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天子 > 第五章 都是坏消息

第五章 都是坏消息

笔趣阁 www.bqg45.net,最快更新明天子 !

    第五章????都是坏消息

    孟瑛布下渔网。

    张网以待,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吞下麓川这一条鱼。

    而沐昂回到家中,更是怒气勃发。沐昂说道:“孟匹夫,我要将你碎尸万段。”

    柳营说道:“三爷,这话不能乱说。保定侯毕竟是靖难功臣。又受北京信重,此念万万不可。”

    沐昂冷笑道:“什么靖难名将,不过是汉王余孽。”

    沐昂为太皇太后所倚重,站在仁宗皇帝这边。自然鄙视汉王一方了。他忽然生出一个念头,暗道:“而今在云南,我是拗不过孟瑛,但是在京城,孟瑛就不好说了。”

    孟瑛被皇帝陡然被提拔。

    已经让很多勋贵感到不满了。

    虽然都是靖难功臣,但是英国公张辅也是靖难功臣,而身陷麓川力战而死的方政,也是靖难功臣。

    权力上层的位置从来是有限的。

    当初孟家的位置早就被人瓜分。孟瑛再次被启用,自然有人被挤下来。

    沐昂用脚趾头想,京城之中并非所有人都希望孟瑛建功立业。孟瑛是皇帝一个人撑起来的。

    但是自古以来皇帝的宠信,都是相当不稳定的。

    沐昂所做就做。

    立即写了一封弹劾文书。还有无数私人信件,要知道沐昂在京师也是驻守高好几年的人,人脉说不定要比孟瑛还广。

    特别是沐家属于开国勋贵,而今开国勋贵一脉,虽然次第凋零。但是并非没有潜势力。

    要解决孟瑛关键在于京师,而不是云南。

    只是这么大的动静,很难瞒过人的。

    很快,贵州方面的王骥与襄王就知道了。

    王骥在贵州组织大军转运。但是也监管的权力。至于襄王虽然挂着监军的头衔,但却是一点权力都没有。

    只能游山玩水。

    当然了,襄王有一点权力还是有的。

    那就是知情权。

    大小事务,不管襄王想知道,还是不想知道,王骥都派人告之襄王。

    这一件事情也是如此。

    襄王见到了王骥的手书,站在一座山峰之中,负手而立,却见无数山峰隐藏在重重雾霭之中,在贵州群山之中,很多山中雾气即便是正午也不消散,就是中原人士所说的瘴气。

    中原人进入瘴气笼罩范围之内,却是要得病的。

    于是这瘴气山岚与大山各种深浅不一的绿色,形成了襄王眼前的底色。

    而一道细长的人流,在群山之中若隐若现,因为视角的原因,有一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感觉,被山峦阻

    隔。

    唯独最前面山脚下,襄王看得清清楚楚的。

    大量士卒三人并列,背着包裹,扛着火铳,在百户的指挥之下,列阵前行,一部分步行士卒中间夹着大量车辆,不少是马车,大多都是滇马,还有独轮车。

    但是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不过,似乎因为贵州驿道,实在太窄,通行能力有限,所以这队伍绵延很长很长,前后数十里,甚至更长。

    最少襄王一眼看不见头。

    好一副贵州行军图。

    不过襄王对眼前的画面,一点感觉都没有。因为看多了。

    襄王将手中的书信递给身后大总管说道:“你觉得王兵部是什么意思?”

