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遗世风情 > 第四十四章 让人揪心的俊梅

第四十四章 让人揪心的俊梅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遗世风情 !

    巍巍太行山,雄踞在冀中平原西侧。

    在山势平缓处,坐落着一个个的村庄。有一部分人们,就世世代代的生活在这种贫瘠的地方。

    国家的政策对这样的地区,是有所照顾的。少征粮或者免征粮,在这里已经实施了很多年了。

    这个政策让山区的人们得到了实惠。

    因为这十几年来的风调雨顺,虽然山区不适合小麦生长,可是瓜果杂粮的,却是年年大丰收。

    山区人们不但自己能够吃饱喝足,还能把很多吃不清的各种杂粮留下来,等着平原上的人们拉了小麦、玉米来跟他们交换。因为这个原因,虽然这里不产小麦,可是家家户户每天都能吃上大白馒头。

    在当时,西部山区简直成了人间的天堂!为了一口吃的,平原上很多人家情愿把自己家的闺女,远远地嫁入山区。

    这么多年山区人民的富足生活,庚辰早就有所耳闻了。

    如果遇到旱年,山区人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那往往是要绝收的!

    每当那时,山区人们就会来平原上寻求帮助。

    他们知道自己是离不开平原人民的支持的!

    为了应对那样的年景,为了让自己在那样的年景里多一点儿活命的机会,为了给平原人们留下一个好印象。山区人们是自古相传的,每当听说是平原的人到了他们那里,他们都是非常热情地,把平原人当做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来接待的。

    所以庚辰一到了山区村庄,自己吃住的问题马上就被热心的乡亲解决了。

    当庚辰向主家说明了自己家里的状况和自己过来的目的后,朴实善良的主家马上拿出家里准备做烧柴的大块木料,来让庚辰先给自己试着做一些生活用品。

    然后亲自拿了,到街里给庚辰做宣传。

    山区人们习惯了石制的生活用品,如桌凳、菜板、面板、厨台……。

    庚辰做的东西在他们眼里是新奇的。

    相比石制品,木头制品的轻便随意,很快吸引了很多的人前来。

    在当时的社会,不管在哪里,钱币都是紧缺的。好在庚辰只需要换取一些杂粮,“生意”还算是不错的。

    每过去六七天、十来天或者半个月,庚辰都会骑着自行车带上一些粮食回家一趟。

    大白天的庚辰不敢带了一车粮食回村。每次都是下午早早收工,争取天黑以前走出山区。到家时往往是已经人静的半夜时分。

    慢慢地家里吃的不用发愁了!

    为了能从队里分到一些小麦,在家里的悠然也没有闲着,常常带上两个孩子,尽可能的会去三队草屋里,帮着干一些力所能及的轻省活儿。

    自己实在不行,就在自家屋里地上铺了旧被子,让梦羽把她的儿子斌儿抱过来,自己指挥了在家里的两个儿子和小芬,照顾着小斌儿。让弟妹梦羽去上工挣工分去。

    每当家里有了余粮,悠然就会接济给梦羽一些。婆婆辛花有时也会给梦羽一些。

    三个屋里的日子勉强又艰难地,就这样一天天地苦熬着过去。

    这一天俊梅回了娘家。

    当初三元的猝死,让俊梅落下了一个心结。

    三元下了茅坑“起大粪”时,只有俊梅在家,她是知晓的。可她万万没有想到,父亲三元会因此而毙命。俊梅深深地自责着,怪自己当时没有出面阻止了父亲。如果自己多说一句话,父亲就有可能不会那么早早地死去。

    已经抑郁的只会钻牛角尖的俊梅,是无法解开自己的心结的。

    后来有媒人来给俊梅介绍对象。

    辛花是希望自己的女儿有一个完整的人生的。

    况且俊梅当时的情况,也确实需要有一个贴心人的陪伴。

    辛花在帮小女儿找对象时,心里所想的,是和杨老太当年一样的。她也是希望自己的这个未来女婿,是个温柔体贴而又实诚大量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包容了自己女儿的任性和跋扈,才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受了委屈。

    如果被丈夫宠爱着,俊梅一定是幸福的。

    所以辛花给女儿的择婿目标,也必须是家里的老大。

    可是她和杨老太一样,也忽略了俊梅在自己家里老幺的身份,到了婆家要有一个向家里老大的身份的转变。

    可是俊梅有这个转变的觉悟和准备吗?

    和悠然一样,没有这方面思想觉悟,而又任性妄为的俊梅到了婆家,同样和家里的小叔子、小姑子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

    唉!那是一个一切烦恼纠纷都是围绕着嘴和吃的年代呀!

    食物的严重紧缺和匮乏,造成了一个让我们至今都羞于开口诉说的,关于我们所有的长辈的一个比较尴尬的话题。

    互相争嘴的话题!

    现实生活给俊梅上了一课。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洗礼,俊梅深深体会到了嫂子悠然当年的不容易!

    加上自己又有先天性心脏病,一进丈夫家的门就药物不断的。从家里所有成员鄙视的眼光中,让俊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是被丈夫一家人嫌弃的。

    俊梅痛苦地在丈夫家里生活了一年。

    家人的排挤加上疾病的折磨,渐渐地,俊梅萌生了死志!

