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辣娘子 > 第39章大吉大利

第39章大吉大利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辣娘子 !

    为了方便,大锅就在前堂的门口摆着,下面用小炉子温着,人只要一到王家铺子外面,就能看见蒸腾起的白雾和阵阵肉香,还有那诱人的食材。

    王大财满头大汗的用大海碗从锅里盛着漂汤,每一碗多少肉片多少肉丸他手上是有数的,菜不值钱,每碗都多多的捞着。

    王三秋穿梭在店里七八张桌子间,飞快的送上蘸水碟子和碗筷。

    米饭不用另外加钱,是掺了大半包米粒和燕麦的二合饭,有这香辣的菜一引,每个人都要吃一大碗,再把那一大海碗的骨头底汤喝下,撑着腰出门的不在少数。

    一顿下来十个铜钱也不算贵,多少见着荤腥,管饱还打牙祭,

    “不错!”

    “好吃!”

    “以后再来!”

    客人出门时这些话都要说上一次,王大财忙中偷闲的点头送客,一张脸笑成了菊花。

    当初卖第一锅时,王大财十分忐忑。

    这可跟卖一文一碗的凉粉不同,为了配齐三秋说的菜品,足足准备了好几天,里面的各种肉食不少,再加上熬骨头汤用的柴火,七七八八几样算下来,这成本几乎要用光家里的积蓄,半吊钱就哗哗流了。

    好在只用三天就开始回本,现在基本上都是赢利了。

    而且他对这种吃法也没有丝毫怀疑,因为漂汤看起来跟其他餐馆的锅子差不多,无非是菜色多一些,再多出一碟调料,需要自己蘸料吃。

    到下午未时关上门板,父女俩开始清点钱,一匣子的铜板已经沉甸甸,除去买菜的成本,一天也有近七八十个铜板的纯利。

    王大财反复数过之后,每十个铜钱用细麻绳串成小串,再放回钱匣里。

    “三秋,这些钱还是你管着,以后想买啥也方便。我……我管不了!”王大财看着正将算盘珠子打得啪啪响的王三秋,把钱匣子推到她跟前。

    他对三秋用炭条在一张草纸上画着奇怪的圈很好奇,他问过,女儿说是在赌坊跟人学的。

    赌坊能学算账?王大财见女儿不愿意提起以前的事,他也就不说了,只是交出钱匣。

    王三秋停下手中的算盘珠子,似笑非笑的看着他:“爹,你可是自己不管钱的,以后再想要回去,我可就不交出来了!”

    “我不管了!每天把买菜的钱给我就成,其他的你就收着,以后做你的嫁妆银子。”

    王大财吭哧吭哧的说着,每天卖几碗茶水几个包子他还能折腾清楚。

    现在光是买肉买骨头都要好几种,还有各种菜,各种调料,各处的柴炭,亏了赚了都要女儿给他说,再把钱管在手里,只怕还得成糊涂账。

    见这个小老头是认真的,王三秋也不为难他,以前家里的钱虽然也在自己手上,那不是王大财给的,是王小姑娘强要的。

    现在王大财能心甘情愿的把经济大权给自己,这样最好,她还想着做一些事情。

    从本尊的娘落水后,铺子十几年就没有好好打理过,墙壁灰暗,木门脱漆,尤其是王大财以前住过的隔间就这样空着浪费。

    还有楼板上以前糊的顶棚都长过霉,一片片黑乎乎的霉迹斑斑点点,看着就让人不舒服。

    店里现在用着的桌椅都是喝茶用的,有方桌有长桌,有椅子有凳子,高低不平。

    王大财听到王三秋一样样的打算,摸出烟杆坐到一边,默默的不吭声,刚刚才攒起来的钱,这一下就又没有了!

    女儿能挣钱,可花钱的本事也见涨了!

    “三秋,这些东西看着不新,可都还能凑合着用……,要不就下年再请人装修吧!”

    “爹,桌椅换新的需要多少钱一套?还有若是铲了墙面重新泥过,铺子的店门重新做……”

    有些王大财能说上一二,但是有的他也不知道,因为是需要请木匠做才知道。

    王三秋拨打着算盘,心里默默算着一通置办下来,究竟需要花费多少银子,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除了钱,就是时间也耗不起呀,撇开桌椅板凳这些需要请人定做,就是预计中,用来铺地板的石砖也要提前半年请人打制。

    看看一边畏畏缩缩的王大财,王三秋心里叹息,这里想做事,光用钱一时半会还买不来的,装修的事只能慢慢着人打听了!

    暂时只能把装修的事放在心里,摆在眼前最重要的还是尽量攒钱,王三秋粗粗算过,想要好好的翻修王家老房子,至少需要五十两银子,现在才攒到二两,自己太心急了。

    放下炭条,王三秋又摸出一本书来,这是大哥哥用过的识字本。

    在每天来吃早饭的人里面,也有识字的,其中就有镇上私塾先生。

    王三秋用免费的早餐,换来识字机会,这也是她想名正言顺写字的方法,要不然一个大字不识的女娃,突然能写会画,就是王大财再信任她,也会让旁人生疑的。

    对王家这个姑娘突然转了性子要学认字,教书先生自然是义正言辞,满口之乎者也的拒绝。

    言外之意就是学字难,他这个学富五车的文人,不想教到一个笨学生丢脸。

    不过在听到王三秋说虽然不像其他学生那样给束脩,但能在王三秋识完一本书的时间内,王家都让他免费吃饭,这个先生就心动了。

    在他看来,一个游手好闲十几年的女娃要识一本书的字,至少也得两年时间。

    更何况还只是茶余饭后教几句,就是传出去,也无人说他教人不行。

    这样一来,在她嫁人出去之前,自己的早饭都有着落。

    见私塾先生答应,王三秋自然是满心欢喜,只要会写字识字,她能做的事就多了,有什么无法解释的也可以推到书本上。

    ————————————

    每到下午,王大财都会去固定的几家肉铺买回肉骨头熬汤,还要清洗猪下水什么的,王三秋也不闲着,洗菜切菜,还要准备早上的吃食,整日忙忙碌碌。

    没有肉的骨头架子并不是镇上居民喜欢的东西,虽然便宜还能熬出些油,可这东西太费柴禾。

    大余渡镇上的人用柴得靠买,熬一锅五文钱的骨头汤,费两文钱的柴还不够,这可要把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们心疼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