,这些年在吏部自己对游连可谓表现得忠心耿耿,这件事他既然开了口,就一定会说完。

    果然游连继续开口了:“...本官到了司礼监后,何公公邀本官共饮,言谈中居然说他有办法让本官当上吏部尚书,而且只需要很短的时间。”

    辛嘉祥不可置信:“何公公当真如此说?虽说何公公掌了批红盖印,但吏部是六部第一衙门,又是吏部尚书这个紧要位置,何公公哪儿来的胆量和气魄说这番话?”

    游连的脸色有些苍白,声音也有些干哑,抚着胡须的手有些颤抖:“本官也有些不解,但询问之下何公公只是笑而不语,直到本官追问许久,何公公才坦诚道内阁卢阁老是他的人!”

    宛如无声惊雷在脑海炸开,辛嘉祥一瞬间就明白了。

    内侍的批红,内阁的票拟,吏部的折子...

    看来何公公许诺的吏部尚书真有可能不是开玩笑的。

    他的声音依旧平稳:“游大人如何回复何公公的?”

    游连摇了摇头:“当时本官也是一时震撼无语,反应过来之后才向何公公问道为何会将这等隐秘事与本官全情托出,你猜何公公怎么说?”

    辛嘉祥摇头表示不知。

    游连苦笑一声:“何公公说本官在吏部举步维艰是朝堂都知道的事情,而且本官当年也因为贪了些钱被御史弹劾过,何公公找出了当年的折子,觉得本官一定会将此事应承下来,这才找上了本官。”

    他有些自嘲的拨弄了下桌案上的杯子:“确实,仕途不顺,心有贪意,这么一个好机会摆在面前,何公公是认准了本官会动心啊!”

    辛嘉祥脸色不变,开口询问:“那游大人作何打算?”

    “本官与辛大人一同在吏部打熬了这些年,也算患难与共,而且本官很欣赏辛大人为人处世的风格,所以今日才坦诚相告,便是希望能得到辛大人的建议,实不相瞒,本官也有些迷茫了...”

    游连仰起了头,闭上眼睛继续拨弄茶杯:“嘿,吏部尚书...”

    辛嘉祥没有去看游连,而是看向了窗外:“下官记得,当年游大人是中了榜眼?”

    “不错。”

    “三甲进士要骑马出南华门唱名,陛下亲自赐酒,游大人还记得那一幕吗?”

    游连微微一叹:“此生最美风景,怎能忘怀?当年唱名时心中便想着此生必报国恩了,只是这些年庸庸碌碌,实在是耽误了心中豪气。”

    他突然一愣,然后释然:“本官明白辛大人的意思了,确实,虽说多年仕途不得意,但本官也是十年寒窗南华唱名做上来的正经侍郎,而且深受国恩这些年衣食无忧,此刻居然会为了一个阉人言语心思不定,却是让辛大人见笑了。”

    辛嘉祥拱手称不敢。

    似乎想明白了的游连精神好了起来,他直接站起身:“此事事关重大,若是卢阁老真与何公公共同进退,那看何公公的动作,朝堂要起大风波了!本官这就去与首辅大人诉说此事,也就首辅大人还能压制何公公了。”

    辛嘉祥也随之站起身,不由赞道:“我大魏有游大人这般见利不忘国恩,遇事立身愈正的官员,何愁不国泰民安?下官钦佩不已!”

    游连也笑着向这个自己的下属行了一礼,这个多年在仕途上没有建树连连碰壁的官员,终究还是选择了心中如当年苦读那般单纯朴素的理想。

    只为报国,报国而已!

    两人拱手道别,游连自去寻首辅谢洵,而辛嘉祥也出了侍郎官署,站在了走廊上。

    雨还是没停,吏部庭院里的花木也被打得有些有气无力,左侍郎官署里的笑谈声隐隐传来,整个长安笼罩在雨后的雾气里。

    他摸了摸下巴上蓄了很多年的胡须,若有所思:“何公公,卢阁老,谢首辅...”

    “吏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