    可是毕竟自己在世间走了一遭,俊梅想留下自己来过的痕迹。

    同时俊梅又觉得自己对不起这个一直以来,对自己还算不错的丈夫。明知自己不能生育,为了给自己心爱的人留下一点儿念儿想。俊梅还是决定给丈夫生下一个孩子。

    就这样俊梅怀孕了。

    当俊梅把这个消息告诉丈夫时,俊梅的丈夫吓了一跳,就劝俊梅打掉孩子。

    俊梅不从。

    俊梅的丈夫怕将来被俊梅的娘家人责怪。所以带了俊梅来跟丈母娘和众舅哥商量。

    希望大家能够说服俊梅。

    可是俊梅知道自己终究会命不长久!已经绝望了的俊梅,怎么肯放弃为自己留下一丝血脉的想法呢!

    俊梅的义无反顾,让一家人都揪起了心!

    俊梅的决定让她婆家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两家人都很不安的小心服侍对待着俊梅。

    面对所有人的殷勤照顾,俊梅知足了。

    七月中旬,俊梅因为身体状况入院了。

    八月初俊梅产下了一个健康的儿子。

    俊梅在医院里一直挨到九月下旬。

    俊梅的婆家已经尽了力,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财。况且家里还有一个需要照顾的孩子!

    庚辰兄弟几个在医院里轮流伺候着俊梅。俊梅的情况却是越来越严重。俊梅的丈夫以在家给俊梅挣医疗费为由,已经十几天没有出现了。

    辛花明白,这是俊梅的婆家已经放弃了自己的女儿,人家已经不可能再为俊梅继续治疗了。

    做为母亲的辛花,是舍不得自己的女儿的。

    辛花拿出了自己的积蓄。

    但是俊梅的病情却不见一丝好转,只能是勉强维持着。

    一个多月后,俊梅也知道自己是好不了的了,就劝母亲辛花放弃自己。

    辛花内心是痛苦的!俊梅的身上凝聚着母亲辛花的两份母爱。

    从小就送于了他人的小儿子,是辛花一辈子的痛!她早把对小儿子的那份愧疚之情转移到了小女儿的身上。

    六十多岁的辛花,眼瞅着自己的小女儿就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

    不甘而又无奈,辛花的心都要碎掉了!

    而且俊梅的医药费又快要花光了。

    海辰得到俊梅的消息,从部队赶了回来。

    可是海辰挣的哪一点儿钱,除了自己的花费,剩下就都寄给了梦羽。梦羽和两个孩子在家的日子也是清苦的,因为孩子得不到专人好好的照顾,经常有个小病小灾的,海辰寄回来的那几个钱也都被零星的花光了。

    海辰和梓辰看着痛苦不堪的母亲辛花,他们的心里也是不忍的。

    他们两个回家去找两个哥哥商量。

    走到村口,碰到正要去医院的庚辰。兄弟三人就一边说着话一边向梓亭家里走去。

    梓亭和鸾凤都在家中。

    最近这几个月,一家人的话题都是围绕着俊梅转。两口子知道他们这次过来,八成还是为了俊梅的事儿。

    兄弟几个无精打采的打过招呼,庚辰拿出烟丝和纸来,给每个人发了。

    他们都开始闷头卷烟。

    各自点着吸了一大口,屋里立时烟雾缭绕起来。

    梓辰喃喃地说道:“唉!俊梅这一次恐怕是难逃活命了。可是我们应该怎么安慰了娘呢?”

    “俊梅婆家对俊梅已经彻底放弃了,娘为了俊梅也已经伤透了心了。我在医院里看着娘的样子,别提多难受了。大哥二哥你们说,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让俊梅回家等死,娘一定无法接受!我们也是于心不忍。眼瞅着俊梅的医药费又要花没了,娘现在的心里不知道多么煎熬呢!我们现在的日子都不好过,凭一个人的能力,肯定是无法帮助到俊梅。为了咱娘,要不我们几个再给俊梅凑几个钱出来?”

    “我觉得大哥说的对,俊梅的病是绝症。虽然我们没有办法救活俊梅,可我们也不能眼瞅着咱娘伤心不管!你说呢?二哥!”

    “那我们每个人先拿出多少钱来呢?总要有个数儿吧!”

    “我们三个人先凑一百块钱吧。你们两个每人出三十好了,我是家里的老大,我出四十。这就是将近一个月的医药费了。等花完了再说吧。”

    ……

    几个人又围绕着母亲辛花聊了几句,最后庚辰说道:“咱娘在医院里好几天了,我一会儿去把咱娘替回来,让她也歇歇身子。等我们凑够了钱,就都交到咱娘的手里吧。我就先走了。”

    庚辰出了门直接去了医院。

    海辰和梓亭也出了门,分头去找自各的朋友筹钱。

    梓辰照顾了俊梅一晚上,困得不行就回家补觉去了。

    鸾凤在一旁始终低着头,听完了他们兄弟们的谈话,鸾凤心里却更是苦涩涩的有另一番滋味!

    自从丈夫梓亭被举报以后,为了减轻梓亭的罪过,鸾凤访遍了自己娘家的所有亲戚。借的钱到现在还有不少没有还清呢。今年八月底,鸾凤又生下一个男孩。婆婆辛花只顾着照顾重病的俊梅,没办法鸾凤只能让梓亭在家照顾自己。苦日子还没有熬到头,现在家里又要为了俊梅去腾借了。

    看着刚刚睡去的孩子,在家里越想越郁闷的鸾凤,也走出了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