    也不由襄王多想。

    他身处嫌疑之地,不知道有多少眼睛盯着他。

    每一件事情,即便是寻常小事,他也要在脑袋之中多转好几个圈。

    王骥向襄王通报消息很正常。

    但是王骥在书信之中,却透漏出自己的意见。

    那就是王骥支持孟瑛从北路攻腾冲,步步为营,大军合击。

    大总管说道:“不过是让殿下安分一点,他与保定侯意见一致,那么保定侯的主张就没有人能反驳。”

    “而沐昂是想在北京闹出动静来了。他在警告陛下,不要参与进去。”

    襄王淡淡一笑,说道:“孤是那么不知道轻重的人,保定侯虽然与我家不睦,但是也是百战余生的老将,沐昂才有几分将才。惜哉沐春早逝,沐英几个儿子,将沐家给败得差不多了。”

    襄王不知道云南具体情况,对孟瑛与沐昂了解多了。

    孟瑛的的确确是大将之才,战绩一个个都能数出来,而沐昂。倒是有几分骨气,但是可惜沐昂在打仗上的天赋,甚至比不上他诗文上的天赋。

    而他诗文上的名声,却是沐家名声抬起来的。

    襄王也见过,不能说多差,但只能说平平

    纵然什么事情也不清楚,让襄王从沐昂与孟瑛之间选一边站,襄王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该怎么选。

    大总管说道:“在进入麓川之前,王爷只需等便是。”

    襄王轻轻一笑,说道:“既然王兵部支持保定侯,想来私下也与保定侯通气了,用不来多长时间,这两将不合的消息就传到了北京,却不知道我那个大侄子,会怎么办?”

    “北京最近好大的动静。”

    襄王所设想的太正确了。

    这个时候,朱祁镇真有几分焦头烂额了。

    朱祁镇正式接管朝廷大权的一年,是一个不寻常的一年,一开春

    ,朱祁镇接到的都是坏消息。

    杨荣与黄福相继驾崩。

    朱祁镇一连缀朝数日,以致哀思。

    对杨荣与黄福身后哀荣极其推崇,甚至想为杨荣赠伯爵,子孙世袭枉顾。

    还是杨士奇打消了朱祁镇的主意。

    一来,这有些太重了,杨荣虽然有功于国家,但在靖难之中却没有参与进去,又没有开疆扩土之功,不符合封爵标准。

    二来,而今明眼人都看出来,文官整体的崛起。建安杨家出了杨荣,妥妥的书香门第,名门望族。他们未必想成为勋贵。

    不过朱祁镇,姿态到了。

    朱祁镇这样做,一来对杨荣心中是有愧疚的。二来也是拉拢杨荣下面的人,收拢人心。

    而杨荣的后事到此还不是结束。

    黄福还好,南京镇守大臣虽然重要,但是只需选一老臣镇守即可。而杨荣的位置却更重要了。这代表着宣宗皇帝定下的辅政五大臣格局被打破。

    剩下的四个人之中,张辅负责军务,但是不会将手伸到文官这边,杨士奇与杨溥固然是行政老手,但是年纪都大了。有些力不从心了。胡濙也不年轻,精神虽然不错,但也承担不起,这么繁重的政务。

    所以,内阁添人。势在必行。

    但是谁进入内阁,谁不入内阁,甚至是填补几个?

    这都是一个大问题。

    宣宗去世,太皇太后强力压制了政坛高层的变化,将从宣德后期的政治格局维持到了几天,杨士奇固然掌握大权,但是却不知道挡了多少人的路。

    而今这格局打破,不知道多少人明里暗里争夺这个位置。他们都知道,内阁都老了,此刻填补进去的人,很有可能是数年之后的内阁首辅。

    其中暗潮汹涌,就足够朱祁镇消耗脑细胞了。

    这种局面,朱祁镇还是第一次遇见。

    随即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今年的灾情初步显露了。

    去岁冬天,卢沟河大工就已经开始了。收拢流民数万人做工。但是正统四年的冬天,乃是一个暖冬,钦天监已经报告了,今年春天,很可能有大蝗。

    这蝗灾与去年大水有直接的关系,大水淹没了良田,在秋后大水退却之后,形成大片的滩涂。随即又遇见暖冬,蝗虫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最适合产卵。

    而在修卢沟河的时候,就大量发现这一点。

    春季的蝗灾几乎成为必然。

    这甚至是古代蝗灾的必然,旱极而蝗,大水之后,也容易滋生蝗虫。甚至在明清时代,蝗灾爆发乃平均二点八年一次,就是因为古代水灾旱灾不断。